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3      字數:2978
  第二天淩晨時分,劉芳亮帶著大隊出山,包圍清化鎮。

  駐紮分防的幾十個衛所兵在睡夢中當了俘虜。

  清化鎮裏頓時雞飛狗跳。

  各家商戶在心驚膽戰中開始“納稅”,共繳銀萬餘。

  稅課局大使兼理巡檢職衛有公私銀一千三百多兩、馬四匹,幹走!

  沁河通判有公私銀一百二十兩、馬騾驢五匹,幹走!

  雞院有兩位被強擄來的女子,幹走!

  老鴇膽敢放狗咬人,把狗幹走!養的十幾隻正經雞統統幹走!金銀首飾大元寶,幹走!

  惡霸有個估衣鋪,雖然舊衣服有點髒,不過棉布可以拿回去納鞋底;絲綢做防彈衣,幹走!

  當鋪、鹽店、綢緞莊……

  “空車位夠不夠?”

  “足夠!”

  酒樓裏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幹走!

  惡霸還有大宅子,衝進去翻箱倒櫃,通通幹走!

  絲綢內褲?脫下來,幹走!

  ……幹走!

  ……幹走!

  ……幹走!

  官設預備倉裏有六百多石糧食,三千多束草,幹走!

  每個縣都有各種倉庫,際留倉、常平倉、豐儲倉、便民倉、義倉等等。

  際留倉在城裏,存糧以支付官吏祿米和官府日用。

  其他倉功用不一,多在城外。比如便民倉就是為方便百姓就近輸賦納糧;預備倉是備災賑濟之用。

  清化鎮有倉三十二間,最多時能存糧上萬石,可惜革命軍來的不是時候。

  晌午前,兩個外派小隊陸續返回。附近武安驛站、覃懷驛站的一百三十六頭馬騾全被幹走。

  革命軍飽掠而去,北上進山。

  掌櫃們站在鋪子門口晃著三角小紅旗“恭送”山大王。

  這旗子可值錢,少的花了幾十兩,多的花了上千兩。要妥善收藏好。

  用短毛老爺的話說,“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

  拿了斧頭鐮刀旗就是良民,將來若有其他匪寇來騷擾清化鎮,革命軍必然會出頭。

  掌櫃們擦把眼淚,姑且信之吧。

  劉土豪也如釋重負,幸虧借錢了,不然後果難料。

  他一高興,給護院頭子邢喜懷加了二兩“謝禮”。又千叮萬囑別泄露風聲。

  看家護院的在身份上並不低微。不是說我給你看家護院,你就能低看我一等。

  雙方名義上也不是雇傭關係。更不能把護院的武人看作奴仆,要以朋友相待。如此一來,每月給的薪酬就得叫“謝禮”。

  如果大戶輕視了護院,以武人脾性很可能轉身就走,不給大戶惹麻煩就是對得起他了。

  ……

  長坪鎮雖然在山裏,但是難得有大片平地,再往前走,路況急轉直下。

  晉冀豫三省往來上黨有八條咽喉通道。

  從南往北依次為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和軍都陘。

  太行陘位於崇山峻嶺間,孔道如絲,天井關以下四十裏山路蜿蜒盤繞。

  曆史上曾經有11位帝王在此停留駐足,上百位文人墨客詠誦此陘。

  《戰國策》:得天下要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口。

  曹操: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唐玄宗李隆基:火龍明鳥道,去騎繞羊腸。

  李白: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白居易:嚐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馬蹄凍且滑,羊腸不可上。

  宋太祖趙匡胤北伐李筠叛亂,麵對險仄山路,親自下馬負石鋪路,最終抵達澤州城。

  元太宗窩闊台……

  從春秋戰國到唐宋元明,這裏上千年來幹戈迭起,硝煙不散,為兵家必爭之地。

  大明正統年間,寧山衛指揮使帶人鑿石開山,平為道路,“車騎差得通”。

  出常平村北上不遠就是四十裏羊腸道。

  大統領親書“古羊腸阪”四個大字,令人鑿摩崖石刻留念。

  再往前幾裏就是第一座關隘,控懷澤之衝的碗子城。唐代郭子儀首建,為山西河南兩省交界。

  李自成當即抄詩一首:“城如碗大踞高山,梁晉稱兵角此關。今日承平殘雉堞,雄關雖險變投間。”

  碗大的城,依山崖而建,隻有二十幾人駐守。任把總早被先遣隊冒充過路客商拿下,候在路邊坐等賞錢。

  也不用擔心山頭上的烽火報信。承平日久,各路墩台廢棄的比陝北那邊徹底多了。

  嘉靖年修的盤石長城上空無一人。

  再往前,山路難行——

  盤盤羊腸阪,路如羊腸曲。

  盤曲不足論,峻陡苦躑躅(踟躇)。

  上無樹可援,下有石亂蹙。

  一步一嗟呼,何以措手足。

  途人互相顧,屢見車折軸。

  少時徒耳聞,今日親在目。

  不經太行險,那知安居福。

  就這路,在上黨通往河南的幾條路中已經是條件最好的了。

  革命軍再走二十多裏後已近傍晚,遂在攔車鎮紮營。

  “驛樓高架與雲齊,曉日登臨思不迷。卷幕全無三伏暑,憑欄轉覺眾山低。閑花故向吟邊落,野鳥偏於靜處鳴。十六年來成一夢,後人誰為繼新題。”

  可憐的於謙,你沒抽煙喝酒燙頭,奈何幹的事太大,奪門之變後被砍了。

  沒想到你還在這裏牆上留詩一首。李大統領當即抄詩附和。

  第二天啟程,星軺驛站的三十幾匹馬騾被幹走;十來個驛卒自願被幹走。

  驛臣攥著二十兩銀子哭的稀裏嘩啦。

  前方就是天井關,後麵的路好走些。

  “太行山上雲深處,誰向雲中築女牆。”

  據說孔子想通過天井關,然後半路被倆小孩兒攔回去了。①王世貞:道有古祠,刻石崖表,曰“孔子回車處”。按,趙殺鳴犢子,孔子臨河而返。此去河遠,蓋附會語也。

  東漢時,他的19世孫在此建孔廟,紀念祖宗“回車”經曆。

  唐朝時,他的38世孫在澤州當官,主動求貶後到孔廟邊築居。那老漢死後白居易還哭了一回。“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不愧是千年世家。

  孔家人甚至牛氣哄哄的放話:“天下隻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江西張,道士氣;鳳陽朱,暴發人家,小家氣。”

  如此囂張!

  ……

  李自成在天井關又抄十六字令三首刻石留念——

  其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字要給我刻好嘍!不定哪天我就回來了。”

  “一定一定。大將軍隻管放心。”

  天井關頭子拿了一百兩銀子,守軍每人得了五兩銀子犒賞,歡送革命軍離去。

  “兄弟們一定常來啊!”守軍們依依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再往前出山就是澤州(晉城),有寧山衛衙門在彼處。

  寧山衛歸屬直隸界的後軍都督府,其官廨卻設於山西澤州,但是麾下大多數衛所兵和屯田又在河南、河北境,分布於浚縣、新鄉、輝縣、獲嘉、滑縣五地。①明代滑縣、浚縣隸屬河北大名府。

  至於為啥這樣安排,焦竑說“亦犬牙相製之意。”

  所以,前麵的寧山衛沒啥兵,不過未免嚇著他們,革命軍在路口轉向西北行。

  過天水嶺、東嶺口至上黎川,經冶底、望頭、岸村,天黑前革命軍進入陽城境。

  可歎王嘉胤一代梟雄,居然在此命喪割頭小鬼。

  老王且安息吧!凶手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遲早回老家。過些年去弄死他。

  大隊車馬休息片刻,然後劉芳亮帶著他們連夜趕路。還是要避人耳目,低調一點好。

  李自成則好睡一晚,第二天順路去拜訪各村名人。

  沿沁河往上,先到了潤城鎮。

  這裏自古有“鐵冶鎮”之稱。

  陽城縣一帶年鐵產量將近八百萬斤,潤城又為其中翹楚。

  這一帶坩堝煉鐵技術傳承悠久,再加上有高質量的蘭花炭,因此造出的鐵器名揚天下。

  其實煉出來的鋼也很不少,隻是未多加分辨,有時候就和鐵混用了。

  坩堝和煮藥罐子差不多大小,略高點。一鍋出鐵六七斤左右。一爐又有好多鍋。

  小鎮裏煙火繚繞,街道上摩肩擦踵。

  這地方僅是鐵犁、燒開水的鐵壺年產量就各有二十萬,還有鐵鍾、鐵獅子、鐵佛等重量在數千上萬斤的大件出產。

  潤城不光是附近煤、鐵、磺、絲、瓷、藥的集散地,還是陝甘晉豫冀等地商品的集散和運轉中心。

  每日車轔轔馬蕭蕭,兩三千牲口大車往來不絕。街巷叫賣飯食火燒者直至半夜三更,繁榮的很。

  端氏鎮的賈富貴得了授意,已在這裏改建了自家鐵器作坊。

  李自成到來,這胖子正在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