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耕地機訂單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02 00:23      字數:4212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計劃三個月內生產一千輛耕地機械,自然是為了緩解來年春耕的壓力,減少耕地百姓對耕牛的依賴,並提高耕地的效率。

  但要徹底取代耕牛,短期內是不太現實的,畢竟,就算一輛耕地機械一天耕地十個時辰,也隻能耕地二百畝,一千輛同時工作,也隻能解決二十萬畝田地。

  而大唐足有六億畝田地,這些耕地機日夜不停的開動,需要三千個日日夜夜的勞作,也就是八年多的時間,小鬼子都打跑了。

  但耕地機械的效率是耕牛的幾十倍,目前受製於資源的限製,自然無法取代耕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所能緩解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並最終取代耕牛,成為耕地的主力軍。

  而在效率大規模提高的前提下,很多擁有數萬畝,甚至幾十萬畝土地的大貴族,就可以雇傭很少的人力,對田地進行耕種了,這樣一來,勢必會有很多佃農被貴族辭退,從而造成大量勞動力的剩餘。

  但糧食的產量並不會改變,大唐的物資並不會有絲毫的減少,隻是某些佃農無法生存而已,而這些無法謀生的佃農,為了讓自己能夠活著,必然會湧入城池,加入到生產機械的工人隊伍之中,從而讓大唐朝廷有足夠的人力,進行更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讓一個帝國變得強大,首先就要解放農業人口,以科技的力量,讓少量人口從事農業就可以養活所有人,如此,剩下的人就可以加入工業和手工業之中,這樣,這個帝國才會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變得越來越強大。

  將耕地機流水線,以及普及耕地機之後,大唐可能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說了一通之後,李隆基大為興奮,並責令李安立即開始製造耕地機,並加快抽水機和收割機的研發進展。

  為了早日看到抽水機和收割機,李隆基從洛陽城方向調來大批工匠,讓他們加入到生產耕地機的工作之中,讓騰出手的研發工匠繼續研發新的機械。

  流水線生產耕地機,需要的工匠人數著實不少,不過,由於李安規定了幾種常見的零件規格,所以,耕地機的核心傳動部件,與蒸汽火車頭和蒸汽船所用的零件都是相同的,都是批量生產出來的東西,隻有少量的部件是耕地機所獨有的,需要開辟獨立的生產線。

  在空地還有剩餘的前提下,耕地機流水線的位置,就放在研發中心,以方便進行管理,遇到問題了,也好立即前去解決。

  “李侍郎,外麵有很多人,說是有購買耕地機的打算,先來問問行情。”

  李安的蒸汽機生產流水線剛剛開始工作,就有很多貴族的管家跑來看熱鬧了。

  這些人都是人精,他們全都親自跑到耕地機試驗的二十畝田地查看過了,並詢問了當時的目擊者,為此,他們都了解耕地機的詳細情況,知道耕地機性能可靠,並且效率是耕牛的幾十倍,在匯報給主子之後,便讓他們的主子產生了購買的想法,而他們是過來詢問價格的。

  既然發明並開始生產耕地機,就是為了春耕服務的,而這些貴族家裏擁有的田畝數量眾多,非常適合運用先進的機械,進行高效的耕地作業,而且,貴族手裏也比較有錢,能夠買得起這些耕地機械。

  所以,李安發明耕地機械的最初普及目標,就是這些擁有萬畝良田以上的大貴族,讓他們先嚐到甜頭,然後一步步向下普及。

  擁有千畝土地的小貴族,可能舍不得花錢購買耕地機,但完全可以從大貴族手中租借,可以按天數算錢,也可以按畝數算。

  此刻,這些貴族急不可耐的派遣管家過來了解行情,自然正中李安的下懷,讓李安不用憂愁耕地機的銷路了,當然,耕地機的研發和生產,用的都是國庫的錢財,賣出去掙錢了,也是國庫的,李安並不能獲得絲毫,但看著國庫充盈,他心裏高興。

  “傳令下去,讓他們排隊進來參觀。”

  李安輕聲下達命令。

  “李侍郎,研發中心機密眾多,豈是閑雜人等能隨便進入的。”

  部下開口勸道。

  “這些管家都是人精,但並不精通機械,他們竊取不了什麽,本官特許,放他們進來就是了。”

  李安不容置疑的說道。

  讓未來的客戶視察工廠,這在後世是非常普遍的,既可以體現自己的誠意,也可以讓客戶更好的了解產品的性能,更能通過這種行為,讓顧客看到公司的實力。

  當然,李安所組建的耕地機加工坊,是大唐朝廷在後麵支撐,公司的實力就是整個大唐帝國,自然實力杠杠的,不容置疑。

  “小人拜見李侍郎。”

  一大群貴族家的管家,全都向李安行禮。

  “哈哈!不必客氣,本官聽說你們有購買耕地機的意思,是嗎?”

  李安笑著問道。

  “這個……小人們隻是過來了解一下行情。”

  “對對對,先問一下價格,到底買不買,我等小人也做不了主啊!”

  “李侍郎,我等都見識了耕地機的厲害之處,就是不知這價格?”

  眾管家開口回答。

  既然知道耕地機的詳細情況,他們自然能猜出,耕地機的價格不會便宜,畢竟,那麽大的鐵家夥,僅僅是鐵料就能值很多錢,當然,其實際價格會遠遠高於鐵料的價格,而對於到底價格有多高,他們沒有能力預測。

  “哈哈!你們不用擔心價格,本官會以成本價銷售的,現在價格還在核算之中,你們先去看看生產線吧!既然進來一趟,也不能白來啊!”

  李安客氣的說道。

  當然,李安絕對不會真的以成本價銷售的,這些大戶都很是有錢,至少也要以成本價的兩三倍銷售,另外,機器沒有不壞的,尤其是那些易磨損的部件,更容易損壞,日後,在維修零件方麵,也能掙不少錢。

  這些管家從來就沒有進入過研發中心,聽說可以在耕地機流水線上參觀,自然不會拒絕,並一路參觀過去。

  在參觀工匠製造各種複雜的零部件之後,他們全都麵麵相覷,覺得如此複雜的處理工藝,如此耗費人力,卻隻能生產一個不起眼的零件,如此,整個耕地機的價格一定非常昂貴。

  當然,耕地機現在還是以人力製造為主,價格當然不會便宜,隻是他的效率比耕牛高幾十倍,即便價格高一些,但幾十頭牛的價格也不便宜,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力去操縱,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成本。

  這些貴族心裏都有一筆賬,隻要耕地機械的價格,最終比使用耕牛節省,他們就一定會選擇購買,當然,可靠性也要在他們的接受範圍之內,若是一直壞個不停,他們也不會有購買的想法。

  在這些管家參觀完之後,李安給出了一個價格,隻有成本價的兩倍,算是非常客氣了,至少李安覺得不是很貴。

  眾管家聞言,有些喜上眉梢,也有的露出心疼的表情,但耕地機械製造如此複雜,需要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價格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他們倒也能夠理解。

  但他們對耕地機械的可靠性,還是有些太放心,畢竟,若是一直壞個不停,他們買下之後,就虧大了。

  見這些管家之中,有部分人還有疑慮,李安開口道:“你們不必疑慮,這一次生產的耕地機,既可以進行售賣,也可以進行出租,出租的話,就按耕地的畝數算錢,租金是牛耕一畝地的八成價格,很劃算吧!”

  在李安說出出租計劃之後,眾管家全都議論起來了,他們覺得這個辦法倒是很好,至少在風險上比直接購買要保險,而且,由於耕牛的增加速度跟不上兼並土地的速度,部分大戶一到春耕的時候,就必須專門請人幫忙耕地,按畝數給予報酬,這種現象持續了很多年,甚至有部分有心人,買了大量的耕牛,專門在春耕的時候,做這樣的生意,倒是成了謀生的一種手段了。

  而現在,李安給出的耕一畝地的價格,居然隻有牛耕一畝地市場價的八成,這些管家自然非常高興,而且,在見識過耕地機耕地的效果之後,他們覺得效果比牛耕好太多了,租用耕地機更加的劃算。

  有的表示購買合算,也有的覺得租借比較保險,眾管家的意見並不一致,當然,他們作為管家,根本沒有決定購買的權力,還是要回去問候主子,然後才能做出決定,好在租借和售賣的價格都告訴他們了,他們回去之後,也比較好交差了。

  在送走這些客戶之後,李安下達命令,讓已經造出的耕地機樣品,每日前往農田耕地,以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親眼看到蒸汽機的真實能力,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這些被耕的農田都是老百姓的土地,他們對此自然非常的高興,畢竟,將土地耕起來之後,隱藏在泥土裏的害蟲和蟲卵,就會被翻上地表,從而被即將到來的嚴寒徹底的凍死,尤其是大量的蟲卵,肯定會被凍死,從而減輕來年的蟲害。

  研發中心的人才,按照李安的命令,每日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耕完二十畝地就休息,一天耕地四十畝,每天都是如此,從不間斷。

  而跑過來看熱鬧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不但附近的老百姓經常跑過來,京城的貴人們也會騎馬趕來看熱鬧,各大豪門的奴仆和管家,那就更不用說了,每次圍觀的人,都達到了裏三層外三層的程度,場麵特別的熱鬧。

  為了檢驗耕地的效果,很多人都會親自下地,用手抓起耕過的土壤,實地查看耕地的效果,由於這樣的人太多,以至於剛剛耕好沒幾日的土地,又被好奇的人們踩平了。

  當然,也有一些經常跑過來看耕地的人,都學會操作耕地機了,在研發人員的鼓勵下,很多膽大嗓門大,喜歡出風頭的漢子,也都親自體驗了一把,並告訴別人,操作耕地機非常簡單,控製好方向就行。

  如此一來,耕地機的名聲就更大了,某些大貴族想得到耕地機的心情,自然也就更濃厚了。

  一連試驗半個月,那台試驗用耕地機,硬是沒有出現一次故障,如此強大的可靠性,讓很多貴族吃驚不已,並下決心購買,甚至要購買很多台。

  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入研發中心,幾天的工夫,一千台預售的耕地機就被豪門大族搶購一空,讓李安想要出租的計劃徹底破產,很多下手晚了一步的貴族,隻能等下一批預售,而以研發中心目前的生產能力,下一批產品出來都是春耕之後了。

  這些成功訂購耕地機的貴族,心裏自然非常高興,他們有的人最多訂購了十台,一天最多能耕地兩萬畝,數日之內就能將他們所擁有的土地耕種完畢,而剩下的時間,他們可以幫助需要耕地的人,並按照畝數收取傭金,而且,他們可不會像李安這麽心善,以耕牛的八成價格計算,在耕地機耕地效果比耕牛好的前提下,他們不加價就不錯了,怎麽可能打八折。

  既然是訂購,當然是要預付一部分定金了,如此,國庫的錢財再一次增加了很多,這讓李安繼續研發先進機械,沒了後顧之憂,抽水機械的研發也進入了加速階段。

  在耕地機械研發成功的一個月之後,抽水機械喜獲成功,並首先應用於李安所在的五百畝蔬菜大棚,從而淘汰這裏原本矗立的兩個大型水車。

  李安通過對自己五百畝大棚的灌溉,測算出一台抽水機的效率是大型水車的百餘倍,抽水效率碾壓大型水車。

  抽水機的構造也比較複雜,而且,個頭也不小,為了節約成本,也為了降低研發難度,抽水和排水的管子,采用的都是中間打通的粗壯竹子,直徑在三寸以上,甚至高達四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