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直接都砍頭就是
作者:黃金菜      更新:2020-06-30 03:37      字數:2938
  第二百一十章直接砍頭就是浪費什麽吐沫

  “哦?梁員外,你覺得何處不妥,且當麵說來。”

  “遵旨,啟奏陛下,先不說那蕭統政績卓越,隻說昨日長安縣之事。

  一無查證,二無對質,單是憑借一些大臣,官員一麵之詞,就將朝廷命官,停職罷免,未免太過兒戲了些。

  微臣以為,即便是蕭統治理疏忽,有失察之責,也該由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思司查證,

  再叫蕭統前來當殿對質,方能定奪,若是三言兩語,就去了他縣令一職,恐不能服眾也。

  便是死囚,也要給他個辯解的機會,何況一方父母官乎?

  臣鬥膽,奏請陛下,給那蕭統一個申辯的機會。”

  李世民總算露出了一絲輕輕的模樣,點頭說道;

  “梁員外所言不無道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呀?”

  “臣附議。”

  “臣等附議。”

  首先站出來的,都是一些吏部的官員,其後,三三兩兩的陣營,根據公道立場也都表示同意。

  隻有盧,崔,王,鄭四家所有官員都無動於衷,他們分別得到了消息,也都知道昨天的事情。

  對那幾個惡霸的行為,雖也有些許微詞,不過,終究都是自己家族裏的,豈能向著外人。

  這邊還沒有說成個子醜寅某,那邊程咬金又站出班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哦,愛卿今日也有奏本,也罷,你也當殿說來就是。”

  “遵旨,臣要向陛下喊冤。”

  “以愛卿之能,還有冤屈乎?”

  “啟稟陛下,臣非是為了自己叫冤,而是為了親人也。”

  完蛋了,這一事未成,那邊混世魔王就開始,想要倒打一耙了,這顛倒是非,逆轉陰陽,可是那匹夫最擅長的事情。

  四姓家族一一派的官員,看見程咬金出來,都是緊揪著內心。

  “你為何人喊叫冤屈,為何不叫他自己說出來?”

  “回陛下,隻因臣叫冤屈之人,還未有入仕,也不過束發之年。

  那孩子,就是臣的結拜大兄,已故藍田開國縣男之子,今藍田開國縣子李鈺。”

  “嗯,他有何冤情,愛卿且來說個詳細,也好叫滿朝文武,聽個明白。”

  “遵旨,臣那侄兒,有貼身侍女兩人,昨日午時三刻,去往敬德家中赴宴。

  回歸之時,侄兒李鈺帶著奴仆,逛街而去,便吩咐兩個侍女,原路回府。

  隻因其子,長安城中無有房宅,便一直借住二兄秦瓊府中。”

  昨日兩女回至翼國公門外兩百步處,眼看就要到家,

  卻不想飛來橫禍,時有長安五霸,欺壓良民,喪盡天良,於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

  非是如此,還要將兩個侍女頭上的金釵,銀釵奪取。

  如此行為,簡直將我大唐之律法置若罔聞。

  那兩個侍女抵死不從,便既招來狠毒的毆打,

  那長安惡霸,帶惡仆共計一十九人,將我侄兒那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侍女丫鬟,打成重傷,

  還要當場打殺,如此沒有人性之事,簡直是天怒人怨。

  若不是臣那侄兒李鈺,久等侍女不歸,帶了仆人,出府查看接應,恐那兩個侍女,今日已經是死人了。

  陛下有所不知,那兩個侍女,其中一個叫做林蓉娘。

  他父親就是大唐的府兵,征戰半生,如今解甲歸田,叔父七人,

  為我大唐朝廷,就戰死沙場三人,如此忠烈之後,卻被惡霸欺壓至此,天理何在,公道何在,我大唐律法何在?

  臣懇求陛下,為那忠烈之後當家做主,還他一個天理公道,

  臣……感激不盡,天下府兵……兒郎,感激不盡,

  天下萬民……若能得一個朗朗乾坤,自然也是感激……不……盡。”

  程咬金說到最後,情動神傷,已是泣不成聲。

  單論演技,李鈺若是看到,最多也就給他六分,

  堂堂一衛的大將軍,為了一個府兵百姓之女,維護公道至此,又虎目含淚,耿直如此,必須八分。

  “豈有此理,如此目無王法,將忠烈之後欺壓至此,

  若是任由其發展,這長安城裏,還能有百姓的活路?愛卿,你所言語,可有真憑實據乎?”

  “啟稟陛下,當街看到的百姓多如牛毛,翼國公府外,兩排鋪子之人皆看的清清楚楚。”

  “陛下,切不可聽程大將軍一麵之詞,微臣之子,雖是玩心十足,也有過不妥之處。

  但終歸是少年人天性,卻是不曾做過傷害他人性命之事。

  也並非是什麽長安惡霸,不過是在家門口,定西街瘋耍罷啦,

  大將軍張口就將臣的兒子,說的天怒人怨,百死不能恕罪,實屬誇大其詞,還請陛下明鑒。”

  鄭史良一看程咬金出來,就知道要壞事,卻沒想到,他竟然將自己兒子,本來就在定西街做些醜事,卻說成是滿長安城的惡霸,

  還說昨日,一群人要將那兩個侍女,砍殺在大街上,若是不出來辯解,豈不是叫陛下誤會。

  倘若陛下誤會起來,別說那以後,不知是否還能下地走路的兒子,

  就是自己,恐怕也要追究一個放縱子弟為惡的罪名,是以,趕緊出來解釋一番。

  “啟稟陛下,程大將軍,故意將事情說的黑白不分,陰陽顛倒。

  那兩個侍女丫鬟,如今完好無損,臣的兒子,卻被打的手腳具斷,

  如今還在府裏躺著,陛下不信,可使人前往查看。”

  王廷也忍不住趕緊出來為自己兒子辯解起來。

  這程匹夫真是能說,你兩個丫鬟好好的,我家被打成重傷,結果還被你說的,好像是我們得了大便宜一樣,真是氣煞人也。

  王廷心裏,恨不得將程咬金,撕爛一塊肉脫下肚子裏。

  “啟稟陛下,王禦史所言句句屬實,臣的兒子被重傷之後,已於昨夜歸去,如今實體還未入殮,請陛下為臣做主啊。”

  崔正這是真哭,他嫡親的大兒子,滿心栽培要繼承家業的,如今成了冰冷的實體,如何不傷心。

  盧繼善看看五四家除了自己,都出去說話了,隻好也出去表示立場,不過也不舍得多說一句。

  五姓七家互相通婚,其中盤根錯節,大部分都是姻親,紛紛站出來,指點程咬金胡說八道。

  這邊幾個武將也都陸續大聲,支援程咬金起來。

  “陛下,臣以為,不論如何,欺壓忠烈之後,萬萬不該,總不能叫兒郎們,出血之後,再流淚吧。”

  作為長安三憨貨的牛進達,當然要出來力挺程咬金了,

  他也就是今天,在偏殿裏聽程咬金簡單說了事情經過。

  具體情況,還不太清楚,也不好說的太過,隻能站在公道立場上支援了。

  文武群臣對牛進達這話,總算是另眼相看了一回,好多人都紛紛點頭起來。

  “牛卿家所言甚是,府兵雖說是解甲歸田,戰功不可磨滅,

  雖因能力大小而受限製,不得出仕,卻也不能叫人胡亂欺負了。”

  “陛下聖明”

  這一句話,立馬引起武將陣營心裏的共鳴,不論知道不知道內中情況的,都開始歌頌李世民。

  吏部大部分官員也都出來支援。

  這陛下聖明的話,你總不能反對吧,五姓派係,就是想辯駁也不好輕易在此時開口,都緊閉著嘴巴。

  趁著空擋,尉遲恭趕緊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程大將軍,既然敢說,當街兩排店鋪,都親眼所見,

  相必不是謊言,否則一查便知,豈不是要頃刻間,就路出馬腳?

  那兩女既然來到臣府中赴宴,回去的路上遭到如此迫害,臣心中難過,也惱怒至極。

  肯定陛下下令,著刑部出動,將那些禍害一網打盡,

  還百姓一個清明白天,最好是直接斬殺,以儆效尤,看那個惡人以後還敢出來猖狂?”

  尉遲恭是什麽脾氣,那是一根腸子通到底,張開嘴就能看見屁股眼兒的人。

  除了皇帝他誰都不服,說話辦事向來都是隻由本心,不考慮別的。

  對他來說,這種禍害,留著也是浪費糧食,連審問都不用,直接砍頭示眾就是,還費什麽吐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