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唇槍舌劍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09-17 02:39      字數:2135
  張雲鵬倒也敢作敢當,承認是他主動找李煥的麻煩,當然理由嘛就是李煥無緣無故傷了他手下弟兄,他這個當大哥的自然要為自己的弟兄討回這個公道。

  啪的一聲,鄧玘對著張雲鵬又是一鞭子,爾後教訓道:“沒用的東西,淨給我丟人現眼。”

  打完這一鞭子,鄧玘這才向朱大典說道:“大人,這狗東西在戰場上野慣了,下手也沒個輕重,還望大人見諒,回去之後我一定好好教訓他。”

  鄧玘這鞭子雖然打得狠,可話裏話外的意思卻很明白,張雲鵬我自會帶回去教訓,就不勞你朱大典操心了。

  要知道張雲鵬在軍中私自鬥毆,還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了朱大典身旁的親兵,這罪責真要追起來,張雲鵬這腦袋能不能保得住都兩說。

  如今鄧玘用一鞭子就將這事揭過去了,這哪裏是處罰,分明就是包庇,而且還讓朱大典無話可說,畢竟我都說了會好好教訓他了,你朱大典不會這點麵子都不給吧?

  一旁的朱大典被這話噎得說不出話來,當然朱大典之所以敢說這個話,除了本人習慣了囂張跋扈外,其實更多的是本身有這個實力。

  鄧玘不僅對朱大典一人如此,對其他文官同樣如此,他心裏很清楚,朝廷要想解決闖賊必須得靠他這樣的軍頭,這事即便鬧到朝廷那裏去,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至於朱大典,自然也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親兵來得罪鄧玘這個總兵。

  朱大典的沉默不語更是助長了鄧玘的囂張氣焰,張雲鵬挨了一鞭子後老老實實的回到鄧玘身後,可鄧玘依舊不滿意,畢竟在他看來,自己今天丟這麽大的臉,完全是李煥不懂規矩導致的。

  “李大人是吧,我的人不懂規矩我自然會調教,還輪不到你李大人來插手,李大人這麽做手伸得未免太長了一些吧?”鄧玘對李煥質問道。

  朱大典的沉默在李煥看來就是無形的縱容,李煥本就非常不樂意了,沒想到鄧玘這個時候還要追究李煥的責任,這讓李煥實在忍無可忍。

  “鄧大帥錯了,這裏沒有你的人也沒有我的人,隻有朝廷的人,隻有皇上的人。”李煥針鋒相對地回了一句。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鄧玘敢說這些士卒是你的人,難不成你鄧玘想預謀不軌?

  李煥這一頂大帽子扣上去,直接讓鄧玘無話可說,這可是上綱上線的事情,稍不留神就足以讓他身敗名裂,即便鄧玘再跋扈,可也不敢在如此大庭廣眾之下說那些犯忌諱的話。

  這下輪到鄧玘鬱悶了,如此大庭廣眾之下,還真就不得不服這個軟,當即解釋道:“皇上讓我領軍就是把這支軍隊交到我手裏,既然這支軍隊歸我管轄那我自然要替皇上管好這些人,唯有如此方才不負皇上對我的器重。”

  “好,既然鄧帥說你隻是替皇上管好這些人,那這些人犯了錯自然是有國法處置,鄧帥如此處置未免太不把皇上和朝廷放在眼裏了吧?”李煥立即反問道。

  “我軍中自有監軍和主薄,如何處置他們比你李大人更清楚,倒是你無緣無故地打傷我軍中將士,今日若是不給我一個說法,我定不會善罷甘休,即便當著朱大人的麵我也要替我軍中將士討回這個公道。”鄧玘豈會被李煥這三兩句話困住手腳,立即反客為主,對李煥質問道。

  “鄧將軍,你剛才說你的屬下犯錯了你帶回去處置,可李大人是我的屬下,你說定不會善罷甘休,太過了吧?”朱大典見鄧玘已經動了真怒,怕情急之下真把李煥給結果了,當下立即攔了一句。

  李煥見朱大典出言幫自己一把倒也意外,立即向朱大典拱手說道:“大人,既然朱大人想要一個說法,那我就給他一個說法,到時候還望朱大人秉公辦理。”

  說完之後,李煥對著鄧玘繼續道:“鄧帥可以問一問你手下那幾個渣滓,到底幹了什麽事。”

  “我們就是在外征糧罷了。”在鄧玘的目光逼視下,那幾個軍漢隻能回答道。

  “哈哈,征糧?這幾個渣滓借著征糧的名義在外荼毒百姓,不僅向百姓盤剝錢糧,還向百姓強征民女,如果是奉了你鄧大帥的命令,那我倒想問問,你鄧大帥是否要給那些無辜的百姓一個公道?”李煥聞言當即厲聲質問道。

  李煥的一番言辭讓鄧玘啞然無語,劫掠百姓這事本就是軍中陋規,大軍在外若是糧草不濟,大多數軍隊都會選擇從百姓手裏強征糧草。

  可關鍵是朱大典當日為了請鄧玘過來搭把手,已經給了他們足額的糧草,一來讓鄧玘真的出力,二來也是怕鄧玘的軍隊禍害當地百姓。

  要知道鄧玘是搶一把就走,可朱大典不同,朱大典新官上任,少說也得在這江北待上幾年,若是一上台就把當地百姓給禍害了,那朱大典以後還怎麽在這混了?

  “鄧帥若是怕我口說無憑,我這裏有這夥人錄下的口供,大人請過目。”李煥掏出那一遝早就錄好的口供,立即交給朱大典。

  “混賬東西,敢亂我軍法,帶下去軍法從事。”鄧玘不會傻到真去看李煥手裏的那一遝口供,一怒之下對著自己的親兵吩咐道。

  強征糧草被人抓住教訓一頓就已經夠丟人的了,關鍵是還錄下了口供,這簡直丟人丟到家了。

  如果僅僅是丟人還是小事,可如果這事被傳出去,那鄧玘這個縱兵劫掠的罪名可就脫不了了。

  親兵們聽到鄧玘吩咐,立即拖著那十幾個軍漢來到路旁,抽出腰刀直接將他們梟首示眾。

  鄧玘的狠辣著實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膽寒,轉眼間十幾個人頭就已落地,這份決絕倒也像極了他在戰場上的作風。

  最讓李煥意外的反而是朱大典,在接到李煥的口供之後,朱大典並沒有趁機發難,反而是和鄧玘來了一筆PY交易。

  在鄧玘答應出兵剿匪的承諾下,朱大典表示這純粹是一場誤會,雙方回到帳中把酒言歡,絲毫沒把剛才的事情放在心上。

  至於那些無辜的百姓,又有誰會記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