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季的小麥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3      字數:4287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隆基躺在柔軟的寬大床榻上,懷中摟著肉乎乎的楊玉環,手掌輕輕撫摸楊玉環的粉嫩手臂,嘴角微微上翹,愜意的看向窗外的童話般雪景。

  躺在這種溫暖舒適的環境中,摟著嬌滴滴的美人,看著移動的美景,這種感覺是一般人所享受不到的,在火車發明之前,就連身為帝王的李隆基也無法享受這等感覺,而現在,他隨時都可以享受。

  此次,他巡幸洛陽城三日,表麵是為了視察工作,展現一國之君對洛陽城的重視,但實質的目的,卻是為了欣賞沿途美麗的景色,雖然皇宮內也有很多美景,但規模太小,很容易看膩,而沿途的美景,不但氣勢恢宏,而且變化無窮,又是在不斷的移動中,車廂裏又非常舒適,如此,這種欣賞美景的感覺,自然相差千萬倍。

  如果說看皇宮裏的景色,是看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那麽,坐在火車裏看窗外的景色,就是欣賞整個江山,感覺完全不能相比。

  這也讓李隆基明白,為何當初隋煬帝要乘坐龍舟南下,就是因為站在高大的龍舟上,看著運河兩側的風景緩緩向後退卻,能產生一種難以言說的愉快感,感受到自己是整個江山的主宰。

  “三郎,出宮遊玩就是比呆在宮裏強,以後要多出來走動才是。”

  楊玉環也愛上了旅遊,尤其乘坐火車的過程,是她最大的享受。

  李隆基笑了笑,指著窗外的皚皚白雪,輕聲道:“阿蠻,外麵下了這麽大的雪,朕真想下去堆個雪人玩玩啊!”

  “既然三郎喜歡,那就下令讓火車停下,我們下去堆雪人,堆完了再去洛陽城。”

  楊玉環笑著說道。

  李隆基笑了笑,擺手道:“阿蠻,這火車可不是馬車,說停就能隨便停下,若是貿然停下,後麵的火車撞上來,會翻車的,朕已經安排好了,要在渭南縣城外的火車站臨時停靠一下,到時候,朕要下去看看那裏種植的小麥,阿蠻可帶著宮女和太監,在雪地裏堆雪人玩,不過,隻有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火車會再次出發。”

  “渭南縣,小麥?這麽冷的天,小麥還不被凍死。”

  楊玉環疑惑的問道。

  “這個,朕也不太清楚,上次巡幸洛陽城的時候,朕提出讓李侍郎研究能在冬季生長的莊稼,這樣一來,關中就可以在一年之中,生產兩季的糧食了,結果,李侍郎推薦了小麥,朕於是下旨,從國庫調撥小麥種子,吩咐各縣試著進行耕種,這個渭南縣最為積極,種植小麥的畝數最多,朕此次順道經過,當然要來這裏看看了。”

  李隆基選擇在渭南縣視察小麥生長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路過,若鐵路線不經過渭南縣,他打死也不會大老遠跑去視察的。

  “三郎,渭南縣還有多遠?是不是快到了。”

  楊玉環看向窗外,在尋找小麥的蹤影,不過,外麵白雪皚皚的,她所能看到的隻有厚厚的白雪,就算有小麥,也一定被白雪覆蓋了。

  “哈哈!看到外麵的山頭了嗎?朕記得上次經過這個山頭不久,就到了渭南縣,估計很快就到了。”

  李隆基記性倒是不差,幾個月前經過的地方,都記得清清楚楚,而且,上次經過這裏的時候,他正與李安商議耕地機的事情,所以,印象深刻了一些。

  很快,火車開始緩緩減速,並最終停了下來。

  由於是事先安排好了的,為此,渭南縣的大小官員,全都早早的等候在火車站,見皇帝的禦用專列停下,更是恭敬的頷首而立,等候皇帝的訓誡。

  “三郎,外麵寒涼,把這個狐裘披上吧!”

  在車門打開的一瞬間,楊玉環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氣,連忙將狐裘披在李隆基的身上,這個老頭子是她所有的依靠,若是病了或死了,她的幸福生活也就結束了。

  輕輕披上狐裘的李隆基,在走出車門的那一刻,還是感受到了無比的寒意,並將身上的狐裘緊了緊。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渭南縣的眾官員,全都跪在雪地裏,向李隆基行禮。

  “天寒,都起來吧!”

  李隆基擺了擺手,讓眾臣子起身,並對他們服從朝廷旨意,大力推薦種植小麥進行了表揚,然後,自然就是提出視察小麥的長勢了。

  其實,為了方便皇帝視察小麥,渭南縣的官員,將實驗小麥種植的區域就選在火車站的旁邊,以及火車道兩側。

  隻是由於大雪覆蓋,所以,李隆基看不見罷了。

  “陛下,這雪地下麵盡是小麥,微臣這就將大雪扒開。”

  渭南縣縣令,親自彎下腰,帶著幾名屬下,扒開蓋在小麥上麵的積雪,讓脆弱的小麥苗重見天日。

  “哈哈!果然是小麥苗,都長得這麽大了。”

  李隆基親自拔起一棵小麥苗,仔細的觀察了起來,水靈靈的小麥苗毫無凍傷的痕跡,顯然,李安說的沒錯,小麥是不怕冷的,更不怕被凍壞。

  當然,現在還不是最冷的時候,若是氣溫繼續下降,小麥苗會不會被凍傷?這個隻有通過實踐來證明了。

  “李侍郎,看來你說的是對的,這些小麥苗果然能扛住寒冬的嚴寒氣候,看看,長得多好。”

  李隆基將小麥苗,交到李安的手中,心情大好。

  “陛下,多虧了這場大雪,若沒有大雪覆蓋,這些小麥苗至少會凍傷部分葉片,如此,雖然不會被凍死,但會影響接下來的生長,更會影響來年的收獲。”

  李安認真的說道。

  “是啊!大雪兆豐年,這個道理,朕還是知道的,接下來,就要看明年春耕的時候,能夠收獲多少了。”

  李隆基也明白一個道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麥種植是否劃算,還是要等來年春耕的時候,才能確定下來。

  為了確定是否所有的小麥苗都長勢良好,李隆基視察了多個地方,並在視察隻會,用白雪將露出的小麥苗蓋上,以防止小麥苗被冷空氣凍傷。

  隨後,李隆基聽取渭南縣縣令的工作匯報,然後,又向李安詢問了耕地機和抽水機的生產進展問題,以及何時能夠搞出收割機,收割的效果又如何等等關於科技方麵的問題。

  看得出來,李隆基對農業和科技非常的重視,畢竟,農業是立國之本,而科技能夠提高農業的產量和減少勞動力。

  就在李隆基視察小麥長勢的時候,楊玉環帶著十幾名宮女和太監,在火車站附近堆起了雪人,而且,堆了好多個,為了讓這些雪人看上去更像人,楊玉環將自己不穿的衣服披在了上麵,甚至,隨手拔下頭頂的首飾,插在雪人的頭頂。

  “阿蠻,你堆的雪人是你自己麽?”

  李隆基讓群臣先上車,自己獨自帶領幾名太監,走向正在堆雪人的楊玉環。

  “三郎,你快看,像不像我。”

  “像,很像,時間到了,我們該出發了,這個雪人就放在這裏吧!希望回來的時候,還能看見它。”

  李隆基笑著說道。

  所有人上車之後,火車再次啟動,以永不停息的姿態奔向洛陽城方向。

  由於在渭南縣耽誤了半個時辰,冬日的白晝時間又比較短,所以,注定不能趕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洛陽城了,不過,夜禁製度擋不住皇帝,這倒不是很重要,而且,夜裏坐火車,還能體驗到不一樣的感覺。

  果然,直到太陽落山,火車仍然沒有抵達洛陽城,但距離洛陽城已經不遠了,也就是小半個時辰的路程。

  太陽雖然落山了,但大地已經被白雪所覆蓋,所以,隻需要很少量的光線,就能夠讓外麵的世界,不至於太黑暗。

  朦朦朧朧的景色,有一種獨特的美,絲毫不弱於白天的景色,至少李隆基很喜歡這種感覺。

  在日落的小半個時辰後,火車抵達洛陽火車站,並穩穩的停下。

  東都的大小官員,全都前來迎駕,城門當然也是大開著的,皇帝來了,怎麽還能夜禁呢?

  進入洛陽城之後,李隆基直接前往上陽宮休息,雖然乘坐火車的旅途並不辛苦,也不顛簸,但一路上看了太多的風景,疲累是必然的,當然,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日了。

  第二日一整天,李隆基都呆在上陽宮之內,陪著楊玉環在宮裏的雪地上堆雪人,並欣賞久違的洛陽城雪景。

  又過了一日,李隆基才離開上陽宮,並前往洛陽城外視察,而視察的第一站,就是洛口方向的蒸汽造船廠,這個蒸汽船,對日後大唐的漕運非常重要,所以,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作為研發蒸汽船的最高技術人才,李安是必須要陪同的,另外,還要負責給李隆基講解蒸汽船的相關知識和作用。

  “陛下,這些正在建造的,就是第一批蒸汽船,一共二十艘,還有一個月就可以相繼完工。”

  李安指著船塢中的二十艘蒸汽船,開口介紹道。

  “還是要多建造一些才是,漕運對蒸汽船需求很大,可適當增加產量。”

  李隆基覺得如此建造,一年不過百餘艘,實在是太慢了,遠遠滿足不了漕運的需求。

  “陛下,微臣也想多建造一些蒸汽船,不過,眼下需要建造和研發的東西太多,研發中心有三萬多人,都不敷使用,能抽到造船廠的人才不多,目前,隻能保持年產百艘的水平。”

  李安非常無奈的說道。

  現在,不但機械設備落後,而且,人力也嚴重的不足,想要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或者說,根本就不可能。

  “人力不足?那朕就分批征發百姓,讓他們負責幹粗活,是否可行?”

  李隆基一聽人手不足,立馬想到的就是征發人力。

  李安搖頭道:“陛下,萬萬不可,來年春耕之後,朝廷還要征發勞力鋪設鐵路,現在若是因為造船,分批征發勞力,勢必會影響來年的鐵路鋪設,也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對國力的損害也比較大。”

  “可李侍郎不是說缺人手嗎?除了征發勞力,朕想不出還有更好的辦法。”

  李隆基很是無奈的說道。

  “陛下,不需要想辦法,日後,隨著耕地機,抽水機和收割機的普及,種地的百姓就不需要那麽多了,如此,必然會有很多百姓無事可做,這些無事可做的百姓為了生存,必然可以充實到工匠的行列,如此,造船就不會缺人了。”

  李安輕聲說道。

  “恩,李侍郎說的是,耕地機的效率是耕牛的幾十倍,抽水機的效率也遠遠超過水車,想必收割機的效率也不會低,如此,這些機械一旦普及下去,確實不需要那麽多種地的百姓了,人力會大大富餘,不過,目前,我大唐的土地都是分到每一位百姓手中的,這些百姓大部分隻擁有幾十畝地,隻怕不會選擇使用耕地機,他們若還是按照原來的辦法種地,李侍郎的想法,豈不無法實現。”

  李隆基開口指出了李安想法的漏洞,那就是有少量土地的百姓不配合國家戰略,用原始的辦法,死守手中的幾十畝地,男耕女織,與世無爭。

  “陛下,可逐步放開貴族對土地的兼並,如此,土地盡歸大貴族所有,機械化生產就有了保障,失去土地的百姓,一小部分給貴族做仆人,大部分則加入工匠的行列,如此,豈不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李安笑著說道。

  “李侍郎的意思,是放開土地買賣,讓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買賣土地?這樣會不會引起動亂。”

  李隆基謹慎的問道。

  自古以來,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讓貴族大規模兼並土地,很有可能會造成大量老百姓瞬間失去生存能力,從而爆發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

  “陛下,是允許土地買賣,但必須進行限製,否則,很有可能會天下大亂。”

  李安認真的回答。

  “對土地買賣進行限製,如何限製?”

  李隆基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