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辛勤耕耘
作者:半埂草      更新:2021-08-15 03:55      字數:3104
  PS:周一了,懇請各位兄弟姐妹支持票票、收藏!

  ??————————

  ??小直沽李家,李彥正要出門,就聽到外麵響起熟悉的聲音:“請問三娃在家嗎?”

  ??李彥聞聲眉頭微凝,走到門口,果然是那個王好賢,胖乎乎、笑眯眯、活脫脫彌勒佛在世,他身後跟著兩個隨從,不像上門找茬的樣子。

  ??果然不出所料,李彥笑了笑,客氣地拱手說道:“原來是王掌櫃,寒舍簡陋,若不嫌棄,便請裏麵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三娃住的地方,老夫能入內一觀,榮幸之至,榮幸之至啊!”王好賢笑嗬嗬地進了屋子,酸酸地跩了幾句古文。

  ??李彥請王好賢在木凳上坐下,略帶歉意地說道:“家中不曾準備茶葉,也無茶爐,不能奉茶,怠慢了。”

  ??“無妨,”王好賢擺了擺手,已將李家的情況看在眼裏,但見李彥不卑不亢,絲毫不以為意的樣子,倒不敢將他看輕:“老夫今日前來,是代那不成器的侄子向三娃表示歉意,年輕人孟浪之處,還請勿怪。”

  ??看著笑眯眯、語氣誠懇的王好賢,李彥越發覺得這胖子不簡單:“年輕人嘛,一時衝動難免的,在下不也是這樣?出手若是有些重,還要請王掌櫃多多擔待才是。”

  ??“哪裏,是他咎由自取,”王好賢笑嗬嗬地說道,若真論起來,李彥可比王興年輕得多。

  ??與王好賢說話總是很累,那副笑眯眯的麵孔帶給人極大壓力,李彥並不指望再從食材上賺多少錢,便還依原來商定的價格,以韭黃每斤兩錢銀、番薯每斤五分銀、玉米每斤二分銀的價格,分別提供了三斤、十斤、十斤,總共得銀一兩三錢。

  ??現在看來,單靠菜譜就換到一百二十兩銀子,確實不少,這三樣東西的價格相比普通蔬菜已經高出一大截,市場上豬肉的價格也不過三分銀一斤,但也不過換了區區一兩三錢銀子。

  ??光種地還不行,價值太低,暴利機會隻有一次,李彥也開始琢磨新的發財主張,眼下還是要將田地種好,這是他起家的基礎。

  ??五十畝鹽地的番薯和玉米交給鄭書、石柱子負責,李彥領著包有才、宋大牛和兩個家丁夏二狗、崔石頭拿著鐮刀、鐵鍬去了村頭那塊菜地。

  ??菜地裏的大白菜已經全部紮好,葉片也開始向內收縮生長,因為品種問題,估摸第一代還無法長成出後世那種結實的菜球,但也有了雛形,存放過冬不是問題,看這長勢,半個月後便能采收。

  ??一小片蘿卜被二丫照顧得很好,綠油油的葉片隨風輕擺,煞是喜人,青蒜是采過薹,準備長蒜頭的,看上去蔫不拉幾,卻引起李彥的極大興趣。

  ??既然能種韭黃,為什麽不試試蒜黃呢?道理應該也一樣吧,李彥不清楚這時代有沒有蒜黃,沒有的可能性更大,值得去嚐試。

  ??當然,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培植韭黃,如果成功,再種蒜黃便很容易。

  ??家丁們被李彥派去河邊割茅草,並收集一些樹枝,李彥則小心地將剛剛割去一茬的韭菜中,露出地麵的韭葉清理幹淨,並進行簡單的培土。

  ??然後在韭菜地的四周釘下木樁,用樹枝和茅草圍成嚴嚴實實、比膝蓋略低的籬笆,隻在北側背陰處,留下可以開合通風的缺口。

  ??籬笆的頂部也搭上樹枝,再用茅草覆蓋,遮去陽光,遠遠看上去,倒像是隨意放著的一小堆雜草。

  ??李彥見過農民用黑色塑料膜覆蓋來培育韭黃,如今沒有這個條件,便用這個搭得嚴嚴實實的草棚子代替,照理來說,應該是行得通的。

  ??李彥作農事的經驗並不多,包括培育韭黃也是根據後世一星半點的見聞,以及常見的科學知識,如光合作用進行推理,這也是他在這個陌生時代,所具有的不多優勢之一。

  ??隻要這次能成功,他就可以從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的方法,然後雇工種植,而將自己解脫出來。

  ??在他的計劃中,未來還可以利用這些新式作物,向產業鏈的上下遊發展,譬如上遊的育種、下遊的餐飲和糧食加工,都要比單純的種地或種菜來得有錢途。

  ??等一切布置妥當,天色已經擦黑,回到家中,正看見鄭書讓人將兩擔番薯挑進屋子,李彥臉上露出笑容,遠遠招呼:“鄭書,收了幾畝地,屋裏還放得下不?”

  ??鄭書聽到李彥的聲音,忙轉身作揖行禮:“已經收了七畝二分田,共計收獲番薯八百九十八斤五兩六錢……”

  ??“慢著,你是說七畝地才收了不到一千斤番薯,一畝才一百多斤?”李彥難以置信地問道,他記得後世番薯的產量,畝產都是五六千斤,甚至上萬斤,而這時的畝數,還要比後世略大,就算品種差,可也不能連稻米的單產都不如吧?

  ??“是七畝二分田,收獲番薯八百九十八斤五兩六錢,畝產一百二十四斤八兩,”鄭書認真地說出精確的數字。

  ??“你確定已經挖得足夠深,沒留下什麽吧?”李彥皺了皺眉頭,感到非常疑惑,難道說鹽堿地並不適合番薯的生長,又或者這時候的番薯產量本來就低?

  ??“田地已認真翻挖,應該不會遺漏,”鄭書看出李彥是對這個產量不滿意:“相對別處鹽地隻收得三五鬥來說,畝產一百多斤,已經要高一些了。”

  ??李彥知道鄭書說的是實話,這個時代田地的產量還處在一個很低的程度,特別是天津附近的鹽堿地,畝產三五鬥也就是十斤已經非常不錯。

  ??李彥親自去田裏看了一次,發現鄭書說得果然不錯,田地翻得很徹底,不過番薯的個頭較小、數量也少,確實不像高產的樣子。

  ??看來要向徐家打聽打聽,問問番薯在南方的產量,弄清楚到底是品種問題還是土壤問題,李彥覺得無趣,便讓長工們今日到此為止,暫且回去吃了晚飯,明天再來幹活。

  ??長工們倒是有些不願離開,除了幹活的熱情高漲,還覺得第一天就吃兩頓好飯,還有饅頭與肉帶回去,算算下午做的活,也就挖了一百多斤番薯,聽說這東西災年救荒,平常用來當飼料喂豬,就算和大麥一個價,也不值幾個錢,都怕東家覺得不劃算,以後就沒饅頭吃了。

  ??李彥不知道長工們的想法,李家發生的這些事卻很快在村裏傳開,李家傻子的名頭竟然越來越響。

  ??——————————

  ??PS:草根碼字較慢,特別是新書期受成績影響,情緒波動較大,所以全靠大家支持!

  ??草根也沒別的要求,隻要能穩定在新書榜,看書的朋友都不忘記收藏,收藏數目能穩定增長,就會充滿碼字的動力。

  ??當然,如今一天兩更五千字是很穩定的,考慮到大家看書,從明天開始,盡量將更新的時間也固定下來,如果成績好,碼出更多的字,也會考慮加更!

  ??請大家支持草根!票票、收藏!

  ??PS:推薦馬布正在曆史頻道封麵推薦的《三國之董卓布武》,書號:1214845

  ??身為一個普通青年的陳乏,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然身處其中,並成為一代奸佞,在史上留下千古罵名的董卓,且看他如何翻雲覆雨!

  書屋小說首發