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名氣好的好處
作者:多腦魚      更新:2022-03-03 16:45      字數:4166
  很快,仆人又端著一大盆的小魚小蝦走了進來。

  這次張巍都詫異了。

  “你怎麽這麽快?”

  這仆人撓撓頭說:“那賣魚的老漢還在外麵,他又帶來一桶魚。”

  張巍聞言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喂金鶴。

  這一下,金鶴吃得也很快,一大盆的魚蝦轉眼就下去大半。而小倩則是驚喜的說:“少爺你看,他開始張羽毛了!”

  原來的小鶴身體是毛茸茸的絨毛毛,但是現在他的身上開始長出一根根的硬羽,體型也漲大了不少。

  這一下,張巍連忙說:“快去,再買一些魚蝦來,這次不要小魚小蝦了,要大的!”

  仆人一聽,又趕緊出去了。

  這一次,他很快又提來一個大桶,桶中全是巴掌大小的魚。小金鶴一看,立刻伸頭進桶中,一口一條的叼出魚吞吃起來。

  他越吃,體型就越大,身上的羽毛就長得越快。

  這個時候,張巍忽然問:“這魚還是從同一個賣魚的老漢手中買的?”

  仆人點點頭,說:“少爺真的是料事如神,還真的是。”

  張巍笑了笑,看著吃著正歡的小鶴,說:“你去請那位賣魚的老漢進來,客氣一些。”

  仆人點點頭,然後走出去。不多時,他就帶著一名戴著鬥笠,穿著蓑衣的老者走了進來。

  這老者肩膀上還挑著一個擔子,擔子裏正是鮮活的河魚。

  張巍看見他,拱了拱手說:“這位老丈,還未請教大名!”

  老丈笑著說:“鄉野村夫,何足掛齒。你叫我老漢就行。”

  張巍啞然一笑,說:“我可當不得,沒有哪位漁夫可以變出這麽多魚的!”

  老丈哈哈一笑,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就在這個時候,金鶴已經將那桶魚吃完,此時他的體型已經漲到張巍半人高,身上的羽毛長得零零落落,像是一隻掉毛雞。

  他撲扇著翅膀說:“我還要吃魚!”

  張巍還沒有說話,他身邊的老漢就說:“有!有你夠吃的魚。”

  說完,他將手邊的大桶魚倒出,然後對著水桶一指,隻見這空無一物的水桶忽然從桶底冒出水花,接著水花越冒越高,一下就和水桶齊平,接著水桶中就出現一條條的小魚,一下就將木桶給裝滿了。

  這空桶來魚之術,倒是讓張巍大開眼界。

  張巍四下打量一下這空桶,心中尋思著這桶怕也是個寶貝。

  這個時候,老漢笑著說:“張道友不用看著這桶,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木桶,我從隔壁家借的。隻是這魚,卻是正經的大江魚!”

  張巍說道:“區區一些魚而已,怎需要道友如此費事!”

  這老漢擺擺手說:“哎~這不費事,這魚不是一般的魚,是養在大江水君水晶宮中的池魚。有句話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現在大江水君做出如此天怒人怨的事情,這些池魚也被殃及了!”

  他笑著說:“這些魚頗有靈性,剛好可以喂給你的這隻神鶴,這豈不是美哉!”

  張巍一聽,原來這是從大江水君的水晶宮中‘偷’來的魚啊!

  這個時候,那老漢正色說:“張道友劍斬孽龍,為高唐縣百姓報仇雪恨,阻止了孽龍繼續造孽,我老漢聽後心中佩服,想來想去自己也沒什麽本事,隻能弄些魚給你了。”

  張巍連忙說:“慚愧!慚愧!當不得的。”

  老漢說道:“當得的,當得的!”

  他轉頭看了看張巍的金鶴,眼中冒出一絲金光,說:“這隻神鶴是天地異種,倒是也能配得上張道友,今日讓他吃個痛快,來日就能展翅高飛,還省去不少時間。”

  張巍看著小鶴點點頭,然後對仆人說:“還傻愣著幹嘛?端茶過來!”

  仆人這才從震驚中醒來,連忙去倒茶招待客人。

  這老漢一待就是一上午,等到中午時分,這小鶴終於是吃飽了。老漢就笑著說:“行了,既然神鶴吃飽,我就回去了。這借人的木桶要還回去,不然鄰居沒桶打水吃。”

  他說著,就挑起兩隻空桶,向著張巍告別。

  張巍連忙拱手道別,這老漢就笑著挑著桶走了。

  等他離開之後,小倩才有機會說話。

  “少爺,這人是誰啊?為什麽要給你送魚。”

  張巍笑笑,說:“是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同道之人。行了,這也沒有什麽。”

  但是事情,並沒有張巍想的這麽簡單。

  第二天,經過一晚上的休息。金鶴終於長大了。這隻鶴吃了很多大江水君的魚,在一天時間之內就發育完全。

  此時的金鶴終於名副其實。他身上的羽毛是白色的,但是在翅膀和尾巴的末梢,本該是黑色的地方變成了金色。

  金鶴的名字正式由此而來。

  而真正長大的金鶴身高一丈,身體修長,叫聲嘹亮。他用長長的鶴喙輕輕的摩挲一下張巍,用萌萌噠的聲音說:“你好啊,張巍!”

  昨天已經告訴他名字,也給小鶴取了一個叫‘小金’的愛稱。

  長大的小鶴已經不用暴飲暴食,但是每天也要喂一桶魚蝦河蚌。如果不喂也行,他會自己出去找食物。但是就沒有那麽親近了。

  早上正在和小金玩耍,增進感情的時候,忽然仆人說:“少爺,外麵有一位道人求見。”

  張巍奇怪的說:“是我的同門嗎?是同門就直接讓他們進來就行。”

  這都是常識了,這仆人怎麽還要問。

  仆人說:“不是,來人不是少爺的同門。”

  張巍還是奇怪的說:“不是同門,那還有什麽道人找我?”

  張巍還是打算去看看。

  不多時,張巍就在客廳接見了這個道人。這個道人長相倒是仙風道骨,身邊還跟著兩個小童。

  小童各自拿著一個托盤,托盤用紅布蓋著,看不清下麵是什麽。

  張巍對他稽首道:“不知道友是從何來?我們可曾認識?”

  這道人微微一笑,手中的拂塵一甩,說:“我來自巨涯縣東平山水合觀,別人都稱呼我鬆葺道人。”

  這道人自報家門,讓張巍更加莫名其妙了。這人我不認識啊。

  這道人也笑著說:“當然了,張道友必然不認識我。我久居東平山,也很少出來走動。不過今天,我卻是想要見一見擊殺孽龍,拯救百姓的張巍道友的。”

  張巍一聽,立刻說道:“使不得,這還能讓道友親自來見一麵?”

  鬆葺道人說道:“閣下的心性品德,讓我肅然起敬。冒著天大的風險,悍然斬龍,還是大江水君,這種勇氣和擔當,是我非常佩服的。”

  張巍這話聽得,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其實代價也沒有那麽大。

  然後這道人一招手,他身後的兩個道童走上前一步,掀開手中托盤的紅布。

  鬆葺道人說:“我在水合觀中,種植了五畝蠶花樹,這樹結出的果子,能大大提升蠶蟲的品質。我聽聞貴家也有桑田,也養桑蠶。所以特地送來蠶花果兩盤。”

  張巍一聽,人又是一愣,他家確實是買了幾個山頭種了一些桑樹開始養蠶,不過現在桑樹沒有長大,雇傭的蠶農也少,還沒有規模。

  這道人看見張巍沒有反應,就笑著說:“我派道統不擅長爭鬥,但是卻符合農桑。你隻要將這些果子喂給蠶蟲吃,就能培養出很好的蠶種。到時候懂行的蠶農就會聞風而動,都來投效你的。”

  張巍一聽,雖然對這件事不太放在心上,但還是對他拱了拱手說:“那就多謝道友了!”

  這道人微微一笑,說:“如此,那我也不多留了。就此告辭!”

  張巍馬上說:“還請道友稍等,禮尚往來,這才是常態,我也有一禮物送給你。”

  這道人微微一笑,說:“道友客氣了,我水合觀雖然是小觀,但是掌握農桑,也不差錢財,禮物就免了!”

  他說的是實話,他們水合觀掌握著蠶花樹這種寶貝,自然大力發展桑蠶業。而在古代,桑蠶絲編織出的絲綢,可是直接能當錢用的。

  說的難聽些,這水合觀雖然修行不咋地,但是卻是類同於開印鈔廠的。

  張巍笑笑,拿出一顆黃芽丹說:“這是黃芽丹,僅表謝禮!”

  聽見黃芽丹幾個字,這道人臉上風輕雲淡,表示自己什麽沒有見過的臉色就變了。

  他直勾勾的看著張巍手中的丹藥,用不敢置信的語氣說:“道友,這真的是黃芽丹?真的送給我?”

  張巍笑道:“這還有假?”

  鬆葺道人當下就冷靜下來,他對張巍深深一拜,才說:“那我就厚顏接下了。以後張道友在桑蠶方麵有任何疑問,我知無不答!”

  張巍這才說:“道友客氣了!”

  對一個小道觀,天上沒有祖師,地下沒有鬼神的小道觀而言,修行資源的獲得是艱難的。

  水合觀掌握桑蠶之利,對普通百姓,甚至是豪門大族而言都是神奇的。但是這種東西並不能在修行上給他們什麽幫助。

  他們是有錢,但是有錢有用嗎?有錢還要有花錢出去的途徑。張家以前也有錢,但是有錢有用嗎?連張巍的肺癆都治不好。

  有的人抱著豬頭,但是連上香的廟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這次鬆葺道人得到這枚黃芽丹,剛好可以解決他停滯了十幾年的瓶頸問題,他能不開心嗎?

  在回去的路上,他不斷的對自己說,這次是來的值了!真的是好心有好報。本來隻是想結識一位如此品德高尚的修士,卻沒有想到,居然還有意外之喜。

  不僅僅是修行界的人。

  金華府的知府,正四品的湯知令也派人邀請他上門一敘。

  現在是秋闈來臨前夕,這個時候知府老爺麵見一個秀才,那可是有說法的。

  金華府的知府湯知令寒門出身,平常也愛惜羽毛,輕易不會在這個時候接見秀才。但是這次,他破例了。

  張巍帶著一些小禮物,來到知府衙門的時候,湯知令的同族兼師爺湯師爺都親自在門口迎接。

  這多少是讓張巍有點意外的。

  進入府衙中,張巍見到了金華府的父母官,金華府一百多萬百姓,整個金華地界三百多萬百姓的父母官。

  “學生張巍,見過府尊大人。”張巍行禮道。

  湯知府上下打量一下張巍,笑著說:“果然青年才俊,風度翩翩。”

  張巍連呼不敢,湯知府也笑著讓他入座。

  兩人寒暄一下,湯知府就說:“張巍啊,有沒有在家準備好秋闈啊?我知道你還是清微派的弟子,是個修行之士。修行之士精力放在修行上,自然對讀書就沒有那麽上心,不過我還是要說,讀書明理,讀書明智,讀書才能見真知啊。”

  張巍馬上說:“說來慚愧,這些時間,確實是讀書少了。”

  湯知府笑著說:“現在讀書也不遲嘛,你的底子畢竟在,好好溫書,說不定也能考上。”

  他神神秘秘的說:“今年巡視我們江南道十八府的大學宗姓狄,也是我的恩師。他也對你很欣賞的。”

  聽見姓狄這個字,張巍的心中忽然一動,試探的說:“也不知這位狄宗師,和工部左侍郎狄大人是否……”

  知府大人微微點頭,說:“天下姓狄的不多,晉中狄家是最有名的。大宗師修書一封給我,讓我提攜一下你這個後輩。”

  張巍這下就秒懂了。搞了半天,原來是狄光在後麵使勁了!

  看來眼前這寒門出身的知府大人,也找了一棵大樹。

  湯知府繼續說:“秋闈是朝廷選才的手段,你張巍有才有德,不去試試真的太可惜了。”

  他的話說道這份上,幾乎都是明示了。張巍自然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當下就點頭說:“我知道了,我這就回家溫書,參加秋闈!”

  湯知府笑著點了點頭,說:“如此,我回頭讓湯師爺將你把名報上。”

  這時候張巍才猛然想起,秋闈報名早就過了,現在報名估計手段要不少。他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這就麻煩知府大人了。”

  湯知府笑笑,說:“這也沒有什麽,說不定以後我們就是一條道上的人,還需要互相扶持!”

  張巍也笑著說:“自然是不能忘記湯知府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