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狼狽相與喀爾巴阡
作者:一般通過杏子      更新:2020-03-24 10:14      字數:2988
  胡浩博努力地在勸說自己,自己一定是在做夢,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穿越這種事情的。

  但是,勸說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失敗了。

  先是在下樓倒垃圾的時候摔倒,然後便隨著手中的垃圾袋和飄落出的瓶瓶罐罐一起滾落下樓,最後撞到了台階失去了意識。等醒來之後,眼前便是這樣的一片傳統上描繪的鄉村景象——不僅如此,就連視野裏遠處的人,從外表和體態特征上來看,也絕對不是東亞人,而更像是自己在各種新聞和影視作品之中所遇到的歐洲人。

  比起這個,更為嚴重的是,這壓根不是現代的歐洲或者美洲的鄉村啊!

  不僅沒有柏油路,也沒有電線杆或者大廈,隻有低矮的,用石頭甚至泥磚砌成的房子;再看看人們身上穿的衣服,也根本不是現代的棉製品或是毛織品,更別說化纖製品了。遠遠望去,能明顯地看到地上延伸至遠方的馬蹄印和車轍,以及在路旁與雨水和泥土混合之後,變得一團泥濘的馬糞——這種景象,怎麽可能是現代的鄉村啊!

  *

  不對。

  不對不對不對。

  不對不對不對不對不對不對!

  胡浩博努力地打了幾下自己的臉,試圖讓自己清醒一點——雖然現在這種狀況壓根清醒不起來。

  雖然推斷不出具體的時間,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是一點工業革命及以後的痕跡都沒有的,因此最早最早也得19世紀了。19世紀之前——那可是沒有電氣,也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別說這些了,甚至連天花都還能在世界上橫行呢。沒有煤炭和鋼鐵也沒有石油,意味著常規的能源也全都沒有,就連簡單的做菜做飯都是問題:現代的城裏人哪裏會劈柴燒火嘛。

  當然,當務之急自然是搞清楚現在在哪裏,是哪一年,畢竟知道了這些之後,才好決定下一步的對策。想到這裏,胡浩博心裏居然還有一絲慶幸:畢竟自己是《十字軍之王2》和《歐陸風雲4》各玩了不下800小時的老玩家了,如果知道時間和地點的話,判斷當時的時局和應該采取的措施,對於他來說算不得什麽難事。

  ......隻不過,現在應該去問誰呢?

  自然,現在從目光所及的地域來看,應該是處於鄉村,而鄉村中最多的就是從事農業的鄉民——從這個角度來說,去詢問那些在地裏耕種的農民伯伯,似乎是最合理的選擇。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的話,就古代農民平均的受教育程度來看,恐怕也僅限於說出自己本地的領主的名字了;至於其上的公爵、國王甚至皇帝是誰,這樣的知識似乎已經超出一般的古代農民所能接觸到的範圍了。更何況,判斷自己所處的國家這種事,有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文字來辨別,不過古代人,尤其是鄉村的識字率——嘛,就算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都算是客氣了吧。

  想來想去,胡浩博也隻想到了“商人”和“教會”兩個選擇,畢竟這二者一個是走南闖北,一個是通曉經文,怎麽看也是找他們更靠譜一些。

  懷揣著這種想法,少年朝著村落邊緣和車轍延伸的方向走去。

  “我說,那邊的先生們?”

  沒有人回應胡浩博的問題——哪怕他是站在距離幾名商人也就數米遠的地方,舉起手邊打招呼邊說的。

  當然,這種事情太正常了:畢竟他說的是英語,而好巧不巧穿越到會說現代英語的國度這件事情,幾率並不高。

  “嗯......那個,呃,先生們?”

  在嚐試了用德語再問候一遍之後,終於有人轉過頭來了。

  幸好自己還會點其他語言——胡浩博心裏的確是這麽想的。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他從小就隨著父母在歐洲各國之間搬遷,直到初二才從歐洲回到中國,所以他除了英語之外,還會一點其他的歐洲語言,比如德語和希臘語;而到了今天,英語也自然而然是他除了曆史和地理之外,僅有的能及格的科目了。

  “小夥子,你這......”

  轉過頭來的中年棕發男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胡浩博,不禁皺起了眉頭。

  “你這身衣服......是有多久沒洗了?”

  *

  廢話。

  胡浩博心中暗罵了一句。

  如果不是要把這身一看就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衣服偽裝起來,他才不會把這身衣服脫下來之後扔到河灘上滾兩圈,然後再等它曬幹了之後才到這裏來問路——這身衣服可是前年他過生日的時候他爸爸作為生日禮物賣給他的,怎麽說也得三四百塊錢呢。

  “不瞞您說,我是避難過來的,您看我的樣子也不像歐洲人吧?”

  “謔......”

  胡浩博編起謊話來麵不改色心不跳,倒是讓對方打量起他來了。

  “確實,小夥子,你這是從哪裏來的?”

  “我是從遙遠的東方,穿過波斯人和印度人的土地來的。”

  “哈......波斯、印度......”

  顯然,在他麵前的商人猶豫起來了——對於中世紀的歐洲人來說,頂多是從書本裏見過這些地方,甚至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如果這個時代《馬可波羅遊記》已經寫成了的話,和他們直接說自己是中國人倒有可能能理解,問題是自己也沒法確定到底是什麽時代。

  ......而且,《馬可波羅遊記》裏的描述也太離譜了。

  “實際上,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名叫‘中華’的帝國邊境上的伯爵,我本來也不是經商的人......隻是在一次反對皇帝的叛亂中,我的父親和母親都被皇帝逮捕處決了,我雖然逃過一劫但也被通緝,隻好一路向西逃亡。”

  一邊編著故事,胡浩博還一邊裝作黯然失色的樣子,時不時還偷偷瞟兩眼麵前的那群商人——當然,他心裏想的其實是“這群黑暗時代的歐洲人居然這麽好騙”就是了;畢竟他爸爸其實是在銀行工作,媽媽是家庭主婦,和什麽伯爵可是一點關係沒有。

  “幸虧在逃到波斯和敘利亞那邊的時候,有一位高尚的基督徒為我提供了援助,我才得以死裏逃生。經過幾年的經商,我終於積攢下來了一筆本錢,但這次返回歐洲的時候,我的船隊遭遇了海難,我也不知道到了哪裏......反正最後到了這裏。所以抱歉問您一下,請問這裏是哪裏啊?”

  “啊?你要是遭了海難,然後從陸上過來的,那這也太遠了......這裏是特蘭西瓦尼亞啊。”

  ......特。

  特蘭西瓦尼亞。

  雖然現在特蘭西瓦尼亞(21世紀)是名叫羅馬尼亞的國家的一部分,不過在中世紀的時候可沒有羅馬尼亞這個國家——現代認為的羅馬尼亞在那個時代被分為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三個部分,而在1918年一戰結束以前的大部分時間裏,特蘭西瓦尼亞都是作為匈牙利的一部分而存在,還有一百餘年是作為奧斯曼土耳其的附屬國。

  至於這裏的位置嗎......那是一點也不靠海。

  不如說,如果從亞得裏亞海拉一條線到黑海,那這裏應該是正中間,哪一邊的海洋似乎都在千裏之外。

  “本來我是想先前往貝爾格萊德修整的,但是跟隨的車隊在路上遭遇到了盜賊的劫掠,我差一點沒能逃脫——之後我就一直向東跑,沒想到現在已經到了喀爾巴阡山脈邊上了啊......”

  “原來是想去貝爾格萊德嗎,那幸好你沒去啊。”

  少年身邊另一位橙紅色頭發,看起來像是來自西歐或者北歐的商人發話了。

  “上個月奧斯曼人又去劫掠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之間的那片地方的鄉村了——據說他們還抓走了不少人去當奴隸,如果是真的,那可就倒黴透了。”

  “奧斯曼?”

  “對啊,就是那群天殺的突厥人。”

  麵對胡浩博的詢問,橙發商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原來他們還有點節製——但自從前年,那座名叫君士坦丁堡的城市陷落之後,他們就真的沒有後顧之憂,開始肆無忌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