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疑點重重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09-17 02:39      字數:2591
  “看不出來鄧玘這老小子還真有兩下子!”燕小六看著眼前的戰場不禁有些不服氣道。

  其實燕小六說歸說,可心裏對鄧玘剛剛的表現還是挺佩服的。

  鄧玘這人雖然不咋的,可這仗打得還真不賴,硬是在闖軍的狙擊下,擊潰河對岸的闖軍後強行渡河。

  話說昨日清晨,在偵查到廬州城下的闖軍有向西往六安方向撤離的跡象後,朱大典實在忍不了了。

  在朱大典看來,我都忍你很久了,你們這幫闖賊禍害了廬州城的百姓不說,如今又要打六安城的主意,這讓朱大典如何能忍?

  當然擱以前或許朱大典忍不了也會忍,可今時不同往日了,在李煥的神助攻下,鄧玘已經答應出兵,朱大典如今有人有槍那腰杆子就硬,既然腰杆子很硬那就無須再忍。

  朱大典一邊派輕騎速速通知沿途州縣,讓他們緊閉城門做好迎敵準備,一邊和鄧玘帶兵追了上去,一定要找回場子。

  雙方的第一次接觸發生在廬州城外二十裏的淠河岸邊,張獻忠的部隊在渡過淠河後,特意留下一支兩千餘人的隊伍,打算依靠地形優勢阻止官軍渡河。

  可鄧玘打了這麽多年仗,這點軍事素養還是有的,見此情形絲毫不慌,一麵派人正麵強攻,吸引河岸對麵闖軍的注意力,一麵派人從下遊渡河,爾後兩路夾擊,立即大破賊軍。

  當然燕小六酸歸酸,可心裏也不得不承認鄧玘這一仗打得的確漂亮,在如此劣勢的地形下,鄧玘還能打出如此漂亮的渡河戰,鄧玘手裏還是有點東西的。

  至於李煥和燕小六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裏,還得從前幾日的辭行說起,話說李煥交割完糧食後就準備回鳳陽去,可朱大典為了感謝李煥的神助攻,特意將李煥給留了下來。

  因為馬上要對闖軍用兵了,在朱大典看來,隻要鄧玘願意搭把手,朱大典不說完全擊潰廬州城下這股闖軍,可趁著他們撤退的時候咬上一口還是沒問題的,到時候朝廷裏麵的打點一下,這軍功不就來了嘛。

  所以朱大典留下李煥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借機讓李煥刷一波軍功。

  對李煥而言,這白撿的軍功不要白不要,反正又不要自己上戰場。

  不過即便是刷軍功,那李煥也得師出有名,所以朱大典給了李煥一個工兵大隊長的差事,專門給大軍修橋鋪路,運送糧草。

  就拿眼前這一波來說,鄧玘擊潰狙擊的闖軍後,李煥要做的就是搭建浮橋,讓後續的大部隊跟上。

  對於李煥手下這支護糧軍來說,既不用上前線殺敵,又可以拿軍功,天底下再沒有這樣的便宜事了,至於說搭建浮橋,運輸糧草,這活雖然辛苦,可與上戰場搏命來說,那太簡單了。

  “少說這有的沒的,趕緊幹活。”見燕小六依舊意難平,李煥沒好氣地說道。

  得,見李煥發火,燕小六也隻能乖乖閉嘴,趕緊催著手下抓緊固定漁船修建浮橋。

  浮橋搭建完畢後,李煥第一個跳上去試一試,踩著浮橋來到淠河對岸後,李煥發現了一絲異常,心裏不禁有一絲疑問,眼前這情形可一點不像是剛剛發生一場大戰的樣子。

  要知道闖軍占著地利,官兵要想過河必須得經過一番苦戰才是,不說流血漂杵,至少這地上得滿是血汙才是,可李煥到了對岸之後發現,地上有些過於幹淨了。

  要知道李煥剛剛接到的消息是鄧玘率軍大破賊軍,殺敵無數,雖然大明朝這些軍工裏頭的注水量堪比菜市場的牛肉,可眼下這情形這都不算注水,這算是牛肉湯了。

  “去問問剛才這渡河戰到底怎麽一回事。”看著樣子李煥總覺得這裏頭有貓膩,雖然明白即便查清楚了是鄧玘虛報軍功也沒辦法拿他問責,可李煥這人就是這樣,萬事不想就這麽稀裏糊塗的混過去。

  燕小六對這沒頭沒腦的問題有些無語,不過既然李煥有吩咐,他也隻能照辦就是。

  一番搭訕下來,燕小六打聽清楚後立即向李煥複命,原來這場渡河戰確實沒有鄧玘描述的那般慘烈。

  官兵一開始的渡河是有些不順,再加上河對岸的闖軍抵抗較為激烈,鄧玘的部隊在渡河之初確實損失了一些人手。

  等到鄧玘及時做出調整後,對岸賊軍的士氣仿佛瞬間瓦解了,稍作抵抗就迅速地撤離了戰場。

  不管怎麽樣,官兵總算是渡河了,作為一軍之主的鄧玘自然不會說官兵能渡河是因為賊軍太菜,而隻會說是因為官兵夠拚命,要不然這軍功如何能下來?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場普普通通的渡河戰在鄧玘的匯報中成了一場大破賊軍的大捷。

  李煥聽完隻能無奈的搖搖頭,這事即便知道了也沒辦法追究,跟朱大典反應?讓朱大典主持公道?

  朱大典連鄧玘禍害百姓的事都能忍,更何況這事,如今朱大典可是急需一場大捷來證明自己的剿匪成果,鄧玘這做法正是深合他意。

  如果李煥這個時候拿虛報軍功一事去向朱大典反應,那最後就隻能是自討沒趣。

  想明白了其中關節後,李煥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事恐怕就這樣過去了。

  “我問的時候這幫人還在吹呢,說他們差點就把對方領頭的那位將軍給生擒了,還說這次敵軍主帥乃是張獻忠的二兒子,如果真抓住了這張獻忠的兒子,那至少得連升三級……”燕小六絮絮叨叨地將打探的消息轉述給李煥。

  聽得出來,燕小六不僅鄙視這事更鄙視鄧玘這人,話裏話外都透著一股嫌棄。

  李煥也就聽個了,可當他聽到張獻忠的二兒子時,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如果記憶不差的話,張獻忠的二兒子就是李定國,這名字在明末曆史中可是太精彩了,精彩到數百年後,雲南人依舊視李定國為忠義的榜樣。

  隻是在李煥的記憶中,這李定國打仗的水平那是堪比嶽飛徐達般的存在啊,怎麽自己第一次在戰場上碰到他,他就打了這麽大一場敗仗,這和記憶中的那位名將有點不一樣啊。

  “你確定他們說的是張獻忠的二兒子?”李煥再一次確認道。

  “這有啥可聽錯的,他們都說和人照過麵了,就一點把人給擒下馬來。”

  李煥聽完不禁陷入沉思,這一連串事情加起來總讓李煥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

  難不成李定國這名將也是摻了水的水貨?要不然以數千兵力守不住一個渡口,這名將也太寒磣了不是。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這是一個圈套,李定國專門為官軍設下的圈套,就等著官軍往裏鑽呢。

  一想到這裏李煥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要知道鄧玘的首戰告捷讓所有官軍隊伍士氣大振,朱大典已經和鄧玘一道帶著大軍繼續往前追擊。

  如果不幸被李煥給猜中了,那官軍的損失可就大了。

  可關鍵是即便李煥出言提醒,朱大典也不可能聽他的,恐怕還會治他一個擾亂軍心之罪。

  “六子,這浮橋就留著。”冷靜下來的李煥馬上對燕小六吩咐道。

  正常來說等到大部隊過河之後,李煥派人修建的這條浮橋得全部拆除,可李煥經過一番思量後,要求燕小六繼續保留這條浮橋。

  “留著?留著幹嘛?大軍都過河了,難不成這大軍還能走回頭不成?”燕小六一臉疑惑地問道。

  “廢什麽話,讓你留著就好好留著,不僅浮橋要留著,還得派人值守。”李煥最後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