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秋闈
作者:多腦魚      更新:2022-03-03 16:45      字數:4225
  深秋九月,天寒加衣。

  中秋八月十五剛過不久,這段時間來金華城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了。

  秋闈就要開始,金華附近八個府,連同本地的學子都集中一起,開始為考試做準備。

  這次八府聯考,考試地點就確定在金華府。金華府所在的江南道很大,有十八個府之多,按照距離遠近,分為三個考場。

  這個世界的行政機構分為縣-府-道。但是道這一級的行政機構歸屬中央,所以是虛的。各府的權限很大。

  類似於秋闈這種全國性的考試,都是各府聯合各府一起開考,中央派駐一個大宗師來督導。

  這個大宗師有命題、審題的權利,因此權利很大。

  這次來督促金華府秋闈的大宗師姓狄,單名一個璧字。

  張巍抱著一本《春秋五千言》正在研讀,這本書有很多冊,如果加上各種大儒的注釋版,可以擺滿一整個大書櫃。

  春秋本質上是一本曆史書,記載著遠古人類到現在的曆史。

  這個世界曆史又非常長,加上各種妖精、鬼神、朝代更迭,讓人讀起來甚是費勁。原身似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記下這些東西也費了很多年。

  不過這個世界的讀書人也有雞賊的時候,全部的春秋不能讀完,那他們就分開讀,隻研習某幾個曆史朝代的知識。這就大大減輕了壓力。

  這就和那些學曆史的,專門學唐史、明史或者宋史的一樣。

  再者,這個世界書籍昂貴且稀少,很多寒門子弟都買不起全套的春秋,隻能買一兩本,就專門學這一兩本。

  類似於張巍原身這種通讀全篇春秋的,是鳳毛麟角,所以才得到別人的尊敬。

  自從知道自己兒子要參加秋闈之後,張父也重金聘請一個大儒給張巍補課。

  金華的大儒沒有幾個,大多數都不差錢,一般都是埋頭治學,根本無心補課。但是張巍是什麽人。

  他的英雄事跡早就傳遍大江南岸,等到張父上門拜訪大儒的時候,大儒一口就答應下來,並且說:“教書育人,最重品德,張巍的品德是好的,我願意教他。”

  大儒不差錢,但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他們也需要出名,甚至是熱衷於出名,不然讀那麽多書幹嘛。

  如今能收到張巍這種弟子,他們哪裏有拒絕的道理。

  於是張巍就拜入一大儒座下,開始研習怎麽通過秋闈。

  等到學習之後,張巍就發現其實也不算太難。府試和縣試不同,縣試考的是對春秋的熟悉程度,考卷類似於完形填空,主要是記憶。

  府試就考對知識的靈活應用。所謂天下沒有新鮮事,很多事情的解決方式翻一翻曆史都能找到,府試就考這個,考官會出題目,然後考生應答,有根有據的說明。

  原來不是八股文啊!張巍這心才放下來。原身沒有參加過府試,參加完縣試就病的要死,根本就無暇關心府試的事情,畢竟他能不能活到考府試都不知道。

  所以原身的記憶中,根本沒有這方麵的知識。

  如此這般,時間到了九月十日,這個日子也是大宗師定下的。秋闈正式開始!

  張巍要和數千學子一起進入貢院,然後在裏麵進行為期三天的考試。中途貢院完全封閉,人畜不得進出,官員都會鎖在裏麵。

  考試除了有陽官鎮守,還有陰官巡邏,天官監視。保證考試能順利進行。

  所以在這個世界,考試作弊是不可能的,你能瞞得過凡人之軀的考官,難道還能瞞得過隱身的小鬼,和天上巡視的神仙?

  張巍坐在號子裏,他就感到有好幾道眼神放在自己身上。沒辦法,他現在名氣大,不僅僅是監視的小鬼,天上的神仙也很好奇。

  大宗師狄璧端坐其中,喝著茶和旁邊的湯知府聊天。

  兩人聊著聊著,自然就聊到了張巍身上。

  “如何,這巍秀才可是一個可造之材?”狄璧淡淡的問。

  湯知府點了點頭,說:“他倒是一個聰明人,稍微點撥一下什麽都懂了。就是看他有沒有因為修行而誤了讀書了。”

  寒門出身的湯知府還是念念不忘張巍的讀書。

  狄璧心中冷笑,隻要張巍做的文章不是狗屁不通,有他在,張巍必定是高中的。隻是如果文章太差,名次就不能太高。

  湯知令畢竟是寒門出身,這方麵的事情還是不太懂。不過自己的大侄子寫信給自己,信中連連誇讚張巍,也不知道張巍是不是真的有他說的那麽好。

  他家在晉中,而張巍是在江南,就算是要招攬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這也有點太遠了。

  不過這也沒有什麽關係,畢竟是一步閑棋。也不費事。

  坐了一陣,茶也喝了一肚子。狄璧打算起來走一走。

  數千學子被一間間的號子房隔開,狄璧慢慢的踱步上去,隨意的看著他們的文章。

  作為大宗師,他是能隨意的檢查考生的試卷的。看見大宗師過來,有的學生是精神一振,趕緊端正坐姿,期待大宗師看看自己的卷子。最好是給個肯定的神色。

  而有的人就有些惴惴不安,既想大宗師看看自己的試卷,又怕大宗師看自己的考卷。

  狄璧則是慢慢的走到張巍的麵前,這個時候,他發現張巍已經躺在小塌上睡覺了!

  號子房裏麵是有一張小床給人睡覺的,不然這考生三天怎麽休息。

  隻是這才剛開始考試,張巍就睡覺了嗎?

  狄璧瞄了一眼他的桌麵,看見一份已經寫完的試卷在上麵。墨跡初幹,看來才寫完。

  狄璧拿起試卷看了起來。

  過了一陣,他麵色古怪的將試卷放下,搖搖頭背著手走了。

  而此時的張巍,則是在閉目沉思。

  上次出陰神,斬殺敖笠,得到了一大堆的龍血和一大塊龍腦。

  這龍腦就可以和麝香煉製成五合丹。煉製出的五合丹可以滋養陰神。

  麝妖現在被關押在清微山,麝香每年他都能提供一小塊。靠著這些東西煉製的五合丹,是可以讓他的陰神早些出來的。

  從煉精化氣到煉氣化神。最重要的就是法力夠、神魂強、身體棒。就是所謂的精氣神三足。

  法力張巍是夠的,天天吃黃芽丹,他的法力已經突破一百二十年,達到了兩甲子的道行。

  這個道行,相當於那些修行了二三十年的道士功力了!而張巍隻是修行了一年。

  所以道行法力這方麵張巍是達標了。

  剩下的就是身體棒……

  張巍的身體很棒,誰用誰知道。

  最後就是神魂方麵。如果吃五合丹,這神魂的強度很快就能升上來。不過強度上來了,還需要穩固。

  等這次秋闈結束,就去山裏要一卷《大道五雷觀想卷》。

  想要出陰神,觀想是必然的。觀想的法門多種多樣,尤其是佛門,那可是玩的相當花。不過在清微山,一般的弟子會選擇觀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門派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畫像,看著畫像觀想,這難度會小很多。

  除了雷尊像,還有夔牛像也可以觀想。觀想像的不同,對以後的修行也是有影響的。觀想雷尊,是為了以後去雷院應職稍微好一點。

  觀想夔牛,是可以增強雷法的威力。讓雷法更加狂暴。

  而觀想大道五雷,則是觀想雷法的根本,是參悟本源。這是最難的,但也是最好的。

  張巍這種有想法的人,必然是要最好最強的。

  秋闈考三天,每天一道題。

  第三天結束,貢院門大開,考生們走了出來。

  十天後就放榜,這十天中,這幾千學子會玩了命的玩。金華城的酒肆、青樓,城外的景點,會爆發式的熱鬧一波。

  連張巍家的丹聚閣都熱鬧了一波。

  張巍在院中安撫小金。三天沒有看見張巍,小金有些鬧脾氣了。張巍隻能拿著小魚討好他。

  所以說,半大的小孩是最討嫌的,脾氣說來就來。

  但是半大的小孩又是最可愛的,脾氣說走就走。

  逗了他一會,小金就開心的吃起魚來。等小金心情好了,張巍才騎著他飛向城外的清微山。

  自打小金長大之後,張巍就是有飛行坐騎的人了。專屬的飛行坐騎,這在清微山也是很拉風的。加上小金是天地異種,這就相當於買了一輛限量版的勞斯萊斯。

  張巍坐著小金沒多久就飛到了清微山上,然後他放任小金去玩,自己則是去找師傅通光。

  一路上,眾多師兄弟對著張巍問好。他的事跡早就傳遍清微山,讓眾多師兄弟佩服。

  因為打招呼的原因,張巍走的很慢,花了半個多時辰才到師傅的小院。

  和師傅通光說明來意之後,通光看了看這個弟子,歎口氣說:“你才入道一年,就要開始觀想大道五雷圖,是不是太快了。”

  張巍笑著說:“弟子想要提前準備一下,還希望師傅允許。”

  “罷了!你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吧。”通光隻能這樣說。這個弟子帶給他的意外太多,他都不好安排他。

  “多謝師尊。”張巍趕緊行禮。

  有了師尊的手令,他就能去領《大道五雷觀想卷》。

  等他領了觀想卷的時候,忽然一個聲音叫住了他。

  張巍轉頭一看,卻是那個他拜托打聽萬年鐵母的師兄。

  這師兄來到張巍身邊,說道:“師弟這段時間可讓我好找啊。”

  張巍行個禮說道:“不知師兄找我何事?這段時間忙著秋闈,人忙了一些。”

  這師兄才想起張巍還有一個秀才的身份,他就說:“其實也沒有事情,隻是上次你向我打聽萬年鐵母的事情,我已經有眉目了。”

  張巍一喜,馬上說:“還請師兄告訴我。”

  “這萬年鐵母,其實不是自然造物,而是人為造物。師弟可知道神機營修士?這些修士在研究地雷的時候,也研製出一種神鐵,就叫萬年鐵母。這種鐵可大可小,可軟可硬。”

  張巍一聽,才知道這玩意居然是神機營的修士發明出來的。他馬上說:“辛苦師兄為我探聽了。”

  這師兄擺擺手說:“這倒沒有什麽。不過張師弟何時起爐煉丹啊,我還想求購一爐龍香丹!”

  張巍笑著說:“這有何難,師兄帶好材料來城內找我,秋闈結束了,我也清閑下來。”

  這師兄說:“那就一言為定!”

  那個南方弟子的象骨已經運來了,好費時間小半年。他正在發賣象骨,很是賺了一筆。

  和這師兄寒暄幾句,張巍吹響鶴笛,招來小金。騎著小金又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後,他想了一下,燕材官是神機營的密探,不知道能不能幫自己弄到萬年鐵母。

  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用信鳥傳給高唐縣的燕材官,並順便感謝一下狄光。

  第二天,他就放出消息,再次開始起爐煉丹。

  這一下,整個城內更是活躍起來。因為這次不在山中煉丹,很多野道也尋來張巍這裏。

  就比如那鬆葺道人,這人不差錢,差的就是機會。他這次準備了黃金千兩,就是來求黃芽丹的。

  起爐煉丹當天,張家像是辦喜事一樣。

  一個道人騎著驢子趕來,他沒有先遞出拜帖,而是拿出一疊符紙往天上一甩,這些符紙飛上天空就劈裏啪啦的響了起來,伴隨著響聲,還有各種火光炸起。

  這種符紙,連符籙都算不上,隻是沾染了易燃易爆物質的紙張,起到了鞭炮的效果!

  這一陣聲響嚇了張家的門房一跳,等他們拿著棍子跑出來的時候,這道人整理一下衣服,拿出一張鎏金拜帖說:“千方道,關杜山求見張同道!”

  拿著棍棒的仆人看了一眼他,還是接過他的拜帖說:“等著!”

  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忽然喊道:“慢著!”

  接著就是一個人影快速衝了過來,因為速度太快,他甚至拉起來殘影。

  這人腳下踩著一對竹馬,猛地在門房前麵停下,離門房隻有一掌距離。

  他也掏出一張拜帖說:“鄉野散修,苦竹人求見張道友!”

  這門房深深的看了兩人一眼,接過兩人的拜帖,不爽的說道:“都給我等著!”

  媽的!搞得花裏胡哨的!這些人就不尷尬嗎?門房一邊吐槽,一邊進去。

  而兩個野道則是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兩個字。

  ‘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