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作者:朕禦山河      更新:2020-03-13 19:39      字數:4247
  盛唐不遺憾最新章節

  李安聽說青城山上有青城四絕,覺得應該去品嚐一番,毫不容易來一趟,不去體驗一番,那不真的白來了。

  回到船上的時候,屬下已經從島上的井裏打了十幾桶的井水,而客店見他們都是從京城來的,還是龍武軍將士,哪裏敢收錢,非常客氣的幫龍武軍一起抬水,態度別提多好了,甚至還請龍武軍將士進店吃飯,而龍武軍有紀律,並沒有過去。

  離開小島之後,三艘船就直奔青城山而去,這青城山的風景比後世的時候要好得多,在大唐這個時代,環境汙染還是比較小的,天空非常的蔚藍,空氣也特別的清新,在這種地方生活,說實話還是挺滋潤的。

  “青城山。”

  剛到山腳下,李安就看到了眼前大門上的三個大字,這是一個足有三丈高的大門,裝修的還算古樸,不是特別豪華,但看著很養眼,那三個大字也很優美,一看就是名家所寫。

  別以為進了大門,就是青城山的核心區了,絕對不是,這裏僅僅隻是一個大門,大門後麵除了一條泥土路之外,啥也看不到,就一個孤零零的大門。

  “李侍郎,青城山最近的道觀還有好幾裏地呢?這隻是山下的迎客門。”

  船家顯然是來過,對青城山的情況,似乎比較的了解。

  李安也明白,估計這個大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引路,讓沒來過青城山的人,看到大門的那一刻就明白自己已經來到青城山了,然後沿著大門後麵的小路,就可以進入青城山的核心區了。

  為了不耽誤太多時間,李安一行人並不多,隻有十幾個人,沿著山路就出發了,沿途到處都是清香的味道,是嫩葉和鮮草的味道,現在是春天了,大自然已經開始生機勃來,各種樹木的嫩葉都開始萌發。

  植物葉片開始萌發之後,動物們也不甘寂寞了,走了一路都能聽到周圍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時不時的還能看到野生動物從眼皮子底下跑掉。

  不過,這些野生的陸地動物都是最常見的野兔等小型動物,並沒有大熊貓,虎豹這些稀有的,對於這些低級的獵物,李安沒有太大的興趣。

  “好香啊!這裏怎麽會這麽香?”

  李安走著走著,就聞到了非常清香的味道。

  “應該是茅梨花香,之前在小島上也有的,隻是那裏的花太少了,所以聞不到多少味道,前方有好大的一片茅梨樹,風向也沒錯,香味就是從前方刮過來的。”

  船家開口說道。

  李安與眾人一起走了一段路,果然看到了一大片的獼猴桃樹,現在是春季開花的季節,大片的獼猴桃樹全都開花了,而因為獼猴桃花的香味是比較淡的,所以,隻有數量足夠多的花朵聚成一片,香味才能稍微濃一些,也就更容易被人聞到。

  “這麽大的一片,少說也有十萬棵吧!”

  李安看著眼前的一大片獼猴桃樹,感歎的說道。

  “這隻是一小片而已,別處還有更多呢?”

  船家開口說道。

  他也不清楚這裏到底有多少棵,隻是覺得數量很多,而別處還有更多,說明青城山的獼猴桃數量特別巨大。

  “這裏居然有這麽多,別處還有更多,這麽多的數量,應該都是人工種植的吧!”

  李安開口猜測道。

  因為按照果樹自然生長的規律,這裏不會有這麽大的一片,而且,間距還頗為相等,一看就是經過人工科學管理的,沒有人工的科學管理,這裏的果樹不可能長得這麽好,而且,獼猴桃樹的競爭力很一般,沒有人為的幹預,根本競爭不過周圍的很多樹種,尤其是很多高大的樹木,隻要在獼猴桃樹附近紮根,很快就能把陽光全部擋住,如此一來,獼猴桃樹就接收不到陽光了,生長必然會受到很大的抑製,根本不會形成一大片,另外,若是太密集,每棵樹長出的獼猴桃就會很小,缺少商品價值。

  船家說道:“本來都是野生的,自從有了洞天乳酒之後,就變成人工種植了,要不然,緊靠原來的數量,每年釀造的洞天乳酒就太少了,就算是現在,洞天乳酒也不是像我這樣的百姓能夠喝得起的。”

  很顯然,洞天乳酒作為青城四絕之一,是很名貴的,而名貴不僅是因為味道好喝,還有就是數量有限,總是供不應求,相應的價格自然也會居高不下了,而洞天乳酒價格高企,必然帶來獼猴挑價格的上漲,如此一來,想要發財的人,當然不會錯過機會了,於是之前靠采集獼猴桃販賣的人,都改行種植獼猴桃了,而且是大規模的種植,這樣才能有規模效應,收入可以實現十倍,百倍的增長。

  “哦,原來都是種植的,這些應該都不是普通人能種的吧!”

  李安開口問道。

  自古以來,凡是有利益的地方,資本都會瘋狂的湧入,有錢有勢的人都會過去占位置,普通人哪裏來的機會,普通人若是膽敢跟貴族搶利益,那簡直是找死。

  船家撇嘴道:“可不是嗎?這麽一大片果樹,哪裏是普通人敢種的,聽說這樹下還埋了不少人呢?不過,都是幾百年之前的事情了,不說也罷!”

  看樣子,船家似乎知道些什麽,隻是不太願意說出來,而李安很想讓船家說出來,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沒事,說說吧!本官很想知道。”

  李安開口問道。

  原來,在幾百年之前,這裏的洞天乳酒就已經很熱銷了,而附近的百姓因為采集獼猴桃也發了一筆小財,後來,在一個領頭人的帶領下,大家夥兒全部都開始劃片種植獼猴桃,如此一來,收入自然就會更高了,可惜有人看不得普通老百姓收入增加,直接找個理由,將老百姓種植的獼猴桃全部歸為己有,老百姓當然不幹了,從而展開了一場鬥爭。

  百姓與貴族爭鬥,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多百姓都被活活打死了,而屍首就被埋在這片獼猴桃樹林之中。

  當然,由於貴族做的太過分,出了人命了,活著的百姓氣不過,自然也會回來報複,從而讓這裏的血腥氣濃厚了一點,這一片片的獼猴桃樹林下麵,究竟埋了多少人,誰也說不清,但不論如何,這裏的獼猴桃樹一直都是長勢喜人,用獼猴桃果子製作的洞天乳酒也一直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美酒,至於獼猴桃樹下麵有多少冤魂,是沒有人在乎這些的。

  船家說的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李安也無從確定,因為這個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已經沒法考證了,幾百年前的故事,也隻能是一個故事而已,沒有人會在乎這個故事的真假,就當閑著無聊,聽一聽故事解解悶罷了。

  另外,此山之中的獼猴桃樹,都是屬於青城山道觀的,屬於道觀的財產,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貴族都沒有權利涉足這裏的獼猴桃樹,誰讓當今皇帝李隆基是道教信徒呢?道觀的地位比貴族還要高,沒有哪個貴族膽敢給皇帝對著幹,自然也不敢得罪道觀。

  繼續往前走,李安看到了遠處的道觀,一個規模還算不錯的建築群,那裏是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品嚐青城四絕的地方。

  青城山的風景非常優美,至於青城山為什麽叫這個名字,據說青城山古名天倉山,在大唐開元十八年,也就是公元七三零年,更為青城山,也就是前些年才更換的名字,就是現任皇帝李隆基更改的。

  另外,據說相傳軒轅黃帝遍曆五嶽,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故又名為丈人山,這是青城山的有一個名字。

  名為青城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諸峰環繞,狀若城廓。故為青城山。

  另一種是青城山原名為清城山,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在大唐這個時代,佛教發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經常發生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兒,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詔書將“清城”寫成了“青城”,所以改稱青城山,此據並非傳說,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詔書全文以佐。

  青城山是大唐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曆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直到後世的時候,仍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要說這個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原名張陵,客居四川,學道於鶴鳴山中,依據《太平經》造作道書,自稱出於太上老君口授,並根據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創立了“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被後世尊為天師,道名為張道陵。

  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大唐各地曆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曆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天下。

  大唐末年的時候,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三十年,著書立說,對後世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

  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道士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麵重新改觀,後世的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

  李安對於道教不是很有興趣,也不會像皇帝那樣,把道教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畢竟,李安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不會因為信仰宗教而限製自己,而皇帝信教的目的,是為了長生不老,想要一直享受人生,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人的壽命豈能因為信教而增加,道教的長生不老術不過是江湖騙子罷了,就是專門用來騙人的。

  青城山道觀最核心的建築,就是中間的天師洞了,也是李安馬上要去的地方,這個天師洞可不是什麽小山洞,而是一棟房子,這棟房子三麵環山,一麵臨澗,古樹參天,十分幽靜,是一個燒香拜佛的好地方,也是很多道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

  至於一棟房子為何要起名天師洞,那是因為天師出現的時間比較早,那個時候建築業還不發達,很多人類都住在洞穴之中,修行的人自然也是在洞中了,所以,很多道教的聖地也是在洞中,但隨著建築業的發展,後來建造房子開始普遍起來,於是道教之中就開始出現很多殿堂了,而天師洞是隋朝大業年間建造的,自然不能鑿個山洞了,肯定要建設一座宮殿才行,但在起名字的時候,還是起了個天師洞,以懷念曾經在山洞之中修行的張天師。

  天師洞雖然是青城山道觀的核心,但道觀的掌門卻並不在天師洞,而是在後山修行,畢竟,每天去天師洞燒香祈求的人太多了,在如此人聲嘈雜的地方,是根本沒法靜下心來修行的,天師洞成了待客的地方了。

  也許剛開始的青城山道觀,就是一個燒香修行的地方,可隨著香客越來越多,道觀的收入也越來越高,已經開始出現不太好的商業化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