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
作者:靜玄      更新:2021-08-15 04:57      字數:1977
  一零年三月一日淩晨,大概也就是三點鍾左右的樣子,正是這一夜最黑暗,也是人們睡得最香甜的時候。原本應該是夜深人靜的街道上,確有幾匹快馬,向著北京城外飛馳而去,他們的目的地,正是南洋大臣、兩江總督姚興華所暫住的那家驛站。

  ??“南洋大臣、護理兩江總督姚興華接旨”在寂靜的深夜裏,內廷太監那尖銳高亢的嗓音,顯得尤為刺耳。

  ??“狗太監,我要拔你的皮,抽你的筋,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在初春寒冷的深夜,在你睡得最香甜的時候,突然被人從溫暖的被窩裏拉出來,接什麽狗屁聖旨,無論換做是誰,恐怕都會罵娘的。

  ??待姚興華懶洋洋的穿戴整齊,從裏屋走出來的時候,驛站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姚興華親兵的幫助下,擺好了香爐架起了神壇,一起準備就緒,隻等姚興華出來,內廷公公就要宣旨了。

  ??“奉天承運,皇帝炤曰,。”雖說自出任南洋大臣、兩江總督以來,接過的聖旨也不能算少,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姚興華就是覺得今天的這道聖旨,前麵的之乎者也是又臭又長的討人嫌。

  ??內廷太監用他那類似於唱經一般的語調,緩緩朗誦出的那句句押韻得聖旨,對昏昏欲睡的姚興華來說,其效果絕不亞於一首催眠曲。就當姚興華的最後一絲神識就要飛回到夢境中的時候,聖旨的內容急轉直上,隻聽:“賜南洋大臣、護理兩江總督姚興華進士及第出身,授武英殿大學士,一等伯爵,加少傅,入軍機處,仍外放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任。”

  ??聽到這裏,可以說姚興華的睡意已然全無。因為聖旨的前半部分自己沒有仔細聽,所以姚興華也弄不太清楚,這慈禧老佛爺和光緒皇帝是那根筋搭錯了弦,要給自己加封這麽一大堆的榮銜。這些榮銜雖說沒有什麽實權,可是地位極其崇高,尤其是少傅,在古代這可是三公的副官。至於武英殿大學士這個榮銜,按照現在的解釋方式,那就是為列內閣成員。

  ??“中堂大人?您快起來接旨吧。”內廷太監出得宮來,雖一向都是囂張跋扈慣了,可是在麵對姚興華這樣,大清朝權重一方的重臣時,還是懂得深淺,不敢太過造次的。

  ??本來還跪在那裏,思索一個為什麽的姚興華,在內廷太監的提醒下,急忙起身接旨,並吩咐林點金好生犒賞星夜前來傳旨內廷太監及其侍衛,而自己則捧著聖旨,回去自己研讀去了。

  ??朝廷為什麽會在姚興華麵聖之前,恩賞如此之重呢?

  ??原來,自從姚興華署理南洋通商事務及護理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以來,權勢日重,恩賞日重。尤其是當姚興華向朝廷上表請調人員赴南洋時,朝廷中的那些軍機大臣很好的利用了這次機會,借助姚興華這顆冉冉升起,有極得黃寵的政治新星之手,狠狠的打擊和削弱了,已日趨做大、做強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的實力和囂張氣焰。

  ??而在此之前,一向對朝廷之命陽奉陰違,一切以自己的小團體利益為最高利益的李鴻章集團,通過這件事,其對朝廷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甚至出現了迎逢聖意,討好朝廷這樣的可喜轉變。

  ??麵對如此結果,慈禧和光緒皇帝自然是滿心的歡喜,同時他們也從這件事當中,體會到了製衡的美妙作用。於是二人的觀點,再一次難得的趨於一致,那就是在重重加上姚興華,要令其不但在權勢上不遜色於李鴻章,更要讓其在地位、出身之上,也不稍遜。

  ??也就是在這個主旨思想的指引下,才出現了剛剛發生的那一幕,令姚興華匪夷所思的恩賞。當然,朝廷也沒有傻到光讓一頭熱,所以在恩賞姚興華的同時,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聖旨,也被送到的位於天津的直隸總督府,唯一的區別,就是加賞李鴻章的實質內容沒有姚興華多,隻是把李鴻章從武英殿大學士榮升為文華殿大學士而已。

  ??清廷的這一重大人事決定,可謂是近幾十年來少見的高明之舉。從政治的角度看,它進一步確立了北李南姚的政治格局劃分,實現了南北洋之間的製衡局麵,也令姚興華和李鴻章對朝廷更加的依賴,朝廷對兩人的管理權進一步得到加強,而從私人小集團利益的角度來看,慈禧和光緒此舉,都是為了進一步拉攏了這兩個大清朝的晴天立柱,增強自己小集團的力量。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想到,經過這次變動,李鴻章和姚興華二人,已絕不可能再依附於同一人的腳下,這便為日後大清一朝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再加上李鴻章和姚興華二人的個人能力又實在太強,已遠遠超過了慈禧和光緒的預料,這樣的製衡政策,也給了姚李二人全力擴充自身實力的借口。由此,也就引爆中國曆史上自一零年始至一四年中日甲午海戰止,長達四年南北中國全麵冷戰的局麵。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