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訓斥
作者:指尖的墨      更新:2021-10-19 07:30      字數:2080
  潘越滿臉迷惑地看著她:“回郡主的話,沒有了。”

  周宛芸都不用確認,就知道這個數字有問題。而且,潘越這個郡守,對張掖郡的了解也太少了。不過,她沒有發作,又問了其他幾個郡的情況。

  另外幾個郡守和潘越差不多。

  最慘的還是敦煌郡,竟然隻有一萬人,耕地麵積倒是不少,有六萬畝耕地。

  聽完所有人的匯報後,周宛芸心裏的火也燒得越來越旺。她擔心自己一開口就會發火罵人,所以沒有說話,平複心裏的怒火。

  幾個郡守也看出她的臉色不好,都不敢說話。

  正廳裏落針可聞。

  周宛芸越想越氣,終於忍不住質問:“除了人口和耕地之外,山林麵積呢?還有牧民的情況呢?還有商戶和工人的情況呢?”

  她使用識人辨才的能力,想看看這幾個人是否不適合為官。可結果卻讓她非常意外。

  這幾個人的能力都沒什麽問題。

  幾個郡守被她看得大氣都不敢喘。最後,還是敦煌郡郡守房倉站了出來:“郡主,我們這幾個郡太荒涼了,根本沒有什麽商戶和工人。”

  “而且,這山林的麵積也沒辦法測量啊,牧民又到處移動,根本沒辦法統計,並不是我們偷懶。”

  然而,對於這種借口,周宛芸根本就不予理會:“所以,你們天天在幹什麽?朝廷拿俸祿養著你們,是讓你們來這裏養老嗎?”

  潘越反駁道:“郡主,你可能不太了解,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公事要忙碌。”

  “那你就說說看,還有什麽公事需要你們忙碌?”周宛芸說。

  潘越想了一下:“還要處理老百姓的申訴,以及各種大小事件,還要做出決定,然後實行。”

  “沒了?”

  潘越踟躕了一下:“沒有了。”

  周宛芸忍不住冷哼一聲:“所以,你就忙得沒有一丁點時間?”沒等潘越說話,她就接著說,“你的張掖郡就三萬人,就忙得你腳不沾地?”

  潘越沉默了。

  周宛芸又看向其他郡守:“你們呢?”另外幾個郡守也沒有說話。

  “你們回去之後,重新統計一下準確的數據,人口,耕地麵積,山林麵積,牧民數量和牲畜數量,還有商戶和工人,要具體到他們的收入。”周宛芸說。

  這時候,房倉站了出來:“郡主,收入不像其他幾項,是能看得見的,他們就算說了謊,我們也不會知道。”

  “那就讓他們把賬本交出來。”周宛芸說。

  另一個郡守說:“郡主,這麽做的話,恐怕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潘越卻麵露不屑:“不就是一些最下等的商人,還怕他們造反不成?”

  這一次,周宛芸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需要你們自己去解決。”

  “是。”

  周宛芸把這些叫過來,當然不是隻問這幾個簡單的問題:“你們都說一下,你們郡都種植了些什麽?種什麽農作物收成最好?”

  其實,這個問題她心裏很清楚,但還是故意問這個問題,目的隻是試試看,哪個郡守最了解管轄範圍內的郡縣情況。

  然而,這個問題再一次把幾個郡守難住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回答問題。

  周宛芸有些生氣。

  她板著臉,盡量表現得嚴肅一些:“你們回去好好地統計一下情況,元宵節後再過來匯報,如果這一次還不能讓我滿意,就別怪換掉你們。”

  “是。”

  周宛芸準備了很多問題,卻沒想到這幾個郡守連最基本的郡縣情況都回答不出來,那後麵的問題自然也就不用問了。

  她把這些郡守都趕了回去,隻留下了都護府的馮年。

  “馮大人,事情查得怎麽樣了?”她問道。

  馮年說:“郡主,我又查了一遍,但還是什麽都查不到,”停頓了一下,有些遲疑地說,“郡主,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宛芸很好奇馮年要說的話,對馮年說:“你說吧。”

  馮年說:“郡主,屬下覺得,這應該沒什麽內情,就是那些人太愚昧了,太容易被騙了,根本沒必要浪費時間去查。”

  聽到這話,周宛芸看了馮年一眼,開始思考這種可能性有多高。

  然而,她沒說話,馮年卻開始不安起來,連忙補充道:“我覺得,這個地方緊挨著匈奴人,經常受到匈奴人的騷擾;就算這一次沒有打仗,他們在這裏的生活也不會很好,他們去其他郡縣生活,也更安心,沒什麽不好的。”

  周宛芸一想,這番話也有道理。

  別的不說,這幾年,她就見到過好多次匈奴人過來搶劫,特別是秋冬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更普遍了。生活在這裏的老百姓,確實沒有安全感。

  “你說得有些道理,”周宛芸表示了讚同,還沒等馮年高興,緊接著又說,“但是,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如果是有人蓄意散播假消息,引起恐慌呢?所以,這件事情你還是要繼續查。”

  “是。”馮年應道。

  本來,已經沒什麽事了,周宛芸也打算讓馮年回去了,但是又想起來開學堂的任務。

  開學堂最重要的就是先生,而南城沒有能當先生的人,必須詢問馮年:“對了,還有一件事,都護府有多少讀書人?”

  馮年擦了擦額頭,想了一會兒,但還是很不確定:“除了屬下之外,大概,應該,可能有十幾個人,”說完又立刻改口,“也有可能是二十幾人。”

  周宛芸自然看出了馮年的緊張和心虛,但是她也沒有點出來,而是告訴馮年:“我打算在這裏開一間學堂,你問一下他們,誰願意來做教書先生。”

  說完之後,她才想到離開的幾個郡守。那幾個郡縣裏,肯定也有一些讀書人。

  “這件事情也告訴幾個郡守。”她補充了一句。

  “是,我一定告訴他們。”馮年鬆了口氣。

  周宛芸想了想,沒想起來還有什麽事,便對馮年說:“沒什麽事的話,你就回去吧。”

  但是,馮年卻站在原地,沒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