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風暴來襲
作者:庚新      更新:2020-11-24 01:07      字數:3455
  “出事了!”

  才走出大理寺的牢房,迎麵就看到高大虎,麵露焦急這色,向這邊大步走來。

  身後還跟著數名都察寺的秘探。

  高大虎曾在大理寺做過一段時間差役,對這邊倒是輕車熟路。

  一眼見到蘇大為後,他眼中閃過一抹喜色,趕上來壓低聲音第一句便是“出事了。”

  跟在蘇大為身後追出的程道之和衛長階,都聽到高大話說的,兩人臉上露出驚訝表情。

  蘇大為伸手攬過高大虎的肩膀“找個說話的地方。”

  找個說話的地方,也就意味著這裏並不方便說話。

  “好。”

  高大虎應了一聲。

  蘇大為回頭向程道之交代道“我去去便回,你們先各自忙吧。”

  說完,他與高大虎肩並肩,在數名秘探的陪同下,大步離開。

  眼看著人走遠。

  程道之身邊的衛長階冷哼一聲“居然如此輕慢我們,據說出身連寒門都算不上……”

  “慎言。”

  程道之拉了他一把,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道“先回去。”

  ……

  蘇大為自然不知那些人在背後如何編排他。

  拉著高大虎到了大理寺外的閭巷,在一家臨街的果子鋪裏,高大龍和安文生早已在臨窗找了個位置坐著,正不緊不慢的吃著果子甜品。

  蘇大為跟著高大虎走進去,示意其餘人在外麵戒備著,防止有人偷聽。

  他與高大虎在桌中坐下,左右看了一眼,確定安全後,才壓低聲道“大虎,剛才說出事了,究竟出了何事?”

  “是朝中。”

  高大虎有些坐立不安的道“我們的探子回報,今日朝會,發生了一件大事。”

  具體的大事,是與蘇大為現在要審理的案子有關。

  就在朝會上,以上官儀為首的一幫官員,發動李治朝以來,少有的強烈彈劾。

  而彈劾的內容,先是郭行真,說郭行真入宮後,暗用巫蠱之術,明為替太子治病,實則暗害太子。

  同時還有若幹關於郭行真用邪術煉丹,及用巫蠱的證據。

  如果光是這樣也就算了。

  但接下來,上官儀引導輿論轉向,集火攻擊當朝皇後武媚娘。

  稱郭行真是由武媚娘引入宮中,武後與郭行真,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這種事? 李治自然不會信? 他以一種看小醜表演的方式,看著上官儀掌握的言官們一一走出上奏彈劾。

  就像是看一群張牙舞爪的小醜。

  本來就聽聽就算了? 李治也不會太當真? 也不可能因為這些人彈劾,就去動武媚娘。

  他還算平靜? 見慣了風浪。

  但是坐在李治身邊,與李治一同臨朝的武媚娘? 氣得眼睛都紅了。

  當時武後的肩膀顫抖? 不知是氣的,還是怕的。

  這次事件,如果到這裏,也不算什麽。

  按正常的趨勢? 最後會慢慢消停下去。

  但這次上官儀等人? 像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

  隨著攀扯武後的聲音越來越大,上官儀這邊,找出一個最有份量的證人。

  一直侍奉在李治身邊的太監王伏勝,主動走出來? 向李治告發,稱武後與郭行真暗中密謀? 要用巫蠱之術害太子。

  事情到了這一步,遠超過李治的預料。

  被朝臣逼到死角的李治? 必須給出明確的說法。

  要麽,承認武媚娘確實在其中負有責任? 甚至真的與郭行真做了大逆之事。

  要麽? 就死保住武媚娘? 親自下場,與朝中群臣站在對立麵上。

  無論哪一種,都不是好選擇。

  最多是一個壞一點,一個更壞一點。

  “我們的人知道這個消息,拚死把消息傳出來,我知道這事後,趕忙來找你,把這事告訴你。”

  高大虎抹了一把頭上的冷汗。

  蘇大為,此時頭腦一片漿糊。

  “上官儀,彈劾武後?說牙後要郭行真用巫蠱之術害太子?”

  蘇大為苦笑“誰這麽有創意,太子,乃是武後嫡長子,武後有什麽理由去詛咒自己的孩子……”

  “理由是否合理不重要,關鍵是有人信,而陛下那邊,必須對朝中掀起的輿論給予回應,陷入極被動的局麵。”

  “等等,讓我想想。”

  蘇大為擺擺手,揮開被手下人遠遠隔開的果子鋪老板,頭腦將這件事從頭到尾捋了一遍。

  “上官儀彈劾郭行真,又從郭行真扯上武後,這倒不出奇。”

  那日延英殿上,看到許敬宗率先站出來彈劾郭行真。

  原本蘇大為還在奇怪,但是現在看,便合情合理了。

  這是李治知道對方的打算,命許敬宗站出來說的。

  知道你要砍我,我先自砍一刀,把有問題的人,當棄子舍掉,這樣敵人總不能繼續擴大打擊麵,把媚娘牽扯進去了吧。

  正應了一句話,敵人比想像得更無恥。

  誰料到上官儀和郝處俊等人居然能令王伏勝出來作證。

  指證武媚娘和郭行真對太子行厭勝之事。

  這件事,對李治的打擊之大,隻怕超過了對武媚娘彈劾本身。

  王伏勝並非尋常太監,而是陪伴李治多年的貼身太監。

  這樣的人,不動聲色間,居然成為了上官儀那邊的棋子。

  如何能令李治不震驚,不震恐和反思。

  王伏勝在他身邊多年,若此人是站在世家門閥之上,做世家的臥底,眼睛看,耳朵聽,那李治在這些世家門麵前,還有什麽秘密可言?

  這才是最可怕的。

  現在,所擔心的一切發生了。

  但吊詭之處在於,從朝會以後,宮裏和宮外,反常的陷入沉默。

  如今,朝中看似平靜,實則一觸即發。

  “宮裏似乎有意封口,想將此事壓住。”

  “彈劾當朝皇後,這些人真是瘋了。”

  “還令陛下身邊心腹太監站出來替此事背書,這些外臣的手已經伸到內廷了。”

  “陛下不會高興的。”

  “這次就算陛下不高興,也得先解決自己背後起炎的危險。”

  “關鍵不在武後有沒有聯合郭行真行巫蠱之事,關鍵是陛下如何看,群臣如何看?這事既然爆發出來,就得有一個說法。

  若陛下不能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強用手中權力去保下武後,今後,隻怕會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麵。”

  “接下來局勢會如何發展?”

  “上官儀即已經彈劾武後,而且是用巫蠱來指控,那便不是尋常的指責,這是衝著廢後去的……”

  安文生摸著臉頰,緩緩道。

  他感覺自己的臉頰有些發麻。

  那是一種無形的恐懼。

  就像是看到麵前有一個巨大的漩渦,無論誰靠近都會被吞噬下去。

  就是這種可怕的感覺,令他都忍不住想逃離得遠遠的。

  “廢後?”

  蘇大為喃喃的重複了一下。

  他記起來了,按史書記載大唐麟德元年,皇後武則天引道士入宮,行厭勝之術,被宦官王伏勝告發。

  當時,唐高宗常被武則天壓製,對她已有不滿,意欲將她廢為庶人,便密召上官儀商議。

  上官儀道“皇後專橫,海內失望,應廢黜以順人心。”

  高宗便命他起草廢後詔書。

  當然,這些史書上的記載,在現在蘇大為想來,全都是狗屁。

  身處在曆史洪流中,他清醒的知道,所謂李治與武媚娘的矛盾,並非根本矛盾。

  但輿論和書寫曆史的權力,掌握在文官集團的官僚手中。

  也同樣掌握在世家門閥手中。

  至少就蘇大為雙眼看到的,這是以上官儀為代表的門閥貴族,對李治代表的皇權,發起的一次背刺。

  若是李治身體健康,他們絕計不敢。

  但李治的身體,實在是受家族遺傳的痛風和心血管疾病太久了。

  天知道他的身體還能堅持多久。

  太子李弘現在看,身體比李治還差。

  這才助長了那些人的野心,令他們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

  沒錯了,就算是彈劾武後,也還是在試探李治,不斷壓縮李治的邊界和生存空間。

  若李治連廢後都忍了,下一步,隻怕……

  “我們現在該如何?”

  周大龍喃喃道“朝中這種漩渦,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連李義府這種人,也說倒便倒了。”

  “我現在腦子還亂,讓我再想想。”

  蘇大為深吸了口氣,手指在桌上無意識的劃動著,停了片刻,忽然抬頭道“什麽是我們得根本利益?”

  “什麽?”

  “這次事件裏,我們的利益是什麽?如何才能保住我們的利益?這才是本質。”

  “你想說……”

  “武後不能倒下。”

  蘇大為斬釘截鐵的道“雖然如今我看似與武後走得不近,但我能有今天,全賴與武後相識,若武後倒了,我勢必也會被那些人清算。

  救武後,就是救我自己。”

  “你這是要將自己的生死榮辱與武後綁在一起?”

  安文生微微抬眉,細長的眼眸裏,閃過一縷不安。

  但他隨即點頭道“不過你說得不差,無論怎麽看,你身上武後的鉻印是洗不掉的,無非是你看著還有點人性,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輩。

  但如果真是政爭,真到了那種時候,好人或者壞人都不重要……”

  “屁股最重要。”

  “我們早就已經站好隊了。”

  “既不是站武後,也不是站上官儀,站門閥,我們是站在陛下一邊。”

  “那現在該怎麽辦?局勢如此,我們能做些什麽?”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