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譚3
作者:仙枝      更新:2021-10-11 12:35      字數:4810
  不能提蝙蝠怪人,因為現在提他簡直是重新點燃卡邁恩的怒火,撕開他本就岌岌可危的臉皮。

  不能說自己如何姍姍來遲,因為卡邁恩明顯不介意,如果提起,不過就是給別人以攻擊的靶子。

  更不能提黑麵具,港口,因為她本來就一點也不知道,把話題往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引,純粹找死。

  更何況,要讓卡邁恩·法爾科內心裏舒服,要讓別的人眼饞,嫉妒,忍不住出言,又恰到好處的顯出自己的一點遲鈍、傲慢這種小缺點,那麽,隻有這一句話。

  管家都知道‘雪莉’不會親自動手隻靠手下,別人又如何不知道?在座的諸位一定有比‘雪莉’本人強的,如何忍得住她這樣挑釁?

  隻要不滿,隻要反駁,就有破綻,隻要一點破綻,一點線索,她就一定能夠探索更多為眾人所知而不為自己知的信息。

  為她如今的處境,她必須快速,盡她所能地去了解這一切。

  即便這稍有些莽撞。

  所幸,她的期待,她的料想,她小小的,在話語中故意藏著的陰謀,並未落空。

  “哼,怕不是又叫穆勒去做事吧?”第一個開口的是個男人,口音不純正,從他音節之間的彈舌來看,大約是俄國人,年紀在四十歲上下,身材略胖,很自以為是。

  顯然,他和之前管家口中的那個伊萬來自同一國家,但並不是說同鄉人關係就一定好。

  他言語不善,但雪莉卻不能貿然回答。

  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急匆匆回應是很愚蠢的,她不知道他和‘雪莉’的關係,不知道和雪莉的淵源,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那麽,麵對他,她該用什麽樣的口氣?什麽樣的語氣?什麽樣的稱呼?

  她一概不知。

  她必須找個人替自己回應,否則就會徹底露餡。

  正當雪莉想將目光投向麥克之前,卻有人先替她回擊。

  “噢?穆勒都不行的話,難道葉夫根尼你有什麽高招嗎?”這是個女聲。

  雪莉順著聲音來的地方微挪視線,看見的是個拉丁裔女人,大約在三十五歲上下,打扮精致,在這個年代算是很時尚,身材很好。

  說一些可能會被認為是種族歧視的話,在雪莉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認定她是做毒:品生意的了。

  而在雪莉看向她的時候,對方並沒看向她,隻盯著葉夫根尼。

  那麽,這女人與‘雪莉’的關係應該不差,但不一定親密,為雪莉說話的很大原因隻是因為她自己和葉夫根尼不合。

  還有一個小細節,在座的諸位似乎都知道穆勒這個人的存在,他實力不俗,卻甘居人下,當麥克雪莉兄妹兩人手下的走狗。

  疑點,很大的疑點。

  不過,不管到底有多少問題,多少疑點,多少不確定的事,雪莉現在能做的,隻能將目光投以坐在她麵前的銀發老人,略歪了歪頭,等待他的回應。

  雪莉注意到,卡邁恩看向她的目光是溫柔的,這溫柔讓他遠不像一個殺伐果斷的黑手黨BOSS,她也完全無法從他的臉上看見之前別人口中聽見的暴怒,他注視著她,像一個真正的父親,而她遠比他在座的任何一個子女都更像一個女兒。

  一個父親,在眾多子女中,何故偏愛一個女兒。

  一個能力大概並不出眾,長相也並非絕代,言行舉止隻能說的上聰慧而不能說得上智慧過人,她,或者說,‘雪莉’,何故受到如此偏愛?

  她不知道,而且百思不得其解,但囿於一件暫時無法解出的謎團對她本人而言實在是件過分愚蠢的事情,於是,她沒有再想。

  而此時,在葉夫根尼和那位拉丁裔女人劍拔弩張要吵起來之前,卡邁恩終於說話了。

  “可以了,葉夫根尼,莫拉。”

  “蝙蝠怪人自有哥譚警局的去處理,如果他們連這點事情幹不好,那麽就不要幹了。”

  他的聲音並不如雪莉料想的那樣溫柔,當然,符合一個黑手黨的威嚴,他還是憤怒的,在那平平的,像是陳述的語調下,暗含著已經忍無可忍,將將湧動的不耐。

  而後,卡邁恩看向了雪莉。

  雪莉知道,剛才那句話他不僅是對她說,更是對所有人說,他不去特意敲打警局,而是讓在座的某些人去告訴他們。

  傳遞過去的信息往往比麵對麵親耳聽到的更駭人,更引思維發散。

  好招數,老,從古至今上位者常用的手段,但的確有用。

  雪莉暗自記下。

  然後,她聽見卡邁恩對她說:“今晚韋恩企業有宴會,你去參加吧,我聽說韋恩家的小子又得了一個新歡,但再如何的新歡,也比不過我的雪莉,對不對?”

  雪莉餘光瞥見周圍似有人麵上露出笑意,有是嘲諷,有是調笑。

  她心下訝然,麵上卻不顯。

  卡邁恩言下之意,希望‘雪莉’,也就是她,去成為布魯斯·韋恩——這個她從報紙上就得知他是如何風流成性的少爺的人,去結交他,去引=誘他,去成為他唯一的,明麵上的女伴。

  這是他真實希望的嗎?單純出自他的想法?

  可‘雪莉’是他最寵愛的女兒,他所謂的‘寵愛’也並是不值一提的鏡花水月……

  除非……

  她不能細想,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一點,細節也少得可憐,所以,她隻能說,她不知道,她不清楚。

  可再怎麽沒有把握,她也隻能點頭應下,在不知前情的情況下,以一個不過分欣然,也不過分抗拒的態度接受。

  *

  回到臥室的第一件事,雪莉先是脫下了本就不必要,隻是為了讓自己更有氣勢的黑長風衣,隻穿一件白色襯衣便開始在梳妝台抽屜和床頭櫃裏翻找,當然,不能鬧出太大聲音。

  雪莉自己是認為,假如把自己的心事、秘密,以書麵形式存在任何地方都是愚蠢的,但是,她不能排除,那個‘雪莉’是不是這樣的蠢人。

  就算不是,那麽產業流水,手下名單,待辦事件,也總要有安放的地方,雪莉·法爾科內畢竟也是卡邁恩手下的勢力組成部分之一,總不可能全給哥哥麥克一個人看管。

  果然,在床頭櫃最下麵一層,把抽屜拉出來,會發現唯有這抽屜的底部特別厚,推動抽屜底麵,會發現一個小滑門,打開,便是一個小暗格夾層。

  裏麵是幾所酒吧、賭場、以及小部分軍=火交易的季度報告,各個報告上方都寫了負責人名,其中穆勒負責軍=火,意料之中,他全名羅傑·穆勒。

  酒吧由安娜·奧涅格操辦,賭場則歸於盧卡·莫南,在賭場的報表上方,有一個加重符號。

  盡管沒有任何提示,但她卻懂了雪莉的·法爾科內的意思。

  她本人並不太相信盧卡,賭場需要著重關注。

  雪莉抿唇,目光快速掃過這些產業的名字,地址,以及業績,而後將它們歸納整齊,重新放回了抽屜底部的暗格。

  正當她想把抽屜重新塞進床頭櫃之時,她卻突然發現,那床頭櫃底部的平麵上,有一個很難被注意到的小縫隙,如果不把最底層的抽屜抽出來,或者隻注意這藏有暗格的抽屜而不仔細觀察的話,是絕不可能發現它的。

  雪莉嘖了一聲,將手上的抽屜放在一旁,伸手,順著那縫隙邊緣用力一摁,便彈出一個長條的,約莫15X20X3CM大小的盒子,她拿起,打開,發現是剪下來的報紙和一些小照片,每張報紙和照片旁都寫有日期,以及,一封信。

  【1982.11.13 韋恩夫婦中槍身亡】

  【1982.12.16 年僅八歲的布魯斯·韋恩繼承韋恩集團】

  【1988.4.29 布魯斯·韋恩出國留學,離開哥譚】

  【1998.1.24 布魯斯·韋恩歸來】

  【1998.1.30 布魯斯·韋恩與兩位超模共度良宵】

  【1998.2.10 安娜失寵,布魯斯·韋恩另尋新歡】

  【1998.2.19 從有誌少年到荒唐總裁,布魯斯·韋恩失蹤十年間究竟發生什麽?】

  【1998.2.27 布魯斯·韋恩與《卡麗的奇遇》女主演凱特·克倫娜共進晚餐】

  ……

  【1998.4.2 雪莉·法爾科內生日宴會,布魯斯·韋恩攜新歡緹娜·麥克倫登場】

  【1998.4.16 拉丁裔演員緹娜·麥克倫離開哥譚,誰又會是布魯斯·韋恩下位寵兒?】

  按時間排好的剪報一共23張,幾乎每一張都有布魯斯·韋恩。

  雪莉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幾張報紙,發現這並不是同一時間收集的,1980s年代的報紙都泛黃老舊,1998的報紙則都很嶄新,再仔細一看,從裁剪的邊緣,以及報紙上不深不淺的指甲印,會發現1998的報紙幾乎是同一時間裁剪下來的。

  除了4.16,因為這上麵沒有指甲印了。

  她低頭看向自己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這兩個塗了甲油卻不是長指甲的手指。

  說明4.2到4.16期間剪掉了指甲,為什麽?拿槍?還是說別的?不知道。

  還有,雪莉·法爾科內的生日是4.2,那這當然是她自己辦的生日宴會。

  那麽,時間線應該是,回哥譚——辦生日宴(見到布魯斯韋恩)——收集報紙——為拿槍剪指甲——收集4.16的報紙。

  邏輯很通順,稍微發散一下就是,雪莉·法爾科內回到哥譚時,本來早已經淡忘消失在她人生中的幼時夥伴,但在生日宴上的再度相遇,讓她迅速的舊情複燃,又拾起了對布魯斯·韋恩的那份暗戀。

  沒有任何破綻,可是,雪莉·法爾科內,這可是雪莉·法爾科內,雖然她來到這裏隻短短半天,卻已足以讓她在自己腦中勾勒出這樣一個人的身影。

  一個會指使手下清掃障礙的女人,一個出身不俗的黑=幫首領之女,她驕縱,傲慢,樹敵也交友,以女人的身份——盡管有血緣幫助,但卻能在1998年的哥譚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不讓法爾科內的其他手下輕看。

  葉夫根尼的反駁說明她不強,拉丁裔女人的幫腔說明她也不弱。

  那麽,一個黑幫小頭目,一個驕縱大小姐,美麗,傲慢,卻在臥室裏做暗戀之人的剪報……

  是反差?還是……

  她思考著,卻有一種詭異的,不願去細想的感情湧上心口,讓她感到一種壓抑的,像是被捏住心髒的感覺,好像謎團在她麵前亂成一團,可他卻解不開。

  好不對勁,雖說不該以標簽去判定一個未曾謀麵的人,可是她打心裏覺得,原本的雪莉法爾科內不應該是這樣的人才對。

  可她自己也搞不明白,如今也不可能去問雪莉本人,隻能歎了一口氣,撩了一下自己垂到胸前的長卷發,低頭把報紙整理好,按照原樣放進盒子,又拿起那幾張照片。

  那是很老舊的照片,幾張合照,看製服,大概是私立小學,麥克·法爾科內,雪莉·法爾科內,布魯斯·韋恩,都在上麵。

  他們曾是同班同學。

  這一發現讓她忍不住呼出一口氣,當然,也不意外。

  做好心理準備後,打開那封已經有年頭的信。

  【Dear Sherly:

  我收到了你給我的信,我承認,我非常愧疚,但我絕對沒有忘了你。

  在你回來之後沒有去拜訪你是我的錯,沒有提前告訴你我要離開哥譚,也的確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想到過了這麽久我們之間還有這樣的友誼,畢竟你已經離開哥譚去瑞士整整五年,我聽很多人說,我也看見很多人,看見他們的友誼都因為時間而變淡,我擔心回來的你已經不再是我的好友,所以我一直沒去找你,是我的錯,我低估了我們的友誼。

  可惜我要走了,暫時沒辦法彌補我犯下的錯誤,但我答應你,等我回來的時候,我會帶給你你喜歡的水晶鞋,我記得你那時候看《辛德瑞拉》時一直想要一雙。

  你真誠的布魯斯·韋恩

  1988.4.26】

  這封信出自於一個,對現在的雪莉而言很熟悉的人,畢竟她還沒見他,他的名字就已經多次出現在她耳邊了。

  可此時,她不知該作何表情,隻能盯著這封信。

  這一瞬,她心裏閃過很多想法,這一瞬間,她甚至不知道胸腔裏那種煩悶的感覺是她自己的感情還是雪莉·法爾科內的。

  這個暗格裏包含的感情,她且不論,不武斷地確定它到底是真是假,隻問,卡邁恩知道嗎?肯定。

  可是,她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信以為真還是誤以為假,但是,卡邁恩顯然要利用這份不知真假的感情。

  那他說的那句話究竟是鼓勵還是命令呢?

  就算是她,一時間也竟想不明白。

  成,他身為雪莉·法爾科內的父親,無疑會獲利,不成,他也沒有任何壞處。

  唯一的疑點是,布魯斯·韋恩身上,有沒有卡邁恩特別想要的東西……

  還有,根本不知道雪莉·法爾科內對現在的布魯斯·韋恩是何態度的她,又該用什麽樣的態度麵對他?

  除了她以外,所有人都好像很理所當然,洞悉一切,覺得雪莉法爾科內喜歡布魯斯韋恩是眾所周知,理所當然的。

  唯有她,身為這場戲的主角,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她感覺有一種荒謬感直衝她的胸腔和大腦。

  然而這種感情很快被壓下。

  雪莉歎了口氣,將所有東西都歸於原處,然後爬起身,拉動了床頭上垂下的短絲線。

  女傭很快敲響了門,她坐在床沿,說:“把今天的報紙拿上來,還有,拿一把剪刀。”

  不論如何,雪莉·法爾科內之前做的,她現在也要做。

  而在她拿到那張報紙,揮退女傭的下一刻,她看見,在報紙的最上端的空白處,又出現了那一行花體字。

  簡短,而讓人摸不著頭腦。

  【Choice】

  奇怪,她將要做什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