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體麵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1-05 22:15      字數:2694
  “殺流賊!”

  劣紳李黃瓜帶著倆兒,帶著三十多個家丁,大喊大叫著從巷子裏竄出來。

  “砰砰砰……咚咚咚……”

  一陣排槍一陣手雷。

  李黃瓜被打成了篩子,巷子裏躺倒一片,宵小全軍覆沒。

  “運氣不錯!”

  張鼐喜上眉梢,居然剛進城門就撿了個漏。

  “上刺刀!”

  他不敢大意,來不及再裝彈,還是先把刺刀裝好要緊。繼續在前開路。

  隊伍中間的李自成稍微停頓了一下,再次催馬前進。

  第一站當然是直奔鄭王府。

  不多時,前方高樓在望。沒有濃煙沒有大火,王爺沒犯傻。

  李自成鬆了口氣。

  之前天地會先趁亂劫了縣獄,又糾合了二百多人守住鄭王府的幾個門。王爺的貼身太監小李子剛跑出來就被抓獲了,大包袱裏塞滿了寶貝。

  探路的跌倒,王府裏沒人再敢往外跑,天地會自然也不敢打進去。

  直到一哨大順軍趕來,雙方繼續對峙。哨長王高又下令射進去不少勸降書。

  鄭王家的地盤能占到城裏麵積的五分之一,府裏能拿刀槍的不少於一千人。尤其這一任鄭王還養了上百個食客,裏麵不乏亡命徒。

  王高也不敢冒然進攻王府。

  朱載壐被從醉夢中叫醒,腦子還迷糊著。

  “懷慶府城這就被打破了?怎麽可能?!”

  等鄭王爺清醒過來,不得不接受了現實。他磨蹭了好半天,終於打定主意要突圍逃跑,然而李自成到了。

  一座傳承了兩百多年的王府會有多少積蓄?

  大統領興奮的雞兒發紫!

  何況城裏還有盟津王、東垣王、繁昌王、廬江王、德慶王、保平王、考城王……

  ……

  茶館裏掌櫃親自端上好茶,殷勤的伺候著。

  “大統領請慢用。”

  “茶館開在王府門口,想必生意興隆啊。”

  “慚愧慚愧。小的不成器,拜了府裏一個太監當幹爹,這才掙點糊口錢。讓大統領見笑了。”

  “好本事!你有沒有……”

  掌櫃噗通跪下,“大統領明鑒,小的隻是幫著走門路的人穿針引線,傷天害理的事一概沒做過。”

  李自成笑了笑,正要開口,報信的陸續來了。

  高傑、黨維宣已經清理完城牆,占據北、南、西三城門;

  城內各主要路口被禦林軍守住,秩序還算安穩;

  知府衙門被赤衛隊搶先拿下,隊長帶人去追知府老爺了,大順軍已經接手防務。

  各處老財們,以及郡王以下的宗室們都沒鬧騰,府門緊閉,裏麵的情況還不清楚。

  然後,又一個報信的急匆匆跑進來。

  鄭王府北門剛剛衝出三百多人,大部分被大順軍打了回去,趁亂跑掉的有五六個,已經有小將帶隊追下去了。

  看來是拒絕投降了。

  李自成正要下令開炮,知縣楊調鼎帶著楊嗣修跑來了。

  兩人進門就跪下了。

  “大統領……”

  楊知縣請求大統領允許他帶著鄭王離開。楊嗣修也幫襯說好話。

  “你們啊……”

  李自成真是無語了。

  楊知縣的行為勉強能理解,可楊嗣修都加入紅花會了,怎麽還是不懂事?

  今非昔比,李自成不會再妥協。

  鬥爭是絕對的,團結是相對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者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者亡。

  楊調鼎、楊嗣修這種中間派可以聯合。對中間派格命、愛國、不反對大順的那一麵,要團結、聯合;而對其動搖、妥協、反對大順的那一麵,又要批評、鬥爭。

  至於強硬的反凍派,必須死!

  “鄭王不可能有活路。即便是他現在就投降也沒活路。他犯的是十惡不赦之罪,隻有死路一條!連帶那些土豪惡霸,必須死!”

  楊知縣痛哭,“隻望大統領給眾人稍存體麵。”

  這算是兔死狐悲?畢竟都是當老爺的人,看著同類被下油鍋,被剖腹挖心……想想都可怕。

  “他們要是體麵,我就讓他們體麵;他們要是不體麵,我就幫他們體麵。”

  李自成說完笑了笑,“楊老爺,要不,你去王府裏勸降?”

  “……”楊調鼎哼哼唧唧著沒敢答應。

  進去勸別人麻溜的死?恐怕自己先被弄死了。

  李自成拿起一張名單抖了抖,“勞煩兩位先生跑一趟,讓這些人自己體麵點兒。還有,千萬要提醒他們,不能投井不能投河不能投湖,對於汙染水源的反格命,罪加十等!”

  提醒的有些晚,下次攻城前一定要記住加上這一條。

  之前在城門口偷襲大順軍的李黃瓜,估計他的家眷已經塞滿水井了,其他大戶家裏也不好說。

  你說上吊吧,房梁太高夠不著;抹脖子呢,太殘忍難下手;喝個毒藥,誰家都不會常備那玩意兒。所以跳井的很多,反正大戶家裏不缺水井。

  可是以當前的地下水位,水井根本不會有多深,水麵也難淹沒人。沒經驗的人可跳不好。

  如果是比較幸運的老爺,跳下去受了傷,但井口有家人奴仆圍觀,還能把他撈上來。明末這種人太多了。

  很多投井男女其實是在受傷哀嚎聲中被淹死的,還有餓暈後被淹死的……

  所以,跳井自盡也是個技術活,直接頭朝下栽進去的成功率可能會大一點兒。

  “……”

  兩位老楊帶著一身冷汗退出去了。

  李自成端起茶盞喝一口,淡淡道:“開炮!”

  炮營隊長馬重僖得令,一揮令旗,“開炮!”

  “轟轟轟!”

  三發鐵蛋瞬間砸爛王府大門。

  硝煙散盡,門裏門外一片寂靜。

  忽然——

  “阿彌陀佛!”

  門內先傳來恨不得喊塌天的招呼聲。

  少頃,一個老光頭探出來打量,然後露出身影,七八個和尚緊跟著冒出來。

  “阿彌陀佛!”

  和尚們大聲念著口號齊步走來。

  他們後麵又跟著七八人。

  ……

  明朝近三百年間,少林僧兵至少有九次受朝廷征調,轉戰四方。半數以上打的都是各地起義軍。至於零星的去各地協助練兵、作戰,那就數不清有多少次了。

  道法和尚是少林寺“七十字輩”的武僧,師傅是普從。普從曾追隨俞大猷從軍學藝,抗倭有功。原曆史線,楊嗣昌上台後也會征調少林僧兵,道法將任職守備。

  少林寺內部也有不同宗派。上一任主持是正道,掌權後開始“明傳曹洞,暗傳臨濟”,在“七十字輩”外又另立“元通行超明”五字輩。

  大順軍攻城時,道法帶著元成、元光、元喜、元滿、元果幾人正在王府做客。現在,他們不敢硬抗,乖乖走出來投降。

  大和尚跟李自成解釋他們隻是來講經說法。

  信了你的鬼!

  講經說法為什麽要帶著一堆武僧來?

  李自成暫時懶得搭理和尚,揮手放他們離開。

  道法又囉嗦著誇了幾句大順軍如何扶貧濟困,這才招呼眾人要走。

  但是跟著和尚們一起出來的人裏,有個老漢不願走。

  道法小聲勸說幾句不管用,一急眼就忘了是在大順軍地盤,直說短毛賊軍紀雖好,但畢竟是流寇……

  程老漢趕緊打斷,讓和尚先走。

  道法自知失言,又轉回頭跟短毛說軟話。

  李自成笑了笑,暫時不想跟他計較,揮手讓他們離開,別耽誤大順軍的正經事。

  又是一番糾葛,最後道法帶著8個和尚撤退,程老漢等8人不走。

  “你就是趙德勝?”

  “正是在下。老先生有何指教?”

  “我是程宗猷……”

  “徽州府休寧程宗猷?”

  “不錯!”

  李自成急忙起身抱拳,“久仰久仰!幸會幸會!有眼不識泰山,失禮了。老先生請上坐。”

  ……

  唐村李氏,也就是李春茂、李自奇那一大家子,是存在於家譜裏的高手,吹噓的厲害。李自成隨便跟他們客氣一下就好。

  程宗猷是真正的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