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終於開學了
作者:指尖的墨      更新:2022-01-09 09:20      字數:2153
  周宛芸放心了。

  這個人從事玉雕三十年了,技術肯定很好,至少不會太差,雕刻一個祝賀大婚的玉石,應該是很容易的。

  “你稍微等一下。”

  她回到臥室,把玉石拿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然後對玉雕師傅說:“我想請你幫我把這塊玉石,雕刻成一件漂亮的玉器。”

  自從這塊玉石被拿出來之後,玉雕師傅的眼睛就一直落在這塊玉石上,現在聽到周宛芸的這句話,更是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沒問題,郡主想要什麽樣的玉器?”

  “什麽樣子都可以,”周宛芸想了想,直接告訴玉雕師傅,“這是用來祝賀皇上大婚的禮物,你自己看著,雕成什麽樣子最合適。”

  “小人一定盡力。”

  “那你這段時間就住在這裏,盡心雕刻玉石吧。”

  搞定了雕刻玉石的事情,周宛芸擔心的事情就搞定了一大半,心情也就放鬆了。心情放鬆下來後,她才想起來另一件事:讓趙琛和李大勇的兒子上學的事情。

  年前,她問過李大勇,李大勇說妻兒年後能到,現在都已經快過完大年了,李大勇的妻兒應該早就到了吧?剛剛去鐵器工坊的時候,她也忘記了問這件事,現在必須再去一趟,問一問這件事情。

  她帶著魯斯離開居所,很快就到了煉器工坊。

  李大勇看到她,非常驚訝:“郡主,你怎麽又回來了,是什麽事情忘了囑咐嗎?”

  “不是,”周宛芸說,“我隻是想起來一件事,剛剛忘了問你。”

  “什麽事呀?”

  “你妻兒到了嗎?”

  聽到這句話,李大勇的臉色浮現出了笑容:“他們前幾天就到了。”

  “那你怎麽沒跟我說呀?”

  “前幾天郡主你不是生病了嗎,我就沒拿這種事來麻煩你。”

  “我現在就去安排。”

  周宛芸當即便前往學堂,安排幾個孩子上學的事情。這件事很簡單的,跟田滿說一下就可以了,然後又把這件事跟李大勇說了。

  她回到家裏,找到了正在練習寫字的趙琛。

  這段時間,趙琛就跟著其他人一起學習識字,但是因為趙琛的學習速度比其他人快,所以其他時間就在家裏練習寫字。

  一開始的時候,趙琛還有些不安,時間久一點後,才安心了。

  “趙琛,從明天開始,你就開始去學堂念書。”周宛芸說。

  趙琛用力地點了點頭,特別鄭重地說:“我會認真念書的,早一點學會,然後幫你幹活。”

  周宛芸摸了摸小孩兒的頭,笑著說:“你好好念書就可以了,我暫時還不需要你幹活。”

  “好。”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她還帶著席靈特意去學堂圍觀了一會兒。

  學堂裏現在就隻有三個學生,所以田滿特別輕鬆,甚至能夠一個人一個人地教。

  席靈很羨慕地說:“郡主,我能不能也來念書呀?”

  “你交學費的話,就可以。”

  離開學堂後,周宛芸準備去另外幾個工坊轉一圈,剛走到主幹道上,就看到有幾個人正朝著這裏靠近。她停下腳步,定睛一看,是幾個身穿粗布麻衣的人。

  這幾個人都趕著一輛很大的馬車。

  看起來很像是平常常見的那種小型的商隊,所以她也就沒在意,繼續往工坊走去。

  她基本上每天都會來工坊轉一圈,大家也都習慣了她的到來,所以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該幹什麽繼續幹什麽。

  看完了大家幹活的狀態後,她又回到第一個房間,也就是刮樹皮的那個房間,查看還有多少樹皮。

  第一個房間裏,原本堆得滿滿的樹皮,現在已經被消耗了許多。幸好,珠紅上次過來的時候,幫她帶了兩車樹皮過來。

  周宛芸看看屋裏的樹皮,計算了一下開春的時間,然後對刮樹皮的人說:“你們把一半的樹皮,都拿到河裏去浸泡。”

  “好。”

  幹活的人也不問為什麽,讓做什麽就做什麽。他們暫時放下刮樹皮的活,站起來拿樹皮去河裏浸泡。

  隻有一個人問:“郡主,這些樹皮要在河裏浸泡多長時間?”

  “一個月,”周宛芸回答,隨後又囑咐了一句,“還有,你們過幾天就要去撈出來,清洗一遍,然後繼續浸泡。”

  “我們明白了。”

  這些樹皮,是用來製作那種不易腐爛的紙張,也就是白皮紙。還有另一種用於繪畫用的紙張,也就是宣紙,周宛芸也打算今天就開始準備起來。

  她沒有離開,在工坊裏等了一會兒,等到侵泡樹皮的人回來。

  “郡主,還有什麽事情吩咐嗎?”

  周宛芸把負責煮料的人也叫了出來,然後對他們說:“從今天開始,你們要開始製作另一種紙張,待會兒你們去準備一些幹草,然後把幹草和樹皮一起放在鍋裏煮。”

  她停頓了一下,對煮料的人說:“鍋裏還要加石灰一起煮,蓋上麻布,鋪一層草木灰,而且要煮六個時辰,一刻鍾都不能少,記住了嗎?”

  “記住了。”

  周宛芸繼續說:“煮好之後,拿到外麵,找個不會沾上泥土和沙子的幹淨地方,然後放在那裏,就暫時不用管它了。”

  “那什麽時候才能拿回來,繼續下一步?”

  “發白了,就可以繼續下一步了。”

  “我們明白了。”

  “那你們繼續幹活吧。”

  周宛芸離開造紙工坊後,並沒有回居所,又去了一趟鐵器鋪,昨天就已經說好了,鐵器鋪子可以開張了,所以她打算去看一看。

  她來到鐵器鋪子。

  這是一間並不大的鋪子,大門上掛著鐵器鋪的牌子。鋪子裏已經擺上了各種各樣的農具和日常生活常用的鐵器。

  這些農具不管大小,都是經過改良的,和以前的農具完全不同。

  看守鋪子的人,是一個中年婦女。

  “小民見過郡主。”中年婦女一見到她,就立刻跪下來行禮。

  “起來吧。”周宛芸趕緊把人拉起來。

  她以為看守鋪子的人會是李大勇,或者其中一個煉鐵的工人,卻沒想到是個陌生的中年婦女。

  不過,她猜測,這人肯定是三人中的誰有關係,於是便問中年婦女:“你叫什麽名字?和李大勇他們幾個人之中的誰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