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特別的補償方式
作者:平和心境      更新:2021-11-05 10:50      字數:3138
  沈超經過一番了解,讓一個叫潘成玉的理事親自趕到明月山莊向陳西峰進行解釋和配合行動。

  二人見麵後,潘成玉說道:“陳會長,郭傑大學畢業後便開始做生意。”

  “鑒於自家人不能在管轄地做生意的規矩,郭傑長期居住在金陵市,也在那邊開了一家公司。”

  “為了避免引發爭議和查處,在天寧市幫郭傑打理生意的是一個叫張誌承的人,他開了一家博聞商務谘詢公司。”

  “這家公司並沒有具體的產業,主要業務就是專門為一些公司從中牽線搭橋,也就是社會上說的關係掮客。”

  陳西峰聽明白了,有些產業、有些業務,不是光靠錢多就能承接的,還需要有足夠的關係和人脈。

  你如果沒有關係和人脈怎麽辦?那就化錢去找這樣的商務谘詢公司,他們會幫你搞定。

  郭傑的父親是省會城市天寧市第三把手,為此有著豐富的人脈和關係,不過,他自己並不會經常出麵溝通,而是用代理人張誌承來幫他解決,這就是所謂的白手套,如果事發,受處理的是張誌承,郭傑往往不會牽涉其中。

  就算現在大家都知道張誌承為郭傑做事,但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時,卻很難找到明確的證據,這就是白手套的作用。

  潘成玉最後說道:“陳會長,我與郭傑有些交情,他應該會給我一些麵子,具體我們見了張誌承再說吧。”

  陳西峰在三義會見過了富家子弟的圈子和做生意的手段,現在自己還成立了天一會和天一盟,但還沒有見過官家子弟是如何利用影響力做生意的,現在趁這個機會去了解一下也無妨。

  在天寧市中心一幢高檔寫字樓的第八層,陳西峰看到了一塊招牌:天寧市博聞商務谘詢公司。光看招牌和辦公室門麵,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你們好,請問有預約嗎?”陳西峰和潘成玉一進門,年輕漂亮的前台服務員熱情而有禮貌地詢問道。

  潘成玉直接說道:“我是潘成玉,這是陳會長,我們同張總約好的。”

  服務員非常熱情地說道:“潘先生好、陳先生好,張總吩咐過了,這邊請。”邊說邊在前麵引路。

  走到樓層最東邊的一間辦公室,服務員站住,先是敲了敲門,然後推開虛掩著的門說道:“張總,潘先生和陳先生來了。”

  張誌承從辦公桌後麵站起來,快步走過來熱情說道:“請進、請進。”接著吩咐旁邊的秘書:“泡茶,泡好茶。”

  吩咐完,又主動伸手分別與潘成玉、陳西峰握手,一邊用力握手,一邊客氣地說道:“潘公子,請坐。”“陳會長,幸會,請坐。”

  三人都是男人,便分成三個方向坐下。

  秘書很快送來了茶水,張誌承親自動手把茶杯分別端到潘成玉和陳西峰的麵前。

  此事雖然可以由秘書代勞,但現在由張誌承親自進行服務,表明了他熱情而恭敬的態度,這讓潘成玉和陳西峰感覺好了很多。

  張誌承又對秘書吩咐道:“你去外間守著,沒有我的同意,任何人不能進來。”

  陳西峰心想,張誌承做事還是謹慎的,不想讓外人知道。

  潘成玉等到秘書離開,便直接問道:“張總,陳會長不僅是天一會的會長,還是天一盟的盟主,你看此事如何處理為好?”

  郭傑不在天寧市,張誌承就是他的代言人。

  陳西峰猜測郭傑之所以要插手此事,應該不是董康樂支付了谘詢費請郭傑出麵解決此事這麽簡單,為此他想聽聽張誌承會怎麽說。

  張誌承喝了一口茶,輕聲說道:“陳會長、陳盟主,首先我對董康樂的態度向你道歉。”

  “我作為郭公子的代理人,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能親自出麵處理,為此也需要有一些人進行具體負責。”

  “廠房出租和收租,還是需要象董康樂這樣的混混來辦事。其實上,我本來打算過二天親自來明月山莊找陳會長商量的,沒想到董康樂為了邀功,居然擅自行動了,我知道後,已經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董康樂可能不知道陳西峰的能量與地位,還以為也是與他一樣的暴發戶,但張誌承開辦著商務谘詢公司,應該能了解到陳西峰真實的情況,為此他不得不先進行道歉。

  先表示歉意後,張誌承繼續說道:“陳會長,雖然郭公子動用關係,輕易地拿到了建設廠房的地皮,但建設廠房還是需要資金的。”

  “建設廠房的錢,其實是一些官家子弟聚攏起來的閑錢,是要歸還並支付利息的。前幾年廠房出租行情不錯,已經收回了投資,但後來行情不好,好幾處廠房閑置著,於是投資的利息沒有收回。”

  “也就是說,郭公子在投資這些廠房方麵,這些年白忙乎了,為此想利用拆遷改造的時機賺一筆。”

  “潘公子、陳會長,你們知道的,郭公子和他那幫官家子弟的能量,為此,你們懂的。”

  “我們坐下來就是考慮如何妥善解決問題,想辦法如何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陳西峰聽了張誌承的一番話,明白這些人利用關係和人脈,到處進行放貸,比做實業強多了,而且還沒有虧損的風險。

  你看,郭傑投資廠房還沒有損失,隻是沒有產生足夠的利潤,便想趁拆遷改造的機會狠狠地撈一筆。

  當然,陳西峰明白,郭傑這些人不能輕易得罪,但又不能為他們輕易改變標準,否則以後自己做事的規矩和威信都沒有了。

  於是陳西峰認真地說道:“張總說的對,我們這次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

  “我也是商人,需要有利潤,如果沒有相應的利潤,我幹脆就不做了,反正拆遷還沒有啟動,我現在退出並沒有多大損失。”

  陳西峰進行訴苦,就是想知道張誌承的底線到底在哪裏?他才能采取應對措施。

  潘成玉此時插話道:“陳會長的顧慮也是對的。張總,你們不能為了隻賺不賠,讓其它人沒有利潤,否則的話,以後誰敢跟你們做生意?”

  張誌承先給潘成玉和陳西峰續了水,接著說道:“潘公子、陳會長,正因為碰到了一時無法妥善解決的問題,我們才需要坐下來好好商量。”

  “陳會長,我們阻止高橋村拆遷改造總不太好,對大家來說是雙輸的行為,這樣行不行?郭公子目前手上有筆錢閑置著,想找地方進行投資。”

  “既然陳會長要搞城中村拆遷改造,想必用錢的地方很多。陳會長可以想想辦法,讓郭公子的這筆錢產生效益。”

  陳西峰聽明白了,張誌承要讓郭傑原先沒賺的錢,通過這次放貸賺回來,於是便開口問道:“郭公子想出借多少資金?”

  張誌承回應道:“陳會長,郭公子想出借10億元,月息1分,借期1年。”

  我靠,10億元本金1年利息就要1.2億元,簡直是搶錢。

  怪不得郭傑不願意從事其它行業,主要是這個錢來的實在太快了。

  陳西峰還知道,象這樣的借款,張誌承應該先扣除了1年的利息,也就是說,雖然張誌承代郭傑放款10億,可是陳西峰實際到賬隻有8.8億元。

  張誌承又解釋道:“陳會長,郭公子的籌資能力還是不錯的,本來他想出借20億元,借期2年。”

  “主要是這幾年實業難做,我們又不內行,象投資廠房這樣簡單易操作的行為都賺不到錢,為此郭公子還是堅持放貸生意。”

  “郭公子是看在潘公子的麵子上,又考慮到與陳會長是初次合作,雙方都要表示誠意。”

  陳西峰明白張誌承其實上是顧忌於自己的能量與地位,不敢獅子大開口,但郭傑又不完全害怕陳西峰,於是借這個機會當然要敲一筆錢。

  雖然,陳西峰目前根本不缺錢,拆遷改造高橋村不需要借款,就算要借款,自己也可以讓天寧市商業銀行進行放貸,利息要低的多。

  隻是,如果不同意張誌承的提議,這些廠房的拆遷工作便會停滯,就會影響到高橋村整體改造,而這項工程延遲,不僅不能向天寧市一把手交差,而且也會影響天一會的名譽。

  如果同意張誌承的這項提議,雖然陳西峰支付了1.2億元,但事情可以解決了。

  對於張誌承和郭傑來說,拆遷這些廠房可以得到正常標準的補償,再加上1.2億元的借款利息,就算是有足夠的利潤了。

  對於陳西峰來說,按期完成拆遷改造任務,便大功告成了。

  況且這樣的交易是私下進行的,在明麵上,董康樂沒有收到額外的補償款,其它企業和居民也不會多說。

  陳西峰知道在有時候需要進行妥協,有時候需要進行退讓,現在達成這樣的措施,算是最好的方案了。

  他現在還沒有在官方強有力的背景和人脈,隻要不是太過份,他還不想與郭傑和張誌承撕破臉。

  此事解決後,過了二天,陳西峰接到歐陽如玉的電話,請他務必來她所居住的地方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