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亡國第一百零八天
作者:團子來襲      更新:2022-02-11 23:24      字數:4543
  躲在臨街屋簷上方冷箭的刺客見馬車射不穿, 隻得提刀和十幾個著常服的魁梧侍衛拚殺。

  這些刺客都是死士,招式狠辣且不要命,受了傷也全然不當回事。

  侍衛們漸漸招架困難, 一名刺客砍倒車夫, 拉開車門,不及看清裏邊的情形, 就被一腳踹飛, 隨行的武婢守在了車廂門口。

  局勢正陷入被動,忽而前方馬蹄聲雷動,鐵甲碰撞聲鏗鏘, 不遠處的街巷出現一隊鐵騎, 是謝馳帶著謝府的親兵趕過來了。

  刺客們見勢不妙,趕緊撤離, 但後方的街道也有鐵騎圍了過來。

  退無可退的刺客們很快落網。

  謝桓下車後, 看了一眼馬車, 車壁和車輪上都插滿了箭鏃, 活像個刺蝟。

  箭鏃卡在車輪間隙裏,馬車是趕不動了, 謝桓對車中的秦笙道:“秦姑娘, 這輛馬車不能再用了,需得換乘一輛。”

  侯府親兵讓開一條道,一名車夫架著一輛氈篷馬車過來。

  武婢扶著秦笙下馬車,正好謝馳也翻身下馬, 他瞥見謝桓被茶水燙紅的手背,問了句:“哥,你手怎麽了?”

  秦笙聽到謝馳的問話,頓覺心中愧疚, 她剛想出聲,就聽謝桓道:“沒什麽,刺客突襲,打翻了馬車上的茶水,被濺到了。”

  謝馳掃了一眼,沒再多問,命底下將士綁了刺客打道回府。

  秦笙咬了一下唇,不自覺將手中帕子絞緊了些。

  謝桓都將話題揭過去了,她也不好再說是自己不小心打翻的茶盞。

  但他這有意無意的維護,讓秦笙心中有些亂。

  回去的路上,謝桓沒再跟她同乘一車,秦笙方才受了驚,靠著車壁有些懨懨的,北地風大,氈布車簾都時不時被卷起一條縫,從秦笙的視角望去,正好能瞧見謝家兄弟二人並騎而行。

  一人戎甲,一人儒袍,皆是風姿不凡。

  秦笙歎了句:“侯夫人好福氣,大公子和小侯爺兄友弟恭,又都是人中龍鳳,一文一武,有他們在,北庭無憂。”

  武婢三十出頭,是府上的老人了,瞧見了謝桓對秦笙的維護,她同秦笙說起話來倒也不見外,道:“可惜了大公子,若不是幼時落水受寒,敗壞了身子,如今也是能和世子一樣習武殺敵的。”

  秦箏還以為謝桓本就是擅文,聽武婢這麽一說,不免詫異:“落水?”

  武婢將侯府的一樁陳年往事道出:“大公子幼時,生母為了爭寵,冰天雪地的,把大公子推進了池塘裏,陷害是夫人幹的。誰知在冰湖裏這一泡,險些要了大公子的命,被救回來後常年以藥做食,養了十幾年,身子骨才好轉了些。”

  秦笙驚駭得半晌不知言語,她在謝府這些日子,還從未聽過這些秘辛,好一會兒才囁嚅道,“自己的親生骨肉……怎下得去手?”

  武婢提起那位早死的姨娘,也有幾分感慨:“不甘心吧,大公子的生母趙姨娘,是當年侯爺臨危授命來北庭抵禦北戎蠻子時,老夫人以死相逼讓侯爺納的妾室,侯爺是謝家的獨苗,老夫人怕侯爺在戰場上有個萬一,求他給謝家留個種。”

  謝家原本也是汴京內臣,到連欽侯這一輩,才駐疆的。

  “趙姨娘就是那時有了大公子,她本就是老夫人身邊最得寵的丫鬟,又給侯爺生下長子,府上的下人都拿她當女主子看待。後來侯爺凱旋,加官進爵,老夫人張羅著給侯爺娶了門當戶對的正妻回來,侯爺同夫人琴瑟和鳴,再沒去過趙姨娘房裏。”

  “府上的下人也都敬重夫人,趙姨娘心生怨恨,時常磋磨大公子,把大公子弄病了,再哭著求侯爺去看大公子……最過的一次,便是那次推大公子落水。”

  秦笙聽得一顆心都快揪起來,她自己先天不足,體弱多病,知道那是個什麽滋味,沒想到謝桓的身體,竟是被他生母給磋磨成這樣的。

  她忍不住問:“後來是如何查清真相的?”

  武婢道:“趙姨娘哭到老夫人那兒,讓老夫人給做主,老夫人罰夫人跪祠堂,怎料大公子醒來後,卻指認是趙姨娘推的他。侯爺震怒,打了趙姨娘板子要發賣她,趙姨娘言死也要做謝家的鬼,直接一頭撞死了。”

  “夫人憐大公子小小年紀就沒了娘,侯爺又沒旁的妾室,就把大公子放到自己身邊養著,悉心照料,遇上大公子發病,夫人便整夜整夜地熬著照顧大公子,不是親子,卻勝似親子。”

  “後來有了小侯爺,兩兄弟感情也比那些一母同胞的還好,小侯爺幼時頑皮,不肯念書,捉弄走了好幾個夫子,侯爺不在家中,也就大公子帶著他讀書認字,他才肯肯乖乖就範。”

  武婢說起這些,臉上總算有了一絲笑容:“再大些,小侯爺得知大公子體弱,不能同他一起習武,凡事就擋在大公子前麵了。剛拉得開弓的年紀,就敢跟著家將們去山裏狩獵,射銀貂回來給大公子做大氅。”

  秦笙靜靜地聽著,將車簾撥開一條縫,看著前方坐在高頭大馬上的謝家兄弟二人,不免又想起自家三兄妹,心中有些傷感。

  兄長和阿姊也是打小就疼她,處處讓著她,她卻是個無能的,幫不到兄姊,還得讓兄姊想方設法保全她。

  且盼著今日抓到的這批刺客,能審出些有用的信息。

  一回到侯府,謝家兄弟二人,就把押回去的刺客帶去地牢審訊。

  一開始幾個刺客嘴硬,死活不肯招供,謝桓提出分開審訊。

  刺客們被關押在不同的牢房,沒法再統一口徑,受刑後被審也不知彼此之間招供了什麽,謝桓再詐他們,說已經有人招供了,酷刑和攻心雙管齊下,總算是撬開了這群刺客的嘴。

  審訊出的結果,卻讓謝家兄弟兩大為震驚,他們竟是把秦笙認成了涼州都護的三女兒。

  謝馳喝問:“涼州究竟是怎麽失守的?”

  受了刑渾身血淋淋的刺客一個勁兒搖頭:“小的當真不知,小的隻是奉命追殺裴家逃出去的那一子一女。”

  他身上傷勢很重,再用刑,隻怕熬不過來了,謝桓觀他神色,不似有假,示意謝馳讓人把刺客帶回勞煩。

  兩名府兵拖著刺客下去了,地上留下一道刺目的血痕。

  謝馳把沾了鹽水的鞭子丟到一邊,揉了揉手腕:“裴家竟還有活口,看來涼州失守的真相,隻有裴家人清楚了。”

  一旦找到裴家人,屆時由裴家人親自指認李信,效果遠勝於那封書信,難怪李忠狗急跳牆,這麽急著對秦笙下手。

  可涼州落入北戎之手,城內楚人,皆被北戎蠻子俘為奴隸,姿色上乘的女子,叫人挑選出來送去伺候北戎將領。

  裴家三姑娘能不能活下來都不好說,更何論逃出涼州。

  謝馳沉默了一息,轉頭看向自己兄長:“涼州剛失守那會兒,前楚太子那邊還沒起勢,裴家遭受滅門之禍,裴三姑娘想為家族洗刷冤屈,隻會去找同李信敵對的勢力。她若還活著,要麽是去吳郡投靠淮南王,要麽就是來北庭。但北庭比起吳郡,離涼州更近些,我覺著她大概率會來北庭。”

  謝桓點頭:“你帶人在北庭一帶仔細盤查,我去見父親,讓父親休書一封與前楚太子,讓他們那邊也留意著些。前楚太子起勢,裴家尚未向李信表忠就被滅門,裴三姑娘也有可能去江淮投奔前楚。”

  兄弟二人分頭行動,等謝桓忙完回院子時,就見秦笙身邊的丫鬟候在院門口。

  見了他,丫鬟福身一禮:“見過大公子,秦姑娘讓我送藥過來。”

  丫鬟說著遞上一個藥瓶:“這藥大公子早晚各敷一次,燙傷處好得快,不會留疤的。”

  謝桓這才想起來自己手背叫滾茶給濺紅了一片,過了這麽久,早不疼了。

  謝桓卻還是收下了藥瓶,對丫鬟道:“替我轉告秦姑娘,多謝送藥。”

  丫鬟點頭退下後,謝桓拿起手上的藥瓶看了看,“留疤?”

  不知想到了什麽,眉心擰了起來,他步入房內,把藥膏放入書案下方的一個抽屜裏,又從錦盒裏取出另一個藥瓶,抬腳往謝馳院子裏去。

  謝馳正整個人靠院牆倒立著練臂力,俊朗的一張臉繃得死緊,視線裏突然出現一截湛藍色的袍子。

  他抬頭往上一看,瞧見了兄長那張溫文爾雅的臉。

  謝馳臂上一收勁兒,利落一個翻身站了起來:“大哥怎麽過來了?”

  謝桓把從自己抽屜裏取出的那瓶藥膏遞給他:“我記得你手上有道疤,這是祛疤的,拿去擦。”

  謝馳看看自己手上那個痂都褪了好久的牙印,滿不在乎擺擺手:“我身上的刀疤箭疤可多了去了,又不是小姑娘,哪在意這個。”

  謝桓直接把人拖到一旁的石桌前,挖了一大塊藥膏抹在謝馳手上的牙印處,“別的就罷了,手上留個牙印,你將來是要娶妻的,叫弟妹看到了作何想?”

  謝馳想起當日自己被咬的那一口,臉色又有些黑,“我以後娶妻,得娶個脾氣上來了就拿著刀槍就跟我開打的,那些個嬌嬌弱弱的貴女,打打不得,罵罵不得,要是再被咬一口,我估計也隻能受著,還是會武的姑娘好!”

  謝桓沒搭話,給他把藥膏抹勻了,又挖了一大坨敷在上邊,像是巴不得他手上那牙印下一秒就消失。

  謝馳看著他挖藥膏的架勢,都有點心痛了:“哥,我知道你心疼我,不過這生肌膏千金難買,咱們還是省著點用。”

  謝桓小時候身子骨差,是個藥罐子,謝馳卻是個事精兒,見兄長有些羨慕自己能騎馬,就偷偷帶著謝桓去騎馬,謝桓從馬背上摔下來,額角破了好大個口子,傷好後也有塊大疤。

  連欽侯夫婦花了大力氣,才給他求來這麽一瓶祛疤的藥膏。

  謝桓給謝馳擦完藥後撂下一句:“以後自己每天擦。”

  謝馳看著兄長離去的背影,又看看自己那隻敷滿了藥膏的手,感動之餘,還有點不太好意思。

  他哥好久都沒對他這麽好了!

  且說李忠帶著五萬大軍屯於北庭邊境,因著上邊三令五申,讓底下將士不得搶掠當地百姓的,燒殺搶虐慣了的一群軍匪,也不得不裝起了大尾巴狼。

  但不能搶當地百姓的,沒說胡商的也不能搶!

  進入北庭的胡商,幾乎都叫陳軍刮走一層皮,反抗的,全屍首異處了。

  消息傳出去,胡商們都不敢再往陳軍屯兵的城池走,繞遠路從旁的城池進北庭。

  李忠手底下一個好色成性的小將,好些日子都沒再擄到姿色上乘的胡女,色膽包天,直接越過陳軍的地盤,去北庭管轄的城池搶掠胡商。

  他們不敢同北庭硬碰硬,便專程埋伏在胡商入城的必經之路上,殺人放火,搶了東西就跑,城內的北庭官兵壓根拿他們沒轍。

  也是趕巧,林昭帶著娘子軍和三千精騎也在這日抵達了北庭,因為還想把皇陵的陪葬品運去西域轉賣,她記著臨行前秦箏交代的,打算找胡商了解下行情,以免被壓價。

  但北地的胡商,一看到她們南邊來的軍隊就跟耗子見了貓似的,躲都來不及,壓根不給她套近乎的機會。

  林昭不明所以,還當是這戰亂年頭,經商的都怕官兵。

  還有半日的路程就能進城,林昭下令大軍原地修整,她爬上沙丘看著遠處荒涼的大漠。

  那邊就是生生叫北戎蠻子占了去的河西走廊。

  浩浩天風,瘡痍旱漠,林昭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淒涼。

  終有一日,她得帶兵把北戎蠻子趕出大楚!

  前方的探子駕馬來報:“將軍,前邊五裏地有一支陳國的軍隊在搶一隊胡商。”

  林昭本不願節外生枝,可一聽是陳軍,就恨得牙癢癢,問:“對方有多少人?”

  探子答:“不足五百人。”

  林昭哪還坐得住:“我就說這一路的胡商,怎地見了咱們就跑,原來又是陳國那幫狗賊幹的好事!點一千人馬,隨我過去看看!”

  北風凜冽,卷起關外塵沙,風裏夾雜著濃鬱的血腥味。

  沙丘下方,被捅死的馬匹、鏢師橫七豎八躺在地上。

  商隊裏的胡姬們被陳軍攔腰扛上戰馬,拳打腳踢掙紮卻隻換來那些人上下其手,淒厲的哭聲和陳軍的怪笑聲混在一起,格外刺耳。

  一名帶著麵紗的胡姬躲進裝絲綢的馬車裏,懷中死死護著一個五六歲的孩童。

  馬車門被粗暴打開,堆在外圍的絲綢被一群軍漢搶走,露出裏邊的女子和孩童時,軍漢獰笑道:“他娘地,這裏還藏了一個女人!”

  軍漢扯著女子將她帶出馬車,留在車上的孩童崩潰大哭,爬著要追出來:“三姐……”

  軍漢笑得更肆意了些:“原來不是你的種,那指不定還是個雛兒!”

  抬手扯下女子的麵紗,卻是一張中原女子的臉,蛾眉如黛,清瞳若水,看得軍漢呼吸一窒。

  正是他這一愣神的功夫,女子手中的發釵已刺入他後頸。

  軍漢大睜著眼,已出不了聲。

  旁邊一名軍漢過來查看情況,女子假意抱住那名軍漢,手掩在他後頸,廣袖擋住了發釵。

  那名軍漢見狀,卻沒避開,而是直接走過來,貌似想分一杯羹:“就沒見過猴急成這樣的……”

  女子瞳孔驟縮。

  地麵卻開始輕微顫動,所有軍漢都不由得停下了手中動作,朝著遠處看去。

  隻見兩麵沙丘上,衝下一隊騎兵來,似流沙裏翻滾起了玄色的巨浪,“楚”字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領兵的小將大駭:“此地怎會有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