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6-08 02:37      字數:3216
  掀簾子進門的董神醫仿佛自帶消毒光環,帳篷裏原本看熱鬧的明人瞬間鴉雀無聲,一時間場上隻剩下傷者痛苦的嘶吼聲。

  古代雖說信息流通速度慢,但那是科技原因造成的。事實上古人對於朝堂中各種人事變化的敏感度一點也不比後世低。

  以明清兩朝公開在書店售賣的《縉紳錄》《鼎甲冊》等等書錄來說,這本質上就是實時更新的官員名冊。尤其是出自兩京書坊的縉紳錄,發布時間幾乎和吏部同步,堪稱動態實時線下更新,飛一般的速度。

  這裏麵還有個趣聞:當時紙張昂貴,所以書店售賣的縉紳錄有時候就會出現“補丁”。就是說當隻有少數官員調整位置的時候,書坊為了節省成本,就直接將幾個新名字在原書上塗抹挖補一番後當新書賣......顧客紛紛表示理解,情緒穩定。

  而在穿越者這個位麵,當以曹氏為代表的強橫勢力,強勢插入南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廣州城後,之前遠在夷州的迷霧便一夜間散去。

  土著明人,至少是土著精英們,在意識到當下廣東局麵,並且近距離接觸到穿越者後,這些傳奇般崛起的人物來曆名號,很快就被有心人收集總結了出來。

  雖說不能給表麵上沒有功名的穿越者安一個縉紳的名頭,但是這並不影響土著出版和縉紳錄等同的“英雄譜”。與此同時,根據穿越者在早期發布的一些有關自家來曆的簡陋解釋,一份公認的,由土著自發腦補齊全的大明版演義故事也開始在市井間流行起來。

  故事的模板當然脫離不了明人喜歡的話本評書這種模式。大概內容就是:當初曹總兵還是曹海商的時候,早有大誌。於是在某年某日,便有三百六十一位好漢(上應周天星鬥數目)相約在南洋海島聚義。時人以曹川雄才大略義薄雲天,便公推曹哥哥為首,坐了這頭把交椅雲雲......

  收集穿越者的資料是必然會出現的社會現象。

  無論名義如何,事實就是,人數稀少的穿越者掌握了巨大的財富和力量。這就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換句話說,社會有了需求。

  時至今日,除了一部分遠在台灣,平時默默無聞的技術宅之外,其餘大部分需要和明人打交道,尤其是陸續來到廣州的穿越者,很多都已經被明人所熟知。

  所以在白舉人這些已經上了船的友好人士眼中,負責治病救人的董強並不是什麽陌生人......好歹也是神醫安道全那個級別的好漢,人物標配的打油詩也是混到一首的。

  不說那明人式打油詩,就是白舉人他們現在家裏有人生病,那也是第一時間去新區醫院“求藥”的,所以今天當董強董院長進了帳篷後,場麵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

  進門後掃了一眼帳篷內,看到這麽多人,董強不由得微微皺了眉。不過作為一手組建閩粵醫療係統的高級穿越眾,他現在早已是用上位者的目光來看待問題了。所以除了皺眉外,董院長隻是簡單問了兩句傷情,然後將送人的工友都趕了出去。至於白舉人他們,就當沒看到了。

  清理掉“閑雜人等”後,董大佬一揮手,接下來就是醫學生們的工作了。隻見年輕的學生們“呼啦”一下就圍了上去,七手八腳擺弄起了傷者。

  要說這個年代的醫學生還是蠻幸福的。他們不用像後世的同行一樣,幾年醫學院後去醫院實習,連個縫肚皮的活都撈不到。

  在穿越者手底下當學生,有的是活人死人給大家練手。而且不管手藝如何,病人以及家屬是絕不會醫鬧的。理論知識隻學習了一兩年的學生,在實戰經驗方麵都已經是老手,至少日常的外科小手術,對他們來說不是難點。

  不過今天這位傷員的傷勢比較重,明顯超過了學生們的治療能力。所以在完成了外圍的清理工作後,需要大佬出馬了:“院長,傷員腹部有深創口,大量出血。”

  “嗯,注射嗎啡,準備手術和驗血。”

  到這時候,董強隻能挽起袖子自己出馬了。

  話說這位傷者也算是個倒黴鬼,他是被工地上崩斷的鋼索甩過來後,硬生生抽開了腹部,切出了一條十五公分的創口。所以當塞住肚子的布巾拿開後,傷員的腹部便大量開始往外冒血,連青色的腸子都流了出來。

  這種傷勢,在旁邊那些一聲不吭的明人老爺們看來,基本就沒救了:別管是刀子砍的還是鋼索抽的,這不就是腸穿肚爛嗎?

  然而這種傷勢在後世真不算大事。比起各種心髒手術和腦外科手術來,腹部傷口的急救手術在正規醫院的檔次並不高。以董強的手術水平,做這個還真不是難事,哪怕這是在十七世紀。至少董強今時今日做手術時所擁有的器械藥物以及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了白求恩同誌當時的條件了。

  接下來,就見董神醫一步步開始操作。他先是在傷員腹內尋找出血點,然後順序止血,再翻找出受損的腸部位,清創切除,之後對接縫合,按部就班,有條不紊。

  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野戰醫院提前預備好的“獻血員”也派上了大用場。

  這些提前被測好血型的人的身份都是工人。他們最近不用上工,都是被好吃好喝養起來的。一旦戰事開啟醫院正式運轉,他們就要負責給傷兵提供即時的輸血服務。所以說今天這位傷號也算是走運,他無意中成為了檢測野戰醫院手術運轉的小白鼠,得到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今天這場手術,總共有三位獻血員輪流給傷號提供了的同型血。獻血完畢後,血牛每人可以領到幾塊曹大頭,還有用來補身體的兩隻雞兩隻鴨,以及一星期的帶薪假。所以沒有輪到的其他人都眼帶羨慕地看著幸運兒提著雞鴨離開......

  一旁參觀團的老爺們眨巴著眼睛,同樣看得咂舌。

  無論是令傷號不再掙紮的“麻沸散”,還是那猶如縫衣般的外科手術,抑或是看上去都懂,但是總覺得沒那麽簡單的“輸血”,都令老爺們大開眼界。

  “江阿娣,這台手術中最重要的是什麽?”

  “老師,是第一時間找到出血點。”

  “那麽術後呢?”

  “防腹腔感染。”

  “嗯,不錯,你來關腹。完事打一針磺胺,密切觀察感染情況。”

  40分鍾後,原本明人眼中必死無疑的傷號,在董院長的妙手下,已經完成了手術過程,就剩下縫肚皮的小活,變成了大佬獎勵學生的禮物。

  而白舉人再也掩飾不住自己的欽佩之情,一臉仰慕地對正在脫手套的董強拱手說道:“高明,實在是高明!生死人肉白骨啊,董神醫不消說,吾輩歎服!”

  “嗯,看預後吧,還有感染關要過。”

  董大佬雖說天天被人拍馬屁,但是這東西也沒人嫌多不是。於是他笑著和白老爺說了幾句,然後又帶著觀摩隊伍去了其他幾座帳篷,檢查了已經準備好的各式醫療物資,一路上還順便做了科普。

  明人老爺們對於傷愈老兵的價值倒是不太清楚,所以他們中大多數人在參觀完醫院後,普遍還是覺得這裏是一處邀買人心的場所,“將軍大人愛兵如子”是大夥的共識。

  不過看著那一箱箱堆起來的各種醫用物資,以及一排排幹淨整潔的床鋪,還有外邊冒著黑煙不停製造熱水的移動夥房,老爺們倒是真切地,再一次感受到了曹氏那掩藏在不起眼之處的滔天實力。

  實力是最做不得假的。用不著擺出萬千雄兵,充足的物資供應,本身就是領先於這個時代的獨有優勢,足以讓有心人揣摩了。

  .....................

  夕陽西下,觀摩團在關閘落鎖之前,離開了這裏,登上了有著明亮燈火的渡船。船隻在航行條件已經大大改善的珠江上緩緩上溯,去了最近的明國城市:香山縣城。

  觀摩團的嘉賓自然不會大老遠來一趟就回家了。今天的活動說白了隻是一個前戲,大家都知道,過不了幾天,就會有真正的大戰打響,到那個時候,他們這些人還會再一次回到關閘。

  作為距離澳門最近的明國“都市”,最近一段時間裏,香山縣城周邊已經集結了大批穿越者調集過來的士兵。城裏城外原本的幾處軍營和校場如今已經被征用,包括海量軍需品在內的物資都已經在香山囤積,香山縣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對澳作戰大本營。

  所以當觀摩團在夜中來到縣城關廂碼頭時,發現此地燈火通明人喊馬嘶恍如白晝,到處都是穿著新式軍裝的年輕軍人和徹夜忙碌的民夫。

  很快,老爺們便在肖參謀的帶領下,穿過已經被新軍來到了新建的香山賓館歇腳。

  而就在第二日的清晨,明國方麵正式封鎖了蓮花莖關閘,澳門已經成為孤島,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