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師說?
作者:金烏東至      更新:2022-03-30 10:54      字數:2098
  嘩----

  眾人聽了宋書青的話,再次驚了。

  因為他們都從宋書青的話裏聽到了一個隱含的信息。

  那就是:宋書青邀請蘇浩進入文壇發展!

  要知道,在此之前,雖然跟蘇浩進行詩詞切磋,雖然邀請蘇浩來上大講課,但是即便如此,蘇浩並不是文壇的人,也不被文壇的那些前輩們認可。

  在所有人的眼裏,蘇浩隻是一個有些才華的歌手罷了。

  不管蘇浩的詩作有多優秀,但是大家都還是把他當成一個戲子,一個歌手,一個非文科人員。

  但是,此時此刻,宋書青能夠說出,隻要蘇浩願意在文壇發展之類的話,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認可了蘇浩的才華,才會有此一說。

  所以,所有人再看想宋書青和蘇浩的神色頓時就變了。

  而一些文壇的年輕人以及一些對文壇行情有些了解的在校學生,此時都露出了豔羨的神色。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能享受過這樣的待遇。

  其實之前也有一些歌手寫書的,從娛樂圈轉入文學圈的,隻是他們從來都沒有這樣的待遇,不僅他們的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甚至壓根就沒有被文壇的人認可過。

  而他們的作品也隻有他們的粉絲喜歡讀罷了。

  正是隻有粉絲支持,大部分都不為他的作品買賬,所以最終他們進入文學圈的計劃失敗了,隻得繼續在娛樂圈發展。

  當然,這也不是文壇的那些人太排外,主要是他們的文學作品的質量並沒有足夠吸引這些文壇的人。

  如果他們作品有蘇浩作品一般的質量,他們進入文壇的路也沒有如此艱難。

  現在的這些學生也感受到了宋書青對蘇浩的邀請。

  此時他們都震驚不已,也羨慕不已。

  “作協進入主動邀請蘇教授進入文學圈,這說出去也太有麵子了吧!”

  “對呀,好像還沒有人又這麽大的麵子,以後蘇教授要是真的在文學領域發展,恐怕就容易太多了。”

  “其實,蘇教授的作品如此優秀,也不怪文壇的人會主動邀請他,要知道,蘇教授完全是一個人才啊,有了這樣的人才進入文學圈子,說不定還會對文壇整體都有一些提高的。”

  “相對於蘇教授在樂壇發展,我倒是希望他能進入文壇發展,畢竟他在詩詞方麵有人如此高的才華,不在文壇發展真的可惜了。”

  “蘇教授真的厲害,希望蘇教授在文壇發展。”

  “酸了,作為一個文科生,在這一刻真的是太羨慕蘇教授了。不過有一說一,也隻有蘇教授這樣的才華,才配的上文壇大佬親自朝蘇教授伸出橄欖枝。希望蘇教授能夠在文壇發展,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詩詞作品,現在,文壇有了蘇教授這個天才的加持,文壇的發展肯定會更進一步。”

  “……”

  在這一刻,不管是那些學生,還是在場的所有文壇前輩們,他們都徹底的服氣了。

  心服口服。

  蘇浩的才華讓他們深深的折服。

  蘇浩看著現場的反應,他原本也沒想到宋書青會邀請自己進入文壇,說實話,他並沒有太多的考慮。

  這次講課也不過是耐不過王季同的請求,所以才答應的。

  蘇浩微笑道:

  “多謝宋書記的提議,詩詞文學是我的愛好之一,我會在空餘時間研究琢磨的,我也相信通過日積月累,我在文學方麵的底蘊會積累的更加深厚。”

  蘇浩的回答很含糊,依然是將文學當成他的愛好,至於以後會怎樣發展,他並沒有透漏。

  但是他這話也並沒有什麽錯處,完全是他的風格。

  宋書青聽了蘇浩的話,並沒有請求,隻是說道:

  “好,那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和你探討詩詞文學。”

  蘇浩聞言,也微笑道:

  “如此最好。”

  兩人仿若無人的談了起來,知道宋書青這邊沒有什麽要說的,蘇浩才再次朝大家問道:

  “還有人有什麽問題嗎?”

  全場都很安靜,沒有人再提出問題。

  當然也不是沒有問題,隻對這堂課沒有什麽問題了,要是文學方麵的問題,他們自然還有許多問題,他們還是希望能夠像蘇浩請教更多的東西。

  隻是,這堂課也已經講了很久了。

  蘇浩等了一分鍾,見大家都沒有說話,便說道:

  “既然大家都沒有說話,看來是沒有什麽問題了,那今天的課就到此結束。很開心能和大家共聚一堂,探討詩詞之美。

  那麽接下來我送大家一篇古文,當做這次見麵的禮物。”

  蘇浩的話音剛落。

  台下頓時熱鬧了起來。

  還有?

  沒想到還有一篇古文?

  所有人頓時都一臉期待的看著蘇浩。

  蘇浩並沒有做太多的解釋,隻是拿著筆在黑板上開始寫了起來。

  “師說。”

  看著這個題目,眾人都不由得一愣。

  師說?!

  老師說的話?

  所以,這是蘇浩今天經過這堂課所感受到的一些感悟,才想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看著這個名字,所有人都開始猜測了起來。

  王季同,宋書青等人也都神色大震,因為他們也都紛紛猜測,這是蘇浩經過這次講課後的感悟,而他們這些教授講了多少堂課,但是卻從來沒有寫過一篇這樣的作品來。

  也不是說他們沒有感悟,可是他們知道,自己絕對寫不出來一篇這樣的文章,尤其這篇文章還是以古文的方式。

  原本王季同,張冕等人還準備趁著這個時間,再思考一下楹聯,可是當他們看到了這個名字之後,都不由自主的看向黑板上。

  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黑板上那篇文章上,再也沒有多餘的心思來思考其他的東西。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看到蘇浩筆下的句子,所有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而後麵的一些學生們更是跟著黑板上的字跡開始念了起來,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都跟著一起念著黑板上蘇浩寫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