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7-14 18:02      字數:11297
  網 ,大唐不良人</a>最新章節!

  ??鹹亨二年,太子李弘奉命監國,皇後武媚輔政。

  ??時值關中大旱,饑民四起。

  ??李弘巡視關中,卻發現關中的唐軍軍糧殆盡,皆以榆皮、蓬實來充饑。

  ??簡直駭人聽聞。

  ??“糧食呢?

  ??糧庫大開。

  ??李弘看著空蕩蕩的糧倉,眼前一黑,險些摔倒在地。

  ??幸得身邊一群內侍扶住。

  ??“殿下!殿下還請保重身體。

  ??一旁的太監王義慈慌忙道。

  ??他可是清楚,眼前的這位太子爺,身子骨有多弱。

  ??早年患有肺病,險些不治。

  ??後來經過孫老仙翁的調治,這幾年方有了些起色。

  ??但也比常人要弱一些。

  ??要是在這裏病倒了,他們這些太子府上的內侍,隻怕人頭不保。

  ??李弘如今年方十八歲,身材削瘦,弱不禁風。

  ??穿著寬大的太子華袍,站在人群中,宛如鶴立雞群。

  ??遠處一堆瘦骨伶仃,餓得麵有菜色,臉頰深陷的唐兵士卒們,紛紛拄著拐杖,眼露渴望,可憐巴巴的圍在外圈,向太子和糧倉方向望過來。

  ??那是他們唯一生的希望。

  ??連府兵都如此。

  ??更不要提關中老幼婦孺。

  ??早已餓殍遍地。

  ??李弘眼窩微陷,眼下有連日未睡好留下的黑眼圈。

  ??他精神疲倦,但眼神仍然明亮。

  ??一雙拳頭死死握著,指甲深嵌入掌肉裏。

  ??熟悉他的王義慈知道,太子動怒了。

  ??太子向來神色平和,予人一種淳厚君子,溫潤如玉之感。

  ??但這一刻,麵對關中災情,麵對空得可以跑老鼠的庫藏,太子罕見的發怒了。

  ??“糧食去哪了?

  ??李弘的聲音依然如平時一樣溫和。

  ??這個時候越正常,也就越不正常。

  ??王義慈心驚膽顫的看一眼太子,再看一眼跪在糧倉前的守庫官吏。

  ??數十名庫官烏泱泱跪了一大片。

  ??“誰能告訴我,糧食去哪了?

  ??李弘略微提高了聲音。

  ??語氣不見起伏。

  ??但握著腰間佩刀的手,指節已現白。

  ??糧庫官頭顱埋得更低。

  ??以頭觸地。

  ??活像是把腦袋紮進土裏的鴕鳥,屁股高高撅起,身子瑟瑟發抖。

  ??他當然清楚,糧食去哪了。

  ??可他不敢說,不說,最多不過一死。

  ??說了,全家老幼沒一個能活。

  ??汗水從糧官的臉頰不斷流淌,在幹涸發裂的黃土上,浸出一大片濕痕。

  ??身後的一官小吏中,突然有一小吏揚頭道:“太子殿下,臣下,小吏知道庫糧下落,還請太子赦小人之罪,護小人周全,我……

  ??噗哧!

  ??身邊一名跪伏在地的絡腮胡子官吏,突然撲上來,抽出隨身障刀,狠狠一刀紮進小吏心口。

  ??“攔住他!

  ??李弘失聲大叫。

  ??在這一刻,聲音因憤怒和恐懼而變得尖銳。

  ??跟隨太子身後的太子親軍,一聲大喝,一擁而上。

  ??將那殺人的官吏死死按住。

  ??絡腮胡子的臉頰,摩擦著地上的沙礫,劃出道道血口。

  ??但方才要說話的小吏,胸襟被血染透,四肢不斷抽搐,口裏湧著血沫子。

  ??眼見是不能活了。

  ??空氣裏汗味混合著一股濃重血腥味。

  ??不知為何,李弘感覺自己的胃在抽搐。

  ??他用手捂著嘴,喉嚨一陣蠕動。

  ??險些嘔吐出來。

  ??“查!

  ??手掌捂著嘴,發出含混的聲音。

  ??“一查到底!

  ??……

  ??原本長安糧庫應該屯有足支一年的糧草,如今不翼而飛。

  ??負責庫藏的官吏,拒不交代糧食去了哪裏,甚至當著太子的麵,刺殺同僚。

  ??太子,國之儲君,如今的監國。

  ??竟然隱隱被排斥在一種力量之外,看不清這水有多深。

  ??而長安、關中,各大糧商屯積居奇,糧價一日數漲。

  ??生民苦不堪言。

  ??李弘不敢相信,也無法置信。

  ??記憶裏,大唐是強大的,富饒的。

  ??一切都是美好的。

  ??大唐,那傳說中光耀萬年,如此偉大的帝國。

  ??在帝國的首都,卻發生此等駭人聽聞之事。

  ??府兵。

  ??大唐的府兵被迫以樹皮充饑。

  ??李弘去軍營看過。

  ??那簡直是人間地獄一般。

  ??無數餓得腫脹的兵卒,就那樣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還有活活餓死的,化為骷髏白骨,與泥土一同腐爛。

  ??無數蒼蠅蛆蟲圍繞。

  ??死得無聲無息。

  ??毫無尊嚴。

  ??為什麽?

  ??為什麽大唐會變成這樣!

  ??到底哪裏出了錯!

  ??誰能告訴我這一切是為何?

  ??足有兩個月,太子在關中奔走。

  ??不斷下旨,向各方調集糧草,但收效甚微。

  ??隻有洛陽那邊,經過洛水調來數船糧食。

  ??但麵對關中饑民,仍是杯水車薪。

  ??隻能熬以稀粥,設立粥鋪,勉強吊著人命。

  ??李弘終於到了崩潰邊緣,騎著快馬奔赴洛陽。

  ??洛陽紫微宮。

  ??太子李弘在內侍的指引下,邁著沉重而虛弱的步子,向深宮一步步走去。

  ??他的臉色更差了。

  ??比之前的青白,現在更是一種營養不良的煞白。

  ??關中缺糧,就連太子,每日也隻能以粥裹腹。

  ??身邊的內侍,也一個個餓得跟鬼一樣。

  ??“兒臣,參見母後。

  ??李弘終於看到大殿中的母親。

  ??正如多年前一樣,武媚娘端坐於桌案前,正批閱著奏折。

  ??她身披明黃的衣袍,若不仔細看,幾乎會以為那是大唐皇帝。

  ??一抬頭,眉心一點丹朱,兩眼明如秋水。

  ??明豔得不可方物。

  ??沉重的政務,不但沒有熬幹武媚娘,反而令她像是充滿露珠的花朵,越發豔麗起來。

  ??不得不承認。

  ??有些人就是天賦,天生的政治生物。

  ??越是執掌權力,就越是年輕,精力旺盛。

  ??武媚娘正是這種人。

  ??這一點上,縱是太宗和李治,都比不上。

  ??“母後!

  ??一見到武媚娘,李弘眼裏的淚水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

  ??連日來的辛酸、恐懼、孤獨、委屈,隨著淚水一同湧出。

  ??“弘兒,怎麽了?來,過來讓母後看看。

  ??武媚娘詫異的停下筆,向李弘招了招手。

  ??“母後……

  ??一向守禮的太子,此刻忘記了平日大儒們的教導,忘記了身為太子的禮儀。

  ??他提著衣裾,幾乎是飛奔到武媚娘身邊,跪在她的腳下,抱著她哀哀哭泣:“母後,死了,死了好多人,兒臣……兒臣好害怕……

  ??武媚娘起先還保持著耐心,待聽到太子抽噎著講出經過。

  ??臉色頓時一沉,叱道:“不許哭!你是國之儲君,你是大唐的太子,如今的監國,哭什麽?

  ??“可是母後,關中……關中士卒,還有百姓……

  ??“不過是死些人罷了。

  ??武媚娘冷靜的道:“天下何處不死人?大唐百姓千萬,就算關中死上一些,也不傷筋骨,何況百姓就如韭菜,過些年,又能生出來,何須如此?

  ??這番話,將自小受孔孟之義教導,受李治教導的李弘,聽得呆了。

  ??“母後,可是,可是……

  ??可是什麽,他一時說不出來。

  ??但李弘本能的感到不對。

  ??這與父皇,與那些老師往日教導截然相反。

  ??不是說水能載舟嗎?

  ??為何在母後這裏,變成了韭菜?

  ??好像人命隻是數字一般,冰冷無情。

  ??武媚娘還在淳淳教導:“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大唐的皇帝,就如軍中統帥,必以鐵腕治國。正所謂慈不掌兵,豈能有婦人之仁。

  ??李弘更加懵了。

  ??這一刻,他竟分不清自己與母後,究竟誰是婦人,誰是男兒。

  ??仿佛此刻的武媚娘,又回到當年在太宗麵前,手執鋼鞭馴馬的時候。

  ??若這馬不聽話,便用針刺它,用鞭子抽它。

  ??再不聽話,以大錘錘它。

  ??若還不聽,那打殺便罷。

  ??這般剛烈的話,簡直難以置信,是從一個少女口中說出。

  ??數十年來。

  ??武後母儀天下。

  ??以無數柔情胸懷,包容皇帝,以過人的手段,統馭後宮。

  ??以過人的精力,輔助李治理政。

  ??以致於連李弘都忘記了,自己的母後,是個什麽性格。

  ??那是外柔內剛,手段極為酷烈的武後啊。

  ??據聞母後早年曾入感業寺為尼。

  ??但為何,為何……

  ??李弘低下頭,用衣袖擦拭著臉頰的淚水。

  ??“母後……

  ??他聲音低沉:“我想念父皇了,能否讓我見見父皇?

  ??在這一刻,他無比思念父親李治。

  ??大唐聖人。

  ??盡管,與母後相處的時間更多。

  ??盡管父皇有很多個兒子。

  ??但無疑父皇最疼愛的是自己。

  ??也對自己寄予最多的存望。

  ??自從去歲那些事發生後,李弘已經很久不曾見過李治。

  ??平日裏都是極力忍住。

  ??直到現在,在內心彷徨。

  ??在對母皇感覺變得陌生後,他忍不住,提出想見父皇的要求。

  ??武媚娘一時沉默。

  ??李弘詫異的抬頭看去,卻見武媚娘幽幽歎息道:“弘兒你又何必強人所難呢。

  ??“母後?我隻是想見見父皇,想向父皇請安。

  ??“太子殿下。

  ??一旁傳來一個宮女清脆悅耳的聲音。

  ??李弘轉頭看去,認出是武後身邊的小侍女,名上官婉兒。

  ??此女身骨嬌弱,年紀雖小,但已顯出美人胚子。

  ??生得細眉甜目。

  ??眉心以朱砂繪有花瓣,奪人眼目。

  ??方才注意力全在母後身上,對殿中其她人,一時倒沒在意。

  ??隻聽上官婉兒微微一禮道:“皇後日理萬機,已是極忙碌了,今日處理奏折,足有五六個時辰,到現在還水米未進。

  ??“母後……李弘不由一怔,心頭又是愧疚。

  ??和母後比起來,自己受的那點苦又算什麽。

  ??居然在母後麵前痛哭流淚。

  ??難怪母後叱責自己。

  ??隻聽上官婉兒繼續道:“若太子真有孝心,就先回太子府,讓皇後歇息片刻,可好?

  ??小宮女說這番話,有些僭越了。

  ??不過既然武後沒有開口阻止,那便代表了武後的意思。

  ??李弘心下有些發急,叉手行禮道:“兒臣不敢耽擱母後休息,還請母後準我探視父皇。

  ??前年的那番變故。

  ??蕭禮帶人披甲上殿。

  ??言及要保太子登基,實乃大逆不道之言。

  ??在那之後,李弘被短暫囚禁了數日。

  ??直到洛陽那邊傳來消息。

  ??聖人李治病重,命李弘監國,皇後武媚娘輔政。

  ??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與武後欽定。

  ??太子李弘才得以自由。

  ??事後,他反複查證推敲,證實李治確實隻是靜養身體。

  ??朝中也沒有大的波瀾。

  ??這才放下心來。

  ??唯一令李弘不解的是,那蕭禮,竟然被母後拔為兵部尚書。

  ??朝堂上,呈現一種詭異的平靜。

  ??除了宰相李敬玄,幾乎無任何人反對。

  ??李弘不敢深想,隻得一麵處理朝政,一麵暗中打探蕭禮的事。

  ??結果去歲,李敬玄因和蕭禮爭執,一怒之下,應下武後旨意,親率大軍前往西域平叛。

  ??最後竟致大敗。

  ??十萬唐軍,土崩瓦解。

  ??李敬玄險被武後賜死。

  ??還是太子李弘拚命遊說保下。

  ??然後便是這次關中大旱。

  ??關中糧倉裏的糧食不翼而飛。

  ??不知為何,這所有的事串在一起,竟隱隱有一種可怕的猜想。

  ??李弘的肩膀不受控製的微微顫抖起來。

  ??“弘兒,你且退下吧,為娘乏了。

  ??武媚娘揮了揮衣袖。

  ??“母後。

  ??李弘突然抬頭,臉色蒼白,深陷的眼禍裏,有一種可怕的光芒。

  ??那眼神,是武媚娘從未見過的陌生。

  ??“弘兒,你怎麽了?

  ??武媚娘微不可見的皺了皺眉。

  ??“母後,是不是你?李弘咬牙上前半步。

  ??“弘兒,你在說什麽?

  ??武媚娘輕輕活動著發酸的手腕,雙眼直視著李弘。

  ??眼神深邃,仿佛透過李弘的身體,將他的靈魂看穿。

  ??若是尋常人,被武媚娘這種眼神盯著。

  ??被母儀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武後這般盯著,隻怕早就亡魂大起,跪地磕頭了。

  ??但李弘隻是勇敢的與武媚娘對視。

  ??不但沒有退後,反而繼續向前。

  ??“前年蕭禮,去歲李敬玄,今日關中糧倉……我查過,那些糧草,嗬嗬,都是被兵部強撥走,由母後你下鳳旨,名為征調軍糧,準備平叛。

  ??但,那些糧草並非走的正規流程,如今下落也不可查……

  ??李弘每進一步,音量便提高數分,直至聲音沙啞,聲嘶力竭。

  ??“母後,你究竟是為何?為何要這麽做?那蕭禮究竟是何人?兒臣查過,蕭嗣業二子當年死在石頭城了,如今的蕭禮,究竟是誰?是誰!!

  ??聲音嫋嫋回蕩在大殿中。

  ??武媚娘臉色微變。

  ??“你還知道些什麽?

  ??“還有我那兩位苦命的姐姐。

  ??李弘不知哪來的勇氣,竟一口氣道:“我在長安,在長安發現一處冷宮,兩位公主,我的親姊。

  ??她們衣不蔽體,食不裹腹,連話都不大會說。

  ??年紀也早過了婚配之年……

  ??母後於心何忍,難道要將她們囚禁終老嗎?

  ??李弘所說的兩位冷宮公主,乃是昔年蕭淑妃所生之女,即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

  ??隻因蕭淑妃當年惡了武後,被廢黜處死。

  ??兩位公主也一直被禁在宮中。

  ??李弘在長安宮中,偶然發現兩位公主,十分震驚。

  ??但他恪守孝道,一直不敢於武媚娘當麵衝突,隻想找個機會說出來,勸勸母親。

  ??如今到了這個時候,心裏的話全都衝出口,也顧不得許多。

  ??但李弘說出這番話時,氣勢已然弱了。

  ??歸根到底,李弘沒有與武媚娘撕破臉的勇氣。

  ??雖提出要見李治,也點出蕭禮的問題。

  ??但本意並非是掀桌子,而是希望武後稍做收斂,給他一條活路。

  ??鏘鏘鏘~~

  ??一陣熟悉的,好似磨刀的聲音響起。

  ??令胸膛急劇起伏的李弘,神色不由一變。

  ??他熟悉這個聲音。

  ??猛地扭頭,一眼看到一身鐵甲的蕭禮,正從殿上一側走出來。

  ??方才蕭禮一直站在殿旁,但李弘注意力全在武後身上,竟沒注意到站在立柱陰影下的蕭禮。

  ??“你……

  ??李弘臉色大變。

  ??蕭禮帶著微笑。

  ??他的樣子始終有些奇怪。

  ??不僅是眉心自唇的那道猙獰傷疤,更因為,他留有異於唐人的短發。

  ??還有那種始終平靜,似乎一切都在他算中的絕對冷酷。

  ??感覺,這不是人,而是一條毒蛇。

  ??現在毒蛇露出了獠牙。

  ??“武後,我早就說過,太子大了,許多事,你繞不過去。

  ??聲音沙啞,如同磨刀一般,富有金屬般的韻律。

  ??武媚娘沉默。

  ??上官婉兒微笑佇立。

  ??剪水雙瞳悄悄的看著太子,不知想到了什麽,嘴角上挑。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武媚娘長歎一聲:“弘兒是我親兒子。

  ??“但他也是大唐儲君。

  ??兩人的話,旁人聽上去毫無頭緒,不知在說些什麽。

  ??但李弘卻是聽懂了。

  ??身子一顫,難以置信的看向武媚娘:“母後,你莫非……想要廢了我?

  ??再轉頭,指向蕭禮:“你……你蠱惑我母後,囚我父皇,我……我就是做鬼也絕不放過你!

  ??鏘~

  ??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音響起。

  ??蕭禮緩緩拔出腰畔橫刀,用一種略帶挑釁和冷酷的眼神,看向武後。

  ??“你聽見了,他若不死,大計難成。

  ??“逆賊,你敢!

  ??太子雙眼盯著蕭禮手中橫刀,一張臉煞白,身體不住顫抖。

  ??不知是憤怒還是恐懼。

  ??他扭頭看向武媚娘,求助似的喊:“母後!

  ??“請恕臣失禮了。

  ??蕭禮身形一躍。

  ??如同下山猛虎。

  ??手中橫刀化作電光。

  ??“住手!

  ??武後臉色大變:“莫傷弘兒!

  ??這一瞬間,她想起許多。

  ??記起李弘剛出生時的樣子。

  ??記得自己懷胎十月的辛苦。

  ??李弘是她與李治的第一個孩兒,自己在感業寺時,便已珠胎暗結。

  ??還有許多,許多,和弘兒的回憶,和九郎的回憶。

  ??但是這些,都已遲了。

  ??刀光落下。

  ??李弘站在那裏。

  ??雙瞳失去焦距。

  ??一滴冷汗從額角滑落。

  ??滴到明鏡般的刀刃上。

  ??刀刃倒映出李弘身後的人影。

  ??普通唐人七尺,此人竟有九尺。

  ??兩根手指看似輕鬆的夾住刃尖。

  ??手指一彈。

  ??叮!

  ??橫刀從蕭禮手中脫手飛出,奪地釘上大殿梁住,嗡嗡顫抖不休。

  ??蕭禮閃電後撤。

  ??一掠三丈。

  ??雙眼如同毒蛇般,陰冷的看向李弘身後。

  ??竟然是他!

  ??一個已經有兩年未見。

  ??一個令所有人不敢輕視的麵孔。

  ??一個令人恐懼的名字。

  ??“蘇大為!

  ??李弘猛地轉頭,向著蘇大為又驚又喜:“阿舅!

  ??“弘兒又長高了,我心甚慰。

  ??蘇大為伸手拍了拍李弘的肩膀,又道了一句:“太瘦。

  ??隨手將李弘拉在自己身後,有意無意擋在李弘身前。

  ??他的目光,平靜中,帶著費人思量的冷。

  ??猶如深不見底的深海容納萬物。

  ??海水起伏,泛起波瀾。

  ??先是掃過一臉警惕的蕭禮,再轉向一臉驚愕的武媚娘。

  ??“好久不見了,媚娘阿姊。

  ??“阿……阿彌!

  ??武媚娘失聲驚叫。

  ??身形搖搖欲墜。

  ??蕭禮捧著受傷的手,額頭滲出冷汗。

  ??手指被彈飛的橫刀震裂,鮮血從指尖一滴滴的落在石階上,發出嘀嗒響聲。

  ??如同倒計時的鍾。

  ??蘇大為回來,許多事就要變了。

  ??原來的計劃,多了最大的變數。

  ??“阿彌,你怎麽會,怎麽會……現在才回來!

  ??武媚娘提起裙裾,一臉焦急、急切,一臉惱怒,責怪,如一陣風的跑下階。

  ??這一刻的她,不像是母儀天下的皇後。

  ??像極了久盼親人歸來的女子。

  ??像是盼夫歸來的妻子。

  ??像是已經等了千萬個世紀,以至失態。

  ??“你為何現在才回來啊!

  ??武媚娘如彩蝶一般,衝到蘇大為麵前,一伸手,抓著蘇大為的胳膊,用力搖了搖。

  ??雙手死死抓著他,再不肯鬆開。

  ??好像生怕一放手,他就如蝴蝶般飛走了一樣。

  ??“阿姊,阿彌回來了。

  ??蘇大為向她微微一笑。

  ??遠處披閱奏折的桌案旁,小宮女上官婉兒的嘴,已經張成了一個“O字型。

  ??兩眼險些瞪成了銅鈴。

  ??蘇大為,那個傳說中無所不能的人。

  ??那個傳聞,已經成神仙的男人?

  ??不是說,他已經做神仙去了?

  ??怎麽又回來了。

  ??那他現在,是人,還是神仙?

  ??蕭禮臉色很冷。

  ??他在緩緩向後挪動的步子。

  ??他的心態足夠鎮定。

  ??不用計算,便可知雙方的實力差距,無法拉平,無法彌補。

  ??此時若與蘇大為衝突,必死無疑。

  ??唯有尋機逃走。

  ??再做後圖。

  ??但是,他才挪了幾步。

  ??就見微笑與武媚娘打招呼的蘇大為,向自己看過來。

  ??那眼神裏,藏著無盡的洪流,仿佛要將自己吞沒。

  ??“蕭禮,我讓你走了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