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認命了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11-06 04:10      字數:2083
  “你知道這些苦主為何不敢遞狀子嗎?”李煥想了想後問道。

  既然這些苦主有冤不敢伸,那必然有他們不得已的苦衷,如果想要說服他們,那就必須得找出這些苦衷來。

  “不知道,我都問遍了,這些人都說啊。”燕小六苦惱地回答道。

  隻要燕小六這遞狀子的話一出口,剛才還對王本仁破口大罵的苦主們紛紛閉口不言,至於原因,這些苦主就回了一句話,剛才是自己胡說八道的,壓根就沒有這麽一回事。

  李煥一聽也有些納悶了,很顯然這些苦主肯定被王本仁剝削得厲害,否則不會對王本仁有如此仇恨,可怪就怪在這些人是有苦不敢言,如今有人幫他們出頭,這些人還當起了縮頭烏龜,這就更是怪上加怪了。

  “其實事情沒那麽複雜,這些苦主之所以不敢說話,是他們覺得這事壓根就沒有勝算,就算這狀子遞上去了也於事無補,最後反被王本仁報複打擊。”徐穆之分析道。

  李煥一聽不禁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李煥想要給這些苦主主持公道,可這些苦主不知道啊,再說了,如今王本仁已經被朝廷招安,說到底王本仁如今也算是朝廷的人。

  自古以來官官相護,在老百姓看來,天下官員是一家,老百姓才是外人,如今李煥說要幫助這些老百姓主持公道,這些老百姓如何敢信。

  萬一李煥與王本仁串通一氣,那受傷的還是這些遞狀子的苦主,到那時可就不是破財免災了,那就是家破人亡了。

  所以即便這些苦主對王本仁有再大的仇恨,這些苦主也不敢把希望寄托在李煥身上,這可是牽涉到生死攸關的大事,沒有誰敢拿自己的性命去賭一個官員的良知。

  李煥聽完徐穆之的解釋,頓時有些無語,可不得不承認徐穆之分析得的確有幾分道理,如今這世道,信誰也別信官員的一張嘴,不是老百姓對官員們不抱希望,而是官員們實在太傷老百姓的心了。

  “其實這事倒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可想。”徐慕之想了想後繼續說道。

  “哦,快說。”李煥就知道徐穆之有辦法,趕緊催促道。

  “找一個最慘的苦主,最好是那種被王本仁害得家破人亡的,這種人對王本仁的仇恨最深,深到隻要有一絲機會就想報仇的。”徐穆之回答道。

  “還別說,真有這麽一個人,此人叫王守紀,本是一布販子,常年往來於潁河之上,原本生意做得挺紅火,可沒想到被王本仁弄得家破人亡,他兒子因為年輕氣盛,看不慣王本仁盤剝自家生意,竟然被王本仁誣陷為通匪收監了,王守紀為了救自己的兒子,隻能散盡家財想花錢撈自己的兒子出來。”

  “隻是讓王守紀沒想到的是,王本仁收了王守紀的銀子,卻把王守紀的兒子活活打死在獄中,王守紀看著自己兒子的屍體是欲哭無淚,悲憤之中到太和縣討要一個公道,可沒想到公道沒討到,反而討來了一頓拳腳,王守紀隻能拖著自己兒子的屍體回家安葬,可即便慘成這樣,王本仁還不放過他,在他兒子出殯的時候,王本仁派人將王守紀兒子的靈堂一把火給燒了。”燕小六憤慨地敘述道。

  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王本仁這是把人往死裏欺負,李煥聽完隻覺得胸中鬱結,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萬萬沒想到朗朗乾坤之下,竟然會有如此冤情。

  “那這王守紀就沒去上告?”李煥一臉疑惑地問道。

  “怎麽告?王本仁發了話,敢上告就弄死他的孫子,為了不讓自己絕後,王守紀隻能咽下這口氣,再說了在太和縣已經挨過一頓打了,王守紀對朝廷是徹底失望了,任憑我怎麽說都不遞狀子。”燕小六有些無語的說道。

  “他不是不想告,而是他覺得他告不倒王本仁,大人,這事恐怕得你出麵了。”徐穆之提議道。

  被人害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王守紀不想報仇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不敢是覺得沒希望扳倒王本仁,所以這個時候如果由李煥出麵,這事可能還有一絲轉機。

  “好,我親自跑一趟,帶我去見一見這王守紀,我就不信了,泥人尚有三分土性,這王守紀會對殺子之仇無動於衷。”李煥隨即起身吩咐道。

  三人說走就走,在燕小六的帶領下,李煥出城十餘裏終於來到王守紀所在的莊子。

  當李煥幾人來到王守紀的屋前時,隻見一穿著破爛夾襖的老人正坐在門前發呆。

  經燕小六指認,屋前這神情呆滯的老人正是王守紀,看的出來,在被王本仁迫害前,王守紀的家境還算殷實,畢竟王守紀身後那宅子可比普通村民的屋子氣派得多,可就是這麽一個殷實之家,轉眼間就已經家破人亡。

  “不告了,我不告了。”李煥等人還未走到跟前,王守紀就抱著腦袋一臉恐慌的說道。

  李煥見狀也是一陣愕然,沒想到這王守紀竟然被嚇到如此程度,自己還未發話,王守紀就先拒絕了。

  “破家之恨,殺子之仇,如果不報此仇,他日九泉之下你有何麵目去見你的兒子?”所謂請將不如激將,王守紀已經慘到如此地步,普通的勸說已經無濟於事,要想讓王守紀放手一搏,李煥隻能激起他心中的怒火。

  王守紀沒想到李煥一上來就揭開了他心中最慘痛的傷疤,正如徐穆之所言,但凡是個人,被迫害到這種地步,不想報仇是不可能的,所以王守紀很憤怒,憤怒到睚眥欲裂的程度。

  可悲憤對王守紀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王守紀剛想發怒,不過一眨眼的功夫,王守紀就如同那泄了氣的皮球,又回到了剛才的漠然。

  “你們走吧,這仇我不報了,我認命了。”王守紀麵如死灰回答道。

  李煥覺得自己準備的那些說辭瞬間派不上用場了,所謂哀莫大於心死,王守紀的心已死,心中連怒火的火種都沒有了,李煥自然的激將法自然不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