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作者:西瓜尼姑      更新:2022-05-04 17:30      字數:2646
  第十二章

  平康大長公主聽了蘇嬤嬤轉述元家的事,五髒六腑都在著火。

  欺人太甚!

  她皺著眉罵道:“枝姑娘的父親也是個不堪用的,繼室在他眼皮底下做這些事,他竟也一分沒有察覺?”

  蘇嬤嬤無奈地道:“那霍氏與繼女嫻姑娘,瞧著是個慣會鬧的。枝姑娘與她們母女不同,老實又純良。”

  平康大長公主亦覺得如此。

  唯有聶延璋懶散地靠在塌上,眼眸半闔,唇角勾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也不知在笑什麽。

  平康大長公主心知聶延璋不喜聽這些事,眼見時候不早,便催促說:“太子還不去六部聽政?再遲太陽就要落山了。”

  聶延璋從塌上站起來,懶洋洋地說:“姑母不提,孤差點給忘了。陳福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隻會說話的鸚鵡,說是給孤送到東宮裏去,孤這就去取鸚鵡。”

  平康大長公主張了口卻沒開口把人勸回來,待聶延璋走了才歎了口氣,說:“自從他母後……他便越發墮落了,現在成日裏就知道玩。我聽六部的人說,政事他也不上心,反而性情愈發暴戾,心情不佳時,連他父皇都敢頂撞,六部閣臣現在通通都忌憚他。”

  蘇嬤嬤略有些同情地道:“韓皇後性情實在太暴烈。任誰在生辰日收到那樣的禮物,也難以平靜。何況太子那時才十歲出頭,早已損了神智也未可知。”

  平康大長公主無可奈何地回憶起來:“也是,他的瘋病就是那時候更嚴重的。”

  同時她又很擔心:“韓皇後還沒入冷宮的時候,喬貴妃便已經與韓皇後針鋒相對,如今皇後一支隻剩太子一個完人……”

  餘下的話,有些哀傷,她沒忍心說完。

  蘇嬤嬤心裏卻是十分清楚。

  喬貴妃與皇帝青梅竹馬,當年在王府與韓皇後同為側妃,而皇帝卻立了韓氏女為後,聶延璋為太子,可想而知喬貴妃有多恨聶延璋母子。

  喬貴妃膝下的皇子已成氣候,奪嫡之日,可還有太子的活命的餘地?

  如今太子不過是快活一日,算一日而已。

  半個時辰後,聶延璋果真提了金籠鸚鵡過來。

  平康大長公主問他晚上在哪裏用膳,聶延璋說:“自然陪姑母用膳,勞姑母替孤收拾安寢之處。”

  .

  元家。

  元老夫人召了長媳和三房的人過來商量騰院子的事。

  元老夫人先下了定論:“未免有人染指枝姐兒母親留下來的嫁妝,她還單獨住人語堂。既然霍氏情願騰出堆蕊軒,是你們的心意。別的我便也不多過問了,隨你們怎麽騰挪。”

  霍氏和元若嫻有苦說不出,東西都搬去人語堂了,卻冒出個什麽貴人,叫她們兩個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下好了,不僅住不進人語堂,還失去了堆蕊軒。

  元老夫人問元永業:“你可有意見?”

  元永業連忙起身道:“兒子謹遵母親安排。”

  大夫人尤氏更沒理由替霍氏說話,便笑著道:“待三弟妹的院子騰好了,兒媳就去安排人清理灑掃堆蕊軒,迎新媳婦過門。”

  尤氏也是出了名的賢惠主母,扭了頭笑容溫和可親:“三弟妹,你們想住哪個院子,隻管跟我說,我明兒就叫人騰挪打掃好了,你們立刻就能住進去。”

  霍氏與元若嫻有苦說不出,現在除了東北角的小院子,哪裏還有院子可住嗎!

  難道別房的人,還肯跟她們母女分院子住不成?

  但事情是元老夫人敲定的,霍氏卻也隻能低頭應了。

  元老夫人還說:“嫻姐兒,你幼時雖有些不守規矩,勉強可算活潑伶俐,今日委實無狀,禁足三日,在家中好好地抄一抄《女戒》吧。”

  元若嫻差點心梗,禁足三日,那便不能去泡溫泉了!

  可她聽說……聽說魏鋒程小侯爺家中正有一莊子,也在寶河莊附近,近日也是要去莊上遊玩的!

  豈不將撞上魏鋒程的好機會,白白讓給了元若枝?

  果然,元老夫人目光溫和地看著元若枝說:“嫻姐兒不去,枝姐兒跟著我一道去吧。”

  元若枝沉靜地坐在元永業身邊,整個人淡若菊花,直到此時才起身道:“孫女謝老夫人厚愛。”

  事畢。

  三房人一同離開後,霍氏在元永業跟前哭哭啼啼,她哭起來細聲細語,往日有些我見猶憐。

  元永業今日隻覺得心煩。

  霍氏摁著濕漉漉的眼角說:“這也太巧了,貴人偏生就什麽都撞上,什麽都知道了……人說家醜不可外揚,枝姐兒這是丁點兒不顧著家裏的臉麵,什麽都刻意往外抖落。”

  元永業氣得臉紅脖子粗:“你還好意思倒打一耙?!你不做醜事,還怕外人知道?”

  霍氏還想再說,幸好叫元若嫻勸住。

  元若嫻強笑著認了錯,拉著霍氏趕緊回人語堂搬東西。

  霍氏順道去看了一眼東北角的小院子,小小三間屋,擺完家具,頂多住三個人,連庫房都沒有一個!

  元若嫻也是心裏煩透了,她在周圍掃了一圈,隻能想法子把旁邊的屋子拆了與院子連接起來,擴大院子麵積,卻又是一筆花銷,公中肯定不會出的,隻能自掏腰包。

  母女兩個忙到天黑,元若嫻累得精疲力盡,終於在關院門之前,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信是走後門塞進來的,元若嫻看著真州來的家書泣涕漣漣:“娘,哥哥要上京趕考了!”

  霍氏大喜過望,問道:“新哥兒過了童生試?”

  元若嫻笑道:“過了,還是院試第一!”

  霍氏雙手合十,念著“阿彌陀佛”,又上閉眼,口中念念有詞:“老天總算待我不薄,賜我一雙聰明兒女。”

  元若嫻將家書看了一遍又一遍,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麽比做官更加能夠出人頭地,而她有一個會讀書會考試的好哥哥,等她親哥日後中了舉人,乃至於狀元,她的一些雄才偉略,雖在內宅之中不能發揮,卻可以借兄長之手用在朝堂上。

  到時候,便是元家老夫人,昌平侯魏鋒程,都要對她另眼相待!

  *

  許謙文逃回京了。

  消息不知道從哪裏傳出去的,一下子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連元若枝一個內宅女子都聽到了風聲。

  元永業在書房跟他的一個幕僚正在談論此事。

  幕僚說:“許是上麵抓他的人,放出來的假消息。若是真的,怎麽會傳的人盡皆知?現在可是有不少人都在抓他。”

  鹽案牽連甚廣,其中最不想許謙文被抓的就是喬貴妃。

  而許謙文若回京,一定是找喬貴妃求救,喬貴妃又怎麽會將許謙文的消息公之於眾呢?

  喬貴妃一黨巴不得許謙文死得幹幹淨淨。

  元永業沉思道:“究竟是誰放出他回京的消息?”

  幕僚沉默無言。

  他對此中消息知之甚少,自然也不知道為何。

  “自然是最想抓他的人放出來的消息。”元若枝端著新熬的粥進來,向元永業與其幕僚請了安,又說:“明日女兒就要去寶河莊了,特來辭別父親。”

  元永業看著熟悉的食盒,心裏暖融融的,但他卻被元若枝剛剛的話吸引了,便問道:“枝姐兒說,消息是最想抓許謙文的人放出來的,那豈不是喬貴妃?”

  幕僚諱莫如深地道:“難道是當今?”

  元若枝笑而不語。

  整個大業的人,怕不是都忘了。

  與許謙文仇恨最深的,是喬貴妃嗎?

  不。

  是太子聶延璋。

  且許謙文,最後也是死在了太子手上。

  ※※※※※※※※※※※※※※※※※※※※

  晚上小修點前麵的細節,看到更新勿點。

  嗯……希望快點v,線太多,日更3000都不夠我寫的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