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深秋之日
作者:雲中月      更新:2021-08-17 09:26      字數:2212
  一個窮酸書生,整日裏顯擺自身的才學,不好好勤加練習,偏偏想要走低俗的捷徑。

  孟雲清並非是嘲笑孟生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她也清楚,在京中若是想要謀取更好的身份,單單靠才識是很難得,打通人脈,來往官府之間也尤為重要。

  可惜的是孟生沒有那個本事,偏偏想要的東西又很多,不靠自身實力反而吸附著孟懷玉,靠吸孟家的血。

  銀子沒有了,孟雲清還想著如何給孟懷恩一個答複,那筆錢本就是用來存著為孟懷恩娶媳婦用的。

  算算真實年歲,她也不過二十出頭的丫頭,竟然也到了要為兒子談婚論嫁,考慮彩禮的時候了。

  幸而在這個年代,在這樣一戶村莊,娶妻並不需要大幾十萬的彩禮。

  孟雲清粗略算了一下新房裝修,媒婆介紹,布匹,首飾,米糧等一係列所需物品以及給秦家的禮金,加起來少不得七八兩銀子。

  若是尋了個不錯人家的姑娘,那七八兩銀子上還要再加上三五成。

  孟雲清不至於尋一門不當戶不對的,對個人家女兒和她的孩子而言也都是件麻煩事。

  但若是能夠兩情相悅,那必然是再好不過。

  孟懷恩亦是沒開口詢問,時日入了深秋,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孟家也不例外。

  因為孟蓉蓉的事情,全家默契的都不曾開口提及,但每個人的臉上始終被悲傷籠罩著。

  孟蓉蓉一天未尋找回來,孟懷恩便不想開口替婚事。

  他同著那小侄女並沒有多大的感情,不過自從上一次對嫂子產生了愧疚之心,這心理上倒是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深秋時節,家家戶戶都在迎接著中秋佳節,團圓之日。

  孟雲清抬頭看向那一輪圓月之時,依舊會思念在二十一世紀的親人。

  所謂既來之,則安之,等到了深夜思念的情緒湧上的時候,還是不免傷心乏力。

  懷念著那些親人,朋友,卻又無能為力。

  她不知道自己怎麽來的,又沒有辦法回去。

  對著欄杆,孟雲清又想起了那張乖巧稚嫩的麵孔,那是一個三歲孩子才有的純真。

  她咿咿呀呀著,似乎是想要告訴她什麽,但轉瞬間,那副麵孔又消失在了眼前。

  “你會沒事的吧?”

  她詢問著天空,又在詢問著自己的內心。

  “娘,外麵寒冷,還是早些回屋吧。”孟懷恩從後麵為孟雲清蓋上披風,關心的口吻流露。

  那孩子長進了不少,孝順的口吻也並非時時刻刻帶著算計。

  這大抵是孟雲清自來了以後第一件順心的事情了。

  劉氏依舊是那副羸弱的模樣,對待孟懷德依舊是百依百順,不敢違背。

  好在孟懷德聽了孟雲清的告誡,對劉氏開始客客氣氣,尊重起來。

  孟雲清深知,想要徹底根除劉氏骨子裏的懦弱和逆來順受,便要從他們開始改變。

  毛雞蛋的生意也開始走向了冷淡期,好在孟雲清存了一筆不算少的家當。

  衙門那裏始終未曾打聽到有關於孟蓉蓉確切的線索,就連著孟懷玉也不見了蹤跡。

  孟生沒了媳婦,不去孟家討要,自知理虧,不想鬧出笑話。

  夫妻二人本就感情不和,不過是臭味相投,各懷鬼胎。

  孟雲清本想著親自為孟懷玉送去和離書,替對方處理了這檔子爛攤子。

  但想著家中丟失的錢財和下落不明的孟蓉蓉,她放棄了那份心思。

  那孩子始終不肯將小聰明用在正途上,甚至一味的對她有所抱怨。

  如若不是記恨著她,又怎會一而再,再而三做出荒唐舉動。

  孟雲清哭笑不得,又拿著那女人沒有辦法。

  若說實在讓她記恨著的事情表情孟蓉蓉的失蹤,錢財上,她倒是無關痛癢。

  雖說是生意人,但孟雲清並不是將著錢財看著很重的一個人。

  她生活的家境比較優良,自小卻沒有缺吃少穿的時候,日子上過得倒還算是殷實。

  “娘,外麵的幹草又堆了一堆。”

  “用它來生火好了。”

  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如今都由她做主,家裏人已經習慣了凡事先問過她以後再做決定的想法。

  入了初冬,孩子依舊沒有下落。

  劉氏整日裏鬱鬱寡歡,心情低落,不過在一家人麵前,她依舊是強顏歡笑,懷中哄著孟圓圓。

  她並非隻是一個孩子的母親,隻是因為都是她身子裏掉下來的骨肉,蓉蓉跟隨了她三年。

  蓉蓉那孩子身子一直不怎麽好,自那次大病落了殘疾,身上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毛病。

  圓圓咿咿呀呀發出哼唧的聲音,吐字並不清楚。

  “圓圓這個名字就家裏叫叫好了,等趕明我為她取個好聽的名字。”

  蓉蓉圓圓,簡單易叫,卻沒有很深刻的含義。

  孟雲清並不希望兩個孩子不受文化教育,她不是個傳統的女子,而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女人。

  她所期望的將來,必然是為所有孩子做好了最充足的打算。

  一大清早,孟雲清便為一家人熬製了火鍋,那是冬日裏她最愛吃的夥食。

  放假的時候她常常和夥伴一起聚餐,吃火鍋,燒烤。

  冬日裏在暖氣充足的房間內,三兩杯啤酒,滿地的食材堆積。

  每個人麵前都由有碗,蘸料堆積著。

  想起那樣安和的時光,孟雲清懷念的很。

  “味道真不錯。”孟懷恩大為稱讚,中秋一過,家裏的夥食也跟著改善了不少。

  望著那一大盤的牛肉,羊血,肥腸,豬肉片,海鮮,孟懷恩連連拍手。

  家中好久沒有夥食如此豐富了。

  孟雲清笑著舉杯同眾人幹杯:“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偶爾吃吃好的也算是對生活的一種放鬆。”

  不知怎的,孟懷恩覺得娘親文化了不少,比二嫂這個秀才家出身的女兒更有文化。

  但他還一直記得,娘不是個讀書人,年輕的時候跟隨著還在世的父親學過幾年文字,看過幾本書。

  那些歲月裏,娘依舊是粗鄙,懂得不太多的小婦人。

  但自孟蓉蓉嫁人一事過後,娘的性情大有轉變。

  全家都有懷疑過這件事情,卻沒有一個人開口詳談。

  相比較之前,他們更喜歡如今的娘。

  這件事情孟雲清是不知道的,她隻是按著她的生活軌跡和三觀行事。

  她認為對的事情她才會去做,她認為錯誤的事情她並不願意去接觸。

  她的想法簡單透明,不願意將日子過得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