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慶祝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217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選擇直布羅陀作為慶祝的地點,一是因為不想在別人的都城太招搖,另一個原因是直布羅陀是大唐在歐羅巴的唯一領土,也是絲綢之路在西方的重要堡壘,具有穩定絲綢之路的巨大作用,在這裏慶祝意義重大。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裏是李曉露的家鄉,讓李安對此處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再加上這裏有一個冬暖夏涼的美麗岩洞,正是慶祝的絕佳之處,所以,慶祝地點就在這個漂亮的山洞。

  山洞內的光線不是太充足,這是整個山洞最讓人遺憾的地方,但李安出行必然是攜帶發電機和電燈等設備的,所以,想要把宴會場地搞得明亮一些,也是毫無壓力的。

  在李安下達舉行宴會的命令之後,部下就已經開始進入岩洞布置了,很多設備都搬了進去,甚至,還在內部搭建了幾個小房子,岩洞的外麵也搭建了一些房子。

  比如廁所這些,肯定是要放在岩洞的外麵了,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護岩洞內的環境,否則,要是把廁所建在岩洞的內部,那就要把岩洞大大的汙染了,搞得臭氣熏天就不好了。

  廚房的汙染也是比較大的,所以,也同樣要建在外麵,但已經製作好的涼菜等食物,為了更好的保鮮,自然要放在岩洞內部了,這種涼菜不會產生油煙,自然不會汙染岩洞內的環境了。

  為了增加一點氣氛,李安不但讓部下在岩洞內部署燈光,而且,還設置了很多種不同顏色的燈光,如此,單調的山洞將會變得美輪美奐,人待在裏麵會感覺到非常舒適的。

  能夠參加慶祝宴會的,都是跟隨李安許久的高等官員,身邊的人,自然是不能參與的,即便是伺候李安很久的李曉露,也隻能陪侍在李安的身旁,而不能坐到桌子上。

  因為岩洞的空間不是太大,所以,隻擺了五張桌子,中間一個大的,四周有四個小的桌子,參與慶祝的有幾十號人,當然,這是岩洞內部的人數,在港口的陰涼之處還有幾百人在同時進行慶祝,不過,那裏的環境遠遠比不上此處,岩洞內的氣溫是最符合人體舒適度的,隻有官為最高和貢獻最大的人,才能享受到這麽好的待遇。

  “諸位,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大唐的百年大計,是關係到大唐子子孫孫的大事,現在,經過本官與諸位的努力,海上絲綢之路總算是建設完成了,諸位都是大功臣,本官代表陛下犒賞諸位了。”

  李安站起身來,大聲的鼓舞士氣。

  眾官員也全都站起身來,抱拳向李安行禮,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畢竟,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是完成了,而他們全部都是大功臣,是必然要載入史冊的大功臣,如此,他們的內心豈能不高興,豈能不激動萬分。

  見眾人全都興致高漲,李安舉杯道:“諸位這一路走來都辛苦了,來,本官先幹為敬。”

  說完一仰頭,把一杯酒水全部喝了下去。

  眾人自然也不敢推辭了,全都高高興興的把杯中酒喝了下去,然後就是開懷大笑了。

  幾十杯酒水下肚之後,李安已經有些微醉了,而這種狀態正是李安最興奮的時候,平常不敢說的話,現在都敢說出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李安借著酒勁,把曹孟德的短歌行,一口氣給背了出來,而且,還是非常大聲的吟誦,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聽的清清楚楚。

  “好,曹孟德的詩,好詩。”

  部分官員笑著附和,誇李安吟誦的好,但也有一些官員,顯得有些神情緊張,更有幾個膽小的大臣,直接借口上廁所溜之大吉。

  “李侍郎,怎麽突然吟誦起短歌行了,而且還吟誦的這麽好,這可是曹孟德的詩啊!”

  一名走出岩洞的大臣,小心的與身旁的同僚談論道。

  “可不是嗎?曹孟德可是篡漢的大奸臣,李侍郎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又成功的為大唐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地位就更加崇高了,難道李侍郎要效仿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周公吐輔,天下歸心,這是要幹什麽啊!”

  旁邊的同僚說道。

  “噓,小點聲,這種話可千萬不能亂說,弄不好要掉腦袋的,我們都是低位卑微的小官,哪裏能管得了這樣的大事兒,或許李侍郎隻是一時高興而已,並沒有什麽企圖也說不定,總之,我們私底下說說也就行了,可千萬不能在別人麵前胡言亂語啊!”

  “明白,這個我自然明白,剛才那些說李侍郎吟誦的好的,我真的很為他們擔心啊!萬一有人……哎呀!真是不堪設想啊!”

  “沒錯,還好我們什麽都沒有說,不管出了什麽事兒,也牽扯不到我們的頭上。”

  “對對對,我們還是早些回去吧!不管他們說什麽,我們什麽都不說就可以了。”

  兩名膽小的官員,商議了一番之後,便邁步返回岩洞,繼續參加酒宴。

  也不怪某些官員心驚膽戰,李安此時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確實與當年的曹孟德差有的一比,雖然軍權沒有多少,但很多稀奇古怪的高科技全都掌握在李安的腦中,大唐的眾多官員之中,對李安心服口服的人非常多,萬一皇室出現變故,一切都很難說啊!

  當然,李安隻是心情高興,隨便吟誦古人的詩詞罷了,並沒有考慮這麽多問題,也不覺得自己開口吟誦古詩詞有什麽問題,至於別人亂想,李安就管不了那麽多了,有一身的實力做後盾,李安從不擔心自己會有危險,更不怕有人陷害自己。

  岩洞內的溫度非常的涼爽,所以,即便是吃了很多食物,喝了很多酒水,也是一點兒也不會覺得熱,身體是真的很舒適。

  如此舒適的環境,李安的興致自然更好了,隨後又吟誦了好幾首詩詞,有之前古人做過的詩詞,也有宋代的很多詩詞,一些官員沒有聽過的詩詞,便都認為是李安做的,其實,李安是一首詩詞也沒有作,全都是背誦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李安最後吟誦了一首自己非常喜歡的赤壁懷古,也是一首非常好的詞,不過,因為大唐還不流行詞,所以,很多官員都表示疑惑,覺得李安說的倒是朗朗上口,可惜卻並不是一艘詩,不過,因為李安的地位太高,所以,也沒有人敢問什麽,隻是說好就是了。

  “諸位同僚,今日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我大唐海上絲綢之路終於開拓完成了,諸位功臣返回長安城之後,陛下一定會親自嘉獎你們的,還希望你們日後再接再厲,為大唐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安又開始重複自己剛開席的時候,就已經說過的話,顯然是有些喝高了,要不然才不會這麽嗦呢?

  參加宴會的眾官員也非常的配合,全都是各種歌功頌德,有一些同樣喝的有些高的人,也開始口無遮攔了。

  慶祝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宴會,足足持續了三個多時辰,所有參與宴會的官員,全都吃的飽飽的了,很多人都吃撐了,宴會的氛圍始終是熱鬧且歡快的,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慶功宴了。

  當然,既然是慶功宴,對於有功之人,自然是需要進行獎賞了,不過,李安所能給他們的獎賞不會很多,畢竟,李安與他們一樣,都是為大唐朝廷效力的,若要進行大規模的賞賜,那也應該是朝廷負責賞賜才對,而不是讓李安來賞賜,尤其是官位的提升,必須是朝廷說了算的,李安最多也就隻能提個建議罷了,並不能最終決定麾下官員的提升和任免,除非是非常低級別的官員,李安可以先斬後奏,隨意的進行升遷和罷免,而最終還是要有朝廷的確認,並改換官印。

  另外,所有官員辛辛苦苦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為的可不是李安的利益,為的是整個大唐帝國的利益,如此,大規模的賞賜自然也需要大唐朝廷來負責了,李安能請他們吃頓飯就算不錯了。

  “幾位吃飽了沒有?”

  李安看著從自己身旁走過的幾名大臣,開口笑著問道,也算是一種問候罷了。

  “吃飽了,吃飽了,吃的特別好。”

  “此次成功開辟海上絲綢之路,李侍郎當居首功,我等唯李侍郎馬首是瞻。”

  “山洞氣候宜人,在此處設宴是極佳的位置。”

  幾名麾下官員隨口說道,都是些客套話,沒有太大的意義。

  李安隨意的與眾人寒暄一下,鼓勵眾人繼續努力,為大唐效力,然後所有這些吃撐了的家夥,全部在岩洞內三五成群的欣賞景色,甚至,還有部分官員去岩洞的下層探險。

  還好李安早已安排士兵在下層護衛,這才沒有出現官員們的人身安全事故,極大的保護了眾官員的生命安全。

  今日的天氣頗為炎熱,所以,凡是離開岩洞散步消食的官員,很快就又回到了岩洞之內,看這樣子,是打算賴著不走了。

  這讓李安心裏頗有一些不如意,因為吃飯吃的太晚了,很快就要到休息的時間了,本打算與李曉露在山洞之中度過一個甜蜜的夜晚,可這些家夥以欣賞岩洞美景的名義賴著不走,李安作為長官也不好把他們全部攆走,這樣不利於上下級直接的團結。

  甚至,有幾名官員走的累了,直接進入李安為自己準備的小房間裏坐在歇息,讓李安頗為無奈。

  為了團結下屬,李安隻能繼續在岩洞裏散步,時不時的與部下們寒暄和聊一些沒有太大意義的事情,而對於進入小房間休息的部分屬下,隻能裝作看不見,畢竟,此時的小房間內隻有幾個木質的凳子,連一張床都沒有,誰能想到李安有在此處過夜的意圖,若這些下屬官員了解李安的意圖,是萬萬不敢賴著不走的。

  相反,這些官員正是由於尊重李安,所以,見李安一直待在岩洞沒有離開,他們也不好意思離開,覺得若是在領導還沒有離開的前提下,自己先行離開了,是對領導的不尊重。

  這種操蛋的禮儀自古以來都是如此,而此刻恰恰成了李安眼前的大麻煩,其實,這些官員心裏也憋屈的很,他們走累了之後,也想回去好好睡一覺,但李安一直不走,搞得他們也不敢走,部分年紀大一些的官員,由於實在是站不住了,所以,才會偷偷跑到小房間裏去歇歇腳。

  隻是由於岩洞裏的氣候很是涼爽,所以,眾官員盡管有一些憋屈,但總體上也不是很著急,他們就不相信李安會一直賴著不走,既然領導如此的有耐心,他們這些做下屬的,就必須擁有更大的耐心才行,如此,才是領導的好下屬。

  “這些夯貨怎麽還賴著不走,難道還需要我開口趕他們離開。”

  李安走到岩洞的外麵,看著天上的星星,自言自語道。

  李曉露跟著走了出來,小聲說道:“他們是不是看李侍郎在這裏,不敢擅自離開啊!”

  李安猛地一拍腦袋,脫口道:“對啊!肯定是這麽回事,我真是一時糊塗,居然不把這一茬給忘了,走,去把他們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