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門不當戶不對
作者:雲中月      更新:2021-08-17 09:26      字數:2266
  作為他的母親,孟雲清是希望孟懷文考取功名的。

  那個未曾謀麵的孩子,她希望有個機會見上一麵,對對方有一定的了解。

  孟雲清決定安排個時間,入京中的書院,和對方增進關係。

  她在京中尋找合適鋪子的同時也在打聽孟懷玉的消息,一個人不可能完全銷聲匿跡的。

  她知道孟懷玉沒有經商頭腦,隻怕會坐吃山空,有朝一日必然會向她請罪。

  抱著這樣的想法,孟雲清一直在等待著孟懷玉,她不知道對方那筆銀子能夠用多久,但她清楚,對方無家可歸,久居旅店或者盤下一間小院租上一陣子都需要不少的一筆銀子。

  衙門裏對於孟蓉蓉的消息始終是敷衍了事,不再似之前那般兒賣力。

  有關於那個丫頭的一切跟著時間的推進一同銷聲匿跡,在意的唯有孟家人,孟蓉蓉的親人。

  街坊鄰居偶爾還會過問起孟蓉蓉的事情,劉氏每每聽聞都強忍著傷感。

  她失去了一個骨肉,那種悲涼的感覺隻有她體會的最深刻。

  內心仿佛失去了一塊位置一般兒,無法填補。

  很長一段時間,孟家都能夠聽到劉氏的歎息聲。

  日子還是要過,若不是還有一個孩子支撐著劉氏,她怕是也要隨著去了。

  初春快要跟進的時候,孟懷恩終於有了好消息,但京中書院那封信始終是石沉大海。

  孟懷文收了孟雲清寄的東西,卻沒有給家中任何回應。

  “娘,京中文先生家的獨女知書達理,生的溫柔婉約,眉間一顆朱砂痣格外明眼。”

  他早前在村上獨自一人做“火鍋”招攬生意的時候那姑娘來過四次。

  每每都是身著淡紫色的長衫,披著白色加絨的大氅,大氅上梅花點綴。

  來的第二次的時候孟懷文就注意到那個姑娘了,當時她對著他笑,笑的很含蓄。

  她不喜多言,隻臨了誇讚了一句他的廚藝。

  他笑著謙遜回應著對方:“都是母親的功勞,我隻是活學活用。”

  他不敢將著母親的功勞全部歸功在自己身上。

  那姑娘第三次來的時候帶了些許梅花糕,說是自己的手藝,特意帶過來給孟懷恩品嚐。

  孟懷恩當時請對方吃火鍋,不收取分文,臨了對方還是支付了二十文。

  第四次的時候,二人依舊沒有交談幾句,說的是初春的晚梅。

  姑娘很喜歡看梅,常常邀請京中同齡的女眷一道。

  孟懷恩對對方的了解並不多,但僅僅是四眼便將著對方牢牢給記住了。

  他想要上門提親,但考慮到自身的能耐和家中的底細,有所動搖。

  孟懷恩思慮再三還是同著孟雲清講起了這件事情,他擔心一拖再拖,誤了合適的時間,姑娘的家人另有安排。

  有些東西是最怕等待的。

  “文先生隻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對二女兒尤為的寵愛,這一門婚事,難成的很。”

  媒婆來的時候撂下了一句話,人個在京中有小院,麵積雖然不大,卻也算是一處不錯的居所。

  文先生舉人出身,在京中私塾教學,教的京中有錢公子。

  文先生的大兒子也是秀才出身,學識修養上佳,小兒子今年剛過十歲,懂事乖巧。

  家風清正,家境優良,上門提親的人都快要踩破了家門。

  那女兒正值十四,過了初夏十五的時辰一過,文先生便要考慮女兒的親事了。

  媒婆將著所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告知,卻不願意去說這門親事。

  閉門羹的事情就算是再多的銀子,媒婆心中沒底也不願意賺取銀子。

  孟雲清給了媒婆大幾百文,算是打聽的費用。

  媒婆掂量著那銅串子,轉身離開了。

  孟懷恩正失望著,孟雲清安撫著對方:“這一遭,娘親自為你說媒去。”

  “娘……”孟懷恩聞言詫異,顧不得傷心。

  他滿是不安的看著孟雲清,不知道娘又要搞什麽花樣。

  他老娘總和村裏同齡的婦人不大一樣,喜歡挑戰一些未曾做過的事情。

  孟懷恩遲疑間,孟雲清已經決定捯飭一番兒出發了。

  “你莫不是要等著心儀的姑娘被人家搶了去才知道動手?”

  “吳媒婆都拒絕的事情,兒子心裏也沒有底。”

  他若是家底殷實,又怎會一再猶豫。

  他今日才知,他心裏即便有了奮發的念頭,似乎也是為時已晚。

  他看向孟雲清的時候。骨子裏所展露的無能為力時刻刺激著孟雲清。

  “兒子,今明兩日便將店麵定下,你也是靠本事吃飯的人,哪裏有不合適一說。”

  既是明年初夏再安排的閨女,倒不如主動去詢問女兒家的意見再做定奪。

  孟雲清是鐵了心想要說服這門親事,不希望孟懷恩抱憾。

  難得有喜歡的姑娘卻要不了了之,那種無力的感覺孟雲清也能感同身受。

  但若是人家姑娘不同意的事情,孟雲清也不會再做努力。

  她要的本就是彼此間兩情相悅,她亦不會纏著那姑娘強迫人家有意願。

  若是人家姑娘有相同的想法,孟雲清很願意做個和事佬,想盡辦法撮合二人。

  “當真?”孟懷恩沒有想到事情進展的如此快,他娘一向是說一不二之人,既答應了她親事,就不會出爾反爾。

  文姑娘一事使得孟懷恩高興了許久,第二天白日裏,孟懷恩便跟隨著孟雲清上京挑選店麵。

  “月租三兩,太多了吧。”

  聽的店麵租金並不便宜,孟懷恩有些退縮。

  他們在孟家村上擺攤,經營著四張桌子的時候收入還算是殷實,但若是說三兩銀子,那利潤又要削減一大半兒。

  孟懷恩有些不情願,或多或少覺得店麵一事還需要慎重考慮。

  孩子能夠為錢一事有所猶豫,孟雲清還是比較欣慰的。

  他並沒有一股腦熱,直接答應下來,是孟雲清所期望的。

  “這裏地勢不錯,內裏麵積大,廚房敞亮通風好,雜物堆積的不算多,清理並不需要多長時辰,是最合適的店麵。”

  孟雲清昨天黃昏之前便四處打聽了一番兒,最後才敲定了幾家店麵。

  今日是特意帶著孟懷恩前來實地考察的,兩人同時定下一間店鋪。

  “利潤會不會減少?”

  “桌子多了,人數跟著增長,收入也隨之,你怎麽能說減少?”

  孟雲清搖著頭,並不讚成孟懷恩的想法。

  她既然一開始便考慮了租店鋪一事,便有考慮過利潤收益。

  孟雲清可不喜做虧本的買賣,浪費時間,她喜好挑戰,並不會逃避可能存在的問題。

  若不先行試試,又怎會知道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