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就想開開眼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08-22 01:59      字數:2160
  所謂政治就是團結大多數,作為大明頂級官僚的楊一鵬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為了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楊一鵬將收複鳳陽的功勞來了個雨露均沾,凡是到場的官員都有份,這其中甚至含有吳世濟這個二五仔,不得不說楊一鵬這招玩得確實溜。

  功勞單一拿出來,在場的大小官員們個個不說話了,收複鳳陽這可是天大的功勞,隻要在官場混得,誰都知道一旦自己的名字上了這份名單那意味著什麽。

  大家夥在這官場起早貪黑圖個啥?就是圖個升官發財榮華富貴,如今這麽一個天大的機緣擺在自己麵前,隻要不是傻子,誰都不會去當這個攪局之人。

  甚至可以說誰敢壞了這樁好事,誰就是整個鳳陽官場大小官員的敵人。

  楊一鵬一見眾人的模樣就知道這事已經成了七八成,當下心中大定。

  隻是楊一鵬心中大定,可一旁的朱大典心中氣得隻想罵娘,他不辭辛苦風塵仆仆地趕到鳳陽,可不是轉一圈就回去的,而是想留在鳳陽取而代之。

  可沒想到絕境中的楊一鵬竟然來了這一招,這讓朱大典一時有些招架不住,可開弓沒有回頭箭,反正雙方都已經撕破臉了,索性就把這事挑明了說。

  不過朱大典雖然敢得罪楊一鵬,可不敢得罪整個淮北官場,要不然即便最後他搶了楊一鵬的位置,那朱大典也在淮北官場混不下去,為了盡量減小打擊麵,朱大典隻把矛頭對準楊一鵬。

  “下官覺得報捷一事是否可以緩一緩,畢竟闖賊依舊在淮北肆虐,可否等我們擊潰闖軍主力,捉拿賊酋後再一並向皇上報捷。”朱大典旗幟鮮明地反駁道。

  朱大典的意思很明確,我提議並不是想否定大家夥的功勞,隻不過想緩一緩,等抓到幾個反賊一起再一並向崇禎皇帝匯報,這樣大家夥的功勞非但沒有減小,如果能有所斬獲,那隻會更能討崇禎皇帝的歡心。

  一幹官員一聽還真是這麽一個道理,畢竟收複鳳陽這事確實有些名不副實,如果能斬獲一些闖賊,哪怕多殺些流民也算軍功,到時候一並報上去,這不是更加長臉嘛。

  朱大典話一說完,在場的官員們紛紛交頭接耳地攀談起來,完全沒有了剛才的那股團結一致。

  楊一鵬見大好局麵被朱大典的幾句話給攪了支離破碎,心中頓時有些窩火,若擱往日楊一鵬還可拿官職壓一壓,可如今人朱大典擺明了就是來搶班奪權的,楊一鵬這個總督的權威性著實堪憂。

  不得已,楊一鵬隻能搬出遠在北京的內閣首輔溫體仁和次輔王應熊,說是奉了他二人的命令,要把收複鳳陽的捷報速速報到內閣去。

  有了這兩位大佬的加持,一幹官員立即停止了議論,形勢似乎又回到了楊一鵬這邊。

  一旁的朱大典也有些氣餒,眼看就要把楊一鵬給閉上絕境了,沒想到楊一鵬竟然求助場外觀眾,而且還是內閣首輔這樣的大佬,有這二人出麵,哪個不開眼的敢齜牙。

  眼見現場局勢有些不利,李煥趕緊推了推身旁的吳世濟,提醒他道:“恩師,秋後算賬。”

  作為第一個反水的吳世濟,雖然這次楊一鵬一視同仁,可誰都知道,隻要楊一鵬熬過眼前的難關,二五仔吳世濟在淮北官場算是混到頭了,所以為了日後的美好生活,李煥不得不讓吳世濟出這個頭。

  既然已經把注壓到了朱大典身上,那無論如何也得幫朱大典贏下這一局。

  可一旁的吳世濟也很無奈,事情都到這份上了,我說不說話還有區別嘛?說了不過是得罪的狠一些,以後被整的也慘一些。

  “無能為力。”吳世濟對著李煥搖了搖頭後輕輕說道。

  眼見吳世濟如此不濟事,李煥真的是無語,看來最後隻能他來出這個頭了。

  “楊大人,不是咱們大家夥不相信你啊,不過你說內閣首輔有命,可否讓大家夥開開眼啊,畢竟口說無憑不是。”李煥越過人群向楊一鵬提問道。

  “放肆,這裏哪裏有你說話的份,來人,給我將這人叉出去重打二十大板。”楊一鵬被李煥問到了痛處,再一看李煥的官職,原來是個九品武官,這樣的芝麻小官以前在自己麵前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如今膽敢在自己麵前大放厥詞,這讓楊一鵬頓時勃然大怒,有些失態的大吼道。

  “楊大人此言差矣,我倒覺得這人說得沒錯,既然內閣有令,那就把正式的文書給大家夥看看嘛。”朱大典看到楊一鵬如此失態,頓時有些意外,畢竟當官能當到他們這種級別,心態早就修煉得爐火純青,哪裏會因為區區這樣幾句話給整失態了。

  楊一鵬被朱大典給抓住機會打了個反擊,頓時有些說不出話來。

  內閣扣押地方大員奏折本就違反規矩,即便內閣首輔也隻敢偷偷摸摸地幹。

  如果內閣這個時候發一個速速核查鳳陽失守一事的通知,必然會搞得這事天下皆知,到時候想瞞都瞞不住。

  為了避人耳目,溫體仁隻能先以口頭通知,讓楊一鵬這邊速速上收複鳳陽的捷報,然後溫體仁估摸著捷報到達北京的時間來辦理核查鳳陽失守的文書。

  等到楊一鵬的捷報一到北京,而溫體仁這邊的核查文書也差不多同步下來。

  如此一來即便百官知道了鳳陽被焚的情況那也沒多大關係,畢竟楊一鵬的捷報都已經到了。

  溫體仁剛好可以拿著這捷報堵住百官的口水,當然還要繼續忽悠宮內的崇禎皇帝。

  如今朱大典這個時候問楊一鵬要正式的文書,楊一鵬能拿得出來就有鬼了,不過楊一鵬還是嘴硬的說道,雖然沒有正式文書,可內閣已經給了口信了,正式的文書正在路上,馬上就要到鳳陽了。

  一幹官員聽完不禁一陣嘩然,鳳陽被焚的事情乃是天大的簍子,如果沒有正式的文書,這個時候誰敢把捷報遞上去,萬一惹了內閣甚至崇禎皇帝的不高興,那不完犢子了。

  畢竟勝負不重要,是否是捷報也不重要,領導的想法才是最重要,可如今楊一鵬僅僅憑幾句話就想讓大家夥冒這個險,這讓一幹官員不禁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