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拜見嶽父
作者:靜玄      更新:2021-08-15 04:57      字數:2065
  就在姚興華接了聖旨以後,重新倒回到溫暖的被窩裏,睡它的回籠覺的時候。在北京的紫禁城,這座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製,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的宮殿內,軍機處的諸位大臣早已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工作。

  ??清自康熙、乾隆之後,帝王逐漸疏懶憊惰,到鹹豐年間,“禦門聽政”被廢止,改由雍正年間設置得軍機處,每日早起由軍機大臣向皇帝奏事,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年僅十九歲,剛剛親政不到一年時間光緒皇帝,早早的就來到養心殿西暖閣,也就是三希堂外間,獨自一人翻看著奏章。此時,軍機大臣孫毓汶,也在內廷太監引路下,穿過秘道來到西暖閣。

  ??“皇上,武英殿大學士、一等伯爵、少傅、軍機大臣、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姚興華已於昨日晚間抵達北京城外十裏處,並上表求見,該如何答複他,還請皇上定奪。”作為西太後最得意信任之人,孫毓汶對剛剛親政不久,又有《酌擬歸政事宜折》束縛手腳的光緒皇帝,並不太當回事。反而對李鴻章、姚興華這樣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到是十分的敬重。

  ??“此事朕已知曉,你派人去告訴他,讓他先不用急著來見朕,在北京歇息幾日,好好準備一下有關婚禮的事情,待舉行完婚禮,朕在見他,另外別忘了告訴她,皇爸爸給定的日子實在三月三號。”雖然光緒皇帝急於拉攏位高權重的姚興華,以豐滿自己的羽翼,壯大自己的實力。可這種事情易緩不易急的道理,光緒還是懂得的。

  ??等姚興華的回籠覺一覺醒來,時間大概已經是上午十點鍾了,孫毓汶排來傳信的兵丁早已經回去了。對於這樣的結果,姚興華委實覺的奇怪,按理說光緒皇帝應該是急於召見自己,並在明裏暗裏拉攏自己才對。難道宮闈之內,因為自己的出現,出現了什麽意外的變故?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些都是他們愛新覺羅的家事,人家都不急,自己就更沒有道理要替別人著急。所以,姚興華便真的聽從光緒的吩咐,帶上林點金和十幾個新軍步卒,抬著從兩江帶來的土特產品,如茶葉、絲綢之類的東西,大張旗鼓地去拜見自己的未來嶽父去了。

  ??裕庚雖說是大清朝的貝勒爺,正三品的太仆寺卿,可是這樣的官職爵位,在北京城內,真的是太多了。所以,裕庚得家很小,隻是一個位於前門大街五進小宅園。如果不是近一年間自己的女兒被慈禧認做了幹女兒,又把自己的女兒指婚給了當朝大學士、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姚興華的話,恐怕根本就沒有人能夠想起這裏,住的還是一位貝勒。

  ??“老爺,老爺,未來姑爺來了。”

  ??姚興華已到北京城郊的消息,裕庚實際上早就知道了,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姚興華會來得這麽早,原本他以為姚興華最早也要到晚上才能過來。

  ??“嶽父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姚興華見裕庚帶著剛才進去通報的管家一起,急匆匆地趕過來,便急忙迎上前去,跪拜道。

  ??“中堂大人這如何使得,快快起來。”本來裕庚對見姚興華,還有一些心理負擔。因為自己隻是一個三品小吏,而多方則是朝廷中堂,一品大員。這雙方要是相見,到底是該誰給誰下跪。

  ??如今剛一見麵,姚興華就主動跪拜自己,這不但解了裕庚的難題,也讓裕庚的麵子上倍感光彩。畢竟在這當今天下,能受得起當朝中堂下跪的人,除了皇上和西太後慈禧二人之外,還能有誰?

  ??二人來到內堂,裕庚先是差人去把老福晉請出來,自己則陪著姚興華毫無目的的嘮些家常。姚興華也很有興致的,聽著嶽父大人,向自己講述他老人家昔日出使英法等西歐國家的所見所聞。

  ??聊了不一會,裕庚的福晉也過來了,姚興華見過禮之後,這準一家三口談論的話題,便由天南海北的見聞,轉到了即將到來的婚事上麵。

  ??尤其是姚興華在北京城內沒有宅第,這洞房該設在那裏,便成了一道難題。姚興華本來對這個洞房沒什麽太講究的,在他看來,昨天晚上住的那間驛站便就不錯,開始瞅著兩位老人家的意思,要把洞房設在驛站,看來是絕無可能了。

  ??“要不這洞房就設在嶽父府上吧。”既然這不行,那不行,姚興華索性提出把洞房設在裕庚的府內,這總沒得挑了吧,難不成你們連自己家都不滿意?

  ??姚興華這個有著現代思維觀念的人,沒把這句話當回事,可把裕庚和老福晉給嚇壞了,老兩口怎麽敢讓當朝中堂到自己家裏倒插門呢?而且他們也不相信,姚興華的心裏真得是這麽想的。在他們看來,這完全是姚興華表達對他們老兩口不滿意的一種方式而已。為了避免矛盾進一步擴大,老兩口不得已,隻得同意姚興華將洞房安排在驛站——

  ??這章寫的真的是很鬱悶,前前後後更寫了七八千字,仍然覺得寫不好,最後索性不改了,大家要是看得覺得不爽,沒關係,後麵的章節我會努力寫好的,繼續支持小弟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