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疫病 移民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5410
  有了這樣的硬件條件和管理製度衛生習慣,疫病還能夠如此蔓延爆發,看來此次的病症來勢凶猛。

  李華梅、李華宇二人不敢耽擱,立刻將用米醋熏蒸過的掩口巾帶好,詢問來迎接他們的官吏。

  “我家父帥現在何處?我們能否前往?”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這是守漢教育子女的一條規矩,二人身為長子、長女自然是對這條規矩知道的很清楚。

  “大將軍此刻應該正在議事廳,同各司各方衙門的大人們議論兩廣平亂之事,日前接到陳大人急報,有英格蘭人商船炮擊虎門炮台,引得廣東省城及周邊城垣動蕩不安。眼下廣東各處官軍的陸營和水師紛紛朝虎門一帶開進,防備英格蘭人進犯,各處的亂匪本來已經蟄伏,見有英格蘭人生事,官軍調防之舉便又有蠢蠢欲動之態勢!各處剿賊兵力頓時便顯得捉襟見肘,大將軍正在考慮是否增調人馬往廣東去。大小姐和大少爺可以先行回內宅去,想來大將軍處理完公事自然會回內宅去的。”

  二人聽了這話,自然不敢怠慢,風風火火的回到了王府。王府的門楣上用白紗妝點,正中間紮了兩朵碩大的白花。

  天氣已經開始熱了,議事廳的大門、窗戶被執事人等向外打開,使得空氣能夠流通,讓室內的人們感覺涼爽些。透過門窗的空隙,姐弟兩個看見父親守漢正在高踞在交椅之上,聽得手下的人們在熱烈的爭論著什麽。

  站立在議事廳外的近衛營士兵和守漢的親兵們,見是華梅和華宇過來,雖然沒有攔阻,但也沒有放他們進議事廳的意思。

  “大公子,大小姐,主公有軍令吩咐。若是徐統領和李沛霆李總辦、林文丙林副總辦到此,請立即入內議事。”

  見不是戲,二人自然不會去在這個時候去觸李守漢的黴頭。

  沿著由昔日銀安殿改成的議事廳兩旁的甬路。姐弟兩個人飛也似的衝進了內宅之中。

  “阿娘!阿娘!”

  回到了家中的李華梅和李華宇,立刻又變成了兩個小孩子。

  “哎呦!二位小祖宗!”迎麵正撞見鹽梅兒的心腹人蔡婆子。老婆子已經是兩鬢見了銀白,卻是精神不減,領著十幾個丫鬟婆子向外走來,與華梅走了個正著。

  “蔡婆婆好!”

  “蔡婆婆,兩月不見,您老的身體還是這麽健旺!”

  李華宇和李華梅也是一半是出於真心,一半是客套敷衍。好是一頓甜言蜜語的朝著蔡婆子進行了一番轟炸。

  沒法子,如今的南中將軍府也算是門排畫戟戶列簪纓的高門大戶,很多之前沒有的規矩和排場都生了出來,像蔡婆子這樣有體麵有身份。手中掌握著一定權力的傭人和奴才們,便是李華梅和李華宇這樣的少主子見了也要好好的攀談幾句,客套一番。

  “蔡婆婆,我和弟弟從耽羅回來,別的都沒想起給您帶。就帶了幾根朝鮮王送來的高麗人參,還有幾盒珍珠,您拿去燉湯喝最是補養精神不過。”

  “對,阿姐說,珍珠用處更多。可惜我愚鈍,很多用處都忘記了。”

  姐弟兩個一唱一和一搭一檔的,猶如蘇州評彈的說書先生一樣,將蔡婆子說的心花怒放。

  “好了我的二位小爺!你們都是老婆子一手帶大的!你們那點小心思老婆子還能不知道?好了,都是你們的一番好心,從那極北苦寒之地給老婆子我捎東西回來,便是帶著一捆柴草回來,老婆子也是心裏暖和的!何況是人參和珍珠?!”

  花花轎子人抬人,年老成精的蔡婆子,也要把麵子十足的還給二位少主子。

  “蔡婆婆,府裏這些日子,出了什麽事情?”

  華梅就門口懸掛著的白花向蔡婆婆詢問詳情。

  “你們先去照著夫人的意思去準備東西,到各處去傳夫人的話。”很是威嚴的將身旁的婆子和大丫頭們打發掉,蔡婆婆左右望望,這才向華梅和華宇姐弟倆講說起緣由來。

  卻原來是李華梅的一個弟弟李華宣、一個妹妹李華檸,在這次疫病流行中不幸感染了時疫夭折了。

  (啪!一塊板磚拍了過來!“又讓豬腳的兒女死了!你和豬腳有仇是不是?!”)

  且慢來!

  這不是現代,這是17世紀啊!君不見,著名的炕錢盛世,炕席和雍正的兒子裏也是夭折的比比皆是?那還是當時可以享受到最高醫療衛生水準的人,他們的孩子還如此的夭折,普通百姓的又如何?

  在一戰過後的歐洲,一場西班牙流感的爆發,要了多少人的性命?以千萬計算!

  在這個時代的南中地區,隨著人口的大規模流動,沒有良好醫療衛生習慣的流民大量湧入,勢必是會造成疫病的流行和爆發。

  華梅聽了蔡婆子的介紹,才知道門口的兩朵白花,是給弟弟華宣、妹妹華寧的,一時便也無語。

  蔡婆子向他們姐弟二人行了一個禮,“老身還有些事情要去料理,向二位少主子告罪了。”

  “阿娘,外麵的情形到底怎麽樣了?”

  在為慶祝李華梅、李華宇、徐還山等人凱旋而設立的家宴上,李華梅忍不住端著一杯南海仙露向阿娘鹽梅兒詢問。

  而徐還山因為是李守漢的最早親隨,身份與眾不同,也是有資格、有情分參加這樣的家宴。聽了華梅這樣的問話,也是停杯不飲,目光隻管看著守漢夫婦二人。

  “少爺,這場疫病到底是因何而起?若是需要銀錢。藥物,不妨從我們此番收獲中列支便是!”

  “疫病的種類,王廷奇王先生已經查出來了,是流感和天花兩種疫病混合在了一處,故而病者、死亡率很高,但是,幸好主要集中在了新近入鏡的移民當中。另外一部分便是集中在了老人和孩童身上。福伯日前因為操勞過多,也是病倒了。”

  “福爺爺也病倒了?!”聽得府中輩分最高的福伯也是感染了這場流感,華梅姐弟不禁失聲驚呼。

  “王先生去看過了。應該問題不大。但是囑咐了,凡是有病人的地方。要用米醋熏蒸,病人要靜養、要隔離。暫時杜絕與外界人員的接觸。”

  “阿爹,為什麽每次疫病流行,都是從這些流民這裏引起的?”

  李華梅發現了一個規律性的問題。

  “唉!”被南中軍各地視為慈母,主持著南中軍醫護、慈善等事務的鹽梅兒,一聲長歎,“二丫。你明日隨母親去流民安置所看看便知曉了。”

  “老爺,華宇也回來了,不如讓華宇明日一道隨他姐姐去見識一下也好。”

  黎慕華急忙為兒子爭取著這樣的機會。

  守漢看了黎慕華一眼,沒有說什麽。隻管去同徐還山議論著如何利用眼下的各個島嶼去展開南中軍的戰略構想。

  木柵後麵,是一個極大的空場,占地極廣,用三合土和燒灰等做了硬化,容納萬人沒有問題。

  此時在這片空地上。或站或立,或躺或臥, 黑壓壓的滿是操著兩廣各地各種口音的流民,桂柳話、客家話、廣府話、潮汕話,混雜在一起。人們便是按照各自的口音和方言。自覺的形成了一個個的小團體。各人身旁,什麽行李裝備都有,當然,大多是些破破爛爛的鋪蓋和隨身衣物鍋碗瓢盆之類,在華梅的眼裏,隻怕丟到地上都不會有人去撿。

  圍繞著空地邊緣,有一些在內地官軍之中,精悍程度足以擔任家丁的人,頭戴鬥笠,身穿窄袖排扣的南中軍號衣,腰間紮著一巴掌寬的水牛皮腰帶,上麵的黃銅腰帶扣擦拭的鋥亮,左臂上佩戴著紅底黃字的袖章。“執法!”

  他們手上拿著短棍,腰間的水牛皮帶上掛著法繩,防止有人打鬧喧嘩、維持秩序。從他們說漢話那有些怪異的口音,和他們與漢人有些不同的麵貌特征,可以推斷出,這些執法大多都是暹羅、苗瑤溪洞這樣出身的歸附之人。

  這些歸附之後過上了前所未有好生活的人,幾乎家家都供奉了守漢和鹽梅兒的長生牌位,他們眼裏心中,大明皇帝是遙遠而不可及的人物,而就在城中王府的李守漢,則是帶給他們這一切的人。

  隨著木柵門的開啟,從外麵又湧進了一群新來的移民,將這個空場空餘的部分填充的滿滿當當。

  “好了!今天馬上就要開飯了!大家不要擁擠!照著各自的編隊站好!哪一隊先行列隊完畢,哪一隊可以先去吃飯!粥飯都有!”

  聽得馬上就要開飯,人群立刻騷動起來,按照每隊一百戶的編製,亂糟糟的開始列隊,一時間,男人的叫喊聲,女人的叫罵聲,孩子的哭聲,將移民安置所的上空渲染的越發的紛亂嘈雜。

  隊伍勉強算是站好,人們嗅到了空氣中彌漫著的粥飯清香,越發的感覺饑餓難耐,盼望著立時吃飯喝粥。

  一身從府內仆人那裏借來的舊棉布衣裙的李華梅,凝神觀望著周圍的人們,試圖從他們每一個麵孔當中了解到他們的故事。在她身旁幾個護衛親兵同樣是一身便服,腰間藏著短火銃,懷揣著利刃。不遠處的一個男子腹中發出一陣雷鳴之聲,他咬了咬下唇,心下難過.一路過來,一家人饑寒交迫。眼下兩廣各處烽煙大起,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傳說,隻有這南中,算是一塊樂土,人人有活幹,人人有飯吃。他希望,日後憑借自己雙手,能讓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當當當。”

  一陣鑼聲敲起,然後空地上人群再度湧動喧鬧起來,一個執法頭目站在高處大聲叫道:“開飯時間到!各隊依照順序,跟隨引導人員有秩序進入飯鋪,一個飯堂滿員,跟隨引導員進入下一個飯堂。”

  “個人隨身大件物件,放歸原地不得帶入飯堂,本所負責看管,不會遺失……”

  又有幾十個身強力壯麵目猙獰的執法,手中高擎著短棍,衝上前來。對想要擠到最前頭的一些流民青壯,毫不客氣劈頭就打,棍子隻管朝著他們身上皮糙肉厚的地方。隻打得他們滾到地上哀號求饒不敢再擠為止。

  李華梅隨著人群進入飯堂之中,眼前這座飯堂。用竹木為骨架,覆蓋著稻草搭建而成,地上同樣是用竹子一破為二鋪設,以隔絕地麵上的潮氣。整間飯堂顯得既龐大又簡單,但是寬敞明亮。一條條長桌,竹製凳子擺著,放眼看去。往兩邊一直蔓延過去,怕不是有二三百張之多。

  此時每張桌旁,都坐滿了人,大體按戶聚集。密密麻麻都是衣衫襤樓的人頭。

  突然進入這種幹淨整潔的環境,眾人都有些倉促不安,個個坐著不敢亂動。

  “人人坐好,不得亂走亂動!違反者,整桌人口都轟出去!粥食小菜。會一一抬來按桌分好,不必擔憂分不到……”

  飯堂內,又有執法在來回喊著,宣講用飯的紀律。同時還有一群一群的土人苦力,抬著木質的大桶。裏麵都是滿滿的米粥、碗筷等。一桌桌分來,聞到粥菜的香味,很多流民更是坐立不安,很多人更是把頭極力往分發食物碗筷的土人苦力那個方向望過去。

  終於,輪到他們了,兩個抬碗筷的苦力,點了點他們人數,這一桌一共八口人,一個個大海碗,擺上了他們桌麵,還有筷子。便是三尺幼童一樣分到一個與大人一樣大小的海碗。

  還有一個臉盤大子的盤子,擺在桌子中間。

  隨後,抬粥的人中,一個大勺子,舀著熱乎乎的濃稠米粥,倒入一個個海碗內,一大勺的小菜,也倒入那個臉盤似的碗內。

  眾人顧不得說些什麽,隻管飛也似的端起海碗來,顧不得米粥燙嘴,一邊吸著米粥,一麵口中不住的下咽。

  而華梅還是習慣性的端著碗四下裏張望,打算去找個地方洗洗手再吃飯。

  “二姐,別找了,還是先吃吧!”

  一個護衛提醒了華梅一下,這裏,不是府裏,沒有那麽多的洗手池子。便是有,外麵那些洗手池子也沒有看到有什麽人去那裏洗手。

  飯前洗手,在這個時候,幾乎是一句笑話。

  “吃慢點!你個餓死鬼投胎的!”

  與華梅同桌的一個婦人口中訓斥著自己女兒道,她嘴上如此說,心中卻著實難過,自家孩子,多久沒這樣美美的吃了?

  飯堂內沒有人說話,隻是一片排山倒海般稀裏嘩啦的喝粥聲音,流民們餓得久了,多半狼吞虎咽的,好在隻是喝粥,又隻是一大海碗,若是吃飯,很多人可能會腹漲而死。

  “米粥濃稠而不倒,還有鹹菜,看來每日撥付給移民的口糧,這些家夥倒是沒有敢貪汙多少。”

  華梅一小口一小口喝著米粥,心中卻想到了不久前發生的那次風暴,不由得想起這些家夥是否貪汙的事情。

  “妹子,這粥不要錢,趕緊的,多喝點,可惜隻有一碗。

  那婦人督促完自己的女兒喝粥,三口並作兩口的,將自己碗裏的粥喝光,笑眯眯的,招呼著坐在自己身旁凳子上的李華梅。看這妹子,定然是大戶人家出來的,這粥都不肯大口的喝,這可都是上好的白米熬成,就算是太平年月也不可能家家戶戶天天用白米熬粥。

  “胃口不好,喝不下去。”

  華梅客套了一下,將手中的竹筷子放在了海碗上。

  “你若是不肯喝,那我便替你喝了!”

  那婦人倒也動作麻利,未等華梅說話,立刻劈手搶過華梅眼前的海碗,三下五除二的將剩下的多半碗粥撥到自己和女兒碗裏,捎帶著用舌頭舔了舔碗底上的幾個米粒。

  這樣一幕,看得華梅不由得胸腹間一陣煩惡,幾乎要嘔吐出來。

  。。。。。。

  “吃過飯的,全部往這邊走,洗澡,領衣服,男左女右……各進各的澡堂……”

  同樣的執法頭目在站在飯堂外麵的人們隊列前高舉著黃銅皮大喇叭喊道。

  在人群的角落後麵,又是一陣棍棒擊打在皮肉上的聲音和慘叫聲傳了過來。卻是幾個流民中的青皮後生,覷得眾人不注意,尋了一個角落裏拉開褲子便在那裏排泄,正被一群執法撞見。

  眾人心中一凜,許多人強忍住胯下的尿意,四外打量著尋找五穀輪回之所。

  越過眼前前這個大空地,不遠處引來了一股河水,靠近河水邊有幾間熱氣騰騰的大房子,似乎便是執法頭目說的大澡堂。

  而在這裏,一些臉上蒙了一塊白棉布,用兩根細繩子掛在頭上的郎中醫士,在旁仔細打量他們。

  旁邊還有桌案,一些臉上同樣蒙了白錦布的苦力幫傭們,很是認真的檢查他們攜帶的衣衫被褥。而在後麵一個倉庫似的庫房內,堆滿了一個個巨大的布包,裏麵全是大小型號不一的男女衣衫被褥等,由不同男女人等發放。

  一個個包裹與被褥,被翻開,一堆堆衣裳被褥,稍一檢查後,除少量幹淨的衣裳。還有身上一套穿的,眾流民大部分的衣衫被褥,都如垃圾似的,被那些臉上蒙了白布的幫傭收走。

  一堆堆的放入推車內,然後推過橋去,眾人就見那方一處黑煙滾滾,似乎在焚燒這些衣衫被褥。

  眾人見了,立刻一片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