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0-06-07 17:58      字數:2228
  京州豐陽,這個曾經被林子然以及眾多臣子們爭論,是否作為京師的城市,此時此刻都還被平南州的軍隊所控製呢。

  此城位於鏡河幹流和支流的交匯之地,不僅僅三麵臨河,一麵臨山。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屬於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在上古時期,幫助大恒人不知道抵擋了多少次的異族進攻。

  不過這樣的地理位置,某種程度上也是限製了豐陽自身的發展,這三麵都是河流,很難擴展城區,擴展城區也很難聯係起來。

  三麵包圍的河流縱然給予了豐陽極大的安全,但是也限製了它的交通發展

  除了南邊可以通行外,其他三麵都得依靠船隻通行。

  至於橋梁嘛,別說幾百年前了,就算是現在的大恒,也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建設橫跨上千米河麵,還不影響通航的大橋出來。

  所以,豐陽位於鏡河幹流和支流交匯之地的u型地帶,給它帶來了好處的同時,也是帶來了一定的負麵影響。

  比如說當梁成磊麾下的京州方麵軍,在海軍剛剛改名的鏡河艦隊配合下,逼近豐陽的時候,城內的守軍連逃都沒法逃。

  鏡河艦隊一過來,直接就是依靠強悍的實力徹底封鎖了河段,利用河流把豐陽給三麵包圍起來了。

  至於剩下的南邊,人家好幾萬南方軍正在殺過來呢,這南下和自投羅網也沒啥區別。

  所以現在的豐陽守軍連逃都沒法逃了,至於抵抗,如果有信心抵抗的話,他們也就用不著琢磨著逃跑了。

  豐陽以南約二十公裏,一支穿著灰色軍服的龐大軍隊,正在緩緩前進。

  這支穿著在世人眼中醜不拉幾的灰色軍服的軍隊,自然是前大恒統一軍,現大恒帝國陸軍下屬的京州方麵軍的第四軍所屬的第十一師。

  帝國陸軍最開始裝備灰色軍服的原因,其實並不是作戰需求,而純粹想要為了省錢

  大恒帝國陸軍的擴張速度非常快,這幾年從幾萬人迅速擴張到幾十萬人,由於部隊擴張速度過快,物資供應也是非常的困難,哪怕是軍服也同樣如此。

  大恒帝國陸軍一開始的製式軍服,乃是羅安郡軍服,步兵士兵們采用深藍色上衣,灰色直筒褲為主,軍官們則是上下都是深藍色為主,另外一部分軍隊還會采用紅色褲子、甚至白色褲子等顏色。

  整體來說,帝國陸軍早期的軍服顏色,還是非常標準的線列時代的軍服顏色,以顯眼、帥氣為主

  後續擴張也是繼續使用這種標準軍服,但是吧,部隊擴張太快,對軍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後勤部門為了加速生產,同時更重要的是為了節省資金,開始采用大量的廉價的黯淡色係的布料,也就是灰色。

  為了省錢以及更快的生產軍服,帝國陸軍逐步采用灰色作為軍服的色調,但是打著打著,一線部隊的軍官們就發現,這灰色軍服雖然醜不拉幾的,但是在戰場上效果卻是很不錯,尤其是對於一線戰鬥步兵們而言,這種灰色軍服,比以前顯眼的深藍色軍服更適合隱蔽。

  隨著一線部隊的反饋,後來帝國陸軍幹脆是把灰色作為作戰常服的主調顏色了,同時還在琢磨著試驗不同顏色的實戰隱蔽效果,探討更多的低能見度軍服的可能性,陸續發現淺綠色,土黃色,褐灰色等不同的顏色,在不同的季節、地形上都有著不同的隱蔽效果,不過暫時還處於初步研究當中,沒能普及裝備。

  目前來說大恒帝國陸軍的作戰常服還是以灰色為主。

  不過灰色實在太醜,這不太符合大恒人一貫對軍服的審美需求,因此灰色隻限於作戰常服,而日常著裝乃是禮服,則是繼續沿用深藍色等鮮豔的顏色。

  穿著灰色軍服的帝國陸軍第十一師,如今逐步靠近了豐陽城。

  這一整個師的行動,自然是瞞不過豐陽守軍的外圍偵查,很快敵軍陸軍抵達的消息就傳回了城內。

  怎麽辦

  這是城內大約五千守軍所麵臨的問題

  這五千守軍乃是平南州方麵的部隊,其中的兩千人原本還是屬於原京州近衛軍團的部隊,隻有三千人都是屬於平南州過來的增援部隊。

  隻不過京師被攻占,姬皇室完蛋,順帶著近衛軍團的指揮機構也是完蛋以後,這兩千近衛軍團的部隊,就已經是被平南州方麵所控製。

  五千兵力防守豐陽這種易守難攻的城市,按照常規而言已經是很充足的了,但是現在時代卻是不一樣了啊。

  這年頭單純比拚兵力多寡已經是不行了,還得再比拚雙方的後裝線膛武器多寡。

  這五千守軍,看似兵力不少,但後裝線膛炮隻有區區四門,這裝備的步槍也都是十八毫米滑膛槍改裝來的後裝步槍。

  而來襲的帝國陸軍第十一師,人家可是帶著四五十門野戰火炮,士兵們也都是清一色的羅安三型十三毫米後裝步槍。

  更別說,第十一師還擁有鏡河艦隊的火力支援

  雙方在裝備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甚至大到讓五千守軍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一門心思想要逃跑

  然而河流被封鎖,他們想要逃也逃不掉。

  這個時候怎麽辦

  等第十一師殺到豐陽城外,並攻占了南城郊區的丘陵山頭,把火炮搬上去開始對城區進行精確炮擊的時候,已經在城郊一係列交戰裏傷亡百來人的守軍終於是做出了他們的決定:投降

  第十一師剛殺到豐陽不過一天多的時間,也就和守軍在郊區打了幾場中小規模的戰役,結果對方就投降了。

  這並不能說明第十一師的戰鬥力有多麽的強大

  隻能說大勢所趨

  在兵力,裝備乃至後勤供應上全麵占優的帝國陸軍,在沿著鏡河一路北上的行動中,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

  豐陽守軍的投降,隻是眾多放棄抵抗的敵軍之一而已。

  不僅僅是在鏡河沿岸,在京州東北部地區的軍事行動一樣是非常的順利,敵軍根本沒有給予京州方麵軍帶來太大的困擾。

  但是,這也不能說北方各州已經喪失了抵抗的勇氣,主要是他們已經是開始收縮兵力了。

  這後續想要繼續進入他們各自的地盤,還是需要打一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