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心裏有數
作者:我喜歡的豬頭      更新:2021-11-07 11:33      字數:3133
  春闈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丁醜科會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很多人都要看看在新皇登基後的科舉取士到底如何,想要看一看這一科士子的水平。

  朱允煐通過各方麵的渠道得到了一些消息,對於這一科士子的水平大概也算得上是心裏有數。

  總體來說他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不出意外很難出現一些治國之才。不隻是一個人在麵對朱允煐的問題時委婉的給出了答案,不隻是一個人對於這一科士子的水平比較擔心。

  那就沒辦法了,有些時候就是這樣,一科出現很多宰輔之才也是可能的。

  比如說宋仁宗嘉佑二年的這一科,湧現了蘇軾、蘇轍、曾鞏、曾布、張載、程顥、程頤、章衡、章惇、呂惠卿等等。薈萃了政治、文學、曆史、軍事等等領域最頂尖的人才。

  但是也有可能,一科下來沒太多的可塑之才,這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不過還是需要看看後期的培養吧,不一定就是中了狀元肯定就是最頂尖的人才了。朱允煐很清楚這個道理,他也明白後期的培養對於這些‘新科進士’無比關鍵。

  朱允煐心情不錯,主要就是他知道自己還可以繼續做好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強求不來,這一科士子的含金量比較一般,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成不了棟梁之材,那就指望他們成為能臣幹吏吧。

  就在朱允煐批閱著奏折的時候,王承恩走過來小聲說道,“爺,太上皇有旨,讓爺去乾清宮。”

  朱允煐大概明白了原因,不慌不忙的說道,“哦,你讓人去回個話,今個事情多。得晚一點過去,讓皇爺爺等一等,我晚膳的時候過去。”

  要是有急事,老朱自己就過來了。所以稍微等一等,沒什麽問題。

  其實也沒有特別大的事情,主要就是一些比較日常的事情。現在朱允煐主要的工作,除了監督春闈、遷都和備戰的事情之外,就是一些日常的瑣事了,不過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比較平順。

  處理完這些工作,朱允煐才不慌不忙的朝著乾清宮走去。

  老朱已經愜意的喝著小酒、吃著炒黃豆了,朱允煐也不客氣,直接坐下就開始倒酒。

  老朱瞟了一眼朱允煐,問道,“咱可是聽說了,太子這是要開蒙了?”

  “嗯,孫兒打算讓他進大本堂,讓諸名儒輪班為太子和諸王講課,並挑選國子監學生或者新科進士伴讀。”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習經傳,博古通今,識達機宜,這也是應該的。”

  老朱樂了,對朱允煐說道,“真要是這般,就給咱養出來了一個儒家的仁皇帝。咱早前就說過,太子該用實學教導,用不著學一般文士,光是記誦辭章一無好處。你也得選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在太子跟前,得讓他明白帝王之道,禮樂之教,和往古成敗之跡,民間稼穡之事。”

  朱允煐笑著點頭,對老朱說道,“孫兒也是這般心思,隻是現如今,咱們確實不太好廢了儒家。先不說儒家對民間影響太大,光是咱們重新立個學說都難,更不要說新學說未必適合皇權。”

  廢掉儒家什麽的,很多的時候也就是嘴炮一下,甚至嘴炮都懶得嘴炮。

  主要就是儒家的思想影響是方方麵麵的,不是說讀書人讀的四書五經就是儒家的思想。也包括民間百姓,很多人的思想也都是受到了儒家的影響。

  更何況儒家的很多思想,也確實是符合皇權的利益,這也是曆朝曆代的統治者推行儒家的原因。說是直接取消了儒家的地位,那真的是天方夜譚,現在也確實很難找到一種比較成熟的理論、文化去取代儒家的一些地位。

  老朱想起來了什麽一般,嘿嘿笑著說道,“你也咱是一個心思,咱大明的太子也該有個樣子。就是你不一般,雖然讀了些書,隻是一直沒有讀出來,咱當時也忙,沒給你請個名師。”

  朱允煐就不樂意了,反駁說道,“孫兒小時候也做課業,隻是孫兒從來都是隻讀書。又不是打算考進士,沒必要記誦辭章。到底不是父皇,他才是真本事。”

  老朱越發得意了,大兒子永遠是他的驕傲。

  大朱以前可是有著文名的,除了大儒宋濂等人造勢之外,也是因為大朱還是有著真才實學。當然大朱也不隻是像朱允炆那樣,幾乎成為了一個儒家弟子一般。大朱的儒家弟子形象,也就是對外展示一下,他的心思還是帝王心思。

  “孫兒的太子也該是這般,學肯定是要學。”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送他去大本堂,咱們宗室的教育可不能太馬虎。但是孫兒也不打算讓他學的太深,他是皇太子,以後是要坐龍椅的。”

  老朱拍手稱讚,這也是他的心思,“是這個理,他不要考秀才、中進士,文采啥的咱不在意。得讓咱大明的儲君學會做實事、明理,這也就成了。等他長大一點後,讓他好好觀察百姓的生業以知衣食艱難,體察民情的好惡以知風俗美惡。”

  用完了晚膳,朱允煐也是在和老朱簡單的交流了一下朝堂的事情。

  別看現在的老朱是退位了,但是老朱可不是完全不管事。很多的事情他都是很留意的,尤其是為朱允煐造勢而策劃的北伐,老朱更是敏感無比。

  當年他席卷天下、定鼎華夏,軍事上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老朱其實也很清楚,別看他的孫兒從小就好武,似乎是想要當一個武皇帝。但是在老朱看來,他孫兒軍事上的才華一般般,好在有些遠見,用兵也是非常穩的。

  這一次的北伐,老朱不隻是要給朱允煐造勢,也是要將虛弱的遊牧民族再次狠狠打擊。這樣一來,他的孫兒就有了軍事上的再次證明,以及可以為以後的繼續北伐積蓄力量。

  朱允煐自然也不會隱瞞老朱一些事情,沒說自己當了皇帝就要大權獨攬,沒說什麽事情都不和老朱溝通。沒有那麽多的間隙,老朱和小朱在這些事情上還是很默契的。

  洗漱結束後,朱允煐就呼呼大睡了。他睡覺打呼,但是也不影響老朱,因為老朱也是睡覺打呼的。兩個人誰也不怕影響誰,不是什麽互相傷害,是早就習慣了這些。

  王承恩小聲的叫醒了朱允煐,朱允煐就起床準備洗漱。

  老朱也醒了,對朱允煐說道,“就在這吃點東西,咱醒了也睡不著。”

  朱允煐答應下來,洗漱後吃著糕點、稀飯,和老朱閑聊著。

  “朝服帶了沒有?”老朱指了指朱允煐,說道,“換一身朝服給咱看看。”

  朱允煐低頭,他穿的是龍袍,當然這也就是常服。朝服是比較正式的,平常一般情況下不穿。至於說帶沒帶,朝服在東宮有、在謹身殿也有,沒必要時時帶著。

  但是老朱都這麽說了,朱允煐自然也不在意。笑著讓王承恩取來老朱的朝服,戴好冠冕。

  “皇爺爺,你還是比孫兒魁梧些。”低頭看著朝服,朱允煐也樂了,“孫兒穿著說合身也合身,就是稍微有點鬆垮,咱的肩膀沒你的肩膀寬。”

  老朱靠在床榻上,欣慰的說道,“還成,就是你這下巴不像咱。太像你娘了,是個尖下巴。眉眼像你爹,鼻子也像他,跟你祖母一個樣。”

  本來在閑聊的朱允煐忽然間好像意識到有什麽大事不好,雖然老朱平常一直都是鐵人的樣子。但是老朱的年齡畢竟也是快七十了,按照曆史上的一些記錄來看,說不定老朱就要到大限了。

  雖然朱允煐也一直覺得因為他的存在改變了不少事情,比如說大朱好像是比曆史上多活了一兩年之類的。可是對於老朱的身體,朱允煐一直也都是比較擔心的。

  或者說擔心老朱失去了求生的欲望,老朱或許是真的早就累了,他強撐著不去見自己最掛念的人,大概也就是因為對於朱允煐這個孫兒還不是特別放心。老朱想著的是繼續給孫兒保駕護航,看到孫兒徹徹底底坐穩江山、掌控朝堂再離開。

  也不說什麽心酸之類的,朱允煐隻是笑著和老朱聊了幾句,然後離開了乾清宮。

  對於來說來說,孫兒、重孫的陪伴當然重要。可是在老朱看來,處理好朝政、治理好大明的江山,這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王承恩等人低著頭不敢說話,他們一直跟在朱允煐身邊,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朱允煐不高興。別看今上平時是一副大度、寬仁的樣子,對伺候的人也不苛刻。隻是一旦今上發怒,一旦今上作出決定,冷漠的也是令人心驚。

  鳴鞭結束,朝臣們也依靠班次、職務站好。

  看著一身朝服的朱允煐走上禦座,不少人覺得意外。沒什麽大事啊,也不是特定的節日等等,今上怎麽就穿的這麽正式,難道是有大事發生?

  朝臣們是怎麽想的不重要,朱允煐隻是主持著早朝,商議著一些事情,和往常看起來沒什麽不同。有些事情,他心裏大概清楚一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