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知州哭了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1-10-24 00:23      字數:3828
  “你有罪!”

  你有病!李自成隻能腹誹,暫時不好頂回去。

  “老高,別在我這裏忙乎了,去營裏轉一轉。你要能發展出信眾,我不幹涉。”

  “願豬保佑你!”高一誌比劃兩下,美滋滋去傳叫了。

  ……

  糖尿病人辛全仍然消瘦,不過遵照醫囑調養,現在精神頭還好。

  他苦口婆心要“賊首”棄暗投明,李自成反過來讓他給沁水的尚寧一寫信,勸老尚“從賊”。

  這兩人常有來往,關係交好。

  “老辛,你有沒有聽過外麵傳唱的民謠——

  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

  賣鹽的,喝淡湯;種田的,吃米糠。

  編席的,睡土炕;磨麵的,吃瓜秧。

  當乃媽的賣兒郎,做棺材的死路上。

  挖煤哥家裏像冰窖,掏金漢一輩窮得慌。

  勸告眾百姓,人人都做革命軍,扛起槍來救自己,救窮人!”

  “……”辛全抹淚離去。

  韓雲、韓霖也來勸了一回。

  李自成反給他們洗腦,說大明拉稀擺帶要玩完了,早日迷途知返。咱們紅塵做伴活的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生繁華。

  倆兄弟唉聲歎氣。

  士紳們之所以敵視農民軍,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正統觀念,以忠於朝廷為天經地義,視農民軍為賊寇;

  二是因為部分農民軍行事野蠻粗暴,打擊麵過寬,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舉動;

  三是不看好流賊前途,認為官軍很快就會剿滅他們。

  其實第一種原因裏,真正的榆木腦袋——就那種動不動要上吊投井抹脖子的,是絕少數。大部分人是牆頭草,誰贏跟誰走。

  至於第二種原因,革命軍在這方麵一直有所收斂,除非是罪大惡極,否則輕易不殺人。

  跟大戶逼糧是沒辦法,不吃就餓死了。

  李自成現在欠缺的就是第三點。

  在革命軍有實力席卷全國之前,應盡量避免攻打重要府城,尤其要避免進攻位於平原和交通要道的大城。

  因為既缺火炮,冒然攻城會傷亡巨大,還容易被重兵圍剿。革命軍不能蠻幹。

  這樣一來,農民軍整天流竄,沒有穩固地盤,人家士紳當然不敢從賊。

  暫時無解。

  當初王嘉胤擁眾三四萬,其中不乏善戰的前邊軍以及蒙古人,然而他在河曲也就待了半年就被打跑。

  留在陝西的農民軍攻破縣城不下二三十次,但最多也就堅守一兩個月。

  因此,“流賊”並不想“流”,隻是能允許安穩種田的地方不好找。

  少抿地區先排除;其次必須有農業支撐;還要遠離大城;而且附近需地形開闊,方便進退打運動戰……

  安排劉芳亮駐紮在曆山就是嚐試。前期有存糧還好,後麵出山打糧必然會惹人注目,能不能紮下根還不好說。

  李自成把有關原因詳詳細細跟二韓解釋了一通。

  最後他又說道:“我也不怕得罪人,你們錦衣玉食,可知道老百姓是怎麽過活?在陝北,城外狗食人,城內人吃狗。不信你們自己去看看。”

  “我經常跟部下士卒講,你為什麽打仗?為了眼前有口飯吃?為了將來能分三十畝土地?都不是。革命軍起兵,是為了讓全天下窮苦百姓都能像個人一樣活著!”

  “他們也是人啊,和你我無二般的人,可如今活的連豬狗都不如。我看不下去!”

  “……”二韓沉默不語。

  “天下苦朱氏久矣!難道要吃了這碗觀音土,來世還做大明人?”

  “……”二韓沉默不語。

  “知我罪我,其為春秋。趙某曾經寫過一首自嘲小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趙某家財萬貫,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我起兵造反,不在乎橫眉冷對千夫指,不是為了個人榮華富貴,隻願俯首甘為孺子牛,救萬民於水火。你們呢?躲進小樓成一統?”

  “……”二韓低頭沉默不語。

  “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你們倒是傾一生所學,造福天下蒼生啊?為什麽不出仕?”

  “帝王不用,賣與識家。正好,你們眼前就有一位識家。”

  “兩位哥哥,奉天行道,善德仁勇,禮智忠信。”

  李自成一揖到底,“請輔佐趙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二韓對視一眼,閉口不言。

  招募失敗!

  李自成恨的牙根癢,真想掏出白又硬,一個一個全捅死!

  “唉……”

  韓雲忽然長歎一聲,繼而拱手道:“大統領,請容我等再思量一二。”

  李自成喜道:“大丈夫相時而動!小弟掃榻以待。”

  ……

  高一誌居然想隨軍船教,李自成借口風餐露宿條件太差婉拒,隻說將來有機會再來請他。

  這幫家夥也真是有種,但他們另一項工作是當間諜。

  比如絲綢、瓷器技術就是被船教士盜出去的。如果這個不要緊的話,那西板牙駐紮菲律兵的殖民者在幾十年前曾攛掇國王征服大明,最先挑頭的就是到過中國的傳叫士。

  至將來的鴉騙戰爭前後,傳叫土們的間諜活動就更加猖獗了。

  痛恨他們不用說的,然而有時候你不得不佩服洋鬼子們的開拓精神。

  比如之前鬼子們不知道中國和契丹是不是一個地方。

  為啥跟契丹拉上關係了?

  唐末混亂時期,北方的契丹人耶律阿保機趁勢崛起,統一內部後開始向外擴張,後來定都汴京(開封)建立遼國,輝煌一時。

  百年後遼國被金國打崩,殘軍西遷。西遼又稱霸中西亞。當時正值第二次十字君東征,契丹的名頭就傳過去了。那幫土狗就將契丹視為中國代表。

  元朝也被馬可波羅記為契丹。

  然後就到了明代。

  開始西方還不清楚從陸路和海路到達的地方都是中國。利瑪竇懷疑中國和契丹是同一個地方,還給叫會寫了封信報告。

  騾馬叫廷想驗證一下,就派人從陸路出發尋找契丹。

  鄂本篤從印度莫臥兒帝國啟程,千辛萬苦經中亞翻越帕米爾高原,過河西走廊好不容易走到了嘉峪關。他想盡辦法都沒再進一步。

  因為當時大明對西麵來進貢的有數量、身份限製,而鄂本篤又沒錢賄賂守軍。就被擋在了門外。

  鄂本篤就地住下,這時他已經知道契丹和中國是一回事了,於是給北京的利瑪竇寫信求救。第一次信沒送到,等第二次搭上線他沒過幾天就病死了。

  不過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西方終於知道了中國和契丹是同一個地方,不隻是能從海路到達,陸路也相通。

  其實如果不是朝廷禁的厲害,中國人也未必不能冒險。南洋不說,當前就有不少人在南美做生意。後話暫且不提。

  ……

  七月初三日,因受賄或者傾軋而被貶戍雁門的張道濬應該潛逃回家了,不過李自成暫時顧不得去找他。

  陝西亂成一團,要趕緊去接應趙勝。

  五月起——

  混天狼屯甘泉,寧夏總兵賀虎臣求援,曹文詔、楊嘉謨等皆至。

  賊以精騎二萬分兩營待戰,伏步賊數千於東西溝,官兵分四營進至銅川橋,破之。殺混天狼,餘賊奔東北去。

  延綏副總兵張應昌敗混天猴張孟金於富縣。

  兵備道戴君恩以賊混天猴約齊、藺二賊謀襲靖邊,遇於真水川坌口,賊遁;追至中湖山力戰,射賊將白廣恩墜馬;賊亂,大敗之。

  混天猴、獨行狼萬餘人又謀攻合水縣,自甘泉甄家灣而東。洪承疇率都司馬科等二千人追至甘泉山中,大敗之,混天猴降。

  是役合督撫四鎮之兵,窮追月餘,先後數十戰,始克之,延慶稍安。

  點燈子趙勝在陝西立不住腳,很快會轉入山西。而曹文詔也會一路追過黃河。

  七月初四日,李自成兵圍稷山縣。

  知縣李燧庭剛剛整修完城池,絲毫不懼,放話“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敲詐失敗!

  打它一炮泄火,撤離。

  七月初七日,革命軍北上進入呂梁山南端,至鄉寧縣。

  兵圍兩日,敲詐成功。

  此時占據隔壁蒲縣的別部農民軍已走,正在圍困隰州、石樓。

  七月十四日,革命軍兵圍吉州。

  西門外地勢高處建敵樓五座,李自成打炮三發,敵樓遂降。

  知州送羊三十隻。

  革命軍繼續圍困一日。

  知州送銀三百兩。

  革命軍繼續圍困一日。

  知州送糧五十石。

  革命軍繼續圍困一日。

  知州哭了……

  馮起龍心軟,說差不多就行了。劉宗敏也過完癮了,撤兵往兩邊山頭駐紮。

  而此時李自成正在四十裏外觀賞壺口瀑布。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朋友!

  你到過黃河嗎?

  你渡過黃河嗎?

  你還記得河上的船夫

  拚著性命

  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

  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

  那麽你聽吧……”

  李自成開始鬼哭狼嚎,身邊的親兵們紛紛以為大統領鬼上身了。

  七月十九日,趙勝於蛤蟆灘渡河。

  故人相見,分外親熱。

  大軍開進吉州,知州又哭了。

  李自成可沒空敲詐他,有更重要的事。

  趙勝此時雖然略狼狽,但是有眾五六千,革命軍隻及一半。

  人家當然不願意接受改編。

  你強!到了黃河都不死心,那就隻有不見棺材不掉淚了。看你能硬到幾時!

  李自成試探一番後也就扯開話題,雙方吃了頓散夥飯,革命軍拔營而去。

  隻留張洪帶了支小隊就地潛伏,去跟之前尋找根據地的探子會合。

  革命軍穿過雲丘山,再次返回大平原。

  大隊人馬行至泉掌村附近,居然有不自量力之輩率鄉民前來截擊。

  辛思忠率馬隊出戰,輕而易舉把他們驅散。

  領頭的首惡大地主吉永泰被抓獲後就地正法,即刻抄家,繳獲滿滿。

  晌午時分,革命軍於廉頗村駐紮。

  西麵五裏外的稷山縣城再次雞飛狗跳。

  唯獨知縣李燧庭穩如泰山。

  張能、馬世耀等輪番率小隊前去敲詐,皆敗歸。

  李自成怒了,“他娘的就不能可憐可憐我麽,送兩筐麻花也行啊!?”

  李燧庭大笑,“想屁吃!”

  李自成:“老子花錢買總行吧?!”

  李燧庭:“老子不賣!”

  李自成:“我還就不信了!”

  革命軍在望堯門外豎立大牌,“三倍高價收麻花,甜鹹不論!”

  第一天沒回音。

  第二天,有膽壯的守城衙役綴繩出城,帶來五斤麻花。

  李自成大喜,除高價收購外,另贈銀十兩。

  衙役美滋滋回城。

  第三天,十數位老鄉肩挑手提,帶著麻花聚在東門鼓噪要出城。

  李燧庭大怒:“這是資敵!”

  他立即讓衙役棍棒驅散亂民。

  李自成也沒空看笑話,因為官軍到了。

  分守河東道焦源溥率領精兵千餘前來圍剿“流寇”。

  其中步卒五百、騎兵一百,號黃虎軍;另有僧兵五六百。

  李自成就納了悶了,“這是從哪兒搜羅來這麽多和尚?”

  少林寺距這裏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