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軍製改革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6822
  在南中各地被調查員們折騰的雞飛狗跳的進行家底調查的時候,另外一項大事件在悄悄的進行。

  事情雖然隱秘,但是在軍中已經悄悄的有消息流傳。

  “聽說了嗎?主公要把軍隊營製改造一下,不再以營為單位,大家有可能升官呐!”

  “升官還不好?!升一級,你的軍餉月俸和分紅都多出一筆來!”

  “不過,都說是要打亂現有建製,不知道到時候會怎麽樣!”

  “我的講武堂同學在兵司,他悄悄告訴我,這次要分出戰兵和守兵的區別!不過,是叫什麽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雖然說軍餉一樣,可是要是去了地方部隊,升官的機會就少了!隻是打幾個小毛賊和作亂的土人,有什麽出息?!”

  就在這流言滿天飛的時間裏,守漢和他的軍事助手們,緊鑼密鼓的操持著營製改造問題。

  時下南中軍不缺乏經過軍訓的壯丁,很多壯丁的訓練水平和實戰經驗不比內地官軍家丁差,在平日裏便是各自村鎮中的護衛隊、自衛隊主力隊員,隨著大軍剿滅過作亂的土人。

  但是,如今人馬多了,地盤廣了,火炮器械種類繁雜。以前的以營為基本單位,下設哨隊甲的編製明顯不適合戰事需要。特別是勤王歸來之後,對於內地官軍、遼東反賊和流寇都有了了解,守漢覺得,自己的軍製也是必須要改了。

  “主公,照您的軍令。我們已經製造了一萬柄銃刺,對六千支火銃進行了改造。時下每月可以出新式火銃銃管二千根。改造三千根,大約到年底,能夠完成全部火銃兵的改裝任務,為所有的火銃都配上這銃刺。”

  在軍製改革之前,守漢還是要考慮一下物質基礎。他打算將現有的長槍兵和刀盾兵的比例再行削減一部分,讓火銃兵的比例提高到七成或者八成。為此,便是要提高火銃兵的戰場生存能力,為他們增加白刃戰的利器。槍刺!

  為此,河靜冶金和河靜製造的幾位總辦很是忙活了幾天,將套筒槍刺的規模化生產的事情解決之後,押運著四千柄刺刀前來順化供守漢點驗。

  為了在工業生產中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南中實行了一套嚴格的度量衡製度,各級官吏上任、離任、調動之時,交接的一項主要內容便是由將軍府統一下發的青銅製成的度量衡量具。鬥、尺。大的方麵,從丈、尺、寸,小的方麵,從分、厘、毫、秒,甚至到忽,將原有的營造尺、裁衣尺統統裁撤掉。隻有一種尺寸。對於不按照下發的度量衡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商家,什麽也不要說,關門,抓人!用這樣嚴格的度量衡標準,用來製造武器。便沒有絲毫問題,零件標準化更沒有問題。這也就是南中軍武器精良補給容易的原因。幾乎每一個同兵種、同專業的士兵使用的武器都是一樣的!

  當然。打造火銃和銃刺的執行標準被定為毫米。眼前的標準,已經足夠用了。

  銃刺不但要按照統一的標準,用上好的鋼鐵打造,打造出來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和規格測試。

  質量檢查人員的檢測方式很簡單,除了檢查鋼鐵品質、銃刺尺寸之外,便是要檢查銃刺的通用性。每人手中兩根銃管,將銃刺分別套在兩根銃管上,用卡榫卡住。感受銃刺與銃管完全合攏,使用起來力度恰好,這樣的銃刺方能入庫。

  而且每一根銃刺上都有編碼,各個環節的人們都不敢馬虎大意,一旦在實戰中出事,輕則失去飯碗,重則本人下獄,家眷被趕出南中,這裏的一切都將失去,由不得人們不小心謹慎。

  守漢從木箱中取過一柄銃刺拿在手上仔細端詳,手上感覺這銃刺還是有些分量的,看來工場沒有在用料上克扣計較。除了套筒與前方弧起圓滾滾部分,其餘部分都是扁平的寶劍式樣。

  若是全部火銃手都配備上銃刺,火銃便擁有了肉搏能力,那麽現有的長槍兵和刀盾兵便至少可以削減一半。而多出來的這部分兵員,便可以同樣配備上火銃作戰。

  “現有的火銃便不要改造了。你們隻管生產新的火銃便是。以替換這些無法安裝銃刺的火銃。”

  現在的火銃回收之後改造,遠不如新造一支銃管便宜。

  這對於凡事都喜歡仔細計算一下成本的守漢而言,可是一個極為不好的消息。至於說那些替換下來的舊式火銃,他已經尋覓好了去處。

  “火銃重新上油、翻新之後,大約成本是多少?”

  “回主公,工料和人工加在一起,不超過一塊五百文。”

  仔細計算了一下工價,馮默峰作為代表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這樣的成本,若是將燧發槍改造成火繩槍,按照新槍的價錢,大量的外銷給東瀛的大名和將軍們,或是北上賣給內地的各地官軍,換回一些南中軍需要的物資,不知道會不會被人痛斥黑心呢?

  除了外賣之外,守漢更打算將這些舊式火銃全數配發給各處新區村寨,增加他們的自衛武力。一個屯堡村寨有五六隻火銃,再有壯丁們手中的長矛、腰刀,便可以將那些手中拿著原始的木質梭鏢的土人視為無物了。

  便是在各種小道消息沿著驛路,通過快船和書信在南北東西迅速傳播,引起人們的熱切議論和猜測的時候,崇禎十年七月初八,將軍府下了給各地帶兵將領,務必於八月十五中秋放假之前,趕到順化議事。順便大家一起過一個中秋節。

  於是,眾人便將手中的各項事務交給副手,或是快馬。或是乘船前往順化。大家都清楚,這次大會。想必便是要將軍製的事情有一個傳達了。眾人的官職和編製,就要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說法了。

  八月初十,已經是金風乍起,到處都是新稻子和甘蔗的味道了。

  順化的王府裏,熱鬧非凡。

  兵司、營務處的大員們同一幹帶兵將領們聚在一起,各人或高談闊論,或輕聲細語,講述著各自防區內的見聞。各自的戰功戰績。隻有隨同守漢前往勤王的人和不久前收複了耽羅島的幾個家夥是各個圈子裏毫無疑問的核心人物,他們的聲音一個大過一個,不停的在那裏高談闊論,炫耀著自己的戰功。便是在府門外仿佛都可以聽聞見他們的聲音。

  軍人們從表情語言行為氣質,一望便是明顯的兩批人,兵司和營務處組成的幕府一批,水陸兩軍的將領們一批。其中又有些細微區別,不過各人議論的,皆離不開今日主題,相互打探著大將軍召他們所議何等話題。

  “主公出來了!”

  後堂中一陣鼓樂之聲響起,眾人立刻停止了議論,按照各自的建製站立整齊。幕府成員,按照兵司的各科站立,營務處在兵司的右側。在營務處和兵司的後麵,按照水陸兩軍的界限各個帶兵官分別依照近衛、鳳凰、麒麟、玄武、炮隊、馬隊各營的編製站立成整齊的行列。

  鼓樂聲中,守漢蟒袍玉帶金冠從那麵巨大的繪製著南中水陸地形圖的屏風後麵轉了出來。身後是李沛霖、近衛統領莫鈺以及兩個子女李華梅和李華宇。

  “見過主公!”

  眾人一起施禮唱喏。

  守漢看來心情極佳,笑容可掬的擺擺手:“都起來吧!都是自家人。把你們找回來就是因為你們在防地辛苦了,回來調劑一下,這禮數是給外人看的,咱們關起門來就不要多講了”

  話雖如此,卻依舊等眾人行禮完畢之後才命人搬來椅子,揮手讓眾人落座,守漢自己虎皮帥位上就坐,隨後李沛霖、李華梅、李華宇等人紛紛入座,一幹人等也是紛紛落坐,隻有莫鈺站在守漢的身後右側。

  “看樣子,各位的氣色都不錯,咱們早些辦正事,辦好了正事,大家可以回家與老婆孩子過一個八月中秋節。免得到時候老婆孩子埋怨我這個做主公的。”

  “多謝主公!”

  幾句客套話說完,營務處的會辦,當初被陳天華推薦上來的黃五啟取出一份文書開始大聲宣講。與方才屋子裏的大聲喧囂不同,眼下屋子裏隻有黃五啟的誦讀之聲,別的便是一幹聲息也無。

  今天要討論的主題,便是南中軍整編和新的軍製問題。

  南中軍采取的兵役製度有些像衛所製度,便是轄區內所有的壯丁,也就是十六歲以上男子,隻要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和殘疾的,都有接受軍事訓練和服兵役的義務。與衛所製度不同的是,南中軍的壯丁在服役期間是享受軍餉和一係列福利待遇的。

  大量的壯丁在農閑時節接受訓練,不僅接受訓練,南中軍將他們的鎧甲刀槍下發給個人保管使用,作為平日裏的自衛武器。到了有事時,按照一甲一兵的標準進行動員,也就是在擁有戶籍的人中間實行十丁抽一的政策。

  這也就是為何李沛霖說一旦有事,百萬雄師旦夕可備的原因。

  而原有的軍製中,四大營(近衛、麒麟、鳳凰、玄武)最初都是編製了八個營,分為前後左右中、突擊、選鋒、炮營,之後隨著人馬的增加,各營分別又有了新前營、新後營等諸多新營和前副營、中副營等編製。

  每個營按照甲、隊、哨、營設立營伍,一甲十二人,甲長和從甲長。十名士兵。一隊四甲,六十人,含隊官,護衛、旗鼓、夥夫之類。然後一哨五隊,三百六十人。一個營五哨,另有營部直屬炮隊,大約全營兩千四百人上下。

  營製中除炮隊以外,火銃兵占據六成,每一哨中,火銃兵有三隊之多,其餘為刀盾兵、長槍兵。

  照著這個標準計算下來,四大營中每一營少則十幾個營,多則二十多個營。總數計算下來應該在二十餘萬人上下。

  “眼下我們養兵、練兵、用兵都不成問題。但是,這樣的編製同主公的身份、我南中軍日後的發展不相襯。所以。主公要將軍製改革一下!”

  整編的方案被人逐一的下發到各個帶兵將領手中,這些年不斷的掃盲,為了晉升職務,帶兵官們也是捏著鼻子不斷地在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這份整編方案寫得又極為淺顯,眾人一看便一目了然。

  講武堂依舊歸於將軍府直屬,負責培訓水陸各軍的基層軍官,以及軍官晉升職務之前的崗前培訓任務。

  講武堂係統除了陸軍學堂依舊配有訓練團負責同管理、訓練學兵之外。原有的練習艦隊歸於將軍府直屬,改名為水師中軍,以守漢的旗艦常勝號為旗艦。

  水師之左翼艦隊、右翼艦隊大體不做調整,隻是增加三艘二十二門炮標準的炮船。

  之前與水師關係密切的玄武營依舊扮演著水師陸戰部隊的角色。但是從玄武營中抽出前、右、後、突擊、先鋒、新左、新中、又後、又左九個營將近兩萬人出來,其餘的十五個營依舊是原任務不變。

  其餘的三個大營,近衛、鳳凰、麒麟三部,加上由玄武營中抽出的九營部隊整編為左軍、右軍兩部。另有將軍府直屬之近衛部隊。

  近衛部隊由之前的近衛營中抽出五個營,同鳳凰、麒麟、玄武三營中抽出的前營、右營、後營九個營合並之後選拔精銳組成。近衛部隊編成近衛左中右三個旅,另有炮司編成近衛炮兵旅。馬隊營編製成為近衛騎兵旅,全部近衛部隊將近二萬餘人。

  其餘部隊便是由鳳凰營為主,以鳳凰營十個營混合以近衛營六個營的部隊,麒麟營五營部隊編製成為左軍。左軍人數亦在五萬人上下。

  右軍便是以麒麟營為主。以麒麟營十個營的部隊,混合以近衛營六個營的部隊,鳳凰營五個營的部隊,編製成為右軍。與左軍人數基本一致。

  其餘部隊,統一編製為旅。每一個旅大抵在七千至八千人上下,大約便是三營到四營之間的人馬。

  旅以下的部隊統一編製為每旅下轄兩個步兵團(每團1500人)、兩個旅屬騎兵連(每連150人)、一個旅屬炮兵營(450人)跟輜重部隊和旅部人員若幹(400人)。

  步兵團編製:每團下轄兩個步兵營(每營500人)、一個團屬騎兵連(100人)、一個團屬炮兵連(100人)跟輜重部隊和團部人員若幹(200人)

  步兵營編製:每營下轄四個步兵連(每連100人)、一個散兵連(50人)跟營部軍官和後勤人員若幹(50人)

  步兵連編製:每連下轄兩個排(每排40人)、一個散兵班(10人)跟連部軍官和後勤人員若幹。

  而左軍與右軍中各自下轄兩鎮人馬。兩個騎兵旅(每個旅3000人)、一個炮兵隊(1500人)跟輜重部隊和軍部人員若幹(3500人)。每鎮編製之內含兩旅人馬之外,每鎮下轄兩個步兵旅(每旅4000人)、兩個騎兵營(每個騎兵營600人)、兩個鎮屬炮兵營(每團900人)以及輜重部隊和鎮所屬人員若幹(1000人)。

  另外,為了加強各級建製單位的突擊力量,從近衛營中抽調出的部隊,分別改編成為連營團建製,充實到各團、各旅、各鎮之中,由主官直接掌握,作為總預備隊和最後的突擊力量。

  如此一來,原有的編製體係和指揮係統都被重新調整了一次,涉及到人員之多,範圍之廣可謂是前所未有。對於各部編製內應該有的騎兵、炮兵、輜重、通信等直屬部隊的情形,特別是騎兵缺少的馬匹、炮兵應該配置的火炮,以及通信人員,各部將領回去之後務必在十五日之內完成整編之事,之後兵司和營務處會派人前往點驗、查清人員、兵器、馬匹、器械的缺損情形,之後統一進行調配。

  眾人急速的翻閱了一下自己部隊的去向,被編製進了近衛部隊的麵有得色,編製進了左右軍的也是一塊石頭落了地,隻有那些編成了地方部隊。負責一道或者幾府之內治安剿匪平亂等項任務的部隊將領麵帶不愉,但是有不敢發作。

  “主公!這是為什麽?我們這些老人都被編成了地方部隊。當一個旅長也就罷了!為啥廖冬至的部隊也編成了一個旅,他也是旅長?”

  一個旅長如同發現了金礦一般,指著文冊上的一行字朝著守漢喊叫起來。

  剛剛就任左軍第二鎮統製的陳天華,正想要恭喜一下得力的幹將廖冬至,不想被這個家夥壞了氣氛。

  “你想說什麽?不想幹警備旅?好!我調你去廣東,你能夠在那裏打出一片天地嗎?!是覺得自己這個旅長官小了,還是覺得心裏氣不順了?!”

  守漢的臉色瞬間變得慍怒了。

  “你說,讓你去警備旅做旅長。是屈了你的材料,還是軍餉、薪俸待遇少了你的?”

  守漢的話,絲毫不帶著感情色彩,但卻令室內的旅長、統製們呼啦一下全數跪倒。

  “父帥,想來之前我南中軍都是一樣的建製等級,沒有戰兵守兵之分。賀旅長一時腦子轉不過彎來,也是在情理之中!請父帥繞過他這一次。”

  李華梅姐弟也是跪在眾人麵前開口為這賀姓旅長求情。希望能夠免去他的無妄之災。

  “主公,冬至初來乍到,能夠為大軍收容已經是天高地厚了,至於說這野戰旅長之職位,卻是萬萬不敢領的。標下願意同賀旅長對換一下,請他來第二鎮擔任此旅長重任!”

  為了不讓自己的愛將成為眾矢之的。陳天華悄悄的在廖冬至腳上踩了一腳,示意他開口為賀旅長求情。

  “都起來吧!”

  守漢見眾人皆跪,一時倒也不好發作,隻得擺手示意眾人起身。

  “你們以為當了警備旅就舒服了?就沒有前途了?”

  守漢用手敲打著帥案後麵那幅巨大的屏風,上麵的山川平原河流村落海岸線。隨著他的手掌不住的顫抖,如同發生了地震一般。

  “且不說我們內部。鄭家的殘餘、莫家的舊部,依舊流竄鄉野,時不時的出來打家劫舍煽動叛亂,便是南方,也有一心懷念真臘之人。若是各地沒有強有力部隊彈壓,一旦有了事,軍隊調動不及,形成燎原之勢,這該如何收場?!”

  “就是!”

  跪在一旁的幾個前營官麵色雖然與各位旅長一樣,心中想法卻是截然不同。他們的部隊在這場軍製改革中與其他部隊合編成為旅,可是他們卻沒有當上旅長,成為了編餘之人。對於旅長職位,他們卻是欲求而不得。

  “媽的!有肉吃還嫌肥!?你不想幹這旅長就讓出來,有的是人想幹!”

  “我軍西麵有緬甸莽應家一直狼子野心,雖然對我南中軍眼下恭恭敬敬,天曉得會不會在我們睡著了的時候猛撲過來把我們掐死?!西南麵的暹羅,雖然已是我南中軍藩屬,但是其國中依舊有權臣意圖作亂。這兩大強鄰在側,你們這些做警備旅長的,便是對敵第一線!”

  “而且!所謂的近衛部隊也好,左軍右軍也罷!哪個打得好,哪個就是野戰之師,可以征戰四方!哪個打得不好,就給老子降級當警備旅去!警備旅也有機會隨我出征,打得好的一樣可以升為主力!”

  “願為主公效命!”

  “願為主公效命!”

  “願為主公效命!”

  “願為主公效命!”

  一時間二十幾個旅長紛紛振臂高呼,那賀旅長更是聲震屋瓦。

  “願為主公前驅,馬踏緬甸!兵進大城!”

  南中軍一直以戰功做為考核軍隊的標準,你平日裏牛皮吹得山響,到了戰陣之上就拉稀,這樣的部隊不但同僚看不起你,等候你的命運也隻能是裁撤。所以各級將領軍官一聽守漢說起西麵的鄰居時,都本能的意識到,這是要對西麵動手了!

  “冬至,你也不要過於謙虛,讓你當這個旅長,也不是白撿的!日前接到軍報,英吉利人在虎門、在廣州等處滋擾,官軍抵擋不住,抽調各處軍馬回援。引起各處亂賊死灰複燃,我軍馬上就要大舉入粵剿賊平亂。你,身為粵省土著,正是建功立業造福桑梓,也算是衣錦還鄉的事了!”

  “這旅長職務,較之內地官軍的副將,基本是平級的。但無論是職權、麾下兵馬戰鬥力,火炮數量,都不亞於一個總兵!”一旁半晌沒有說話的李沛霖笑吟吟的為眾人解釋著旅長這個新官銜的職權。

  “不錯!一旅之眾,完全可以獨立在一個戰場上作戰了。對付數萬內地賊匪不成問題!”

  對著那群因為部隊被並入其他各營成立旅級單位的前營官鬱鬱寡歡的臉,守漢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早就讓你們多讀書,多練兵!你們就是不聽!看看後麵,關於你們的安排!”

  對於這些因為部隊與其他部隊合並,而編餘出來的軍官,守漢決定成立編練處,歸屬於兵司。負責各地的壯丁訓練、補充,必要時可以隨時拉起成立新的部隊。

  也算是動員體製的一種實驗吧?!

  他在心裏暗自得意。

  “遼東建奴、內地的官軍、農民軍,都是靠著戰場的淘汰和自然選擇來培養精兵。我,訓練出來的部隊耗也耗死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