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互相利用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11-06 04:10      字數:2106
  “千萬別誤會,我雖然是個潁州守備,可我今天過來不是為你主持公道的,你兒子死得冤不冤其實我壓根就不想管。”李煥對著王守紀冷冰冰的說道。

  王守紀聽到這話差點氣到吐血,這叫什麽話,當官的不為民做主,那你跑到自己麵前說這麽一大堆幹嘛?沒事找樂子玩呢?

  “我說了我都認命,你們這些當官的還想怎麽?”王守紀一臉悲憤地發泄道。

  在王守紀看來,自己都已經家破人亡了,這些當官的還不放過自己,這還有天理嗎?

  “我就是想讓你幫個忙。”李煥壓低身子說道。

  “幫忙,幫什麽忙?”王守紀有些不明白了,李煥是官,他是民,而且還是人踩到爛泥裏的人,王守紀想不明白李煥會找他幫什麽忙。

  “我也不怕告訴你,本官乃是潁州守備,王本仁這狗東西仗著有太和知縣撐腰,竟然敢不把我放在眼裏,我早就想收拾他了,可是苦於手頭上沒證據,聽說你被他害得家破人亡,原本想借你一用,可沒想到你這人連殺子之仇都不報了,看來我這一趟算是白跑了。”李煥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李煥的話雖然難聽,可在王守紀看來這才符合道理嘛,如果李煥說要為民做主,那王守紀是一百個不相信,畢竟這個時候的好官可比青樓裏的處女還難找,官官相護才是百官的官員們的常態。

  如今李煥說是要借他王守紀的手向王本仁發難,王守紀一下子就能理解了,這不過是李煥和王本仁之間的狗咬狗,至於王守紀就是李煥手中的一根打狗棍罷了。

  這話雖然很直接很傷人,可在王守紀看來,這就是大實話,至於傷了王守仁的自尊,人王守仁都已經家破人亡了,還要個屁的自尊,隻要能給自己的兒子報仇雪恨,別說自尊,王守仁連這條老命都能豁出去。

  至於說剛才王守紀為何說自己認命了,那不過是王守紀絕望下的抱怨罷了,如果真的有機會報仇,王守紀怎麽可能會放棄這毀家殺子之仇。

  所以當李煥說出自己的訴求後,王守紀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一掃剛才的頹廢,而是一臉怒火的向李煥說道:“好,我幫你扳倒王本仁。”

  “這才像話嗎,狀子都已經寫好了,隻要你去知州衙門一趟,剩下的事我來處理。”能說服王守紀,李煥終於鬆了一口氣,對著王守紀吩咐道。

  “用不著。”王守紀冷冷回答道。

  說完王守紀轉身回屋,不過片刻功夫就從屋內拿出一份狀子,李煥接過一看,狀子上一片猩紅,原來這狀子乃是用鮮血書寫。

  “狀子我早就寫好了,原本計劃是過幾年上北京告禦狀的,如今看來北京這一趟應該不用去了。”王守紀恨恨說道。

  李煥抬頭看了一眼跟前的王守紀,一開始以為這人是個慫貨,殺子之仇都不報,可如今看來這老頭是個狠人啊,感情人不是認命了,而是想一步到位去北京告禦狀。

  “那就直接回潁州。”李煥將這帶血的狀子交還給王守紀,爾後吩咐道。

  衙門外的鼓聲一響,王守紀的狀子就被遞了進去。

  雖然李煥早就和吳世濟打過招呼,可當吳世濟真的看到這份鮮血寫就的狀子時,不禁有些動容,因為實在是太慘了。

  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草菅人命,關鍵還是劫掠的潁州百姓,這還有王法嗎?這還有法律嗎?這還把他這個潁州知州放在眼裏嗎?

  吳世濟很生氣,後果自然很嚴重,立即當堂拍板要徹查此案,給王守紀以及那些受傷的無辜百姓一個交代。

  王守紀聞言激動的在地上直磕頭,在他看來隻要吳世濟願意發話,他的這個殺子之仇總算是可以報了。

  可吳世濟剛在大堂之上義正言辭地要求徹查此案後沒多久,百裏外的太和知縣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聽到這消息後,太和知縣先是對吳世濟破口大罵,罵他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按屬地管理的原則,發生在太和縣境內的案子自然由太和知縣負責。

  所以太和知縣才敢如此縱容王本仁劫掠過路的船隻,可他是萬萬沒想到吳世濟會來這麽一手,讓潁州人到潁州衙門去報案,那吳世濟就可光明正大的插手此案。

  這的確出乎太和知縣的意外,畢竟在如今的大明官場,想盡辦法撈銀子才是主流,為百姓申冤做主這種事吃力不討好,幹起來實在沒什麽意思。

  可罵歸罵,為了避免事情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太和知縣隻能想辦法擺平此事。

  不過太和知縣的腦回路實在有些奇葩,在他看來吳世濟之所以會插手此案,無外乎是眼紅自己在潁河上的撈了這麽多銀子,想要來分一杯羹罷了。既然想清楚了原因,那這事就好辦了,花銀子擺平就是了。

  在他看來,這世上還沒有官員是花銀子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是花的銀子不夠多。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太和知縣當日就讓自己的師爺跑一趟潁州,向吳世濟開出自己的條件,隻要肯放他一馬,太和知縣願意奉上白銀一萬兩以及每月一千兩的分紅,如果還不滿意,後續的價錢可以再商量。

  看到那白花花的銀子,吳世濟竟然真的有些心動了,太和知縣開出的條件可不是一筆小錢,足以讓吳世濟改變自己的立場。

  畢竟大家都在官場上混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如今為了幾個普通百姓得罪太和知縣實在有些劃不來,這事傳出去,那官場之上的同僚們怎麽看待吳世濟。

  在一個全是瘋子的時代,稍微正常點就可能顯得格格不入,吳世濟如果對此事深究下去,很可能引起官場同僚們的孤立,作為舉人出身的吳世濟本就有些天生不足,腰杆子不硬,如今再得罪了官場同僚,那以後在官場上還怎麽混。

  所以在那師爺三寸不爛之舌的分析(忽悠)下,吳世濟的立場竟然開始有些鬆動,眼見吳世濟想要改弦易轍,逼不得已的李煥隻得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