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_心懷夢想的女青創
作者:雅陽憶雪      更新:2021-10-15 23:59      字數:3099
  這一刻,溫瑩曦頭一次深刻地體會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無奈,她真的好想抬頭朝天空呐喊:“老天爺,你為什麽要安排我遇到那個‘混蛋’?!”

  但身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溫瑩曦明白得很,如果抱怨有用的話,那世界上恐怕就沒有“辦法”這個詞了。

  無奈至極的感受令溫瑩曦忍不住發出一聲比哭還難聽的苦笑,微微抬頭,眼神黯然地看著天花板,喃喃:“事已至此,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實在不行就隻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

  話音落下,像是想把注意力從煩心事上轉移開一般,溫瑩曦索性起身走到一排排貨架前,開始認真仔細地理貨。

  見被自己平時當成“寶貝”的溫瑩曦被一個目中無人的家夥搞成此時這般狼狽,坐在原位邊吃東西邊看著她的陳憶欣,不由略表惋惜地歎了口氣。

  叮咚!

  就在溫瑩曦集中注意力理貨後不久,店內毫無預兆地響起一聲門鈴聲——這聲門鈴不是普通門鈴,而是感應式門鈴,隻要有人從外麵推門進店,感應裝置感應到聲響,就會發出門鈴聲。

  安裝這種門鈴的好處是:若有顧客光顧時,就算店員正在忙碌,也能第一時間知道,及時上前迎客。

  “您好,歡迎光臨天朗烘焙。”見一位三十歲左右、相貌樸素、身著便裝的女人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進店來,離門口最近的陳憶欣立刻停下吃東西的動作,起身含笑迎客。

  溫瑩曦見狀,也收回理貨的神思,走上前笑臉迎人:“您好,歡迎進店選購甜品。”

  在顧客麵前,溫瑩曦和陳憶欣一向表現得親和力十足,無論是詢問顧客選擇甜品的口味,還是為顧客介紹一款款甜品的口感和特色,均能做到不厭其煩,為對方提供優質服務,從而獲得對方的好評。

  這家烘焙店是溫瑩曦和陳憶欣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籌劃的。

  因為從小就對甜食、蛋糕有濃鬱的興趣,再加上父母的看好和鼓勵,所以在當年參加高考時,溫瑩曦以優異的成績如願考入遠寧大學烹飪烘焙係,從那之後,便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專業深度學習之旅。

  憑著與生俱來的聰明才智,和對專業的熱愛及對理想的執著,溫瑩曦在大學期間一直都努力、刻苦學習烘焙的各種知識技巧,無論是對甜品、蛋糕外觀的設計,還是其做法、用料、蒸烤時間等種種細節,均通過學習、實驗、積累、研究等步驟逐一掌握。

  盡管在學習的過程中吃過不少虧、做錯過許多事,也挨過不少批評,但一向樂觀的溫瑩曦卻從不怨天尤人,更不曾責怪過當時負責栽培她的老師過於嚴苛。因為她深知,一個人若想在自己向往的事情上做出成績,就必須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真理領悟透徹,並用於實踐。

  為理想拚搏的過程雖然艱辛,但好在溫瑩曦憑著冰壺秋月的良好品性及較強的親和力,在開始大學生活的第一天,就主動結識了自己的三位室友,其中包括和她緣分很深、趣味相投、有許多共同語言的陳憶欣。

  論相貌,溫瑩曦和陳憶欣各有千秋,雖然兩人的長相類型略有差別,但顏值都不低,走在大街上均能吸引不少男性的回頭率;論家庭背景,兩人也不差上下,父母都是企業職工,雖說不能和那些大富大貴的生意人相提並論,但均能在遠寧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論性格脾氣,兩人都很開朗、直爽,說話辦事高效、麻利,做事時要麽做到完美,要麽幹脆不做,從不喜歡拖泥帶水。

  若說兩人都有點“完美主義精神”也不為過,這大概也是她們能相處這麽長時間的原因之一。

  相比這些不足為重的相似之處,最讓溫瑩曦覺得自己和陳憶欣前世可能是同一個星球產物的原因是大四上學期的一天,當她把自己畢業後想創立一家烘焙店的想法告訴陳憶欣後,陳憶欣居然一臉震驚地看著她,開口的聲音中,充滿不謀而合的喜悅:“你也有這樣的打算?”

  當時,溫瑩曦像是從陳憶欣的話裏明白了什麽,於是鄭重其事地問道:“啥意思?你也有這個打算?”

  陳憶欣一臉喜悅地點點頭:“對,我也想畢業後自己創業,你如果有興趣,不如到時候我們一起?”

  了解到陳憶欣也有和自己同樣的打算,宛如遇到知己的溫瑩曦,立刻表現出幹勁十足的一麵,激動地拉住她的手:“我看行,反正咱倆讀的專業都是這個,如果一起創業開店,總比我孤身一人摸爬滾打要有利得多。”

  見她說話時那對未來充滿憧憬的眼神,陳憶欣由衷地感到開心,沒怎麽猶豫,就與她一拍即合:“那好,既然我們都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別有那麽多顧慮,盡快開始籌劃吧。”

  “好!”當時溫瑩曦回答得十分爽朗。

  就這樣,決定合夥創業的兩個女孩,在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踏上了一條雖然有些艱難,但卻讓她們的生活很充實的創業之路。

  可由於兩人都是剛出校門的畢業生,一沒人脈二沒資源,若想憑實力創業,無疑要麵對許多困難和考驗,比如在店麵地理位置和門麵房租金等方麵,她們就曾一起商量了許久,當時總懷著樂觀的態度想著能租到一間租金不太高、地理位置又好的房子。

  但現實似乎並沒因她們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女孩而給予優待,當溫瑩曦和陳憶欣在遠寧市的大街小巷足足奔波了一個月後,也依舊沒能選到一家價格、空間俱佳的房子,相中的幾個不錯的目標,要麽是租金太高,要麽是空間太小……

  為此,她們也曾感到過迷茫和困惑……

  但迷茫和困惑卻並沒有薄弱溫瑩曦和陳憶欣對創業、開店的熱情,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望反而增強了她們不屈不撓的鬥誌,她們相信,隻要兩人齊心協力扛住所有的壓力,熬過最艱難的日子,就一定會看到屬於她們的烘焙店問世的那一天。

  不知是兩個女孩的努力和堅持感動了老天,還是她們內心中“不屈服命運,跟苦難死磕”的信念起了作用,繼續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大街小巷東奔西跑了半個多月後,一天下午,當溫瑩曦和陳憶欣在物色合適的門麵房的過程中,經過一家銀行時,看到銀行門上方的屏幕上打著以“大學生創業貸款”為標題的項目推廣內容,那一刻,那行字如同一道光一樣照亮了兩人心裏的陰暗。

  愣在原地思索了一會兒,經過短暫的商量,溫瑩曦和陳憶欣懷著“試一下”的心態走進了銀行。

  因為兩人從來沒辦理過銀行貸款,所以對銀行為年輕人開辦的“創業貸款”項目並不怎麽了解,不過好在在一位工作人員的耐心招待、講解下,讓她們對此有了簡單的知悉。

  經過和工作人員的一番討論後,銀行方在確認溫瑩曦和陳憶欣的經濟情況及申請創業貸款的種種條件沒什麽不妥後,很快便印出了兩份貸款申請書。

  當工作人員把兩份申請書遞給溫瑩曦和陳憶欣後,兩人均感到不同程度的不可置信,她們看著手裏的申請書,表情木訥地分別扭頭看向對方,異口同聲地道:“難道我們不用再為籌備資金擔心了嗎?”

  話音相繼落定,在確定眼下的一切是真的後,兩個女孩的臉上都露出一抹輕鬆、舒心的微笑。

  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溫瑩曦和陳憶欣按要求在申請書上填寫了種種信息,順利提交到相關審核部門進行審核,之後便是一邊等待審核結果,一邊繼續在大街小巷物色中意的門店。

  盡管在等待銀行方對“創業貸款”的審核結果時,溫瑩曦曾幾次感到過惆悵,擔心萬一審核結果不理想,沒申請到款項該怎麽辦,甚至還因此寢食難安過。

  和因性格原因時而會多慮的她相比,心理素質較好的陳憶欣在那段時間裏卻顯得很從容,每天該吃吃該喝喝,好像那不是一件多重要的事一樣。

  為此,溫瑩曦還責怪過她做事態度不積極,對她們的事業不夠上心。

  但當時陳憶欣的回答卻很平和:“如果不茶不飯能左右審核的最終結果,那我肯定陪你一起。但我的曦,你要理性地認清現實,想想看,就算你不吃不喝,人家審核通不過也照樣通不過。所以呢,別焦慮,淡定點,別在結果到來之前盲目預設一些主觀立場,不然就算幸運女神在你身邊,也會被你這緊張憂慮的樣子給趕走的。”

  順著陳憶欣的說法仔細想了想,覺得不無道理的溫瑩曦便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一麵用不急不躁的態度等待銀行的審核結果,一麵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和陳憶欣探討和開店、經營、推廣有關的方麵,之前憂慮的情緒便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