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稻穀長了
作者:我是小糖      更新:2022-05-08 22:30      字數:2160
  “這稻穗長得可真好,比我們種的稻穀都要多,要飽滿。喬知青,你是怎麽做到的?這就是雜交水稻嗎?我之前還看你們拿著一些稻花去授……授粉,對,授粉,這樣授粉就可以了?”

  “為什麽有些可以授粉,有些就不可以呢?”

  “這雜交水稻可跟咱種的不一樣,人家知青天天都要記錄數據呢,有一點病株都要拔掉扔掉,一點錯兒都不能出的。”

  “話不能這麽說,我們種地的不都這樣?有病的不拔掉,其他都會被傳染,這樣一來病株就更多了。”

  ……

  雜交水稻的穀子長出來了,眼看著就要成熟,再過一個月,就可以割稻穀了,大家都過來看看所謂的雜交水稻。

  當看到十畝水田裏麵,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穗掛在上麵,飽滿誘人,比他們平常耕種的稻子長得還要多,還要高,還要大的時候,一個個驚奇不已。

  “我數了一下,一個稻穗少說也有兩百五十粒穀子!我還從沒見過這麽多穀子的稻穗!”

  平常他們種植的稻穀,一個稻穗也就一百多個,最多也不超過兩百粒穀子。

  但雜交水稻一穗卻在兩百到三百粒,比普通的稻子多了一倍。

  這還隻是初步的實驗。

  喬明微拿出後世的成功經驗直接複製出來,日後不斷改進,產量還會更高,更多。

  肥料方麵,喬明微用了少量的河水代替,但以後卻不能這麽做了。

  “喬知青,以後我們的稻子都能有這麽多的穀子嗎?”

  有人忍不住詢問喬明微。

  喬明微看著田地裏的稻子,每一個稻穗上麵都掛滿了穀子。“當然可以!以後我們都用這樣的方法種稻子,留種子,我們每年還要留出一些田地做研究,想辦法種出更優質的稻子。”

  “嗯。”知青點了點頭,眼眶泛紅,看著眼前的稻子,心中滿是激動。“要不是因為平時有小鵪鶉來吃這些穀子,稻穗還能長得更多。這些鵪鶉,真是太討厭了。”

  “不討厭。鵪鶉雖然吃穀子,可也吃蟲子,蟲子對稻穀的危害更大,鵪鶉反而更可愛一些。雖然我們更喜歡燕子,但燕子數量太少了,鵪鶉數量足夠多,隻要能把蟲子都吃掉,鵪鶉就是好的。不過鵪鶉多了也的確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的鵪鶉,算不上多,因此稻穀被毀壞的現象就沒怎麽出現。

  但等到日後,糧食充足,風調雨順,這些鵪鶉回來了,休養生息,就會變得成群結隊,會給稻子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傷。

  不過這些問題,喬明微決定不出手,讓這幾個開始對研究有興趣的人去解決。

  她隻要開好了頭就行!

  這些人有了經驗,接下來的時間裏,就可以幫忙搞研究,不斷進步,不斷摸索。

  從現在,到未來的十年結束,他們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等到十年結束後,他們也可以利用自己在這裏學到的經驗,知識,研究成果,推向全國各地。

  “知青們,這是大家的成果,我向你們表示由衷地感謝!以後這些秧苗的數據,你們都要記錄清楚。最好將這些資料都整理出來。說不定多年以後,你們還可以憑靠著這些資料,編成一套書,賣到全國各地區。”

  知青們眼前一亮,“真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喬明微笑著說:“不然我會莫名其妙,讓你們隨便記錄數據嗎?當然都是有原因的!這些信息,現在看著作用不大,但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後,當你們將這些信息匯總起來,再來看看作用大不大,這可是造福老百姓,流芳百世的傑作!不要小看你們手裏所記錄的每一個數據,每一份信息,他們未來都會發揮出他們的價值,你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現在看不到,未來一定能看到。”

  喬明微一番話,說的幾位知青都開始激動了起來。

  真要有這麽一天,那他們就真的是流芳百世的人了。

  他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做得這麽好。

  “喬知青,你放心,我一定每天定時定點記錄雜交水稻的生長情況,用水情況,使用肥料,農藥,還有天氣等各種情況,我會盡量將所有能想到的因素都寫上去的!”

  “好,那你們一定要加油!我希望,能盡快看到你們編纂出來的書,上麵都有你們的名字!”

  參與雜交水稻種植的知青們,渾身都充滿了幹勁。

  不像是以前跟著幹活的時候那樣,覺得又苦又累又沒有未來。

  現在,喬明微給他們畫了一個未來,還是一個可以看見的未來,因為這些雜交水稻的成長情況,第一步已經完成了,並且獲得了初步的成功,他們可以繼續做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無數步。

  他們正值年輕,他們還有很多的時間,幫忙研究出更高產的水稻,是用一種現代化的科學方式幫助農村搞建設,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符合創新精神。

  大家都高興地拿出自己的資料來看,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他們已經記錄好了這麽多的內容,有很多他們已經忘記的問題,清清楚楚地出現在了記錄的信息裏麵。

  喬明微就在一旁看著,也替他們高興。

  其實她除了給出辦法,提供一些幫助,真正的內核,還是要靠這些知青們去研究。

  知青們其實不太清楚穀子的產量對比,主要是他們隻參與了幹活,卻不曾去細數過這些,現在完整地從別人的嘴裏,從自己的眼睛裏,從記錄的數據裏麵看出了不同來,整個人都莫名變得興奮了起來。

  他們知道需要時時刻刻記錄數據,記錄雜交水稻的變化。

  但其實也不太清楚這些數據有什麽作用。

  可是現在,快要取得成果的時候,他們就從這些數據信息裏麵看出了不同,才發現自己居然做了這樣了不起的事情。

  往後他們還要把自己做的事情,編纂成為一本書,這樣一件偉大的事業,他們無法拒絕。

  似乎找到了前方的路,他們恨不得明年繼續種更多的稻子。

  今天大掃除,搞累了,晚點了,還有兩章晚一點再發,可能要一兩點了,大家明天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