第六百二十五章 蒼生何需你我點化?
作者:潘驢      更新:2020-03-02 04:40      字數:2350
  .,

  “師兄,我們做和尚的,如何成佛?”

  七十年前,天禪寺柴房外,一個模樣清秀,眼眉奇長的小和尚,停下手邊劈柴的工作,忍不住好奇的問他師兄。

  哢!

  師兄長慶揚起柴刀,將砧木上的鬆柴劈成數段,抹了把額頭細汗,憨厚搖頭:“我也不知道。”

  眼眉奇長,法號長眉的小和尚不依,丟下斧子,拉著師兄衣袖,追問:“你怎麽會不知道,師父說你最有慧根,天禪寺若再有人頓悟成佛,必然是你!”

  師兄長慶笑笑:“那是因為,咱們天禪寺隻有你、我、師父三個人。”

  小和尚嘟嘴,一屁股坐在柴堆上,悶悶不樂道:“也不知道師父是怎麽想的,堂堂天禪大寺,論資曆比那悲涼寺都要久遠,全寺上下竟然隻有三個和尚?!”

  阿彌陀佛。

  師兄長慶笑著拍拍長眉小和尚的腦袋,意味深長道:“三人成眾,三個人已經不少啦……”

  小和尚不解,仰頭看向師兄:“師兄,你說起話來,越來越像師父了!”

  ……

  五十年前,老主持坐化,天禪寺隻有長慶,長眉二僧。

  四十年前,臘月雪天,天禪寺門之外,突有嬰孩啼哭聲,長慶聞聲趕來,將嬰孩迎入寺中,悉心照料。

  “師兄,我們去山下為這孩子尋一良善人家吧。”

  長眉僧道。

  師兄長慶搖頭,眼眸間佛光點點,柔聲道:“此子與佛有緣,當為我名下弟子。”

  “既是弟子,可有法號?”長眉問。

  師兄長慶笑笑,望著床榻上,摟著老主持留下的酒紅葫蘆不鬆手的嬰孩,笑笑道:“就叫煮酒吧!”

  長眉僧皺眉:“煮酒……這法號是否太隨意了?”

  師兄長慶大笑:“你因眼眉奇長而號長眉,我因俗家喚作長慶,故法號為長慶,你我二人法號便是隨意而來,作為我的弟子,法號有豈能壞了規矩?”

  “再者說,法號不過代稱,來的隨意些,待到丟棄時,也就不會太過傷悲。”

  丟棄?

  法號還能丟棄?

  長眉不解。

  師兄長慶笑笑不語。

  ……

  二十五年前,一個年輕和尚闖進天禪寺,口中叫嚷著:“師父,我悟到了!”

  “師父,我悟到了!”

  年輕和尚眉清目秀,模樣很是英俊,腰間則是別著一枚酒紅葫蘆,鮮豔奪目。

  正是十五歲的煮酒和尚。

  主持長慶自大殿內走出,無悲無喜道:“你悟到什麽了?”

  “我悟到成佛契機了!”

  煮酒和尚激動道:“我今日下山賣藥材,在街市上遇見一個姑娘,那姑娘長的好生動人,弟子隻覺得呼吸加快,心髒狂跳……師父,我是不是要成佛了?”

  哼。

  一聲冷哼自隔壁禪房傳來。

  下一刻,隻見長眉僧自禪房走出,麵容不善道:“什麽成佛,你分明是動了淫心,還敢妄圖成佛?待會去戒律堂自領一百棍!”

  煮酒和尚苦著臉,哀求道:“首座,這一百棍可否容弟子稍後再領?”

  長眉僧臉色一沉:“這又是為何?”

  煮酒和尚老實道:“回首座,弟子已經和那個姑娘約好今晚去逛山下夜市,弟子擔心,若領了著一百棍,怕是連行都不能行了!”

  長眉僧聞言大怒,揚起手掌便打!

  啪!

  煮酒和尚臉上頓時留下一枚猩紅掌印。

  “一百變三百!!”

  長眉僧怒喝道:“三百法棍一棍不能少!!”

  ……

  戒律堂,秦煮酒單手握棍,一下接著一下,抽在自己肩背上,鮮血淋漓,皮開肉綻。

  從始至終,他一聲都沒坑過,隻是眼眶溢著淚水,似有些委屈。

  “若是覺得痛,便停了吧,你長眉師叔那裏,由我去說。”

  主持長慶不知何時出現在戒律堂門口,眼中滿是心疼與……不舍。

  煮酒和尚固執搖頭:“弟子不是痛,是不解。”

  “師父平日教導煮酒,說修佛需持心。”

  “何為持心?”主持長慶問。

  煮酒和尚抬頭,望著殿內泥塑佛像,鄭重道:“持心者,持心若水也,就是說要把心看作是水。”

  “水是透明的,所以心要透明,不著外物,不惹塵埃,不追魔道。”

  “水是平靜的,所以心要平和,不大驚,大喜,大悲,大怒,戒貪婪,控欲望,厚德載物,海納百川。”

  “水是靈動的,所以心也要靈動,順心意,尋心跡,圓心境,置我於圓則圓之,於方則方之,形變而質不變。”

  “此便為持心三論,師父曾說,悟此三論者,成佛可期。”

  主持長慶點頭,又問:“你又是如何做的?”

  煮酒和尚雙掌合十,虔誠道:“持心三論,弟子銘記於心,時刻不敢忘懷。”

  主持長慶滿意點頭,慨然道:“即如此,便下山去吧!”

  煮酒和尚心頭一喜,當即激動道:“責罰還差一百零三記,待弟子回寺後必雙倍補上!”

  說罷,煮酒和尚便欲起身。

  然而,冷不防卻聽主持長慶道:“不用了,今後都不會再有人責罰你了。”

  “……”

  煮酒和尚麵容一怔,瞬間僵在原地。

  隨即重重跪地,眼淚無聲劃過臉頰,泣不成聲。

  癡兒。

  長慶長歎一聲,喃喃道:“自那年雪日將你迎入寺中,我便料定未來會有這一天,那日撿到你時,包裹中有一木牌,上寫一個秦字,料想你俗家當是姓秦。”

  “成佛未必僧人,紅塵亦能煉心,為師隻盼你能牢記持心三論,苦修不輟,如此便心滿意足了!”

  “藏經閣頂樓,有部經文名為九死金身,你走時帶上,日後若遇上有緣之人,不妨贈予他。”

  煮酒和尚叩頭九響,與夜色中,揮淚拜別天禪寺。

  “就這麽讓他走了?”

  長眉和尚從戒律堂內走出,神情嚴厲宛如降魔羅漢,喝道:“師兄不是說,煮酒是振興我天禪大寺的關鍵嗎?今日為何又將他逐出師門?”

  主持長慶搖頭,麵容無悲無喜:“何為振興天禪寺?天禪寺自建寺以來,多時三人,少時兩人,便是光大,又能光大到何種程度?”

  長眉和尚大怒:“師兄當年教導師弟,說三人成眾,天禪寺雖隻有三人,但代表蒼生大眾,如今天禪寺從三人變作兩人,難道是想棄天下蒼生於不顧嗎?”

  阿彌陀佛。

  長慶口唱佛號,神情莊重猶如佛道:

  “蒼生?”

  “蒼生何需你我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