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犒軍,試炮,贈表字
作者:猛將如雲      更新:2020-03-23 17:22      字數:6600
  沿著通惠河聚集了幾萬來看熱鬧的百姓。

  天子遣人來犒賞得勝之師,這是多少年未曾見過的事情,能夠得見這樣的幸事,日後便是吹牛說閑話時也是有的聊。

  按照大明會典,這樣的活動是有一整套流程的。

  不過,守漢沒有那麽做。

  南中軍全體將士在營門內外分列開來,一律都是身著擦拭的光亮如新的鎧甲,內襯漿洗的十分挺括的軍服,一個個挺胸昂頭傲然屹立。

  看著這群精悍強壯的戰士,圍觀的京城百姓不住的指指點點議論。

  大約是上午十點左右,大隊的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兵馬從朝陽門內湧出,沿著道路列隊,之後是一隊錦衣旗校策馬衝出。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在圍觀百姓眼中,雖然京營兵馬一樣的衣甲鮮明,身材魁梧,但是卻是在精氣神上差了那麽一些,沒有那種威風和殺氣。

  被一隊錦衣旗校馬隊簇擁著的正是此番奉旨前來犒賞南中軍的司禮監太監王承恩,和內閣派出的代表薛國觀。

  早有順天府派出的衙役在道路兩旁維持秩序,另有兩名禮部和順天府的官員在此教授守漢相應的禮節。

  “李大人,天使到了,應該奏樂鳴炮了。”

  “好!鳴炮!奏樂!”

  炮隊早就將二十門大佛郎機準備妥當,分列在隊伍的東西兩側。炮手們整齊劃一的將藥包塞進炮膛,點燃了信管。

  “轟!轟轟!轟!”二十門大炮齊聲作響。一連串的炮聲將三千營和錦衣旗校的坐騎驚嚇的噅噅亂叫。

  那些三千營的騎兵們努力的控製著胯下的戰馬,費了好大的一番力氣才沒有從馬背上掉下去,不過,方才那股奔騰跳躍的氣勢卻被這炮聲搞得蕩然無存。

  “驢糞蛋子!外麵光,裏麵草!”

  幾個義勇不屑的低聲議論。

  聽得火炮響了三輪,眼前又見南中軍隊列前擺列著香案供桌等物,兩班細樂在香案兩旁吹奏起來,王承恩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仿佛整個人都變得陽光燦爛起來。

  “公公。南中軍久在蠻夷之地,這鳴炮之禮。應該是他們最高規格的禮節了。”薛國觀也是存心為南中軍說好話。已經從宮裏傳出消息,因為那日他為南中軍辯駁,使得皇帝對他的好感大增,說不定入閣拜相之事就在眼前。

  “臣!李守漢。謹帶領南中軍入京勤王全體將士。恭迎天使!”

  “行禮!”

  王寶一聲高呼。抽出腰間佩刀,迎風一揮,恰如空中打了一道閃電。

  隨著這一聲口令。分列兩旁的長槍兵將手中長矛齊齊舉起,仿佛平地中生出一片槍林一般。而刀盾兵則是左手擎著盾牌,右手高舉長刀,煞是威風。

  這嚴格整齊的軍陣,令王承恩這樣久居深宮的宦官、薛國觀這種文官,也是一望便知此乃精銳之兵,絕非身後京營的那些樣子貨。

  隻有那八百火銃兵組成的八個方隊隻是將手中火銃舉起斜斜的指向半空,不知道他們要做些甚麽。

  看到這個陣勢,三千營的官兵們很是識相的翻身下馬,唯恐一會再出現方才那種差點現眼的事情。

  四名南中軍的親兵一路小跑來到王承恩、薛國觀的麵前,單腿跪下行禮後,高聲吟誦:“標下等前來迎接天使!為天使牽馬導引!”

  王承恩微微點頭,四名親兵小跑上前拉住了王承恩和薛國觀二人的乘馬轡頭。

  事實證明,王承恩這個舉動是很英明的。

  隨著他向南中軍大營的行進步伐,八個火銃兵方隊開始依次施放火銃。連綿不絕的火銃聲將隨他前來的京營軍官們震得眼皮直跳,臉色蒼白。誰都知道南中軍火器犀利,但是沒有想到竟然犀利至此!敢於在天使來臨之時,對空鳴放空銃,以充當軍禮。

  如果不是兩名親兵死死的拉住了王承恩胯下的乘馬,隻怕王公公這匹平日裏十分溫順的馬兒也會被驚嚇的四處亂竄。

  “李守漢!接旨!”

  王承恩站在香案後,從身旁一名錦衣衛百戶手中取過一個黃綢包裹的錦盒,內中一個朱漆描金盤龍匣子,他從匣內小心翼翼取出以黃綾暗龍封套的聖旨,高聲唱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奴賊禍國,百姓塗炭。凡我臣民無不切齒,今聞卿率領勤王兵馬奮力殺賊,河西之捷,朕心甚喜甚慰。今擢升李守漢為二品金吾將軍,蔭長子錦衣衛千戶。妻李顏氏為二品誥命夫人,平妻李富氏、李黎氏三人為三品淑人!賞內帑銀三萬兩,並禦馬五十匹、太仆馬五百匹以為軍用。。。。。並遣右副都禦史薛國觀、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前往代朕犒賞三軍。”

  (李富氏姐妹,便是美珊和詩琳姐妹,因為一時想不起她們的漢姓是什麽,於是便隨手拈來一個。好在富氏也是在漢姓裏有的,守漢這麽做,倒也沒有引起禮部官員多少疑問。反而因為他能夠迎娶一對姐妹花做妾而有點羨慕。)

  聽他念完,守漢叩頭謝恩。

  “臣,李守漢,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萬歲!”

  隊伍中爆發出如雷也似的呐喊聲。

  為了籠絡守漢,崇禎也是頗為下了一番心思,除了打破平妻隻能有兩個的常規,將三品淑人的誥命封給了美珊、詩琳和黎慕華三人之外,還另賜下蟒袍玉帶,那蟒服上有五爪龍紋,與皇帝所穿龍袞服極為相似,這也是一時極大的榮寵了。

  在交接完聖旨和諸般賞賜之物後,守漢上前拉住了王承恩與薛國觀的手。“公公與大人一路辛苦,守漢設下薄酒,還望二位莫要推辭。”

  “金吾將軍客氣了,咱家正要與將軍多多親近。”

  “做官要做執金吾,本官今日正要叨擾金吾將軍一杯喜酒。”

  “請二位到守漢大帳中歇息,守漢另有心意奉上。”

  守漢的大帳中,已然擺好了三桌酒席,依舊是海味席,不過,要比招呼兵部、司禮監眾人的規格高出不知多少。

  帳外。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和京營將士的喧囂叫罵聲,交織在一起,顯得極為不和諧。

  “去!看看怎麽回事?”

  王承恩皺皺眉頭,示意身旁的得力太監前往彈壓。

  片刻後。那太監回來。

  “稟公公。外麵是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的將士。因為,因為,”竟然是一時語塞。

  “因為什麽?”

  “因為金吾將軍賞賜了酒肉飯食。眾人爭搶,故而彼此謾罵。”

  原來如此。帳內眾人這才神色稍緩。

  “這群沒出息的東西,回去之後,咱家要好生的調理他們!”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槍在肩,刀在腰,熱血似狂潮,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快奮起,莫作懦夫謠;快團結,莫貽散沙嘲。田園破碎,禍在眉梢,要生存,須把頭顱拋!挽沉淪,全仗吾同袍。戴天仇怎不報?不斬仇敵恨不消!”

  “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河水,唉耶,綠色的農田,這是我的家,唉耶。咿呀的水車,潔白的風帆,唉耶,還有你,我的姑娘。。。”

  薛國觀側耳聽了一陣南中軍所唱的歌詞,不由得為之擊節讚歎,“罷了!能夠教士卒吟唱如此之豪氣歌謠,告知若輩忠君愛國。金吾將軍此舉,正合聖人教化之潤物細無聲之理!”

  守漢笑了笑,“這也不算什麽,一時編寫歌謠,命士兵傳唱,一來可以提振士氣,二來可以讓他們明白些道理。”

  說話間,幾名親兵手中捧著紅色木盤來到王承恩與薛國觀桌前。

  “南中荒僻,物產不豐,無以別物相贈,區區一些土產,聊表心意。望二位莫要推托。”

  王承恩和薛國觀心中暗自冷笑,你個土包子!別看你能夠打敗建奴,要說天下的奇珍異寶珍奇金銀,咱們還能被你比下去?不過,有這份心意就是好的!

  一個小太監伸手接過那木盤,立刻哎呦了一聲,幾乎將木盤揚手而出。

  有人接過木盤,狠狠的瞪了那小太監一眼,對他方才的失態行為表示了強烈不滿。木盤裏,一份禮單之外,另有幾個錦囊。

  “紅寶石十枚,翡翠十塊,祖母綠十塊。三尺長象牙兩對。金幣二十枚。”

  王承恩隨手拿過一隻錦囊,入手登時便覺得頗為沉重,解開錦囊口上的絲絛,幾枚金幣從袋口滑出。取了一枚在手,掂了掂,雖然不是上好赤金,但是從成色上看,應該也有七八成上下,一枚怕不是有一兩多?這二十枚就要有將近三十兩金子,單單是這些金幣就是值三四百兩銀子,至於那些寶石之類,更是無法估價。

  禮單中另外夾著一張印製的極其精美的紙票。“見票給付上等粳米一千石。”正是隆盛行發的米票。

  饒是王承恩、薛國觀二人都是見過世麵的人物,但是這份禮物也是令他們頗為驚訝了。薛國觀,在曆史上更有貪財好貨之名,對於各類財物的價格、市值頗為清楚,粗粗的一算,自己麵前這些東西,便可以在京師換至少一萬兩白銀!單單這一張米票,便是價值數千兩之多!

  “這?金吾將軍一番美意,咱家就厚顏愧領了!”

  “日後還要有勞公公成全!”

  “好說!好說!”

  那邊的薛國觀也是舉杯示意,三人把酒言歡,席間少不得推杯換盞。

  宴罷,王承恩乘著幾分酒興,要看看南中軍的操演,並且還一再聲明,咱家隻看火器。

  “那就請公公看看炮隊的操演吧!”

  “。。。。迎頭斜風斬,追擊要滑刀,同行就要捅。馬行不可停。對衝在腰間,人伏刀要順,不可脫群去,要緊在後腰。策馬要看左,停馬先看後。長槍力為虛,槍頭要靠點,卸力眨眼間,全靠手腕轉,最忌劈頭砍,割頭靠馬力。拔刀要在背。不可垮腰間,斜持長槍尾,衝陣靠長槍,破敵拔刀先。 ”

  幾十名騎兵領著二三百個義勇牽著崇禎賞賜的馬匹。興高采烈的將這些戰馬帶到馬廄中安置。口中還在念著騎兵作戰和調教馬匹的口訣要領。免得這些義勇不懂得如何與馬兒打交道,被馬匹傷到。

  “果然是好兵!”

  王承恩看著這數百個把腰背挺得直直的兵士,臉上滿是那種經過戰陣經過血戰的傲氣。但又與京師三大營兵馬的驕橫截然不同。口中沒口子的稱讚。

  “書上說的虎賁之士,說的就是如此!”

  “公公謬讚了。”

  守漢口中客氣,心中卻暗自偷笑,這些人大多數是最早一批從正白旗手中解救出來的被掠難民,在河西務之戰時充當民夫與輔助力量使用,眼下在營中接受一些基本的軍事訓練。不過,同京營的那些老爺兵們相比,這些人每日都要操練,論起個人技藝可能不如京營軍馬,但是論起隊列紀律等項,卻是勝過不少。

  北營門十餘門大佛郎機已經放列完畢。

  “公公,薛大人,本應令全部火炮在此列陣,請二位指點一番,但是眼下京師人心未定,一旦炮聲驟起,唯恐驚擾了京城百姓。便隻取了這十餘門火炮,略略表示一下就是。”

  王承恩卻顧不得聽守漢的客套,隻是將一雙眼睛盯住了那大佛郎機的炮身。

  炮身上,斑斑點點,觸手之處,都是起伏不平的顆粒。而炮口處卻是極為光滑,眇一目向內望去,隱約在炮口和母銃的口上透過的光線照射下,顯現出的炮筒內壁極為光滑。

  對於炮身的顆粒麻麵,王承恩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從兵部甲杖局和管理火器的太監監軍等人那裏,他也有所耳聞,鑄造火炮時,炮身不光滑也是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大家都不覺得算是什麽,關鍵是內壁如此光滑,卻是實在難得。

  不過,令王承恩公公沒有想到的是,炮身的麻麵,卻是南中軍鑄造火炮時有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炮身的散熱麵積。雖然這樣對於火炮的日常保養提高了要求,但是卻可以比光滑的炮身散熱效率提高了不少。

  他從一個炮手手裏取過一枚炮子,那炮子被打磨的光滑異常圓潤可愛,一時童心大起,將那炮子順著地麵拋了出去,沿著地麵彈跳了幾下,骨碌碌的在地麵上滾出去了好遠。

  比神機營的那些坑窪不平,滿是蜂窩澀滯的炮子強多了!

  王承恩心中不由得稱讚了一句。

  “請公公和這位大人向後暫避,咱們要開始操演了!”炮隊的軍官出言請王承恩和薛國觀先行退出炮陣地。

  薛國觀對於這些操槍弄炮的事情倒是感覺一般,隻是為了奉承王承恩才故意表現的興致高昂,一聽到此,立刻便退到了守漢的身旁,與其攀談起來。倒是王公公,有點戀戀不舍的望了望那大佛郎機,仿佛小孩子失去了心愛的玩具一般。

  “這家夥在想什麽?難道說從內心深處把這些大炮當成了自己的男性特征?”

  看著王承恩滿臉的惆悵,守漢心裏不無惡趣味的揣測。

  “下官鬥膽,不知金吾將軍表字如何稱呼?各文書上隻有將軍的名諱,上守下漢,不知將軍表字是?抑或是以字行?”

  以字行是“以字行於世”的意思,是一個關於稱謂的術語。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比如說項羽,羽便是他的字。而我們最熟悉的一個以字行的,蔣介石,介石就是他的字。

  “男子二十冠而字,本當由父母師長賜表字,然家嚴早已見背,守漢未及弱冠便主持家務,忙於俗務,便將此事耽擱了。”

  “轟!轟!”

  就在守漢與薛國觀二人說話之間,炮手們開始向北門外的空地上開炮,幾個立於二百步外的垛子應聲而倒!

  那炮子去勢未減。仍然在荒野裏奔騰跳躍了十幾下,方才在二十幾步以外停住了。

  “好!打得好!”

  王承恩跳將過去,一把推開炮手,趴在炮口上用手去試,炮口隻是微微有些發燙。

  “準頭打得好!藥力也是極好!發的是白煙,不像你們神機營,一炮過去黑煙彌漫,和他娘的豬悟能來了一樣!”

  一邊誇獎這南中軍的炮手,一麵訓斥著神機營隨行護衛帶隊的副將。

  “是!公公教訓的是!”那副將不住的點頭稱是,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水。卻也不敢去擦。

  “要是你們的炮還打成那個奶奶樣。咱家可就要讓禦馬監的幾位公公停了你們的糧餉了!”

  “是是是!公公教訓的極是!”

  “金吾將軍,咱家想試一試貴軍的大炮,不知可否?”

  正在與薛國觀就表字問題進行探討的李守漢登時就差點下巴掉下來!

  什麽?雖說你是明朝曆史上評價僅次於鄭和的太監,但是。打炮這種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礙事。咱家會!”

  王承恩的確會開炮。在史料上記載。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打京師,朱由檢令王承恩提督京營。當時明朝大勢已去。京城守卒寥寥無幾,闖軍架飛梯攻打西直門、平則門和德勝門。王承恩見敵軍猖獗,親自操炮轟擊,連斃數人。所以,這位爺不是那麽簡單的陪著崇禎上景山那麽簡單。

  “好好的伺候著!”

  五門方才沒有開炮的大佛郎機炮手們緊張起來。

  王承恩俯下身子,將大佛郎機按照方才炮手們的動作做了一番調整,然後結果炮手手中的火把,點燃了子銃上的信管。

  “轟!”

  別說,他的射擊技術當真不錯,居然是五發兩中,兩個垛子應聲而倒。

  “看看!你們要是有咱家的這個手段,咱家就不罵你們了!”

  王公公得意洋洋的申斥著神機營的副將。

  “金吾將軍,薛總憲,咱家打得如何?”

  帶著幾分得意和炫耀,王承恩來到了守漢和薛國觀的麵前。

  “公公神射,令某自愧不如!”

  “誒!金吾將軍客氣了,你是大將軍威風八麵,這炮射隻是雕蟲小技。不過,”他停頓了一下,“咱家倒是很好奇,不知道南中軍的炮手有何秘術能夠將炮操作的如此之精準。”

  “咱家知道了,也好讓這群猴崽子們照此辦理,給皇爺練出一支好炮隊來!”

  “公公見笑了。”守漢在心裏暗自罵道,我會把我的炮兵都是學習過坐標係,會背對數表,計算三角函數?根據目標的距離進行簡單的諸元計算?!

  “哪裏有什麽秘術,不過是多加練習,熟能生巧而已!”

  “哦!原來如此,和咱家想的一樣!”

  王承恩的口氣裏似乎略帶著一些遺憾。

  多加練習?熟能生巧?開玩笑!眼下大明的稅收財政狀況是一個什麽情況,別人不知道,他這個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會不知道?炮隊多練習?那一發炮彈打出去,炮子、火藥,可都是用銀錢換來的!

  “唉!咱家本想為皇爺分憂,皇爺可是一直想練內操。不知道金吾將軍手下的兵馬是如何操練出來的?”

  因為各地的軍隊都靠不住,崇禎打算將宮裏的強壯太監組織起來,依靠自己的這些家奴來練成屬於自己直屬的軍隊,這是守漢在各種書籍上都看到過的,可就是不知道葵花寶典的戰爭效果如何。

  “皇上要是打算練內操的話,守漢倒是有些拙見可以向皇上稟報一二。不過,練兵,首先是要做到足食足餉,不知皇上的軍餉是否有了著落?”

  聽到守漢問起軍餉口糧等事,王承恩立刻打個哈哈顧左右而言他。

  “方才見薛總憲與金吾將軍談的頗為投契,不知在聊些什麽?”

  “公公,下官大膽,打算贈送金吾將軍一個表字,又恐金吾將軍不喜,故而正在躊躇。”

  “哦?!說來聽聽,咱家也好為你參詳參詳。”

  “金吾將軍此番功勞,一為彰顯我大明萬裏之外有孤忠,二來則是將遼東建奴痛加剿洗,以衛我大明衣冠。故而學生打算贈給金吾將軍的表字便是衛儒二字。不知公公以為如何?”

  “衛我漢家衣冠,衛我儒家聖教,這個字,金吾將軍當得起!”

  守漢當下便拜謝薛總憲薛國觀贈送表字之德,少不得又要置酒款待一二,自不待言。

  賓主盡歡之後,守漢將王承恩、薛國觀送至朝陽門下,拱手道別。

  “公公,請轉稟皇上,如果是為了糧餉之事擔憂,衛儒倒是願意為君父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