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白波黃巾屈服(下)
作者:葡萄唐唐      更新:2021-10-28 11:08      字數:2097
  步伐整齊,精神抖擻的漢軍,給人視覺上的衝擊是明顯的。

  戰爭勝利,可讓軍中將士在應對戰爭的時候有著昂揚的鬥誌,不會說因為在戰場上可能會出現的危險狀況而心生畏懼。

  漢軍之前的勝利,為軍中將士帶來的是更多的信心,讓軍中將士在這樣的環境下,看到的是他們的實力會在戰場上引起的是何等的震動。

  一聲令下,上萬大軍停止前行。

  原本隊形整齊的漢軍,立時展開了行動。

  整支漢軍隊伍,看上去有些混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漢軍是有條不紊,並非混亂。

  混亂和有條不紊最大的區別就是軍中將士的行動,是否給人一種有條理的感覺。

  漢軍所經受的訓練是嚴格的,尤其是從長安而來的益州軍,那可是益州軍中的精銳。

  “漢軍來了。”有黃巾驚呼道。

  營寨上方的黃巾將士,無不麵露惶恐之色。

  若是沒有黃巾突襲漢軍失敗的事情,或許白波穀黃巾在麵對漢軍的進攻的時候,會表現的比較沉穩一點,但是經曆了這樣的戰爭後,他們在應對戰爭上沒有了以往的沉穩和信心。

  黃巾將士,如臨大敵的注視著營寨外的漢軍。

  得到消息的李樂和胡才,急忙趕來。

  李樂咬牙道:“劉璋剛剛派遣使者,這就派兵進攻營寨,哼,真以為本將不敢將使者斬殺不成?”

  胡才提醒道:“李將軍,據說王邑和劉璋不和,若是你將王邑斬殺的話,恐怕正中劉璋下懷。”

  “這些人好生無恥。”李樂在這一瞬間,突然對王邑的遭遇有些憐憫了。

  明知道這裏麵可能有劉璋的報複,但王邑仍舊前來,而且在王邑出使的時候,更是有著漢軍逼近。

  王邑上前道:“兩位將軍,若不早做決定,蜀王大軍,就要進攻營寨了,何必要因為遲疑讓無辜的人因此受傷、身死呢?”

  李樂更加為王邑感到悲哀了,明明劉璋就沒有將王邑的死活放在心上,王邑還在為劉璋努力。

  難道說在劉璋的身上有著什麽獨特的人格魅力不成?

  “你自己的安全,尚且無法保證,還在這裏勸說本將。”李樂道:“劉璋派遣將士進攻營寨,他可有將你的安全放在心上?”

  王邑微微一頓,大笑道:“若是能夠平定白波穀,就算是本官身死,又有何妨,也算是為河東做貢獻了,也對得起死在白波穀戰場上的將士了。”

  “瘋子。”李樂嘀咕道。

  王邑表現的泰然自若,可是他的心情是不能平靜的。

  尤其是漢軍的進攻展開後,給守軍一種窒息的感覺。

  鋪天蓋地而來的石塊,籠罩著黃巾營寨,為石塊擊中的黃巾將士,無一幸免。

  漢軍在進攻的手段上是有著絕對的優勢的,此時漢軍的進攻,分明就是以震懾為主,讓營寨的黃巾將士認識到,他們的阻擋,並不能很好的左右戰場上的危急局麵,若是在一些事情上出現差錯的話,可能會帶來的是更大的損失。

  黃巾麵對漢軍的進攻,有一種無力感。

  此時的劉璋,給人的感覺是沒有任何破綻的,派遣使者,是為了傳達劉璋的話語,並非說以使者作為威脅,就能讓漢軍停止進攻。

  接連數日,漢軍的進攻越發的凶猛,不少黃巾將士,惶惶不可終日,漢軍的進攻手段,給人的感覺是無法輕易的阻擋的,麵對如此的進攻,他們在阻擋的時候所起到的效果是有限的。

  對陣漢軍,黃巾將士無有信心。

  戰場上的失敗,彰顯出了漢軍的雄厚實力,在形勢複雜的戰場上,漢軍有著絕對的實力橫掃黃巾。

  之前白波穀黃巾對漢軍的到來,缺少重視,但是在見識到了漢軍的淩厲作戰手段後,他們的心情是恐慌的。

  漢軍在進攻營寨的時候展現出來的手段,同樣是很好的證明。

  有著精良的裝備,在作戰時,能夠表現的凶猛頑強,這就是戰場上的漢軍,他們的存在,對敵人而言是極大的震懾。

  黃巾的情況,李樂和胡才自然是知曉的。

  連帶著王邑前去見兩人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王邑此時代表的是蜀王,有些事情,王邑肯定是能夠做主,或者是溝通劉璋完成的。

  “兩位將軍,可是考慮妥當了?”王邑問道。

  胡才道:“投靠蜀王,未嚐不可,不過本將和李將軍,需要不低於楊奉的待遇。”

  “麾下還要有五千兵馬。”

  楊奉朝廷冊封的將軍,比之黃巾中自稱將軍,強了不知多少。

  “此事需要稟告蜀王,由蜀王定奪。”王邑道:“不過兩位想要執掌五千大軍,於禮不合啊。”

  “蜀王為大將軍,執掌天下軍權,蜀王號令,莫非你二人不想聽從?”

  胡才擺了擺手道:“非是不想聽從大將軍號令,而是想要有一點自保能力罷了,還望使者不要誤會。”

  有著投靠蜀王的心思後,對待王邑這個使者的時候,就要客氣一些了。

  黃巾的處境越發的糟糕,從蜀王的舉動上能夠看到的是蜀王攻破白波穀的決心,與蜀王大軍在白波穀長久的對峙下去,最終倒黴的很有可能是白波穀黃巾。

  白波穀黃巾勢大是不錯,可他們此時應對的是更為精銳的漢軍。

  “穀中有不少百姓,他們是無辜的,蜀王能否寬恕這些百姓?”胡才問道。

  王邑道:“蜀王仁厚,之前就已經言明,會向聖上稟明,寬宥白波穀黃巾之事,所以兩位將軍無需太過擔憂。”

  白波穀黃巾,人多勢眾,其中不少是青壯,若是朝廷以淩厲的手段懲處的話,必然會引來很大的反應,甚至讓黃巾對朝廷更加的痛恨。

  而寬恕黃巾的罪過,能夠讓朝廷的仁慈為更多的黃巾感受到。

  當前的大漢,可是有著不少黃巾的勢力的,白波穀黃巾,是其中的一支罷了。

  盤踞黑山的張燕,號稱有百萬之眾,青州黃巾,動輒圍困郡縣,無比囂張。

  胡才點了點頭“若是能夠寬恕穀中的黃巾,自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