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將星閃耀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2-21 02:38      字數:3023
  大唐長安外,三十餘裏地,大軍安營紮寨。

  在中軍大營內,蘇大為等將領正在召開一場軍事會議。

  仔細看營帳裏的人,便會驚訝的發現,這場會議極不尋常。

  首先,在營帳裏居然出現大唐兵部尚書蕭嗣業,另外還有尉遲寶琳、程處嗣、李辯、程務挺、高崇文、郭待封等將領。

  這如果讓熟知唐軍內情的人看到,隻怕會大吃一驚。

  高崇文之父高侃,為安東都護府都護,遼東道大總管。

  是大唐有數的大將。

  至於尉遲寶琳和程處嗣,妥妥的軍二代,更不必多提。

  李辯,和高侃的高家一樣,同樣出自靺鞨族,並且家族世為靺鞨酋長。

  為人驍勇善戰,且足智多謀。

  程務挺自不必說,乃是名將程名振之子,以果敢有力聞名,現為右領軍衛中郎將。

  郭待封,大唐開國名將郭孝恪之子,將門虎子,官至左豹韜衛將軍。

  可以說,大唐的軍功貴族二代,年青一輩能將,猛將,此刻都聚集於此。

  在他們麵前,擺著一個沙盤。

  沙盤是按蘇大為的指點而設,比起蕭嗣業立在兵部的那個,精細程度上自然是差了許多。

  但也堪堪能看。

  比起過去平麵的那種抽象派地圖,已經好了太多。

  “從長安出發,每日行五十裏,不能再多了,現在數萬人裏,大部要回轉各折衝府,所以離長安十日之後,蘇大為,你這一部先鋒,隻有兵馬萬人。”

  蕭嗣業抬頭看了一眼蘇大為,花白的眉梢下,眼中微微露出笑意。

  “當日你與老夫定下的約定,現在算是還了。”

  這話說的,蘇大為的臉頰抽搐了一下“蕭尚書,不帶這樣的,當日咱們說好了,在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奔赴戰場,為國效力,現在情況可不是那麽回事。”

  原來當日蘇大為初從遼東回長安,卻遭人行刺,接著又卷入高陽公主的案子。

  蘇大為嗅到危險,曾特意去兵部找過蕭嗣業。

  憑著大家在遼東戰場上打下來的交情,與他做了一個約定。

  若事情緊急,蕭嗣業可以以邊疆戰場吃緊為由,拉蘇大為一把。

  不過最後,並沒有到那一步。

  現在蕭嗣業舊事重提,未免有吃幹抹淨,提起褲子不認帳之嫌。

  “蕭尚書,當初我答應你的事,可都辦到了,人情你是欠下了,不能這麽給我糊弄事吧?”

  “嗬嗬,你說想上戰場,這不,如你所願,還有何好抱怨?”

  蕭嗣業撫著長須,兩眼一翻“再說,你此次想要征調的人,老夫都幫你搞定了,還有何不滿?年輕人可不能太貪心哦。”

  蘇大為盯著他,嘿嘿一笑。

  不再多言。

  這個笑容,讓蕭嗣業有些莫名,心裏隱隱有些不踏實。

  老實說,蘇大為這人,他有些看不透。

  這人挺妖的。

  就說今日,誰能想到,和擅長養鷹的吐蕃人鬥鷹,居然還能贏。

  蘇大為身上,好像總能出人意表。

  想了想,蕭嗣業臉上擠出一抹笑容,向蘇大為道“好好,就當老夫還欠著你人情,日後必還。”

  “呸,別提日後。”

  蘇大為連聲咳嗽,這個反應,令蕭嗣業一頭霧水,不知自己說了什麽,又戳到了蘇大為。

  他清了清嗓子,轉開話題道“你部先鋒現在行軍路是從這裏,翻躍大非川,入吐穀渾境,尋機試探吐蕃虛實。

  等到了都護府,那邊有裴行儉的人馬,王方翼、薛仁貴、阿史那真都在那裏等候。

  另外按你的要求,已經從遼東征調黑齒常之、沙吒忠義、婁師德、王孝傑等將,趕赴戰場。”

  聽完蕭嗣業的安排,蘇大為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

  說了聲“多謝。”

  這個陣容,可以說,集齊了大唐現今最豪華的陣容。

  堪稱將星閃耀。

  蘇大為點的人,可不是隨便點的。

  要麽是現在的年青能將,要麽未來將成為大唐名將。

  若是站在時間的長緯度來看,這份豪華陣容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未來也很可能不會再有了。

  能集齊這麽多將星,蘇大為很是花費了一番力氣。

  也多虧了兵部這邊蕭嗣業和李勣都肯給予方便。

  蘇大為身邊,蘇慶節一直凝目觀察著沙盤上大非川的地形圖“此等險惡環境,作戰不容易啊,我們的戰馬需要翻山躍嶺,大為降低我軍騎兵的衝擊力。”

  蘇大為點點頭“這個待會再議。”

  說著他向蕭嗣業問“我手裏一共就是萬餘人?”

  “集齊九個折衝府的兵力,為一軍之主,你就偷著樂吧。”

  蕭嗣業補充道“這裏麵,有三個折衝府的兵力,是兵募,你到時要注意一下。”

  蘇大為微微一愣,點頭道“我知道了。”

  兵募,不同於府兵製,乃是朝廷出錢出裝備,招募軍功貴族和各家族中有誌軍功的青年。

  既不同於府兵那種靠著田地,自帶幹糧的義務兵。

  又不同於後來的募兵製。

  募兵製,是朝廷常備的職業兵。

  兵募,則屬於短期征召。

  非戰時,朝廷並不養著他們。

  算是李治和朝中諸位大佬,眼見府兵製已經不靈便後,想出來的一個折中之法。

  照理說,職業軍人的素養,肯定是遠超過半農半兵的府兵。

  隻不過,如果把天下府兵全換成募兵,就算傾盡現在大唐府庫,隻怕也養不起。

  “後勤糧草準備如何?”

  蘇大為又拋出一個問題。

  在他身邊,李辯、程務挺和郭待封等青年將領,一邊圍著沙盤指指點點,推演著進兵路線,一邊豎起耳朵聽著蘇大為與蕭嗣業的談話。

  “你一個前總管,關心後勤做甚?那是軍中後總管管的事。”

  前總管相當於一軍先鋒。

  後總管,則統管後勤輜重和輔兵,炊事、戰馬馱馬等雜務。

  “打仗就是打後勤,我這一軍眼下還是孤軍,若是後勤的事不弄清楚,我這心裏始終不安。”

  蕭嗣業上下打量他一番,點點頭“不錯。”

  說著想了想道“長運坊備有一定數量的官牛和車,有牛一百四十頭,車一百三十七乘,備作牛車,每車可運糧五石,每名兵卒,按一月三十斤糧食算,則一萬大軍一年之需,共計需要發牛車一千餘輛,還不包括戰馬的草料。

  不過你不用擔心,沿路州府都有運坊,此次出兵,各府都會提供運力。

  至於糧草……”

  蘇大為看著他不說話。

  長安府庫裏現在糧草也不多了,還要供著整個帝都。

  而且連連用兵,此次勞師遠征吐蕃,隻怕一時籌措不到那麽多糧草。

  在秦漢之際,長安曾是沃野千裏,天府之國。

  但幾百年下來,大興土木以致水土流失,長安近郊的土地,已經無法供養龐大的帝都人口。

  所以自隋以來,煬帝就興建大運河,方便南方漕糧運往長安。

  之前李治和武媚娘有數次去東都洛陽,也有“就食”之意。

  每到饑荒年,就連天子都不得不東巡。

  蕭嗣業拈須道“陛下已經下旨,今年秋糧除去運往長安的部份,剩餘部分直接會運往軍中,以供養士卒。

  除了運坊的牛車,陛下還令公交署全力配合,運力方麵不用擔心。

  糧草除了秋糧,另外還與長安一些糧商合作,他們會沿途送糧至軍中。”

  蘇大為心中計算了一番,點點頭“如此甚好。”

  他轉頭向身邊的高崇文“我們軍中糧草、兵甲、馱馬、藥材,足夠嗎?”

  “足夠大軍一月之用,剩下的沿路各州府能補充。”

  “好。”

  蘇大為這才放下心來。

  後勤沒問題,至少在進入吐蕃人的領地前,沒什麽問題。

  剩下的,就是如何進兵和用兵。

  他是這一軍的主帥,這些都是他的工作。

  蕭嗣業看了看天色“時間不早了,我要回長安了,免得讓人看了起疑。”

  “恭送蕭尚書。”

  “陛下對你寄予厚望,所以才封你為邏娑道前總管,此次,你一定要多立軍功。”

  蕭嗣業向他頷首道“我會在長安,等你大勝的捷報。”

  “謝蕭尚書吉言,末將一定盡力而為。”

  “不是盡力,而是一定。”

  蕭嗣業白胡子翹起,兩眼閃動著幽幽光芒“若你再添一樁滅國之功,封候拜相不在話下,除非謀逆大罪,沒人動得了你。”

  蘇大為看了看他的神色,笑著點頭“我曉得了。”

  ……

  夜色深沉,星子隱現。

  龍首原上,除了延綿而雄渾的大明宮。

  遠處隱隱見到一片燈火,比天空的星辰更明亮。

  武媚娘站在宮樓間,遠眺向西,雙手合什,嘴裏喃喃的念了些什麽。

  在她身旁,正趴在雕欄上好奇張望的安定思公主,向她好奇的問“母後,你剛才念的是什麽?”

  “是度厄經文,你不懂。”

  武媚娘伸手輕撫小公主的腦袋“你父皇是不是睡了,安定去看看?”

  “好,我去看看他。”

  安定發出清脆而歡快的聲音,如飛翔的鳥兒般,轉身投入殿中。

  清風徐來。

  掛在殿角的風鈴發出清越的響聲。

  武媚娘抬頭,恰好看到一隻白鶴,自月下飛過。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