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唇槍舌劍(下)
作者:一般通過杏子      更新:2020-03-24 10:14      字數:2225
  “有勞您了,但沒有必要,我這裏的事情比較多,想必時間對於您來說也比較緊迫吧?”

  麵對想把話題說死的卡齊米日,胡浩博就單刀直入,不再糾結於貴族辭令和基督教相關的這些事情了。

  “我聽說,您在北方與騎士團的戰鬥還沒有停止,也許並沒有特別順利吧?波蘭人自古以來便擁有著通往波羅的海的土地,近百年來卻被外來的騎士團奪走,難道那片北通斯堪的納維亞,東達諾夫哥羅德,在西方也能和德意誌的商人們交流的土地,不比這山間的荒蕪之地要重要嗎?就算把這裏交給斯特凡尼婭小姐,她也不會對您構成威脅,畢竟這片土地太小,力量太弱;但騎士團和它的成員們,如果一直停留在波美拉尼亞與立陶宛之間的這片土地上,他們作為軍事化的修會,不是可以輕易地威脅到波蘭最肥沃的土地嗎?”

  “為了一塊土地就要放棄另一塊嗎?所有的土地都是一樣的重要,豐饒的土地可以孕育強健的人民,而貧瘠的土地就算不改造,也可以作為肥沃的土地的屏障,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在選擇的時候,總是要作出取舍的啊,陛下。”

  盡管對方的態度不像是能夠不付出代價就談成的樣子,少年還是裝模作樣地說著大道理。

  “您統治的土地西到波茲南,北到立陶宛,東到羅斯,南到黑海附近,卻不願意放棄摩爾達維亞——土地當然不是越大越好了,陛下;亞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直達印度的邊境,但最後他的子嗣連一張可以睡覺的床都沒有分到。現在,您統治的土地如此廣袤,難道不應該考慮到後代的事情了麽?”

  “當然,我正是要為了我的後代以及波蘭的利益,才會把摩爾達維亞也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的,不然的話,我本不必要帶領軍隊,來到這片麵積又小,又沒有多餘物產的土地上的啊。”

  “那樣的話,馬蒂陛下給出了她的提議。”

  馬上就要學中堂大人“賣國”的胡浩博,內心開始忐忑了起來。

  “您不妨聽一下她的建議如何?”

  “可以,你說吧——是關於這次的摩爾達維亞麽?我倒是想聽一聽,我們可愛的白騎士之女,到底能開出什麽樣的價碼呢。”

  “她希望您能夠不再幹涉匈牙利與摩爾達維亞的事務,而作為回報,摩爾達維亞與匈牙利在這以後,將成為波蘭對抗異教徒的盟友——當波蘭受到異教徒的攻擊之時,匈牙利與摩爾達維亞將會為波蘭提供援助。”

  知道這樣的條件遠不能換來麵前波蘭國王撤軍的少年,沒有給對方打斷自己的機會,沒有停歇地繼續說了下去。

  “若您今日真的撤走軍隊,不再進攻匈牙利與摩爾達維亞的土地,那麽馬蒂小姐將會允諾您,在今後匈牙利與克羅地亞兩個王國的繼承問題上,將會考慮到雅蓋隆家族的繼承權。”

  “......哦?說來聽聽?”

  “馬蒂小姐以後如果沒有子嗣,那麽由於瓦迪斯瓦夫國王曾經統治過兩個國家的緣故,匈牙利與克羅地亞的王冠,將會交給您的,不會繼承波蘭與立陶宛的男性子嗣繼承;如果她隻有女性子嗣,那麽她承諾,將會讓她嫁給雅蓋隆家族的男性。至於誕生了男性子嗣的情況下,雖然繼承權不會交到您的家族手裏,但是他依舊會與雅蓋隆家族的女性聯姻,並且所有的不侵犯條例,匈牙利的王都會世代遵守。”

  “......也就是說,她的想法是,以我的後代很大概率繼承走匈牙利與克羅地亞的皇冠為代價,換取這次我的撤軍?哼......有點意思。”

  卡齊米日臉上的表情變得非常微妙,胡浩博清楚,作為家族之中最顯赫之人,以及波蘭和立陶宛的統治者,他現在必須要權衡利弊了——是很可能回到家族手中的匈牙利王位,還是一個保障南方東正教領地安寧的附庸?一個是有風險,但是收益無比巨大的選項,另一個則是穩妥的選項.......怎麽看,都值得糾結一會就是了。

  “讓我確認一下,你這次的確是代表馬蒂·匈雅提來到這裏的,所以你在今天提出的所有建議,都能代表她本人的意誌,對吧?”

  “在下當然可以保證了——您既然已經確認過蠟印的真實性了,為什麽還要懷疑呢?”

  “那麽,我將會率領軍隊撤退。”

  胡浩博盡力不讓臉上的笑容過於放肆,暴露了他達成目標的喜悅——他知道,這一次的博弈,是他贏了。

  “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來弄好這份條約吧。”

  “我,卡齊米日·雅蓋隆,雅蓋洛之子,波蘭國王,在此向主宣誓,保證此次條約和其上一切條款及我之簽名的有效性。”

  “我,亨裏克,匈牙利與克羅地亞國王馬蒂·匈雅提最忠實的仆從,在此......”

  當長久的扯皮最終拍板的時候,一切都變得順利了起來——看到兩個人的名字被鵝毛筆裏的墨水記錄在了紙上之後,胡浩博那一直懸著的心,終於還是落了下來。

  “很感激您,卡齊米日國王。對於我們能夠這樣輕鬆地達成共識一事,我也是倍感欣慰啊。”

  “輕鬆嗎?我可不這麽覺得。”

  男人之前握著權杖的手掌,從後麵拍了拍胡浩博的肩膀。

  “一開始我還在想,‘真的是那個亨裏克嗎?’;但是在和你聊了這麽長時間之後,我的確是很佩服你,那個穆罕默德二世死在你的手上完全是死得其所了——像你這樣既有膽量又有辯才的人,幾乎能讓我想起托馬斯·阿奎那先生啊。”

  “您過譽了,我怎麽敢和那樣的大師相比呢。”

  “並不是說什麽‘能否相提並論’這樣的空話,我從你的話語中感受到的,其實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啊。”

  卡齊米日·雅蓋隆長歎了一口氣,最終如此說到。

  “你對於國與國之間局勢的判斷,對於孰輕孰重的決斷能力和隻身前來所表現出的勇氣,都讓我恍惚之間感覺,你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一樣——就像是,一名得到了神啟,卻謹慎地使用著它的智者那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