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作者:西瓜尼姑      更新:2022-05-04 17:30      字數:3018
  第十七章

  元若枝到公主府的時候,著實怔了一下。

  她不是第一次見到聶延璋了,但是每次他都能讓人忍不住多看他一眼。

  有時是因為他好看,有時是因為他……太瘋了。

  元若枝不知道好好兒的一個人,為什麽要坐輪椅上轉來轉去。

  他又穿著一身紅裳,和田玉的蟬扣高高地攏著他的墨發,十分俊美矜貴。

  尤其他那沉鬱漂亮的眉眼,緩緩抬起來瞧人的時候,仿佛把人心都攥住了。

  “參見太子殿下。”元若枝福了福身子。

  “起來吧。”聶延璋一麵懶懶地說,一麵坐著輪椅往書房那邊兒前進,仿佛是去書房幹正事。

  元若枝卻不覺得聶延璋很正經,假托平康大長公主的名聲把她騙來,是正常人做的事嗎?

  如果換了別的男子,她都要懷疑對方圖謀不軌。

  但……聶延璋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每每看到聶延璋,不管他穿什麽衣服,做什麽打扮,元若枝總覺得他與高山之巔冷冽蒼翠的東西氣質相近,他好似天生的,禁著尋常男人該有的欲望。

  元若枝走到書房廊下,等聶延璋先進去。

  聶延璋卻坐在輪椅上,忽抬頭望著她,徐徐地眨著眼,口吻同朋友說話那般自然親昵:“你還沒告訴過孤,你的名字。”

  “回殿下,臣女名喚元若枝。”

  聶延璋勾著唇,肆意地放出一點點笑意,“吱吱?老鼠吱吱的吱?”

  元若枝仍舊保持著行禮的姿態,淡淡回道:“是枝繁葉茂的枝。”

  聶延璋眸色深了兩分,問道:“你不喜歡老鼠吱吱?那鬆鼠吱吱呢?”

  元若枝低著頭,白皙的脖頸都彎的有些累,她說:“是樹枝的枝。”

  聶延璋覺得無趣,起身往書房裏走,還和往日一樣,臨摹先駙馬的舊作。

  元若枝沒有進書房,而是道:“殿下,臣女不知道不是平康大長公主相請,貿然闖進來,唯恐失禮,臣女想去同公主請安。”

  她分明是想逃走。

  聶延璋氣定神閑在長桌前坐下,嗓音慵懶冷淡的很:“孤請不動你?”

  元若枝:“臣女不是這個意思。”

  聶延璋已經提起筆舔著墨水,“坐下,和從前一樣。該幹什麽幹什麽。”

  元若枝正在想法子婉拒,卻聽他道:“孤送元家四品誥命的大禮,你便這樣報答孤?那孤可要把東西拿回來了。”

  果真是他!

  元若枝心口有什麽東西沉沉地往下墜著。

  這世上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

  聶延璋笑笑道:“不過孤不做虧本的買賣,如果孤要拿回來……嗯……要加倍的。”

  那就是要把她大伯父的官職也給奪了。

  看吧,她就知道聶延璋的好意沒有那麽容易接。

  果然瘋子開罪不得。

  元若枝微抿朱唇,一腳踏進了書房,她拖開椅子坐下,坐定後才發現書房裏多了一盆花,是一盆剛剛盛開的西府海棠,看樣子,花朵還能撐上好一段日子。

  元若枝見聶延璋用心地在寫字,墨香飄到她鼻翼間的時候,她便不再去看花,隻靜心修補書籍。

  書房中漸漸變得安靜,甚至可以說有些寂靜,像是隻有她一個人與那一盆西府海棠是活物。

  平康大長公主醒來的時候,聽說聶延璋來了。

  這倒不稀奇。

  京城哪個地方不是他隨便出入,便是皇宮內苑也沒有敢攔他的。

  但是她聽說元若枝也來了,還是她的好侄兒借著她的名義去請來的。

  這可就稀奇了!

  平康大長公主很拿不準聶延璋的意思,但是她又很喜歡元若枝,不忍心聶延璋糟蹋了元若枝,憂心忡忡地先叫來蘇嬤嬤追問情況。

  蘇嬤嬤說:“書房那頭,倒也沒做什麽,但是……太子殿下瞧著也不是很憐惜枝姑娘。”

  平康大長公主喃喃道:“許是他雖有心,卻不曉得憐惜人。他不喜歡那些雞鳴狗盜的東西,或許正室嫡妻他會尊重疼愛著些呢?”

  蘇嬤嬤嘴角抽了抽。

  難怪她家主子在建興帝父子倆的手上活得久呢。

  指望太子憐惜姑娘,那不是癡人說夢麽。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叫情愛的滋味兒給溺住。

  平康大長公主又說:“罷了,今日先隨他去。逆著他來,反而怕他遷怒枝姑娘。”又吩咐說:“駙馬之前給我畫的一幅《撲蝶圖》呢?春天都要過了,本宮現在才想起來。去把畫找出來,將這幅《雪鬆圖》換下來吧。”

  蘇嬤嬤去庫房找了《撲蝶圖》出來。

  平康大長公主看著圖上年輕的自己,開始自憐起來:“……那時候本宮多年輕,臉上連皺紋都沒有。”她笑了笑,說道:“也許是有皺紋,郎君沒有舍得畫下來呢。”

  蘇嬤嬤悄然退出去,關注著書房那頭的動靜。

  關心聶延璋動作的人,倒是不少。

  皇宮,翊坤宮。

  喬貴妃皺著眉頭躺在榻上,問大皇子聶延聞:“許謙文還沒有抓住?”

  大皇子長相自然也是俊美的,但他年紀不小,孩子都會跑了。

  現在他蓄著一字胡,看起來很穩重,言語中卻帶著慌張:“沒抓住,不知道誰放出來的消息,說他回京了,兒子卻並沒收到許謙文的口信,也沒尋見他的蹤影。”

  喬貴妃沒戴護甲,她攥起了拳頭,精致的指甲全掩進了掌心肉裏。

  她擔憂道:“恐怕是已經落入了別人的手裏。他若將你舅舅的事抖落出來……”

  大皇子心口猛然跳了一下,鹽案牽扯過大,如今口風浪尖兒的,誰沾上都得脫層皮。

  何況他父皇這一年一直在籌謀追封生母的事情,奈何太妃生前地位實在卑微,太後還沒死呢,反對的人太多,上上下下都憋著火,一旦鬧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喬貴妃想起一個孽障,心中始終難安,她坐起來問道:“太子近日在幹些什麽?”

  大皇子鬆了口氣,說:“還不是老樣子,不過最近他去平康姑母那裏去得勤,兒子派人跟了一段日子,聽說是為了見一個姑娘。”

  喬貴妃不信,“為了一個姑娘?”

  她冷哼道:“他再墮落,也不至於墮落至此。”

  喬貴妃雖然厭惡聶延璋這孽障,卻不得不承認,韓嫣然那賤婦生了個好兒子。

  當年名冠京城的太子爺,有什麽姑娘值得他三番五次跑去瞧的?

  大皇子想起探子的轉述,眉目鬆動地說道:“聽說是已逝郎帝師的外孫女,長得很是美豔。”

  “原來是郎華貞的女兒?”

  喬貴妃回憶起年輕時候的事:“郎華貞剛及笄的時候,本宮已經成親隨你父皇去了封地。但是那一年恰好本宮陪你父皇回了京城,偶然見過郎華貞一麵,的確絕色,她的女兒想來也不會很差。太子要是為郎華貞的女兒折腰,倒也不是不可能。”

  大皇子是男人,他當然比他母後懂男人。

  他便篤信說道:“太子他母族都死光了,現在可以說是手無寸鐵,又正耽溺情愛,許謙文的事,多半與他沒有關係。母後,還是先盯緊其他人吧!”

  喬貴妃“嗯”了一聲,身子骨軟軟地躺下去。

  她腦子裏不禁又想起韓嫣然封後大典那天的張狂樣子。

  她與皇帝青梅竹馬,皇後服飾已按她的身量製好了,若不是韓家在西北奇襲大勝,又怎麽輪得到韓氏女當皇後。

  這口氣她憋了十幾年,即便韓嫣然現在在冷宮裏苟延殘喘,她也還是難以咽下這些年的屈辱。

  也罷也罷,韓嫣然還活著也好,她要韓嫣然親眼看著,她是怎麽坐上後位,她的兒子是怎樣坐上龍椅,聶延璋又是怎麽被她兒子踩在腳下的!

  .

  元若枝從平康大長公主府回去之後,公主的馬車便再也沒有來過了。

  她心裏清楚,太子是瘋,卻不是傻。

  太子沒有再來請她,肯定是因為他要做的事已經做完了。

  許謙文恐怕已經落入了他的手中。

  元若枝猜的不錯,聶延璋的確已經抓住了許謙文。

  應該說,他早就可以抓住許謙文。

  但他幼時玩弄凶猛海東青的時候,可不是直接抓住海東青拿去馴服。

  他從他的父親那裏學來更加有趣的法子。

  他喜歡這種殘忍的,高效的法子。

  低調的馬車行駛在京郊。

  聶延璋夜裏覺淺,尋常多在白天裏小憩補眠,他本在闔目休息,卻不知道想起什麽,突然睜開了眼。

  陳福嚇一跳,忙問道:“怎麽了殿下?咱們出城的時候,無人跟蹤……”

  聶延璋蹙了蹙墨色的眉毛,十足認真地說:“孤隻問了她的名字,卻沒告訴她,孤的姓名。”連沉黑的眼睛裏都閃著懊惱。

  陳福語塞:“……”

  您的姓名,可是和天子姓名一樣,要上避諱冊的,京城裏還有人不知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