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7-11 19:42      字數:17703
  網 ,大唐不良人</a>最新章節!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西晉郭璞注:“或作女媧之腹。

  ??又雲:“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麵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

  ??巴顏喀拉山,神女峰地宮之中。

  ??渾身沐浴著光芒,純潔得好似天使般的騰迅,佇立在冰棺旁。

  ??目光仿佛跨過無數時間長河,落在蘇大為身上。

  ??“你眼下出現在這裏,乃是我的意誌,將你接引至此。

  ??蘇大為聽著騰迅說話,隻覺得荒謬。

  ??自己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那自然是小蘇的身體出了狀況。

  ??需要尋找聖女解決。

  ??而聖女,又是苯教出身,自然需要返回聖地。

  ??之前蘇大為曾一度懷疑聖女便是騰迅化身。

  ??種種痕跡,皆指向巴顏喀拉。

  ??但現下,聽騰迅所說,這一切,皆是她的安排?

  ??實在匪夷所思。

  ??蘇大為按住心頭的冷意,雙眸射出光芒,直透向騰迅。

  ??若是尋常異人,被他眸光一掃,自然纖毫畢現,再無秘密可言。

  ??但騰迅並非普通異人。

  ??甚至遠超一般詭異。

  ??包裹著騰迅的光芒,如一枚光繭,隔絕內外。

  ??就連蘇大為的天目窺探,也被阻隔在外。

  ??隻能依稀看到氳氤光霧中,那驚鴻一瞥的驚世容顏。

  ??她一定生得極美。

  ??“那你為何要將我引到這裏來?

  ??這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無論是太史令李淳風、丹陽郡公李客師、袁守誠,又或是行者和熒惑桂建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騰迅身上。

  ??蘇大為所問,何嚐不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隻是到這個時候,蘇大為依舊保持著冷靜。

  ??並沒有因為被騰迅誘至此處,而有絲毫情緒起伏。

  ??這份定力,也不由令桂建超心下暗自動容。

  ??阿彌,已經不是過去那個阿彌了。

  ??設身處地。

  ??假若是自己,到了這種境地,麵對一個幾乎是無法戰勝的,如神祗般的存在。

  ??心裏也不免會有應激反應。

  ??甚至做出一些衝動之事。

  ??但蘇大為明明這樣年輕,沒有自己幾百年的閱曆。

  ??他的表現,真的太穩了。

  ??情緒、精神、意識,一切都保持在完美無漏的狀態。

  ??哪怕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無法保持這樣完美的狀態。

  ??地宮中,隱隱傳出悠長的呼吸聲。

  ??如潮起潮落。

  ??那是李客師與蘇大為兩人同屬鯨息的獨有呼吸之術。

  ??氣脈悠長。

  ??這一師一徒,雖然從開始到現在,並沒有過多交流。

  ??但顯然,都有著同樣的打算。

  ??調整身體至完美狀態。

  ??做好最壞打算。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你懷裏的女子,我也有辦法治。

  ??騰迅的聲音,依舊是從容不迫,好像掌握一切生靈生死的神明。

  ??“但是,你須答應我一個條件,我才能告訴你一切。

  ??蘇大為平靜的臉上,眼中閃過深思:“什麽樣的條件?

  ??“我現在無法告訴你,須你先答應。

  ??“難道我不答應,你就不說?

  ??“是。

  ??天底下有這樣的霸王套餐?

  ??以蘇大為的鎮定,這時也悶了一下:“如果我不答應呢?

  ??“那你懷裏的女人,便會死。

  ??騰迅清冷的聲音,傳遍地宮:“還有你身邊那些人,都會死,你也永遠走不出這裏。

  ??這不是威脅,而是陳述事實。

  ??以整個山巒為體的騰迅。

  ??隱隱化為大地龍脈一部份。

  ??其龐然巨大,根脈之深,超乎想像。

  ??哪怕蘇大為不懼這威勢,可小蘇呢?小蘇怎麽辦。

  ??還有李客師、李淳風這些人。

  ??此刻都像是對方“人質了。

  ??“你至少應該透露一點信息,讓我做判斷,否則我怎麽知道,你要我做什麽?難道要我去死,我也答應?蘇大為雙眸亮起血紅之芒。

  ??那是心中暴戾的陰神在躁動。

  ??哪怕再怎麽理性。

  ??心裏的心魔也終於動了。

  ??騰迅依舊是方才那樣,光芒吞吐間,隱約見到她的嘴角微微泛起:“天機不可泄露。

  ??好個天機不可泄露。

  ??賊你媽的!

  ??蘇大為冷笑中。

  ??突然聽到李淳風發出一聲輕哼。

  ??似在驚歎。

  ??眼角餘光看過去,蘇大為心中一動。

  ??地宮四壁,已經從毫無生機的石頭,化為蠕動的血肉。

  ??似是複蘇的內髒。

  ??四壁上先前彩礦料的紋繪,漸漸從無序,化為圖案。

  ??那是一副副原古先民壁畫般的圖符。

  ??有的是天降大火。

  ??有的是卵胎被巨人一斧劈開。

  ??有的是天穹破裂,各種妖魔從破口湧入。

  ??還有一個飛舞上半空,人首蛇身,好似傳說中女媧的天女,手捧巨石,飛向天空。

  ??這絕不是沒有意義的壁畫。

  ??更像是蘇大為後世所知,那個關於華夏創世的神話。

  ??但是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這些疑問在蘇大為腦海中一閃而過。

  ??他沒有心思去細想這些。

  ??向著騰迅緩緩問出對他最關鍵的問題:“是不是要救小蘇,就一定要答應你的條件?

  ??“是。

  ??騰迅微微頷首。

  ??“我等了許久,就是為了等到你,隻要你答應,許多問題,自可迎刃而解。

  ??蘇大為在沉思。

  ??他在推演騰迅的意圖。

  ??對方以“天機不可泄露,不吐出任何有用信息。

  ??要他在這種情況下答應,實在難以決擇。

  ??但是要救小蘇,這似乎又是唯一希望。

  ??答不答應?

  ??……

  ??大唐鹹亨元年。

  ??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

  ??首先是大食興盛。

  ??四月,攻陷怛羅斯。

  ??六月,兵鋒直指碎葉水。

  ??大唐藩屬突騎施與之交戰,大潰。

  ??求援信遞至安西大都護裴行儉麵前。

  ??同一時間,來自帝國核心,聖人李治的聖旨,也由傳旨太監王承恩,頒於裴行儉。

  ??命其收容波斯總督卑路斯,抵擋大食兵鋒。

  ??經過半月深思熟慮,為維護大唐在西域的統懾。

  ??裴行儉親率精銳一萬,並統龜茲、於闐、焉耆、疏勒四鎮仆從,共計大軍三萬,沿碎葉水列陣,與大食黑甲兵隔河對峙。

  ??在經過短暫試探後,雙方展開激戰。

  ??其間互有生負。

  ??戰局一度僵持。

  ??八月,西域氣溫驟降。

  ??大食國不得已暫且退兵。

  ??唐軍也就勢撤回四鎮休整。

  ??此次交手規模不算太大。

  ??雙方總計投入兵力不及七萬。

  ??然而唐與大食大戰的種子,已經埋下。

  ??此時雄踞中亞的大食國,經過四大哈裏發時期,進入倭馬亞王朝,即穆阿維葉一世時代。

  ??這個時期,大食帝國對外征服達到一個高峰。

  ??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麵積達1340萬平方公裏。

  ??是世界古代曆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曆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穆阿維葉繼任哈裏發以後不久,就調兵遣將,東西兩麵出擊。

  ??大將哈賈吉.本.優素福在阿卜杜勒.馬利克時代率領阿拉伯軍隊向中亞挺進,東線大軍於公元664年,即大唐麟德元年,占領波斯。

  ??然後揮師北上,進軍中亞內陸地區。

  ??先後征服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等廣大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始為吐蕃所阻。

  ??再然後,阻擋大食軍的吐蕃人,一夜之間,忽然不見了。

  ??出現在大食人麵前的,是敞開胸懷的富饒土地。

  ??以及,東亞最強大的帝國。

  ??大唐!

  ??第二件對大唐影響至關重要的事是,高句麗發生叛亂。

  ??唐軍不得不暫把精力投到東方。

  ??第三件事是,大唐官名複舊,同時改元鹹亨。

  ??這一次改元與舊時不同。

  ??乃是聖人李治病體沉重。

  ??下旨令太子李弘掌國,皇後武則天輔政。

  ??但太子年幼,羽翼未豐。

  ??朝中大小事,一時悉決於武後。

  ??第四件事,則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在大食兵鋒直抵怛羅斯和碎葉水前後,西域數國叛唐。

  ??其中有曾經歸降的西突厥、回紇。

  ??朝中宰相李敬玄自去歲大病一場後,性情大變。

  ??常自負知兵,屢有驚人之語。

  ??彼時李敬玄對新晉兵部尚書蕭禮多有不滿,言蕭禮不知兵,把朝廷精力投在遼東,忽略西域,乃舍本逐末,欲斷大唐國本。

  ??經過數番博弈,李敬玄得武後首肯,親率十萬唐軍,前往西域平叛。

  ??鹹亨元年五月出發,十月至西域。

  ??半個月後,被西突厥與回紇聯軍大敗。

  ??唐軍損兵折將。

  ??李敬玄僅以身免。

  ??那可是十萬唐軍府兵精銳。

  ??可以說是除了安西大都護外,大唐折衝府僅存的精銳。

  ??其中不少老兵,曾參與征高句麗、西突厥,及平定吐蕃的大戰,是追隨過蘇定方、蘇大為的百戰精銳。

  ??一戰皆沒。

  ??一時間,天下震動。

  ??朝廷震蕩。

  ??據稱輔政的武後,為此大發雷霆。

  ??下旨要斬李敬玄首級,夷平三族。

  ??後為太子李弘勸阻。

  ??念李敬玄舊功,將其貶為衡州刺史,後又改任揚州長史。

  ??未及赴任,便病死路上。

  ??隻是縱然李敬玄身死。

  ??唐軍不敗金身已經被破。

  ??從太宗時期,數十年間,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的唐軍,從未有一刻,顯得如此衰弱。

  ??而大唐版圖的邊角,無數藩屬國,開始動搖。

  ??似乎,大唐雄踞天下的局麵,已經悄然改變。

  ??民間有言:無不敗之軍,也無不滅之國。大唐自立國起,凡數十載,正所謂強弩不可穿魯縞,大概,已經到了盡頭。

  ??物極必反!

  ??凡以此強大者,也必以此敗亡。

  ??民心惶惶,一時間,風雨飄搖。

  ??……

  ??鹹亨二年,春二月。

  ??大唐在動蕩中,經過了一年元日。

  ??這是大唐百姓這些年來,最寒冷的一個元節。

  ??除了聖人病勢加重,太子輔國。

  ??大唐遼東叛亂。

  ??西域叛亂。

  ??唐軍敗於西突厥。

  ??似乎,就沒有一個好消息。

  ??春夜寒冷。

  ??來自西北的寒風,吹過蔥嶺,過秦嶺,入長安。

  ??就連梅花,都在這寒風中瑟瑟發抖。

  ??業已致仕的蕭嗣業,身上裹著厚厚的羊毛氈子,坐在廊下。

  ??身形佝僂而落寞。

  ??旁邊放著幾個空落落的酒壺。

  ??手裏還抓著一個。

  ??看向外麵的黑夜,心情無比蕭瑟。

  ??早些年他以自己年老,一直裝病,那時嘴裏說病,可從沒認為自己真的不行。

  ??直到此次與李敬玄征西突厥。

  ??遭遇平生未有之大敗,簡直奇恥大辱。

  ??令蕭嗣業原本傳奇的一生,在晚年添上恥辱的一筆。

  ??“恥辱啊!

  ??蕭嗣業感覺自己渾身骨頭都在發痛。

  ??不知是那一戰留下的刀傷,還是經年作戰留下的舊傷發作。

  ??他大口灌著酒。

  ??做為大唐朝廷致仕的高官顯貴,在這一刻,環顧身周竟無人可言說。

  ??比身體傷痛更令他痛苦的,是精神的折磨。

  ??他不禁再一次想起了那個人。

  ??那個無數次想起,卻又故意選擇遺忘的大唐名將,蘇大為。

  ??若是蘇大為在此,當不致於有此大敗。

  ??可恨啊!

  ??對了,那一年,那一年在積石關,蘇大為曾說過,說過我將有一場大敗。

  ??不想竟被他言中了!

  ??悔恨啊,悔沒聽蘇大為之言。

  ??以至晚節不保。

  ??不過想起蘇大為,蕭嗣那張皺紋密布,隱透著愁苦肅索之色的臉上,忽然又浮起一抹自嘲。

  ??“蘇大為,也不是什麽都料中了,他曾說老夫兵敗,就算不死,也得遭個流放,結果是李敬玄被貶,老夫稱病致仕,還能苟活於世。

  ??說到這裏,竟意外的找到一絲心理安慰。

  ??畢竟蘇大為也不是全知全能。

  ??當然,他知道那個緣由。

  ??若非新晉兵部尚書蕭禮是自己二兒子,這顆大好頭顱,說不定真得被斬。

  ??而且因為自己參加此役,朝廷那些懷疑蕭禮給李敬玄挖抗的聲音,自然也就平息了。

  ??總不能兒子陷害老子吧?

  ??蕭嗣業這老將也在軍中呢。

  ??仰頭灌著酒。

  ??任酒水從嘴角溢出,沾染了胡須,浸濕胸襟。

  ??蕭嗣業心中情緒奔湧。

  ??一甩手將空酒壺擲出,一時悲從中來。

  ??“蘇大為,阿彌!你,究竟去了哪裏,若你在軍中,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我大唐……大唐敗了!

  ??一陣如猿啼般的嗚咽之聲,從蕭嗣業深埋在膝上的白發中傳出。

  ??他的肩膀顫抖。

  ??這一瞬間,許多熟悉的麵孔從眼前劃過。

  ??李謹行、阿史那末、鍾子期、婁漢道、權定疆、蕭崇信、言忠節、魏仲道,那麽多大唐中層將領,未來可能培養獨當一麵的種子,死了,都死了。

  ??死在洶湧的胡人鐵騎下。

  ??連大將身邊親軍尚不能保全,連中層將領都幾乎盡沒。

  ??那麽基層、底層,普通士卒,能活幾人?

  ??這一仗太慘了!

  ??太憋屈了啊!!

  ??難道大唐不是百戰百勝的嗎?

  ??大唐,怎麽會失敗?

  ??怎麽能失敗!

  ??可是,真的敗了啊!

  ??嗚嗚~~

  ??似狼,似獸般的痛苦哀號聲,從蕭嗣業身體不斷發出。

  ??這一仗,幾乎摧毀了他數十年來的信念。

  ??什麽運籌帷幄,什麽戰必克,攻必取。

  ??什麽廟算。

  ??在這一瞬,都隨著唐軍覆沒,化為灰燼。

  ??無數大唐英魂熱血澆鑄的西域,無數大唐士卒埋骨之地,已經搖搖欲墜。

  ??裴行儉麵對西域各國叛亂,還有虎視眈眈的大食威勢,左右支絀。

  ??安西大都護府,搖搖欲墜。

  ??若蘇大為在此,唐軍何至於到這一步。

  ??連一員能將兵十萬,興滅國之戰的大總管,都找不出來啊。

  ??找不出來。

  ??能戰的,都死了啊。

  ??蘇大為,還有跟隨蘇大為一起失蹤的李淳風、李客師,你們這些老家夥,都還活著嗎?

  ??還活著嗎?

  ??咕轆轆~

  ??空酒壺落在地上,滾了幾滾。

  ??然後被一隻大手抄起。

  ??輕輕搖了搖。

  ??又倒過來。

  ??一聲歎息:“蕭老連一滴酒都沒留下,喝得這麽幹淨。

  ??這聲音渾厚,低沉,頗有些遺憾,又似帶著無數複雜的情緒。

  ??正在嗚咽嘶吼的蕭嗣業突然像是被點了穴般,身子一僵。

  ??爾後,他猛地抬頭。

  ??渾濁的雙眼中,亮起光芒。

  ??“你你……

  ??蕭嗣業雙眼大瞪,喉嚨咯咯作響。

  ??臉頰的肌肉抽動著,仿佛見到這世上最大的奇跡。

  ??“你……回來了!

  ??……

  ??洛陽,紫微宮。

  ??一處僻靜偏殿。

  ??殿前五珠青鬆,蜿蜒而立。

  ??形如飛龍。

  ??殿宇冷清。

  ??隻有似有若無的檀香,在空氣裏隱隱回蕩。

  ??一個年老昏聵的老太監,懷抱著拂塵,斜靠著殿門。

  ??視線穿過門檻。

  ??一眼可看到殿中,那個古舊丹爐後,一方雲床上。

  ??盤膝而坐,發鬢已現灰白的大唐聖人李治。

  ??因病重無法視事,隱居養病的聖人。

  ??他是大唐的聖人。

  ??一句話,能決定無數人的生死。

  ??能興滅無數邦國。

  ??能令萬民仰望。

  ??改天換日。

  ??而如今,他不過是一個久病的中年胖子。

  ??雖然盤坐在雲床上,卻顯得心浮氣躁。

  ??“不行了,朕不成了。

  ??李治劇烈咳喘著,大聲道:“來人,朕不舒服,來人!

  ??守著大門的老太監,撩起浮腫的眼皮,向著殿內看了一眼。

  ??又轉過頭去。

  ??隻當看不到。

  ??李治的臉孔脹紅。

  ??他當然知道,不會有人理自己。

  ??齊恒公稱霸,爾後竟被餓死。

  ??莫非朕也要落如此下場?

  ??一想到這裏,一種莫名滑稽、荒謬,無可自抑的憤怒,各種情緒念頭紛遝而來。

  ??然而,沒有意義。

  ??李治清楚,若自己現在死在這裏,隻怕也無人知曉。

  ??他雖有金剛六如所傳意識轉生法。

  ??但若非萬不得已,誰又願意舍卻肉身?

  ??何況此法究竟若何,沒試過誰能知道。

  ??萬一不成呢?

  ??萬一轉生失敗了呢?

  ??一生,隻怕隻有最後大限來臨時,那一次迫不得已的使用吧。

  ??何況,這偏殿如此荒涼。

  ??就算想奪舍轉生,又到哪裏去找軀殼?

  ??莫不是要奪了那老太監的?

  ??縱然奪舍成功,以那老貨衰敗皮囊,還是五肢不全之人。

  ??對李治來說,隻怕比殺了他還難過。

  ??從登基時起,想做遠超秦皇漢武,超過太宗皇帝的千古一帝。

  ??不曾想,最後竟落到這般田地。

  ??悲憤之情,難以自抑。

  ??他想衝出殿外,他想怒吼,他要咆哮老天不公。

  ??然而,沒有意義。

  ??大唐九五至尊,天可汗,聖人,這麽多加在他頭上的冠冕,如今,無人問津。

  ??沒有人知道他在此。

  ??就算知道,又有誰在意?

  ??他已經失去了權柄。

  ??究竟是從什麽時候?

  ??為何朕竟落到這般田地?

  ??他一直在想,想找出答案,找出是誰在幕後。

  ??但是又不敢深想。

  ??而且可惡的頭風,不時的發作。

  ??每次發作,便頭痛欲裂,痛不欲生。

  ??他之所以堅持到現在還沒瘋。

  ??無非是心中最後執念難消。

  ??“參見陛下。

  ??一個低沉的聲音忽然響起。

  ??這令李治吃了一驚。

  ??如今他所處的環境,如同被打入冷宮。

  ??這個時候,還會有誰來?

  ??他看了一眼門外。

  ??懷抱拂塵的老太監聳拉著眼皮,倚著門檻,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外麵並沒有別人。

  ??奇怪。

  ??莫非朕是日思夜想,以致幻覺?

  ??但是一轉頭,他便看到,在殿中一側,不知何時竟多出一個人。

  ??那人何時來的,又是何時避過看門的太監進來,李治竟全然不知。

  ??一眼之下,心中頓時一驚。

  ??“殿中何人?

  ??“陛下,你不認識臣了?

  ??聲音繼續響起,透著平靜。

  ??李治隱隱覺得聲音有些耳熟。

  ??他遲疑著,向前緩緩走了兩步。

  ??向那陰影中高大男子看去。

  ??此時殿外烏雲籠罩星月,殿內黯淡無光。

  ??此殿偏僻,隻有一盞清油燈。

  ??還遠遠的放在角落。

  ??李治又不好意思自己走過去拿燈。

  ??隻能努力瞪大眼睛。

  ??看著那團模糊的身影。

  ??“是臣。

  ??隨著這兩字傳出。

  ??恰在此時,外麵烏雲破開縫隙,有月光自縫隙灑落,如一片瀑布湧入殿中。

  ??恰好照在那人身上。

  ??一時四下雪白,纖毫畢現。

  ??李治的瞳孔猛地收縮:“你……

  ??他的手指下意識指向對方。

  ??手指顫抖。

  ??臉孔漲紅。

  ??仿佛看到最不可思議之事。

  ??站在殿中之人,一身青衣,兩肩寬闊,氣定神閑。

  ??麵孔黝黑。

  ??雙眉如劍。

  ??眼神深邃而平靜。

  ??嘴角帶著似有若無的笑意。

  ??站在那裏,身形異常高大,如巍巍青山,天人臨凡。

  ??更讓人在意的是他的腰上,掛著一個紅漆葫蘆。

  ??赫然便是離開大唐兩年的蘇大為。

  ??“蘇……縣……阿……阿彌。

  ??李治神色劇變,一句話在嘴裏接連改口。

  ??最終,喊出了隻有在私下場合,才會喊出的稱呼。

  ??“你回來了?

  ??李治心中百感交集。

  ??既勾起蘇大為昔年背叛自己,離開大唐,抗旨不遵的恨意。

  ??又有帝王尊嚴臉麵,被對方踐踏的憤怒。

  ??更有對方辜負自己期望,令自己苦心造詣,計劃落空的怨念。

  ??還有一絲,對蘇大為的期望。

  ??各種念頭,在李治心中交織。

  ??他忽然長歎了一口氣,佝僂的腰肢挺起,一瞬間,從一個頹喪的中年男人,又變回那個九五至尊,那位天可汗,大唐聖人。

  ??他眼中透著精芒,透著深沉,還有一種痛惜之色。

  ??一種怒其不爭之意。

  ??“阿彌,你可知道,辜負朕多少期望,朕本來想你做宰相,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麽?你殺那麽多沙門,朕都不怪你,不追究。

  ??連你抗旨不歸,朕都忍了。

  ??但你為何……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顯然情緒激動至極。

  ??“明明說了半年回來,這都兩年了,為何現在才回來!為何現在才回來!

  ??李治用力頓了頓腳:“你知道,朕等你等得多辛苦,你知道朕這兩年,是怎麽過的嗎?

  ??做為大唐聖人,如此深情的表現,已經是極罕見了。

  ??無不說明李治對蘇大為的看重。

  ??對蘇大為的用心。

  ??若是換一個人,隻怕已經要跪下磕頭,誠心悔過了。

  ??但是蘇大為沒有。

  ??他隻是默默點頭,平靜道:“臣知道。

  ??李治微微一愣,腦中急轉。

  ??蘇大為既在此出現,有兩個可能,一是蘇大為根本就是與那幕後之人聯手。

  ??所謂當年的離開,隻是一個陰謀。

  ??為的是將自己架空。

  ??但是李治更傾向另一種可能。

  ??蘇大為不知政變之事。

  ??他能出現在這裏,是因為大能的神通。

  ??畢竟,他考驗蘇大為已經十八年了。

  ??一個人能裝一時,絕不能裝一世。

  ??他並不相信,蘇大為真的會背叛大唐。

  ??這種人,有自己的底線和堅持。

  ??雖然看似冷酷,看似任意妄為。

  ??實則掙不脫對親情的羈絆。

  ??他此次能回來,便是明證。

  ??還好朕當年保持一分冷靜,沒對他的母親柳娘子動手。

  ??李治暗呼僥幸。

  ??試探著道:“這次回來待多久?就不走了吧?柳娘子那裏,朕一直派人好生照料,還請孫仙翁為其調理,你可放心。

  ??“阿娘那裏,我已經看過了,感念陛下照顧她,特來致謝。

  ??“那你……

  ??李治猶豫了一下,終於不忍了,眼睛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你是怎麽進來的?可知朕如今處境?

  ??說起這句話時,李治不由想起兩年前的事。

  ??那時候,上官婉兒帶著蕭禮披甲上殿。

  ??當時自己還將蕭禮錯認是蘇大為。

  ??誰知,竟是蕭禮擁兵叛亂。

  ??但那蕭禮不過蕭嗣業二子,有何能耐鎮住左右領左右府,還有朕的百騎緹騎。

  ??幕後定然有更強大的手,在推動一切。

  ??如今,如今真的蘇大為回來了。

  ??朕卻要指望他相救。

  ??世事如棋,殊難預料。

  ??在李治殷勤期待的目光下,蘇大為緩緩道:“陛下身上的事,蘇某雖不清楚來龍去脈,但也能猜出一二。

  ??昔年李治為了保養身體,找一替身糊弄朝臣,自己則尋偏殿潛修,便已經玩過一次。

  ??隻不過,這一次是玩真的。

  ??替身沒有,李治是真的被人幽禁於此,出不去了。

  ??甚至有了上次的事,群臣大概真以為,聖人又找地方修煉想求長生去了。

  ??如此激烈的政變,權力更迭,居然沒有在朝堂上掀起巨波,這也是李治自己種下的因果。

  ??李治急切道:“既已知道,那你救朕出去,待朕重掌大權,定不吝重賞!

  ??“陛下。

  ??蘇大為看向李治,雙眼冷靜得可怕。

  ??那目光如同冰刀一般,深入李治骨髓,仿佛看透他的心肝脾肺腎。

  ??直看得李治心頭一凜。

  ??此時的蘇大為,實過冷靜,簡直剝離了一切人類的情感。

  ??李治從方才的亢奮中醒悟過來。

  ??雙眼深深的看向蘇大為。

  ??“莫非,蘇大為真與囚禁朕的人一夥?

  ??“沒有。

  ??蘇大為搖頭:“我現在不能確定是誰囚禁陛下,不過,這不重要。

  ??“為何?

  ??李治臉上露出錯愕之色。

  ??“陛下,你的身體、精神、意誌,已經過了最好的時候。

  ??蘇大為平靜看著他,就像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你已經老了。

  ??“你……胡說!朕還沒老,朕還活著!

  ??“這些年,朝政皆由武後、太子在打理,陛下醉心長生之事,沉迷佛道密宗,煉丹服藥,修煉秘法,早就無心政事。

  ??“你……

  ??“從陛下開始用替身上朝,自己在偏殿修煉服氣之法,便已以是明顯的信號,陛下你已經倦了,累了。

  ??李治一時啞然。

  ??他當然可以繼續反駁。

  ??但是,有意義嗎?

  ??聰明人麵前,說那些借口有什麽用。

  ??他確實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也確實是開始尋求解脫之法。

  ??無心理政。

  ??而每一位帝王晚年,必沉迷於佛道之術,煉丹、尋長生之法。

  ??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治已經老了。

  ??“陛下,你執掌大唐二十載。大唐在你的帶領下,東西萬裏,設立安西、安北、單於、北庭、安東、安南六大都護府。

  ??設立若幹邊州都督府,扼控天下。

  ??西達鹹海,北至西伯利亞冰原,東至庫頁島,南至華夏最南島嶼。

  ??憶昔麟德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蘇大為聲音抑揚頓錯,極富韻律和感情。

  ??李治看著他,聽著他吟出長詩,仿佛又看到昔年蘇大為站在含元殿上,朗朗吟出那首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能念出這樣詩句之人,必然有一個幹淨的靈魂。

  ??對大唐,也飽含深情。

  ??絕不可能叛唐。

  ??但李治已經無心聽這些了。

  ??他心中像是有一團烈火在燒灼。

  ??“阿彌,隻要你救朕出去,還朕自由,你要何條件,朕都答應你,宰相夠不夠?國公呢?再不行,朕可命你為輔國大臣,可追責太子,如何?

  ??李治雙手下意識揮舞著,仿佛他昔年初登大寶時,站在龍椅前揮斥方遒。

  ??“陛下。

  ??蘇大為沉沉道:“時代不同了,陛下該將大唐托付給太子。

  ??他的眸光深沉,言語裏,有許多未盡之意。

  ??不管李治是否明白,這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站在大唐第三代帝王的角度,李治無疑做得很出色。

  ??大唐之盛,前所未有。

  ??華夏版圖之大,遠邁秦漢。

  ??但李治也隻能走到這裏了。

  ??泰山封禪之後,無論是他個人,還是大唐,都顯出頹勢。

  ??這既是天道,也是李治帝王運勢,到頭了。

  ??如今太子李弘年富力強,正是大展鴻圖有為之時。

  ??蘇大為也很期待,看著新帝登基,會給大唐帶來怎樣一種氣象。

  ??無論哪種,一定會有些新意。

  ??一些銳意進取。

  ??比之垂垂老朽的李治,那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所以,請恕臣不能接陛下出去。

  ??蘇大為向著李治深深一禮。

  ??李治目膽眥裂,戳指指向蘇大為,厲聲道:“蘇大為,你……好大的膽子!你敢負朕!

  ??“昔年太宗即位,便請高祖退避,頤養天年,如今太子登基在即,陛下也在此靜養,一引一啄,莫非天定乎?

  ??蘇大為向著李治深深一拜,揮袖而出。

  ??他身上帶著若有若無的一團霧氣。

  ??昂首闊步從殿門走出。

  ??守殿的老太監,竟看不見他。

  ??轉瞬便消失在黑暗中。

  ??空曠的大殿上,隻留下李治,孤獨佇立,目瞪口呆。

  ??良久,他踉蹌倒地,發出野獸般淒厲號叫。

  ??這一生,他都在隱忍,都在掙紮求活。

  ??幼年時,他弱小,隻能看著頭頂那一個個厲害的哥哥們鬥來鬥去。

  ??濮王李泰。

  ??太子承乾。

  ??吳王李恪。

  ??哪一個不比他強千百倍?

  ??哪一個沒有一大幫擁簇,哪一個不比他更得父皇歡心?

  ??那時的他,對皇帝的寶座,連想都不敢想。

  ??隻有乖巧順從,艱難乞活。

  ??從大唐太宗皇帝兒子,這世上危險度最高的職業中,殺出一條血路。

  ??頭上那麽多雄才大略的哥哥們,都死了。

  ??終於,輪到他了,熬出頭了。

  ??而且父皇病重。

  ??不行,不能太興奮,不能功虧一簣。

  ??他還得繼續裝老實孩子,盡心伺候好太宗起居,展現自己的孝心。

  ??直到……

  ??直到遇見那個命中的女人。

  ??太宗的武才人。

  ??究竟是誰勾引的誰,已經不記得了。

  ??也不重要了。

  ??他做了生平第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甚至冒著掉腦袋的風險,。

  ??現在想來,衰老的軀體,都有一種住的激動亢奮。

  ??那是一種衝破禁忌的快感。

  ??那個時候,隻想著我為九五至尊,我為皇帝。

  ??當要擁有一切。

  ??父皇的一切,朕都要繼承。

  ??還要做出比父皇更偉大的偉業。

  ??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證明自己,才是太宗最出色的兒子。

  ??他的內心,終身都在與太宗的影子搏鬥。

  ??都在與內心黑暗中的孤獨、恐懼搏鬥。

  ??不行,不能停下。

  ??一停下,就感覺要被黑暗吞噬了。

  ??要被恐懼給吞噬了。

  ??一定要不停的奮鬥啊。

  ??要建功立業,證明朕的偉大。

  ??證明朕的存在!

  ??一個個強大的敵人,都倒在麵前。

  ??滅高句麗,平西域,設都護府,滅吐蕃。

  ??商貿繁華。

  ??萬國來朝。

  ??太宗沒做到的事,在他手上一一做成了。

  ??好像,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就到這裏吧。

  ??李治激烈的心跳,陡然停住。

  ??這一瞬間,他腦中飛快的閃過從小到大,這一生的畫麵。

  ??最後定格在那穿著石榴紅裙的少女模樣。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友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少女笑著,奔跑著,回頭頻頻向李治招手。

  ??紅裙飛舞翩翩。

  ??“來啊,快來追我啊~九郎~~

  ??真好啊,真想回到,那個時候。

  ??媚娘。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