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辦書院得找皇上要錢
作者:淩雲軒66      更新:2020-05-21 22:57      字數:2201
  武秀琪對南山書院很沒好感。

  江柳問他:“南山書院以及朝中不少大臣,認為大興朝的江山,會亡在宦黨專權,你以為怎樣?”

  “確實會。”武秀琪回道:“宦黨專權最大的弊端,是斂財。各地為了斂財孝敬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宦官沒有人根,對女人沒什麽興趣。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錢財。至於奪取皇權,這些卻是不可能的。”

  “為什麽沒可能?”江柳倒是想聽聽他的見解。

  “連人根都沒有,也沒可能對女人做什麽,如何有後?”武秀琪嘿嘿一笑:“後人尚且不可能造出來,宦官奪了江山,又要交給誰?”

  江柳點頭:“說的倒也沒錯。”

  他問武秀琪:“你難道沒聽說過,我是依附九千歲,才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聽說過,可我不信。”武秀琪搖頭。

  江柳疑惑的看著他。

  他沒有問,眼神卻流露出好奇。

  武秀琪是從哪裏判斷出,他並不是魏長安的人?

  “都督在皇上身邊,所行之事,有些對九千歲也沒太多好處。”武秀琪回道:“倘若都督是九千歲的人,我還真不敢投效。”

  “為什麽?”江柳問他:“我是九千歲的人,哪裏不好?你不是說了,宦官不可能奪取皇權?”

  “皇權,他們是沒什麽興趣,可他們對權力和金銀卻有著極高的興致。”武秀琪說道:“為了穩固權力,宦官可以做的事情更為極端。為了獲取金銀,他們可以把天下攪的一片混沌。無論宦官專權,還是南山書院得了權勢,對天下和百姓來說,都不是好事。”

  “說了宦黨專權的壞處,南山書院可都是一幫飽讀詩書的大臣。”江柳問他:“他們應該也沒有顛覆皇權的念頭,你為什麽連帶著他們也討厭?”

  “難山書院的禍患,遠遠高於宦黨。”武秀琪說道:“宦黨會做的事情,他們家都會去做,甚至會逼迫、要挾皇帝,做出對天下並沒什麽好處的決斷。文人誤國,並非天下文人都會,隻是有一些自以為是的文人,會把天下鬧的一團糟。南山書院,論貪,比宦黨更貪。論對權勢的渴望,他們比宦黨更勝。他們甚至還屢次逼迫皇帝,依照他們的意思選用人才、治理大興。當今皇上不再臨朝,和他們也有一定的關係。”

  聽了武秀琪的話,江柳不住的點頭。

  他對此非常認同。

  雖然沒有真正接觸過南山書院,也沒機會見到他們當初對大興朝做過什麽,通過許多蛛絲馬跡,以及人們對他們的評價,江柳也知道,那是一幫禍國亂政的文臣。

  魏長安不把他們除掉,大興朝或許早就完了。

  冒著大雪,來到書院。

  一個多月沒有打理,這裏顯得非常蕭瑟。

  走進大門,武秀琪環顧四周。

  江柳問他:“你在看什麽?”

  “好地方,都督打算用來做什麽?”武秀琪問他。

  “我打算在這裏開辦學府,從貧寒子弟中挑選一些有潛質的。”江柳說道:“把他們培養成為大興需要的人才。”

  “貧寒子弟?”武秀琪眼睛一亮:“都督是打算……”

  “人有高低貴賤之分,卻與出身無關。”江柳說道:“出身固然可以讓人們衣食無憂,守不住家業,早晚也會淪落。出身貧寒,隻要肯用心,難說會不會有一天飛上枝頭做鳳凰。”

  “都督說的是。”武秀琪應道:“同樣的話,別人口中說出來,或許沒幾個人會信。從都督口中說出,就由不得不信。”

  “為什麽?”江柳笑著問他:“怎麽從我口中說出,就由不得別人不信?”

  “都督的經曆,已經說明一切。”武秀琪回道。

  “提起我過往的落魄,你就不怕被我殺了?”江柳嘿嘿一笑。

  “不會,都督並不是目光短淺的。”武秀琪回道:“真正讓人瞧不上的,是那些掩蓋出身的。一個人,連出身都不敢正視,他還能做成什麽?”

  江柳點頭:“你說的沒錯,一個人,連出身都不敢正視,隻能說內心是恐懼和自卑的。連自己都認不清的人,能有什麽前途?”

  他仰臉望著落雪紛飛的天空,嘴角浮起一抹笑容:“無論什麽時候,我都會讓所有人知道。我隻是農戶出身,曾經做過青衣備身。不管別人怎麽說,我就是這麽沒皮沒臊,絲毫不忌諱以往,看不慣我的人,能把我怎樣?”

  武秀琪在他身旁,沒有應聲。

  和江柳接觸的不多,每次江柳說的話,都會讓他思忖良久。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想法,和大興朝的很多人格格不入。

  沒想到,追隨了一位都督,想法竟然比他更奇特。

  在書院裏走了一圈,把每個房間都看了一遍。

  江柳吩咐武秀琪:“你去置辦一些書,給這裏的書庫填滿。”

  武秀琪答應了。

  江柳又對他說:“買書耗費的銀子,我會找皇上要。”

  “找皇上要?”武秀琪詫異的看著他:“都督辦書院,怎麽倒要皇上出銀子?”

  “書院培養出來人才是誰的?”江柳問他。

  “當然是都督的。”武秀琪回道:“貧寒子弟,讀書原本就是奢望。都督給了他們晉身功名的機會,他們還敢背棄主子?”

  “人才是我的,也是皇上的。”江柳嘿嘿一笑:“我為朝廷培養人才,皇上憑什麽不出錢?”

  武秀琪懵了。

  培養人才這種事,原本就是江柳自己的打算。

  書院利用起來,可以培養不少有潛質的寒門子弟。

  好些晉身無門的寒門子弟,有了這次機會,對江柳必定是感恩戴德。

  其中當然不會缺少過河拆橋的,那種人畢竟不多。

  江柳其實是在培植屬於他的勢力。

  這種事不去暗中做,反倒招搖過市,讓整個大興朝都知道,甚至還從皇上那裏要錢辦學府。

  除了江柳,恐怕沒幾個人的腦回路會是這樣。

  雖然不明白江柳為什麽要這樣做,武秀琪卻認定他有充足的理由。

  “出征之前,這裏你先負責。”江柳吩咐:“回來後,你接著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