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孤臣
作者:庚新      更新:2020-11-24 01:07      字數:3510
  牢中安靜了片刻。

  李義府似乎呆愣了片刻,眼珠子微微一動,這才活過來。

  “是你?”

  “是我。”

  蘇大為平靜的道。

  同時他的心裏,卻難忍思潮起伏。

  當初,可是李義府在李治麵前推動罷免他的都察寺寺卿之議。

  而且提出將都察寺職權一分為三。

  如今,李義府雖然倒下了,但都察寺的結局,仍如李義府設計的那樣推動。

  要說蘇大為不怨嗎?

  那多少還是有怨念的。

  但仔細一想,李義府如今這個局麵,也拜他蘇大為所賜。

  若非他帶著都察寺的密探,暗查李義府,為郝處俊送上神助攻,單憑郝處俊和上官儀,想要扳倒當朝右相,絕沒有這麽容易。

  相愛相殺,誠如是。

  蘇大為收起心的情緒,向李義府道“陛下讓我來審訊此案,我與右相也是舊相識,還請右相配合。”

  “我現在不是什麽右相,不過一個囚徒罷了。”

  李義府的神色淡漠。

  這有點出乎蘇大為的意料。

  原本以為像他這樣的人,此時一定是顛狂的。

  過去爬得有多高,現在摔得便有多重。

  以李義府的心性,那種狹窄的心胸,如何受得了這樣的落差。

  所以一時間,蘇大為都有些懷疑,自己見到的,當真是李義府?

  他怎麽變得如此內斂。

  還是說,因為打擊太大,已經徹底被打斷了脊梁,打消了精氣神,所以頹唐了?

  蘇大為看了看李義府的眼睛。

  這雙眼睛,雖然血絲滿布,雖然有些呆滯,但並不遊移。

  他的神還沒散,他並沒有崩潰。

  心中閃過奇怪的念頭,蘇大為走近幾步,在李義府麵前,如他一樣盤膝坐下。

  從心理學上說,相同的動作,容易拉近雙方的距離,減少心裏的抵觸情緒。

  程道之看了身邊的長史衛長階一眼,都覺得蘇大為與李義府就這樣麵對麵坐著? 不太像是審案的樣子。

  就他們過去的經驗? 審案者,往往需要居高臨下? 給犯人極大的心理壓力。

  這樣才利於擊破疑犯心防? 套取有用的證詞。

  不過今天的審訊,是以蘇大為為主? 天子欽點由他來做審訊,旁人縱然心中疑惑? 也不得開口打擾。

  蘇大為與李義府相對而坐? 靜默了片刻率先開口道“我不想兜圈子,現在便開始吧。”

  說著,留意李義府的表情,見他沒什麽變化? 甚至身上連微小的肢體語言都不曾有。

  代表李義府此時心境十分沉靜。

  這或許不利於審案? 更需要雙方鬥智鬥勇。

  但蘇大為現在沒時間去多做鋪墊,隻能硬著頭皮上。

  “李義府,我看過你身上案件的卷宗,現在府中藏甲,擅用先帝的金寶神枕? 以及請術士望氣,這些都證據確鑿? 你對這些,有什麽想說的嗎?”

  李義府眼神不變? 呆滯的盯著眼前的空氣,似乎當蘇大為是透明人。

  “我其實為你覺得可惜? 你身居高位? 又不可能更進一步? 何必做這些犯忌諱的事。”

  蘇大為看了一眼李義府的神情,接著道“你是太過膨脹了?”

  李義府的眼珠微動了一下,喉動蠕動,終於道“藏甲的事,是你報給陛下的吧?”

  “是。”

  “那些甲不是我的。”

  “那是誰的?”

  李義府眼神再次瞟向遠處,似乎無意談下去。

  在蘇大為身後的程道之和衛長階,以及其餘差役,都暗自搖頭。

  之前的審訊也都是這樣,隻要審到關鍵處,李義府就不說話了。

  按理說,證據確鑿已經是鐵案了。

  但天子沒發話,下麵的官員自然明白其中缺失了什麽。

  以李義府的右相身份,他圖什麽?

  他的動機是什麽?

  難不成他還想謀逆了自己當皇帝?

  絕對不可能啊。

  既然如此,那他做這些事,難道是神經錯亂不成?

  藏甲、望氣,動先帝禦用之物,別人都有可能,隻有李義府,絕不可能。

  因為他走的路子,就是“白手套”,是孤臣。

  把滿朝官員幾乎得罪光了,唯一的倚靠就隻有大唐皇帝。

  這種情況下,他搞這些事,自斷根基和靠山,是有多想作死?

  太宗朝壓製朝臣,平衡朝中勢力,除了靠李世民過人的胸懷、智慧。

  最重要的是大半的大唐天下,都是由李世民打下來的。

  他的軍功威望無人能及。

  天然就能對日漸膨脹的官僚和門閥貴族進行壓製。

  但是後世的帝王,沒有李世民這樣的武功,怎麽辦?

  怎麽去壓製那些膨脹的官僚門閥?

  不同的帝王有不同的策略。

  李治的策略便是任用“手套”,去替他做一些,他不方便出麵的事。

  後來武媚娘篡奪權柄,用的其實也還是李治的那一套。

  隻不過在李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用一些狠毒酷吏,來維持對朝臣的高壓。

  後世朝代,也有學李治和武後的,但隻學了個皮毛罷了。

  這些念頭,在蘇大為的腦海裏一閃而過。

  他看著李義府,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於是壓低聲音,用自己都幾乎聽不清的聲音道“你,是否有什麽苦衷?”

  李義府依然沉默。

  隻是眼睛忽然紅了,不知是血絲還是湧上淚光。

  這個曆經官場數十載,一直爬到大唐右相位置的老人,眼裏隱隱閃動著光芒。

  “你是被人陷害的?”

  蘇大為又問了一句。

  這句話,卻令李義府剛剛攢起的一絲怨氣,一下子破功了。

  李義府終於抬頭,眼神複雜的看向蘇大為。

  那神色,分明是說陷害老夫,不是也有你一份?

  “我是陛下的人,我是個武人,除了查案,對外征討,朝中事我一概不知。”

  蘇大為看著李義府,平靜的道“你應該知道,若非你先有意針對我,我也不會去查你的事。”

  李義府的眸光,一點一點的黯淡下去。

  以一種近乎沙啞的,仿佛砂紙摩擦般的低音道“若我告訴你,老夫之前並不知道書房藏有兵甲,你信嗎?”

  蘇大為一時沉默。

  看著李義府,心中閃過各種念頭。

  從邏輯上來說,他倒是願意相信李義府。

  做右相的人,又是李治的人。

  腦子隻要沒有被門夾過,就不應該會去藏兵甲。

  要作死,也沒有這樣作法的。

  但要說李義府完全不知情,又有些難以令人相信。

  書房,每天都會去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若不是李義府自己,誰有本事在那樣防備森嚴的相府裏,運進那些衣甲?

  想要神不知鬼不覺,不驚動任何人,太難了。

  “我知道你很難相信,但我說的乃是事實。”

  李義府的聲音越發低沉“這是有人要設計老夫,至於是誰,也不必深究了。”

  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自嘲之色“我是百口莫辯,從事發的時候,我的結局便已注定了。”

  “也未必,若你能配合我,能找到線索,也許能還你一個清白,陛下也希望看到真相。”

  “這種哄小孩的話,休要提了。”

  李義府背靠著牆壁,仰首望天“我平日裏得罪了那麽多人,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錘……我既做孤臣,便知道會有這麽一天。”

  蘇大為一時默然。

  他原本就在奇怪,李義府此時的表現,完全不像是那個眾人口中,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奸臣”。

  直到現在,聽到李義府自己親口說出“孤臣”二字,蘇大為心中頓時明白過來。

  做孤臣的,不在朝中多樹敵人,不抱緊皇帝大腿,皇帝如何能信,怎麽能賜其權柄。

  但這種臣子,注定與所有人為敵。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但失去君王信任,隻有淒涼收場。

  李義府,顯然已經想到了。

  蘇大為暗自懷疑,這次政治事件背後的推手,目地並不隻是扳倒一個李義府那麽簡單。

  乃是趁著李治病重,太子病重的時機,在反攻,在重新奪取權力。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次大唐內部的動蕩,會比之前預料的,更加可怕。

  蘇大為與李義府小聲交談,在後方的程道之和衛長階已經聽不清兩人在說什麽了。

  程道之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出聲道“蘇少卿,你們能不能大點聲,這個……審訊內容是要記錄上卷宗的。”

  “好了,已經問完了。”

  蘇大為拍了拍大腿上沾的草屑與塵土,站起來。

  他向一臉懵逼的程道之道“可以走了。”

  “這就,完了?”

  衛長階在一旁急道“蘇少卿不多審一下?他為何要藏甲,望氣,這些動機是什麽,背後有沒有別的內幕主使?我們如何寫這卷宗,如何呈報陛下?

  再過幾日,此人要移交到刑部大牢,蘇少卿再想審,隻怕沒這麽容易了。”

  “我說了,已經問完了。”

  蘇大為加重了語氣。

  程道之還算知道一點他得脾氣,忙在底下暗自拉了一下衛長階的官服衣袖。

  衛長階這才閉上嘴。

  眾人看著蘇大為轉身走出牢房,一時麵麵相覷,但也隻能跟著出去。

  牢門重新鎖上。

  李義府躺著牢房牆壁,身體沉浸在陰影中。

  光束從頭頂的天窗透下,投在眼前的地麵。

  雖然近在咫尺,但卻仿佛無法抓住。

  李義府緩緩伸手,虛抓了一下。

  然後又頹然的放下。

  牢房外,值守的牢頭,隱隱聽到從深牢裏,傳出如野獸般的嗚咽吼聲。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