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準備開溜了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09-17 02:39      字數:2143
  轅門口的鬧劇就在雙方妥協中落下帷幕,鄧玘答應出兵以換取朱大典的通融,至於那些被禍害的百姓,那隻能怪他們自己運氣不好了。

  對於這個結果,李煥是早有心理準備,自古官官相護,朱大典不會真為幾個普通百姓就去得罪堂堂統兵大將。

  真要是鬧大了,朱大典也落得沒趣,如今能利用這個事情撈點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有了李煥帶來的這批糧食,再加上鄧玘已經答應出兵,朱大典頓時覺得自己的腰杆子很硬,既然自己的腰杆子很硬,那自然就想試一試到底有多硬。

  張獻忠的大軍在廬州依舊等待了近十天,這十天裏張獻忠雖然沒能攻陷廬州城,可將廬州城周邊的區域掃了個幹幹淨淨。

  鳳陽突圍的時候,為了同時騙過朝廷和李自成,張獻忠的大軍並沒有攜帶多少糧草,到了廬州城下時急需補充一波,沒想到廬州城真是一塊硬骨頭,張獻忠帶著大軍猛攻了多日都沒能拿下廬州城。

  如果朱大典這個時候能鼓起勇氣和張獻忠硬剛一波,那張獻忠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可惜朱大典未能及時抓住這個機會。

  等到張獻忠調轉兵鋒開始在廬州城周邊區域劫掠時,朱大典再想動手已經晚了,最後隻能在廬州城下開始僵持。

  在廬州城下拖了十餘日,張獻忠的大軍已經補給完畢,接下來該考慮撤退的事宜了。

  雖然心中對撤退的路線已經有了初步打算,不過張獻忠還是打算聽聽幾個義子的意見,特別是大兒子孫可望和二兒子李定國,張獻忠對此二人的意見還是特別尊重的,當即讓人請了孫可望和李定國二人到自己帳中議事。

  不消片刻,二人就隨著親兵來到張獻忠的大帳當中,二人常年在軍中,對於張獻忠請他二人過來的目的已經猜到了幾分。

  “這鬼天氣又濕又冷,喝口熱酒暖暖身子。”張獻忠見二人過來,趕緊對二人吩咐道。

  這二人也不含糊,端起大碗就連幹了幾碗熱酒,熱酒一下肚,渾身上下立即暖和起來,猶如蒸籠一般冒著熱氣。

  “讓你們二人過來沒別的事,這廬州城再呆下去也沒什麽意思,倒不如早些撤離,你們兩個有什麽好的意見沒有?”張獻忠不等二人放下酒碗就立即問道。

  “咱們必須要回北方,江南雖富可終非久留之地,留在此地咱們隻能被活活困死。”孫可望見張獻忠發問,立即搶先發言道。

  “老二,你覺得呢?”張獻忠聽聞不置可否,繼續對李定國問道。

  “我讚成大哥的意見,而且要盡快,趁著朝廷大軍還未合圍,咱們必須得跳出去。”李定國立即附和道。

  張獻忠聞言立即點了點頭,別看闖軍這段時間在整個兩淮所向披靡,很少有州縣能擋住張獻忠的兵鋒,可打著打著張獻忠發現了一些區別。

  在北方,特別是河南陝甘等重災區,老百姓見著闖軍非但不跑而且是主動加入,幫著闖軍去攻打城池,想的就是破城之後撈口飯吃。

  可在兩淮完全不同,百姓們非但不幫忙反而幫著官軍抵抗闖軍,雖然很多時候於事無補,可明顯看的出來,老百姓是站在官府那一頭的。

  闖軍攻破城池之後,為了收買人心給百姓們發些糧食,但百姓們吃完糧食後並不會跟著闖軍走,即便闖軍最後強行帶著這些百姓上路,可一到半夜這些百姓就立馬開溜。

  所以闖軍在整個兩淮是越打人數越少,越打處境越艱難,孫可望和李定國常年在軍中帶兵,對於這種差別感觸太深了。

  對於自己兩個兒子的表現,張獻忠還是挺滿意的,當即繼續問道:“那咱們要撤,撤往哪裏又從哪裏撤,你們想好了沒有?”

  還是孫可望先發言,孫可望立即說道:“要撤就撤往河南,河南一馬平川,隻要咱們進了河南,那就猶如蛟龍入海,官兵再想堵咱們可就沒這麽容易了。”

  張獻忠聽聞不禁點了點頭,孫可望雖然性子急躁了一些,可見識卻不差。

  其實闖軍此次下兩淮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在河南活不下去了到兩淮搶錢搶糧,可沒想到的是這一趟行動會如此順利,竟然把大明中都鳳陽給拿下了。

  行動如此順利讓闖軍當中有些將領不禁飄飄然起來,感覺大明朝廷已經日落西山,根本沒辦法把大家夥怎麽樣。

  可跟朝廷打了十幾年交道的張獻忠很清楚,此次行動如此順利壓根就是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一旦朝廷反應過來,就闖軍眼下的實力根本沒辦法阻擋,所以眼下最好的出路就是回河南。

  “至於回河南的路線,我建議離開廬州之後先下六安,接著貼著大別山一路北上,六安之後是固始,固始之後是光山,最後是汝寧,隻要過了汝寧,咱們就算安全了,這一趟下來不過五六百裏,隻要咱們快馬加鞭,不過半個月就能重入河南。”孫可望一臉自信的說道。

  孫可望說完見張獻忠暗自點頭不禁甚是得意,可當他看到一旁的李定國眉頭緊鎖,滿臉憂慮的樣子,這心裏頓時有些惱火。

  張獻忠名下有四個義子,可艾能奇和李文秀二人雖然作戰勇猛,但胸中謀略有限,隻可為將不可為帥。

  可孫可望和李定國二人不同,這二人可是真正的帥才,不僅仗打的漂亮,在政務方麵也是一把好手,張獻忠能打下偌大的局麵,與這兩位幹兒子能力出眾有非常大的聯係。

  這二人可謂張獻忠的左膀右臂,本該金誠合作的二人最近一段時間卻發生了一點小小的齟齬。

  至於原因嘛也很簡單,那就是老二李定國總比老大孫可望強那麽一點點,每次議事李定國的想法總是能出人意料,別出心裁,這讓老大孫可望很不服氣。

  就比如眼下這撤退的路線問題,孫可望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方案,張獻忠對這個方案不說多支持,可最起碼沒有出言反對,而李定國在一旁又是皺眉又是憂慮,這是什麽意思?

  “二弟,可是有更好的路線,不妨說出來大家參詳參詳。”孫可望故作輕鬆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