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買買買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8      字數:4243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橄欖油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簡直就是養生的佳品,可惜如此好的油料大唐卻沒有,所以,移植部分橄欖樹去大唐是勢在必行的,隻要這些橄欖樹在大唐紮下根,日後,大唐就會擁有足量的橄欖油了,這對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具有莫大的作用,尤其是富人群體,獲利是最大的,因為就算最終大唐擁有龐大的橄欖油,窮人仍舊不舍得吃,隻有富人才會毫無顧忌的食用橄欖油,從而獲得更加健康的生活。

  別說諸國小國了,就目前大唐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現狀,能吃上植物油就已經算不錯了,豈能妄想橄欖油這麽高檔的食用油。

  在很多普通百姓的家中,食用的油料主要是動物的油脂,比如豬肉的肥膘煉出來的食用油,這才是老百姓最主要的烹飪食材。

  這還是很普通的老百姓,若是更加貧困的百姓,則連肥豬肉煉的食用油也吃不起,如此,就隻能吃一些水煮的菜,或者吃一些醃製的菜肴了。

  至於能吃上植物油的家庭,則至少是小地主之類的中產階級,即便如此,也不是頓頓飯都能吃上的,很多時候還是要吃煉製的動物油,而對於大街上的油炸小吃來說,那幾乎都是動物油的天下了,而且,根本就不存在換油一說,油料少了的話,那就加一點進去就好了,可謂極為節省,而這樣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就算是植物油,經過反複使用也是有害的,動物油就更不用提了,害處非常的多,可對於科技並不發達的大唐時代之人來說,這些危害他們根本就看不見,如此,自然也就不會太放在心上了。

  見過吃反複油炸的小吃的,沒見過吃了之後就中毒倒地的,甚至,有的人吃了幾十年都沒有生病,如此,又有誰敢說油料反複油炸對身體不好,如何拿得出證據,在大唐時代可沒有先進的化學儀器,亂說話就是誹謗。

  而之所以要如此節省,則完全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物資不夠充足,天災時常會發生,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哪能如此的浪費,油炸食物之後,把剩下的油料扔掉,這是要遭天譴的,是絕對不能被允許的。

  即便是李安掀起工業化,讓大唐土地的作物產量和抗災能力大幅度增加,也沒有改變大唐百姓的節省觀念。

  這種刻到骨子裏的習慣,估計這一生都改變不了了,就猶如後世的很多老人,早年窮的時候吃過土,而在老年之後,由於社會的富裕,再也不用吃土了,但他們仍舊改不掉節約的毛病,估計到死都改不了了。

  因為煉油技術的落後,大唐的植物油,主要就是大豆油和菜籽油,其中,菜籽油的比例稍微大一些,畢竟,大豆還有更加重要的用途,沒有人舍得用大豆來榨油,而且,出油率也非常的低,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大豆的主要用途,那就是用來做豆腐和豆漿,在農耕民族的心目中,豆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農耕文明很少能有機會吃到肉類,而穀類補充不了太多的蛋白質,這對人的身體非常的不利,而大豆磨成豆漿之後,就可以提供可以讓身體很容易吸收的蛋白質了,也就是說,大豆是植物蛋白質,可以極大的彌補農耕民族對蛋白質的需求,讓農耕民族的人變得強壯起來。

  菜籽相對來說,作用就遠不如大豆的作用了,而且,出油率比大豆要高,所以,在大唐這個時代,最主要的植物油是菜籽油,而大豆則更多的被用來製作豆腐類食品。

  至於玉米油,花生油這些,大唐根本就不可能有,畢竟,這兩樣東西是李安派人發現美洲之後,從美洲大陸帶回來的,現在的數量還很少,人吃都還嫌不夠,又如何舍得拿來榨油,這不是暴殄天物嗎。

  如此算來,就算是大唐皇帝,能吃到的植物油,也隻是菜籽油罷了,其餘的各種植物油,還都沒有機會享用呢?

  而關於曆史的記載,則是另外一種情況,據後世的曆史記載,華夏古代一直使用動物油,直到漢代才出現植物油的記載,但當時的植物油不是用來食用的,而是用來製作絹布的,直到宋代,才開始有食用植物油的記錄。

  隻是李安來到大唐之後,發現大唐的貴族已經開始食用菜籽油了,雖然不是很普遍,但確實看到了,這說明史書記載的不夠準備,大唐時代已經出現菜籽油了,而史書卻沒有這方麵的記載,或許是普及率不夠的原因吧!

  長期食用動物油,對人的身體有很大的損害,會極大的降低人的壽命,所以,為了大唐百姓的身體健康,李安覺得推廣植物油是勢在必行了,至少,也要先在貴族圈推行,然後,隨著物資的充沛,逐步向平民家庭發展。

  菜籽油是最基礎的植物油,之所以一直沒有大規模的普及,主要是因為大唐的土地幾乎都用來種糧食了,種植菜籽的田地很少,所以,數量自然是跟不上的。

  李安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推廣各種植物油,在菜籽油的基礎上,增加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甚至,還有高端的橄欖油和亞麻油。

  之前,因為大唐農業技術的落後,大部分土地都必須用來種植糧食,隻有極少數的土地可以用來種植其它的作物,可自從李安發明的機器,以及從美洲弄來高產的作物之後,大唐的糧食問題已經大大的緩解了,如此,便完全有條件,將更多的土地用於種植其它作物,比如多種一些油菜,豐收吃不完的花生玉米,可以用來榨油,而玉米渣和花生渣,以及大豆渣都是可以用來喂豬的,而且,是比青草效果好太多的飼料,很容易把豬仔喂成大肥豬的,豬肉的產量會大大的增加。

  總之,在老百姓能夠吃飽之後,很多空閑的土地就可以用來發展經濟作物了,大唐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會蒸蒸日上的。

  不用太久,隻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大唐帝國就會徹底的大變樣,以後的老百姓都不會被餓到的,相應的社會保障體係都會逐步建立起來的。

  因為橄欖油具有非常大的好處,所以,李安決定多帶一些回去,另外,還帶了很多油橄欖,以及橄欖樹的樹苗,這些都要帶回去。

  在返程的路途上,李安決定專門使用橄欖油製作的美食,再也不吃低檔的菜籽油了,至於動物油脂,雖然味道非常可口,但長期食用的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李安是能不吃就盡量不吃。

  李曉露早一步在大街上采購美食,因為李安給了她很大的權限,所以,她瞬間成了後廚采購隊的頭領了,她說買什麽就買什麽,跟隨的人不敢說半個不字,反正,資金是非常充裕的,根本不用擔心買不起。

  “李侍郎,看看我買了多少好東西。”

  李曉露走向李安,後麵跟著好幾輛馬車,是雇傭當地人的馬車,也是當地人負責牽馬的。

  “這麽多東西,這買的都是啥啊!”

  李安看著車輛上龐雜的商品,微微皺起眉頭。

  “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穿的,用的,有紀念意義的,這些全都買了,車子都已經裝不下了,要不然,還能買更多的呢?”

  李曉露笑著說道。

  “買買買,就知道買,哈哈哈!”

  李安笑著嗬斥道。

  喜歡瘋狂購物是人的本性,尤其是女人更是如此,因為購物能讓人產生興奮的感覺,而越是瘋狂的購物,就越能讓人產生極其興奮的感覺。

  女人喜歡瘋狂購物是天生的,自古以來就沒有改變過,而過度的購物,則也算的上是一種心理疾病了。

  不過,隻要手裏的錢足足的,那就什麽都不用怕了,有錢就任性絕對不是一句空話,隻要有錢就算控製不住自己的消費也沒有什麽關係,隻管放心大膽的去買就是了,反正有的是錢。

  所以,做一個有錢人就是好,想買什麽就買什麽,不用因為囊中羞澀而刻意的壓製自己內心的購物想法。

  這也是為什麽,幾乎所有人都更願意與有錢的人談感情,就是因為有錢的人,可以非常放肆的去消費,可以活的更加的瀟灑,跟著有錢人混,可以頓頓有肉吃,不用受窮,不用去過苦日子。

  李安現在是一個超級有錢人,放眼整個天下,比李安還有錢的人,幾乎是找不到了,而且,李安生錢的辦法還很多,財富會越來越多。

  “葡萄酒,沙丁魚,火腿,嗬嗬!吃的美食還真是不少啊!呦,還有這麽多紀念品,這些衣服倒是不錯,是大唐的絲綢製造的,是新款式。”

  李安看著這些商品,開口說道。

  這些幾乎全都是拉赫曼王國的特產,大老遠的來一趟,若不多帶一些回去,那就虧大了,這一趟就白來了。

  不過,李安所製定的大唐鐵路線,最終的目標,肯定是要通到拉赫曼王國的,作為鐵路的終點站,日後,拉赫曼王國必然會迎來一輪繁榮。

  在購買足量的土特產之後,李安一行人打算離開這裏,一步步的返回大唐長安城。

  拉赫曼親自負責送行,看著李安的船隊離開科爾多瓦的港口,一步步駛向遠處。

  李安的船隊需要先抵達直布羅陀,然後稍作休整之後,前往埃及北部的港口,中途也許要在班加西等港口略作休整,但一個月之內,是肯定能夠抵達埃及北部的,而隻要從埃及陸路前往紅海,李安就可以回到自己的蒸汽船了,之後,海上航行就要舒服太多了,畢竟,奧斯曼所提供的船隻太不好了,就算再怎麽改造,也沒有李安自己的蒸汽船舒適。

  從科爾多瓦前往直布羅陀的旅程還算比較順利,一路基本沒有遇到什麽大風大浪,船隊非常順利的就抵達了直布羅陀。

  根據之前與拉赫曼的協議,此時的直布羅陀已經屬於大唐,是大唐帝國的領土了,港口和附近的拉赫曼所部士兵幾百人,已經全部撤離了,港口的部分人口也跟著離開,而部分不願意離開此處的老百姓,則提出加入大唐帝國,成為大唐帝國的老百姓。

  既然這些老百姓真心歸附大唐,李安倒也不好拒絕,否則,是會讓人寒心的,況且,整個港口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建設和維護港口都需要龐大的勞動力,而這些留下的人口正好可以充當勞動力,對於大唐建設港口大有好處,況且,大唐官員們也看出來了,這些人確實就是很普通的老百姓,沒有奸猾之人。

  一路風塵仆仆,所有的將士和船工都非常的疲累,所以,在抵達直布羅陀之後,必須要休整一段時間才能繼續出發,否則,士兵的士氣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得知直布羅陀被劃歸大唐之後,駐守在此處的大唐官員們,一邊進行各種交接,另一邊則開始測量和規劃,並已經在幾個險要位置動工修建炮樓了,以作為港口的防禦之用。

  雖然,大唐帝國的實力擺在那裏,沒有人敢隨便挑釁,但最基本的港口防禦是必須要搞起來的,否則,萬一遭到攻擊的話,港口內的將士就要傷亡慘重了,畢竟,李安不太可能在遠離本土的直布羅陀部署太多的兵力,最多能部署三五百人就差不多了。

  而如此少的將士,所麵臨的防務壓力必然是很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就非常有必要修築防禦工事了,如此,可以讓三五百人馬,發揮出三五萬大軍的效果。

  在科爾多瓦的時候,因為走的太急了,李安都沒有好好的與眾部下們慶功一番,畢竟,在抵達科爾多瓦之後,李安的海上絲綢之路算是已經完全打通了,如此重要的時刻,當然需要好好的慶祝一番了,但科爾多瓦畢竟是拉赫曼王國的都城,在人家的地盤上慶祝不太方便,而直布羅陀已經是大唐的國土了,所以,在此處好好的慶祝一番,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