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節 爆吧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3345
  紅袍文官話音未落,隊列中又齊齊站出來四五號穿著各色袍服的同僚,異口同聲說道:“臣附議,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看到這一幕標準的朝堂攻防模式後,後知後覺的崇禎,包括滿朝文武這才算是回過味了。

  於是吃瓜群眾紛紛暗中揣摩起來:今兒這一出,看來又是這夥文官東林黨預謀挑起的攻訐,對上的是新科忠勇伯,順帶戳了皇上麵皮至於因果嘛,大約是皇上這幾日太過得意?抑或是東林在此事上寸功未立,被人搶了風頭,因妒生恨?

  就在大廣場上風起雲動時,全場唯一有位子坐的崇禎同誌已經發現情況有些不妙,這時遭人暗算了。已經坐了三年龍椅的崇禎再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於是他冷哼一聲後及時止損,起身,狠狠一甩長袖,走人了

  這時候,當值太監的“退朝”聲才姍姍響起。

  聽到一聲退朝後的群臣頓時滿堂大散,吃瓜群眾們一邊走一邊說,人人臉上帶著興奮之色。

  同一時間,一個小太監跑了過去,從依舊跪在那裏的給事中魏續手上取下了那份奏章。

  站在那裏有點不知所措的忠勇伯大人這才反應過來:下班了。

  這個結局讓燃燒了戰鬥欲望的忠勇伯很不習慣,仿佛一腳踩空似得。不過已經這樣了,張冬東就隻好在各種複雜的眼神中,一個人出了皇城,所過之處人人避讓,仿佛他是淨街虎一般。

  時間回到前日。

  當卜大醒卜老爺將自己掌握的“曹賊”底細統統都倒給自己的同年侯老爺後,後者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之前曹總兵為了爭田在江南炮打縉紳宅子一事,侯恂也是有所耳聞的。畢竟江南地區是東林黨大本營,那一炮下去,肯定會牽連到朝中的東林人士。身為東林幹將,雖說侯恂是河南人,但這件事他還是大概知道的。

  隻不過這件事在朝廷裏並沒有掀起什麽波瀾。

  首先,當時朝堂上已經進入了戰時緊急狀態,像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壓根不可能有人去上書參姓曹的一本——這樣會向皇上和同僚證明自己是個蠢貨,絲毫沒有大局觀念。

  其次,在侯恂這樣信息不足的外人看來,這件事大概又是縉紳們太貪婪,不知怎地惹怒了一個鄉下來買地的土包子,然後雙方起了齟齬,然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鄉下人開了炮,屬於狗咬狗。

  沒錯,侯恂當時就是這麽想的。別看縉紳們對外都是一個嘴臉要維護階層利益,但是背地裏互相鄙視的也不在少數。

  然而當卜大醒將事情的過程詳細講出來,再加上他自己的理解分析後,這件事就沒那麽簡單了。

  侯老爺這才知道,原來姓曹的居然是早有預謀,一步步引誘逼迫士紳們升級矛盾,絕不談和,最後以開炮收尾,當眾砸爛了江南的紳權,砸響了曹賊的招牌。

  如今在短短幾個月功夫裏,朝廷忙於北虜事,卻不知江南的窮鬼泥腿子們正在大批往姓曹的地盤上跑,這都已經成了公開之事。

  一個招安來的海寇,如此鯨吞流民,那除了造反還能為什麽?

  以上這些消息,說不得令侯恂好好震驚了一番。不過卜大醒接下來拿出的東西,可就令侯老爺冷汗直冒了。

  關於卜老爺在台灣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在福建和江南等地接觸到關於穿越眾的種種行事,這些日子來,老爺已經通過思考和調查,做到了融會貫通,徹底弄清了曹賊的真麵目。

  得出結論後,下一步自然就是大肆宣傳,讓天下人都看清楚曹賊的真麵目。然而這種東西光靠嘴是不行的,如今曹賊其勢已成,再不是等閑縉紳所能掣肘的了,必須要天下正人君子都出手才可以。

  所以卜老爺近日便用心寫了一本名為《異賊明要》的冊子,並請人謄抄了一些,準備一邊給大佬免費派發,一邊找機會刊印出來後廣布天下。

  這本冊子在曆史上的地位將會很高。其中先是用旁觀者的口吻,詳細描述了曹賊將人口都聚集在工坊,然後用機關鐵器務農的諸般行事。

  這之後卜老爺話鋒一轉,從傳統的儒家角度深刻分析了這種消滅佃農和自耕農的行為,剖析了由此帶來的深層次社會意義。最後點明主題,將這種做法對於士大夫的滅絕性傷害透徹地推演出來,可謂是字字珠璣,行行警言。

  當侯恂侯老爺看完這本冊子後,再仔細打問卜老爺一番,發現對方確實是去了台灣親身調查過後,侯老爺的冷汗也下來了——如果這姓曹的在台灣的所作所為當真如冊子上所說,那此人可真的就是士紳公敵了。

  於是侯老爺一邊命人去京城裏尋找那些去過台灣的人來調查,一邊聯係東林同僚贈送宣傳手冊,將新科忠勇伯的底細宣揚了出去。

  去過台灣的人第二天就找到了,畢竟京城裏商人多如牛毛,這兩年去南方辦過貨的有不少。

  比對印證過後,發現忠勇伯真如冊子中所說,於是一個聯盟迅速成立了。

  這個聯盟包括了東林黨和一部分其他官員。

  關於東林黨這邊,由於忠勇伯之前懟了關寧軍,搶了孫承宗一係將領的不少功勞,所以原本就看他不大順眼,這下正好有了發飆的理由。

  另外,像給事中魏續雖說不是東林黨,但他卻是某些江南挨炮士紳在朝堂中的代言人,所以魏續在今天的彈劾之事上當了急先鋒。

  最後,這個聯盟還有一部分人是純粹跑出來助拳的:看過冊子的文官中,總有那麽幾個和卜老爺一樣,有著心懷天下的聖人屬性,願意自帶幹糧當黑粉的。

  以上就是今天早朝中,文官集團突然發起彈劾行動的原因。

  而穿越眾由於之前在京師沒有布置情報部門和附屬勢力,所以對朝堂上的暗流反應遲鈍,最終曹總兵挨了一冷箭。

  不過總得來說問題不大。畢竟穿越眾來自未來,對於晚明朝堂是有深刻認識的。曹總兵既然這次敢進京,那麽在政治鬥爭方麵還是做了預案的。

  從事後的結果來看,東林黨今天的突襲是成功的。

  雖說崇禎皇帝及時醒悟過來,轉身走人退朝,避免了進一步惡化局麵,但是畢竟話已出口,所以還是等於被小小打了臉。

  哪怕魏續今天上奏折的時機再不合適,但是皇帝連奏折都沒看,就打算將一個正在做本職工作,專門負責稽察糾偏的給事中拿下,這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今天這次突襲,既打了忠勇伯的臉,也打了皇帝的臉,算是文官集團的又一次小小勝利——皇權和紳權無時無刻不在鬥爭,曆代文官想辦法鉗製皇帝早已成了本能。

  崇禎退朝後,回到乾清宮,氣呼呼地翻開了那份奏章。

  不出所料,奏章上的內容,又是文官彈劾政敵的一慣文風——十二條大罪條條驚悚,件件誇張,筆者言辭如刀,深諳無中生有強詞奪理之道。

  總之,在文官筆下,每一個和正人君子作對的小人,都是罪惡滔天的國家之敵,天地不容,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那種。

  看完後,皇帝不出意料的將奏章留中了,並且下旨申飭了沒事找事的混蛋給事中魏續。

  通常來說,皇帝處理彈章有三條路。

  首先,如果皇帝想保護被彈劾的人,那麽就會對彈章留中不發。

  這招就相當於後世的刪帖,是消弭影響,轉移熱點的基本手段。一旦皇帝開始刪帖,外朝那些上章彈劾的官員就等於做了無用功。哪怕有穿紅袍的十五級大水逼發帖,版主同樣都可以刪掉,然後這個話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人也就保下了。

  其次,如果皇帝不想保護被彈劾的人,那麽很簡單,隻需要將奏章“交部議”就可以了。

  交部議是個明顯的暗示,就等於允許會員公開討論此事。這種情況下,聰明點的官員都會立即上折“告老還鄉”,保留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最後一個處理彈章方式就是小朝會。

  如果皇帝拿捏不定,就會在隻有重臣參加的小朝會上聽取各方麵的意見,最終對彈章做出處理決定。

  那麽關於今天這份彈章,皇帝是肯定會留中不發的。笑話,忠勇伯現在是崇禎搞定北虜的希望所在,怎麽可能允許朝臣彈劾?

  於是奏章留中了。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大批彈劾忠勇伯的帖子就像潮水一樣湧進了通政司。然後隨著時間推移,更多看過《異賊明要》這本冊子的吃瓜文官也變成了自幹紳,開始不停上折彈劾忠勇伯。

  當帖子的數量達到一個量級之後,皇帝的刪帖也沒用了。

  這屬於第四種隱藏情況:爆吧。

  爆吧是嚴重事件,相當於針對這件事掀起了政潮,皇帝必須對此事有一個正麵回應。

  當然,皇帝在這幾天裏也通過其他渠道看到了冊子,搞清楚了彈章背後的來龍去脈。

  雖說對冊子上那些胡言亂語持批判和懷疑的態度,但是沒辦法搞定群臣的的崇禎最終也隻能下旨,言道明日早朝後,於皇極殿召開專項會議討論此事。括弧:允許忠勇伯自辯。

  與此同時,忠勇伯也從盟友溫體仁的渠道那裏得到了皇帝的私下保證:明日盡管上殿去懟,你背後不是一個人。

  p旅明57290dexht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