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回 請戰遼東
作者:半埂草      更新:2021-08-15 03:55      字數:3705
  明朝當前的政治軍事局勢,李彥自以為並非他所能改變,他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斷嚐試在《華夏商報》、《華夏文學》,以及《兵戰春秋》上麵發表一些觀點獨特的文章,希望能夠引起有識之士的注意。

  ??譬如發展工商業,發展海外貿易,並規範工商業的稅收,以補充國庫收入;譬如練精兵,主動進攻,爭取殺傷建奴;又譬如完善法製,推行考成法,用更加客觀的標準來衡量官員的是非功過,他甚至隱晦地提出一種新的投票決策機製,以取締朝堂上的爭吵不休。

  ??但讓他哭笑不得的是,已經大權在握的東林黨很難接受這種方法,反而是失勢的三黨,竟然用他的觀點對咄咄逼人的東林做出反擊。

  ??至於訓練精兵,朝廷倒是沒有什麽意見,一直都在下旨意,但就是沒什麽效果,至於發展工商業和海貿,倒是引起了一點反響,卻始終沒有大的動靜。

  ??而在遼東戰局方麵,李彥雖然鼓吹他的殺傷策,但也知道這個戰策依靠遼東的軍隊根本無法達成,所以他認為遼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練兵,如果建奴進犯的話,應該是集中兵力,守好城池,對於遼東兵的野戰能力,他並不抱太大希望。

  ??但在天啟元年的正月,遼東經略袁應泰卻提出收複撫順的作戰計劃,李彥也曾發文、上疏反對,不過還沒等到袁應泰有所動作,後金便主動進攻,在奉集堡殺得明軍大敗,這個進攻計劃也就此夭折。

  ??李彥本人對軍事的了解不多,雖然這些日子學了不少,作了深入的研究,不過到了具體的戰事上,判斷未必高明,但也看出後金進攻奉集堡。並且多方騷擾,怕是要發動大戰。

  ??果然,從三月十二日開始,後金軍發起對沈陽的進攻,十三日城陷,緊接著又在渾河邊大敗援軍。於十九日兵迫遼陽,二十一日破城,於是遼河以東的明軍整個潰散,不僅沈陽、遼陽被占領,遼陽以南的海州衛、蓋州衛、複州衛、金州衛等相繼淪陷。

  ??李彥也想不到前線崩潰得如此之快,整個戰役幾乎不到十天的時間,即便是從遼東將訊息送到京城,也要好幾天,此時遼東已經糜爛。

  ??失去遼東。對明帝國來說,是一次沉重打擊,好在這片土地足夠廣闊。後金要完全消化,還得一段時間,並沒有馬上發起對遼西的進攻,但也隻是時間問題。

  ??再次見到朱由校,這位和李彥同齡的小皇帝顯得很憔悴,一個十六歲地少年,卻要承擔起整個帝國,又偏偏遇上這樣的局麵,想一想都覺得頭大。

  ??朱由校麵前地塌上。擺放著地已經不再是國戰棋。而是兵戰棋。他哭喪著小臉看了李彥一眼:“三娃。你來幫朕滅了建奴。”

  ??朱由校對麵跪著小太監李實。李彥告訴了他很多玩法。來討好朱由校。看來效果不過。平常玩地時候。他也會讓著。讓朱由校玩得高興。

  ??遼沈大敗。朱由校突然就對兵戰棋來了興趣。起先在地圖上將李實殺得大敗。但棋麵上贏得越多。他也越鬱悶。為什麽遼東那麽多軍隊。花了那麽多地銀子。還是打不贏呢?

  ??孫承宗在一旁作為裁判。向李彥使了個眼色。

  ??“皇上。臣請前往遼東。誓滅建奴。”李彥沒有看棋。而是大聲說道。

  ??遼沈慘敗。也讓李彥意識到關外地形勢已經很不樂觀。這次失去地是上千裏地河山。如果讓建奴繼續做大。將來再去麵對時。也要付出更多地代價。

  ??雖說國內的建設剛剛起步,諸事紛繁,不過隻要依著現在的道路繼續便是,在幾個工廠完成建設周期,取得更多成果以前,他所能做的也不多。

  ??“三娃,你有辦法打敗建奴?”朱由校的眼睛亮了起來,希翼地看著李彥。

  ??遼沈之戰後,朝中莫衷一是,對前方困境束手無策,此時正是大家最為震驚,最慌亂的時刻,朝廷隻有連下旨意,從各地調兵,並擬以王化貞為遼東巡撫,並重新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

  ??相對來說,朱由校對與他親近地李彥更加信任,聽了他的話,也不由一喜。

  ??“徹底消滅建奴,臣不敢誇口,但隻要有一萬精兵,足兵足餉,複得一城一地,大量殺傷建奴,還是有把握的,”李彥點頭說道。

  ??遼沈之戰,讓李彥首次認識到後金軍隊地強大實力,這一次,在沈陽、渾河、遼陽三次重要的戰鬥中,明軍皆做出了正麵應戰,其中尤以渾河之戰最為慘烈,但最終還是全軍覆沒。

  ??再加上後金騎兵的機動能力,所以李彥也隻能穩妥地這樣說道。

  ??朱由校看上去有點失望:“寧前道王化貞上疏,可聯結西虜,以六萬兵進戰,一舉蕩平,三娃以為如何?”

  ??李彥看了孫承宗一眼,見後者微微搖頭,便道:“皇上何不用兵戰棋演示一番,不知建奴兵力幾何,我明軍戰力又如何?”

  ??朱由校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身子垮了下去,噘著嘴道:“可你不是也說,以一萬精兵,即可克城殺敵麽?”

  ??朱由校不僅對玩棋很有興趣,也似乎很有天賦,他隻用了幾天的時間,便將兵戰棋玩得純熟,也知道明軍與建奴兵的戰力、機動能力的差距,建奴騎兵也有十萬左右,六萬步兵發起進攻,要想一舉蕩平,似乎不大可能。“臣所說的一萬兵,乃一萬精兵,而非廣寧的潰兵,以及各鎮臨時抽調地班軍,且臣也以為,當避實就虛,攻敵薄弱之處,不斷騷擾之、殺傷之,”李彥道。

  ??“精兵?從何而來?”朱由校直起身子,認真地看著李彥,即位半年以來,小家夥多少也有了些帝王的氣象。

  ??“可從京營中抽調,臣請調神機二營、神機四營,以及臣統轄之京灤廠衛營,集兵一萬,泛舟直取遼東腹地,以為牽製,並伺機出擊,”李彥在來之前已經和駱養性、王國興等人討論過,他要征調的一萬兵,也就是王國興的神機二營、駱養性的神機四營,以及他自己的京灤廠衛營,這三營新近打造出來的“精兵”。

  ??“神機營?”孫承宗與朱由校對這個答案都有些意外。

  ??李彥點了點頭:“臣與王參將、羅遊擊相熟,二人立誌效忠皇上,勤練精兵,臣以為這二營可用,再加上臣最近編練的廠衛營,集兵一萬,足可進取遼東,牽製建奴不得西進。”

  ??“三營一萬兵,不知戰力如何?”孫承宗有些疑惑,在他的印象中,京營兵似乎並不如何。

  ??“臣有信心,”李彥笑了笑:“至於到底如何,那要等上了戰場才知道。”

  ??孫承宗點了點頭,指著地圖道:“你想打哪裏?”“金州,遼東半島,”李彥拿起一隻棋子,放在了遼東半島地最南端。

  ??遼沈之戰失敗以後,遼河以東,包括海州、蓋州、複州、金州等地盡皆淪陷。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遼東半島如一個楔子般插入大海,與山東半島的登州、萊州隔海相望,如果走海上,從蓋州至登州,三日可到;從旅順到登州,僅半日之程,而其西北又直通天津、京師。

  ??孫承宗手捋長須,點頭說道:“皇上,前番臣已指出,遼東既失,則山海關、天津、登萊皆要提防,如果能以一營兵攻取金州,進而取複蓋,則登萊、天津,方可為安。”

  ??“你們是說,建奴會從海上偷襲天津、登萊?”經常習玩國戰棋和兵戰棋,朱由校也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懵懂不知的少年。

  ??“建奴取遼東半島,一則可從海上威脅登萊、天津;二則更威脅我海上糧道,故不得不防,”孫承宗道。

  ??“朕知道,海上運糧要更劃算,”朱由校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卻是國戰棋中的設置。

  ??“臣取金州,則可反過來威脅建奴的後方,”李彥補充說道,他並不認為建奴的水軍也能對明軍造成威脅,首先想到的還是進攻,之所以選擇金州,也確實是因為它距離登萊較近,而要從天津補給,也很方便。“嗯,這個辦法好,”朱由校顯然也不喜歡整天防守,李彥這個反攻的說法很對他的胃口,不過很快又露出為難地神色:“可是,三娃你要親自領軍嗎?朕讓別人去好了,自從你去了天津,咱們已經很久沒下棋啦,朕、朕舍不得。”

  ??孫承宗在一旁苦笑搖頭,他也曾主動請纓,也是被朱由校以同樣地理由給留了下來。

  ??“臣也想日日看到皇上,”李彥也頗有些觸動地看了朱由校一眼:“等臣砍了建奴老酋的腦袋,便可與皇上日日對弈。”

  ??“臣這次來,還給皇上帶了一樣新玩意,”李彥說著,示意李實將自己地東西拿上來,這也是一套棋具,規則和國戰棋、兵戰棋差不多,也可以說是一個係列的不同內容,甚至數據也可以通用,這一部分是關於練兵的,李彥稱之為練兵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